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轩辕柏

轩辕柏

轩辕柏,又名黄帝手植柏,位于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轩辕庙内,相传为黄帝所植,树高19.4米,胸径8.6米,地径11.3米,平均冠幅18.1米,树干苍劲挺拔、冠盖郁郁葱茏、枝干密密层层、叶子四季常青,据测定,其树冠覆盖面积达178平方米。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公布其树龄5000余年。1982年英国林学专家赞誉其为“世界柏树之父”。1998年12月9日,由国家林业局、全国绿化委员会和陕西长岭集团、黄陵县人民政府联合发起“长岭绿色世纪行中华一百棵名树评选活动”,命名轩辕柏为“中华名树”“中华第一树”。

黄陵当地谚语称:“七搂八拃半,疙里疙瘩不上算”,意思是七个人手拉手还合抱不拢树干,可见其粗壮。

形态特征

轩辕柏属于侧柏树种,侧柏属乔木,高达20余米,胸径1米;树皮薄,浅灰褐色,纵裂成条片;枝条向上伸展或斜展,树冠广卵形,小枝扁平;雌雄同株,花单性,雄球花黄色,球果近卵圆形,成熟后木质,开裂,红褐色;花期3-4月,球果10月成熟。侧柏耐旱,常为阳坡造林树种,也是常见的庭园绿化树种;材质富树脂,纹理细密,耐腐力强,坚实耐用,可供建筑、器具、家具、农具及文具等用材;叶和枝入药,可收敛止血、利尿健胃、解毒散;种子有安神、滋补强壮之效。种子与生鳞叶的小枝入药,前者为强壮滋补药,后者为健胃药,又为清凉收敛药及淋疾的利尿药。侧柏为中国特产,除青海、新疆外,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寿命很长,常有百年和数百年以上的古树。

位于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轩辕庙内的轩辕柏,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树高19.4米,胸径8.6米,地径11.3米,平均冠幅18.1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地理位置

轩辕柏位于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轩辕庙院内。此柏树干苍劲挺拔、冠盖郁郁葱茏、枝干密密层层、叶子四季常青,历经五千年,至今浓荫遮地、高可凌霄。树旁有碑楼,内嵌石碑,上书:“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相传是黄帝手植,距今约有五千余年。谚云:‘七楼八拃半,疙里疙瘩不上算,’即指此柏。”据测定,其树冠覆盖面积达178平方米。

相关保护

保护措施

黄帝陵古柏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整和健康,除了它自身良好的长寿基因以外,历朝历代的保护措施也起到了不可分割的作用。例如,在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赵祯下旨对三户人家免除苛税,专门负责守护桥山古柏。又在元朝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颁布圣旨,禁止砍伐桥山古树,并将保护桥山古柏提升至国家法令的高度。

在当代,对古柏的保护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技术手段和日常管理也得到了显著改进。主要通过根系土壤改良、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以及利用树木雷达进行全方位检测等措施来保护古柏。1992年以后,整修黄帝陵工程相继建成,使苍翠的古柏群与黄帝陵园、轩辕庙院融为一体,整个黄帝陵景区更显得古朴、雄伟、庄严、肃穆。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黄帝陵古柏群综合保护总体规划》;陕西省林业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市园林局等单位的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调研,制定了《古柏保护方案》;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牵头,邀请了国内10余名林业专家到黄帝陵进行现场调研,从生态、土壤、病虫害、古树复壮等方面综合分析,提出了古柏保护意见。

保护工程

2012年陕西省林业厅、中国林科院启动实施了轩辕柏克隆扩繁保护工程,利用微型扦插、植物组培等先进科学技术,为轩辕柏这棵珍贵树种建立“活档案库”,经过大量科学实验后,使轩辕柏枝条生长出鲜活根系,成功获得克隆苗。2013年轩辕柏根部落种发芽生长出数株幼苗;201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帝陵管理局联合开展古树复壮保护课题研究,经过数年的研究试验,古柏健康评价、古柏复壮保护、天然林更新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轩辕柏每年8月中下旬种子成熟,2016年8月24-26日由黄帝陵林业技术人员采摘,初步筛选、晾晒后,29日派专车送往西安市,陕西省林业厅组织专家再次筛选、检验,7383颗种子具备出芽繁殖条件。9月15日搭载天宫二号进入太空,经历两个多月的太空遨游,于11月18日随“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地球。11月22日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会展中心“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开舱,遨游太空两个月的轩辕柏种子移交陕西省。标志着通过航天育种技术扩繁轩辕柏科学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搭载返回的种子应用于科研和宣传教育。

