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热带低压

热带低压

热带低压(英语:Tropical Depression,缩写TD)是热带低气压的简称,为热带气旋的一种。属于热带气旋强度最弱的级别,其最大持续风速小于63公里/小时。

热带低压的组织较为松散,低层环流中心较难辨认,中心气压一般在1000百帕斯卡左右。热带低压是由许多向上发展、强盛的对流云所组成,是由热带海洋上,空气不稳定区内发展的云团,形成的所谓“热带扰动”开始。热带低压是发展于热带海洋上的低压系统,在地面天气图上是可绘出封闭等压线的环流,至少有一圈。在地面天气图上只要看到内写TD的环流就是热带性低气压。在气象图上,热带低压有时也用字母L表示。

热带低压继续加强会发展为热带风暴,并被气象机构命名。中国从1989年起采用国际规定。此前中国气象部门曾规定热带气旋中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17.2—32.6m/s(即风力8—11级)称台风;最大风速≥32.6m/s(风力12级以上)称强台风;最大风速10.8—17.1m/s(风力6—7级)称热带低压。

发现和命名

发现

热带低压(热带低气压的简称)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属于热带气旋强度最弱的级别。它是发展于热带海洋上的低压系统,在地面天气图上是可绘出封闭等压线的环流,至少有一圈。其英文名称是Tropical Depression,简称TD,在地面天气图上只要看到内写TD的环流就是热带性低气压(经常有好几个同时存在)。在气象图上,热带低压有时也用字母L表示。

命名

热带低压是起源于热带地区的大气低压系统,具体而言,是最大持续风速为每小时62公里(每小时38英里)或更小的热带气旋。在不同区域,热带低压有不同的称呼。例如在西北太平洋被称为热带低压,在孟加拉湾被称为“深低压”,等等。

热带气旋发展到热带低压阶段,即可被气象机构编号(如01W),但不被命名。只有其继续加强并发展为热带风暴强度时,才被气象机构命名。

命名规则

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香港岛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决议规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逐年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共140个名字,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乱,中国国家气象中心香港天文台、澳门澳门天文台经过协商,确定了一套统一的中文译名。从2000年l月1日起,国家气象中心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除继续使用热带气旋编号外,还将使用热带气旋名字。如“彩虹”即为朝鲜提供。

形成

热带低压是由许多向上发展、强盛的对流云所组成,是由热带海洋上,空气不稳定区内发展的云团,形成的所谓“热带扰动”开始。

热带海洋上气温高、阳光强,阳光照射在海洋上,海水蒸发旺盛,大量蒸发的水汽进入空中,使热带海洋上空的空气既热又湿,常有白色朵朵如花椰菜般的对流云形成,并能发展成非常巨大的积雨云而有阵雨的降落,也就是在气象云图上经常在热带海洋上看到的许多白色云团,称为“热带扰动”。如热带扰动能继续发展,云雨范围扩大,气压值降低,风力增强,并可画出封闭等压线时,就已增强为热带低压了。

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需要海温、大气环流和大气层三方面的因素结合。热带气旋的能量来自水蒸气凝结时放出的潜热。对于热带气旋的形成条件,至今尚在研究之中,未被完全了解。一般认为热带气旋的生成须具备6个条件,但热带气旋也可能在这6个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生成。

性质特征

热带低气压的组织较为松散,低层环流中心较难辨认,中心气压一般在1000百帕斯卡左右。由季风槽内形成的热带低气压更通常呈现明显季风低压性质,即风力外强内弱和有对流空洞(但不限于热带低气压,如2014年强烈热带风暴娜基莉)。

尽管强度较弱,但热带低压已具备一个热带气旋的特征:暖心性质、环流中心、对流云团、旋涡风雨区等,并有其运动路径。但它尚未具备强烈热带气旋才具有的特征(如高层辐散、风眼等)。

