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 of Austria,1863年12月18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二世之曾孙,是奥地利皇帝的兄弟卡尔·路德维希大公的长子,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之侄, 继承父爵,称斐迪南大公。
由于皇太子早亡,奥皇无后,选定斐迪南一世为皇储。他从小在军队中生活。因斐迪南主张通过兼并塞尔维亚王国将奥匈帝国由奥地利、匈牙利组成的二元帝国扩展为由奥地利、匈牙利与南斯拉夫组成的三元帝国,所以1914年6月28日与其庶妻“霍恩贝格女公爵苏菲”视察奥匈帝国波黑省的首府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杀身亡,享年51岁。
斐迪南大公是奥地利皇帝选定的皇储。他在萨拉热窝的遇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面对毁灭中的欧洲,贝希托尔德曾经悲伤地说:“斐迪南大公是帝国最需要的人。”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斐迪南大公(Franz Ferdinand von \u0026Ouml;sterreich-Este),1863年12月18日生于奥地利帝国格拉茨(Graz),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奥匈帝国皇储,是奥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兄弟——奥地利的卡尔·路德维希大公的长子。1889年,在梅耶林狩猎小屋里,奥地利皇储皇太子鲁道夫自杀,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时年三十岁。这件事被称为“梅耶林悲剧”。由此弗朗茨·约瑟夫断绝了后嗣,他的弟弟卡尔·路德维希大公成为第一顺位继承人,但卡尔·路德维希大公1896年在约旦朝圣时喝下了不干净的约旦河水,回到维也纳后死于伤寒,之后他的长子斐迪南一世被立为新的皇储。他从小就被送到军队进行培养训练,因而在陆军中颇有影响。
婚姻生活
新的王位继承人——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侄子斐迪南大公并不受欢迎。他外表粗壮,却从早逝的母亲那里遗传了肺病,以至于1885年他才22岁的时候就请病假到埃及过冬。早年,他便为了继承摩德纳公爵的一笔财产,在自己的姓氏上加上了公爵的姓,1894年,他在布拉格一位哈布斯堡堂兄家里认识了一位名叫索菲·肖特克的波西米亚贵族女子。斐迪南的先祖是13世纪哈布斯堡王朝的奠基人鲁道夫一世,索菲·肖特克的先祖则是鲁道夫一世的姐姐伊丽莎白。索菲·肖特克在哈布斯堡家族的腓特烈大公家里做侍女,因此结识了去大公家拜访的斐迪南。大公夫人伊莎贝拉以为皇储斐迪南是在追求他的女儿玛丽·克里斯汀,但之后她发现斐南迪实际上是在追求她的侍女索菲·肖特克。斐迪南在成为王位继承人之后,他表示自己早已爱上出身波西米亚伯爵之家的索菲·肖特克。根据哈布斯堡皇族四百年家法,肖特克并不是门当户对的联姻对象,但斐迪南一世下定了决心非娶不可,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只好作出让步。斐迪南与他的爱人索菲肖特克在波西米亚成婚。
环球旅行
1892年12月,地中海之滨的德里雅斯特港,时年28岁的斐迪南乘上“伊丽莎白皇后”号装甲巡洋舰,经红海、印度洋、太平洋一路驶向北美。航行期间,斐迪南写了2000多页日记,记录了自己在各个地区的不同经历。
在环球旅行中,斐迪南去往印度、印尼摩鹿加群岛、雅加达、暹罗、澳大利亚等地进行访问。斐迪南喜爱狩猎,英国驻尼泊尔总督不仅安排203头大象列阵来欢迎他,还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猎虎。在此期间,他写下日记。斐迪南没有对西方殖民者在那里进行的残忍屠杀与统治进行掩饰。路途中,斐迪南突患腹泻和热带病,并且试图对暹罗展开短暂访问时,法国炮舰封锁了曼谷沿海,迫使罗国王割让老挝的控制权。避免被殃及,斐迪南改变旅行路线。在澳大利亚,斐迪南再次目睹暴力事件:澳洲土著居民杀死了31名殖民者。他表示同情,还分析说,这场袭击只是为了报复殖民者的“残忍”,澳洲土著“被迫离开他们祖先的土地,并被清除”。在众多庄园主的邀请下,斐迪南乘上一列特殊的火车进入澳洲内地,参加射杀袋鼠的活动。
