1. 简单百科
  2. 华法林

华法林

华法林(Warfarin)又名丙香豆素,为香豆素类抗凝剂(coumarin anticoagulants)的主要代表。适应证为预防及治疗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或瓣膜置换术后引起的血栓栓塞并发症(脑卒中或体循环栓塞)等疾病。

华法林为间接作用的香豆素类抗凝药,抑制凝血因子Ⅱ、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Ⅸ、凝血因子X以及蛋白S和蛋白C的活性。该药的作用是抑制羧基化酶,致上述凝血因子不具活性,发挥抗凝作用,降低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华法林在胃肠道吸收快速而完全,在血液中主要与清蛋白结合,经肝代谢,肝细胞微粒体酶能使之羟基化,成为无活性的化合物,经肾由尿排出。

华法林与任何抗凝药一样,出血是主要不良反应,出血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特别是泌尿系统消化道;临床表现可有瘀斑、紫癜、牙龈出血鼻出血伤口出血经久不愈、月经过多等。该药会造成胎儿发育不全(畸形)及死亡,因此在妊娠早期3个月及妊娠后期3个月禁用该药。

华法林已纳入医保,为医保甲类;主要剂型有片剂、薄膜衣片和素片。

医学用途

适应证

用法与用量

给药说明

一般用法

第1~3日,一日3~4mg(老年或糖尿病患者半量),3日后可给子予维持剂量,一日2.5~5mg,调整剂量使INR达2~3。因该药起效缓慢,治病初3日内,由于血浆抗凝蛋白细胞被抑制可以存在短暂高凝状态,如需立即产生抗凝作用,可在开始时应用肝素,待该药充分发挥抗凝效果后再停用肝素。

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

开始两日,一日3~4.5mg,第3日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调整剂量或使用维持剂量。维持量一日2~8mg,每月测定PT 1~2次,INR要求达2~3,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复发者要求INR达3~4。

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应用该药抗凝减少TIA发作使INR达2~3但不降低与TIA相关的死亡率,故这类患者不宜采用该药作为长期治疗。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抗凝治疗必须个体化。

左房室瓣病或心房颤动伴栓塞

采用小剂量该药抗凝,使INR为1.5~3。

儿科用法与用量

一次0.2~0.5mg/kg,以后一日维持剂量2~8mg。

制剂与规格

华法林钠片:1mg;2.5mg;3mg;5mg

薄膜衣片:1mg;2.5mg

素片:2.5mg

药理机制

该药为间接作用的香豆素类抗凝药,抑制凝血因子Ⅱ、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Ⅸ、凝血因子X以及蛋白S和蛋白C的活性。上述四种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氨基端谷氨酸需经羧基化酶作用,转为γ-羧基谷氨酸,才有凝血活性,而华法林钠的作用是抑制羧基化酶,故致上述凝血因子不具活性,发挥抗凝作用,降低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已经合成的凝血因子无效,故起效较慢,通常需要2~7天发挥抗凝疗效。该药作为口服抗凝药在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房颤、心脏瓣膜病及换瓣患者继发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和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等领域都已广泛应用,有确切的疗效,但仍存在并发出血的风险。

注:华法林S异构体抑制维生素k氧化还原酶(VKOR),华法林S异构体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 2C9(CYP2C9)代谢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吸收后迅速与血浆白蛋白高度结合,结合率为 98.11%~99.56%。服药后12~18小时起效,36~48小时达抗凝高峰,作用持续3~5日,t1/2β(消除半衰期)为44~60小时。经肝代谢,肝细胞微粒体酶能使之羟基化,成为无活性的化合物,经肾由尿排出。

风险与禁忌

不良反应

禁忌证

注意事项

药物过量

儿童使用该药过量易致各种出血。

药物相互作用

与该药合用能增强抗凝作用的药物

与该药合用能减弱抗凝作用的药物

特殊人群用药

风险提示

美国FDA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为口服给药X。该药易通过胎盘屏障而致畸胎及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妊娠早期接受该药,可致“胎儿华法林综合征”,即造成胎儿发育不全(畸形)及死亡。因此在妊娠早期3个月及妊娠后期3个月禁用该药。

2016年9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物警戒快讯 2016年第8期(总第160期)》中提到:2016年4月13日,英国药品和医疗产品管理局(MHRA)发布信息,警示外用咪康唑与华法林的严重相互作用风险,提醒咪康唑与华法林同时使用时,咪康唑(包括外用凝胶剂型)会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因此应密切监测抗凝效应,必要时减小华法林用量;

2018年2月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物警戒快讯 2017年第11期(总第175期)》中提到:2017年9月26日,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发布警示信息,服用华法林的患者禁用非处方药咪康唑口腔凝胶。如确需给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处方咪康唑口腔凝胶,应密切监测,遇到任何出血迹象应停止使用咪康唑口腔凝胶并立即就医。

历史

20世纪早期,美国农场主发现,牲畜在食用发酵的甜苜后会发生严重出血。

1939年,甜紫苜蓿中导致出血的成分被确定为“双香豆素”。此后研究人员合成了几个香豆素类的衍生物,其中最有效的是华法林;最初华法林作为灭鼠药使用,很多字典中仍将“warfarin”翻译为“灭鼠灵”。

使用情况

化学信息

化学名称:3-(α-丙酮基苄基)-4-羟基香豆素钠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9H15NaO4

分子量:330.31

熔点:大约161℃

沸点:515.2°C(760mmHg)

溶解度: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性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专利

华法林由LINK KARL PAUL(卡尔·林克)团队首先发现和研制,1942年4月11日申请专利(专利申请号:US19420438564),该专利归属于威斯康星州校友研究基金会(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WARF),于1944年4月4日公开。

孙等人发明了一种华法林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该专利归属于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于2017年5月31日公开。

参考资料

信息查询.国家医疗保障局.2023-08-17

..2023-08-18

药物警戒快讯 2016年第8期(总第160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09-05

药物警戒快讯 2017年第11期(总第175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09-05

..2023-08-18

关于华法林钠片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公告.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08-20

高质量发展的齐鲁制药实践.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3-08-20

化学药品目录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2023-08-20

华法林钠.chemicalbook.2023-08-18

华法林钠.chemBK.2023-08-18

Di-esters of 3,3'-methylenebis (4-hydroxycoumarin) and process of making them.知网.2023-09-05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知网.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