热带低压经常造成降雨,原因是低气压的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升,空气中的蒸汽升到高处后,变冷凝结为水滴,落下成雨。由于水(H2O)的分子量为18, 空气中的主要成份氮(N2)的分子量为28和氧(O2)的分子量为32,所以水蒸发了就会上升,一旦某一区域的空气上升,气压就会降低令空气涌进来的速度增加,令热带低气压增强,此时就要考虑“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在北半球,科氏力会使气流“右转”,所以向内辐合的气流,会一边前进一边右转,就会形成逆时针旋转。

发展

当增强为热带低压时,云图上可看到云区扩大,同时气压降低、风力增强。当风力增大到8级时,就变成一个轻度台风(热带风暴)。如以风级表示,一定要达8级风或以上才能算是台风,要达每秒15公尺或以上即7级风的范围才是台风的暴风范围,所以台风内一定有强劲风力,再加上由发展庞大可降暴雨的积雨云组成,因此,台风范围内除强风外又有暴雨,都会造成灾害。发展初期的热带气旋,或者强热带气旋登陆后减弱时,都为热带低压。

热带低压继续加强会发展为热带风暴,并被气象机构命名。中国从1989年起采用国际规定。此前中国气象部门曾规定热带气旋中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17.2—32.6m/s(即风力8—11级)称台风;最大风速≥32.6m/s(风力12级以上)称强台风;最大风速10.8—17.1m/s(风力6—7级)称热带低压。

地区分类

等级标准

根据中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

参考资料:

主要国家(地区)和组织热带气旋等级划分

学术研究

上海“0185”热带低压特大暴雨过程触发机制研究

2001年8月5日晚至6日晨,上海市境内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暴雨过程,其24h降雨强度和1h降雨强度均为上海中心城区50年来所未遇,此一事件简称上海“0185”特大暴雨过程。这次过程突发性和骤发性并存,特别是骤发性尤为突出.在总结验证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得出结论:500百帕高纬冷涡南压与低纬热带低压北上引致的高低纬冷暖空气交汇以及热带低压前的中尺度鞍型场气流增速的共同作用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断裂的主要原因;而冷暖气团在上海市地区附近相遇产生的中尺度锋生现象则是上海“0185”强降水的触发机制.

一次热带低压引发的三亚市大暴雨的成因分析

利用MICAPS3.0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红外云图海南省乡镇自动站资料对2008年10月12日08时-15日08时海南岛出现的大范围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尺度天气环流(冷空气、热带低压、低空急流等)对此次大暴雨降水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物理量场(相对湿度、涡度、散度等)是造成强降水云团的发展、加强及维持的直接原因。

冷空气和热带低压共同作用下的一次暴雨预报失败原因分析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分三个阶段,从水平、垂直方向分析了2014年8月18—20日冷空气和热带低压共同作用下的浙江省暴雨过程中水汽输送、垂直运动过程,以及对流不稳定特征,总结预报失败原因。结果表明:

第一阶段浙北的暴雨主要是由冷锋引起的,但南海热带低压的存在加强了西南暖湿气流,使得北方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相遇,产生变形场锋生作用。预报偏小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注意到热带低压的存在和影响,其次是对降水时间的长度也估计不足。

第二阶段浙中南的大暴雨,水汽主要是由热带低压东侧和南侧的偏南或西南气流输送的。热带低压在福建省登陆后,与冷空气相遇,移动缓慢,导致低层在浙南有中尺度辐合线长时间维持。两个系统耦合,产生了强烈的上升运动,低层又有不稳定能量释放,最终产生了大暴雨。预报偏小的原因是对热带低压的作用估计不足(包括水汽、动力和不稳定能量方面)。

第三阶段预报偏大的原因主要是数值预报误差较大。得出的一些启示:预报暴雨时要注意分析降水时间长度,也应重视分析热力条件,以及对数值预报的订正应用。热带系统和中纬度系统相遇,往往会造成大暴雨,主要原因是两个系统耦合会造成强烈的上升运动,同时两个系统对峙会使强降水区长时间维持在同一个地方,热带系统附带的急流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汽、能量,所以实际雨量往往会比数值预报更大。