神话传说

相传黄帝战蚩尤、合炎帝,建立了部落联盟,定都桥山,改名桥国。桥国群民并不懂得毁坏森林将会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他们经常乱砍乱伐树木,修建房屋、烧柴取火,没有几年,桥山周围的树林全被砍光了。就连黄帝曾多次下令禁止砍伐的常年不落叶的柏树,也被砍伐得一棵不剩。就在这时候,一场暴雨袭来,山洪突然暴发,洪水像食肉目一般从山上猛冲下来,把几十人和黄帝得力的大臣共鼓、狄货都卷走了,黄帝悲痛万分。

雨过天晴,黄帝亲自带领大臣们上山查看,发现凡是树林被砍光了的山,不仅挡不住水,连地上的草也冲得一干二净了。黄帝看见满山遍野都是洪水过后留下的沟沟洼洼,心情十分沉重,他对群民说:“今后再也不能乱砍树木了。如果再乱砍下去,桥国就没有树林了,野兽也没处藏身了。到那时,我们吃什么?穿什么?”当时有位大臣建议搬到另一个地方居住。

黄帝说:“不可!如果那里树木也叫我们砍完,那时候我们还能往哪里搬呢?再遭洪水,我们又往哪里跑?”众臣觉得黄帝说得有理,都问他该怎么办?黄帝说:“我愿和大家一齐上山栽树种草,用不了几年,满山就会长满林草,既不怕洪水,又能招来野兽,那时桥国群民才能有吃有穿”。说罢,黄帝就自己带头栽了一棵小柏树。臣民们都学黄帝的样子,纷纷栽树种草。不几年,桥国的山山峁峁林草茂密,一片葱绿。人们都很感激黄帝。从此,植树造林便成了华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世世代代一直沿续下来。

相关古树

古柏林

黄帝陵区是古柏之林、柏树之海,有中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林。黄帝陵古柏林占地约160公顷,拥有超过8万棵古柏树,其中包括3万多棵年龄超过千年的古柏。黄帝陵古柏不仅数量众多、寿命长久,而且品种繁多,以侧柏为主,同时还有柏树桧柏、刺柏等品种。

龙柏

黄帝陵中的“龙柏”更是如同一根撑起苍穹的巨柱,树干螺旋上升,彰显着龙的气度和神秘韵味。此外,黄帝陵的古柏中常常出现"龙化现象",古老的柏树枝干形状有时像龙头,有时像龙身,还有像龙爪、龙须等,展现出与龙相关的各种意象。

将军柏

轩辕庙“人文初祖”殿前西侧,距轩辕柏不远处有一巨柏,称之“挂甲柏”,也称“将军柏”。刘彻祭祀黄帝,令18万大军列队俯首默祭。武帝卸甲,挂在殿前一棵柏树上,登九转祈仙台祈祷黄帝保佑他长生不老,日后成仙升天;保佑大汉江山永远太平。此后,汉武帝挂过盔甲的柏树,周身斑痕密布,纵横成行,柏液中出,似断钉在内,枝干皆然。

中华世纪柏

2000年3月7日,农历的“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在黄帝陵栽植了一棵柏树,取名:中华世纪柏。为了栽植好“中华世纪柏”,人们采集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土壤培植,掬黄河长江入海口之水浇灌,以此表达中华各族对黄帝的仰慕、缅怀之情和对新世纪的祈福之意。

参考资料

巍巍轩辕庙.黄陵县人民政府.2023-07-31

侧柏简介.雅安市林业局.2023-07-31

古树名木——黄帝手植柏.微信公众平台.2023-07-31

黄帝手植柏 华夏民族魂.陕西网.2023-07-31

「何以中国」这株千年黄帝手植柏,昭示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血脉.中国新闻网.2023-07-31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黄帝手植柏:5000余年古树 见证中华文明.微信公众平台.2023-07-31

黄帝手植柏入选“ 中国最美古树”.公祭轩辕黄帝网.2023-07-31

黄帝手植柏:民族根华夏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