热带低压台风的发生发展与其周围流场垂直切变的关系

从Charney所提出的第二类条件不稳定(CISK)理论出发,用动力学方法论证了:台风等热带低压系统的发生发展与其周围流场基本气流的垂直切变的水平分布是密切相关的。

相关事件

2008年5月2日,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的海基岛附近登陆,最高时速超过190公里。2008年5月3日,缅甸政府当天宣布5个省邦为灾区,人员伤亡不详。缅甸政府2008年5月19日发布公告,根据政府的官方统计,风灾遇难者已达77738人。

2012年10月31日,给纽约州新泽西州带来灾难的飓风桑迪已减为热带风暴,但此气团对新泽西州和特拉华州依旧构成威胁。当局警告称,“桑迪”可能会对纽约长岛造成的影响最大,海浪可能会吞噬曼哈顿下城。同时有可能会和其他两股气团:来自西部和来自北极的冷气团相遇形成超级风暴。

预防措施

热带风暴经常发生在沿海地区,热带风暴引起狂风、暴雨、巨浪,对沿海城市设施、出海船只和沿海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1.注意收听有关天气预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2.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及时加固,关好门窗。

3.准备好食品、饮用水、照明灯具、雨具及必需的药品,预防不测。

4.疏通泄水、排水设施,保持通畅。

5.热带风暴到来时,要尽可能呆在室内,减少外出。

6.遇有大风雷电时,要谨慎使用电器,严防触电。

7.密切注意周围环境,在出现洪水泛滥、山体滑坡等危及住房安全的情况时,要及时转移。

8.风暴过后,要注意卫生防疫,减少疾病传播。

参考资料

热带气旋 | 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气象组织.2023-08-10

热带低压是什么有危险吗 热带低压是什么意思 - 天气网.天气网.2023-08-08

天文台網誌.香港天文台.2023-08-08

热带低气压的定义和含义| 词典网.词典网.2023-08-11

关于台风的命名.中国气象局.2023-05-27

台风到底是怎样命名的_业务知识库_海南省人民政府网.海南省人民政府网.2023-07-19

为什么会形成台风 台风是怎么产生的 - 天气网.天气网.2023-08-08

热带气旋的结构 - 天气网. 天气网.2023-08-11

科學人雜誌 - 颱風:氣流旋轉的怪物.科學人雜誌.2023-08-08

关于实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7-31

台风情报 : 关于台风的大小和强度.日本气象厅.2023-01-25

热带气旋的分类.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2023-01-26

全球热带气旋等级.中国气象局.2023-01-04

上海“0185”热带低压特大暴雨过程触发机制研究 A research on the trigger of 0185 tropical depress rainstorm in Shanghai,eastern China期刊界 All Journals 搜尽天下杂志 传播学术成果 专业期刊搜索 期刊信息化 学术搜索.eastern China期刊界.2023-08-16

一次热带低压引发的三亚市大暴雨的成因分析 期刊界 All Journals 搜尽天下杂志 传播学术成果 专业期刊搜索 期刊信息化 学术搜索.期刊界.2023-08-16

冷空气和热带低压共同作用下的一次暴雨预报失败原因分析 Results of a Failure Forecast About a Rainstorm Caused by Cold Air and Tropical Low Pressure期刊界 All Journals 搜尽天下杂志 传播学术成果 专业期刊搜索 期刊信息化 学术搜索.期刊界.2023-08-16

热带低压台风的发生发展与其周围流场垂直切变的关系 期刊界 All Journals 搜尽天下杂志 传播学术成果 专业期刊搜索 期刊信息化 学术搜索.期刊界.2023-08-16

缅甸飓风死亡人数已超1.5万 房屋受损不计其数-搜狐新闻.搜狐新闻.2023-08-11

飓风“桑迪”的致灾影响分析_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2023-08-11

热带风暴是台风吗 热带风暴和台风区别 - 天气网.天气网.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