1893年6月,在新喀里多尼亚岛,斐迪南见到了用狗牙制成的项链和龟甲制作的鼻圈,还有当地人的食人仪式。斐迪南一世他们一行人武装起来,进入岛屿腹地。在灌木丛中,斐迪南同一个“黑肤色的食人族女人”为一包槟榔讨价还价,他还拿出两根香烟换来一支矛。接着,斐迪南前往日本。他目睹了一个正处于改革中的国家。他写道:“我们的眼光不再扫向理想,而是关注工厂的烟囱。”日本方面对斐迪南进行严密保护。结束日本之行后,斐迪南前往北美洲。这是环球之旅的最后一站。抵达温哥华后不久,斐迪南被森林大规模遭砍伐的景象所震惊,然后开始横跨“西部荒原”的铁路旅行。
经过10个月的旅行,斐迪南一世回到维也纳。据统计斐迪南一生中仅射杀的牡鹿就超过5000只,痴迷打猎可能对他的耳膜造成永久性损伤,这也是他在1914年对暗杀反应迟缓的因素之一。
军事方面
1906年,从布罗希少校被委派为斐迪南的私人副官起,斐迪南对于陆军便开始发生直接的影响。布罗希想扩充自己以及斐迪南在军事方面的势力。经过长期克服困难之后,他替斐迪南建立了一个军事档案室。凡是重要的军事文件以及出使各国武官的报告,都备有双份,在奥皇收到一份时,斐迪南一世同时也收到一份。斐迪南认为奥匈帝国的陆军是一中重要的巩固政治的潜在工具,用来消除分裂帝国的因素,并防御国外的战争。他一生中最主要的目标之一是加强陆军。11月,斐迪南想改革陆军所采取的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极力坚持委派一个新的参谋总长——康拉德·冯·赫岑多夫,他成功让康德拉在维也纳国防部任职。
1909年,斐迪南开始军队的检阅演习。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时,俄罗斯的大斯拉夫主义和军国主义分子给与奥地利很大的威胁,约瑟夫·康拉德极力主张与塞尔维亚作最后的清算,甚至不惜冒着与俄国作战的危险,但斐迪南却坚决反对这种主张,坚持减少奥国的军队以维护和平。他还反对与塞尔维亚发生冲突。以他看来,奥匈帝国内部的问题比对外问题更为紧急。
斐迪南一世对于意大利总是怀抱着强烈的反感和深切的不信任,这一部分是由于他对这个国家怀着政治的仇恨,因为他们夺取了他的家族在摩德拿和哀斯特的土地,一部分是由于他对于宗教的偏见,因为他们赶走了教皇,由一班共济会分子和反教的人来管理国家,还有一部分是由于他敏感地怀疑意大利在外交上的两面派做法。虽然如此,当1907年及1911年意大利与土耳其作战,约瑟夫·康拉德一再想设法对意大利进行防御战时,他仍然拒绝支持康拉德。
斐迪南对海军的积极努力和兴趣,终于建立了一支新的海军;他希望这个海军能在亚得里亚海和地中海上与意大利的海军相抗衡。1914年斐迪南终于建立了一个规模可观的奥国海军。这个海军虽然不及意大利的一半强大,但在大战中仍有功绩。
刺杀身亡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前往波黑首府萨拉热窝视察。在拥挤的大街上,斐迪南大公夫妇兴致勃勃向欢迎人群招手致意,突然一阵骚乱,斐迪南大公夫妇被枪杀毙命,斐迪南大公终年51岁。事后查明,凶手为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洛·普林西普。
萨拉热窝事件
在1914年,奥匈帝国得到了德国的大力支持,决定在被合并的波斯尼亚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时间定在这一年的6月28日,也是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日子。演习地点距离塞尔维亚很近,这进一步引起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愤怒和不满。为了对付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奥地利驻波斯尼亚和波黑的总督伯蒂奥雷客将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暂缓省级会议的召开。同时,加强了警备,也对新闻进行了审查。然后,伯蒂奥雷科将军向当时哈布斯堡皇室唯一继承人,奥地利军队的检察长弗兰茨·斐迪南大公发出邀请,希望能够在1914年6月28日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并参观阅兵仪式。
斐迪南一世夫妇前来参观的消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报纸将这个消息公之于众,且大肆宣传。这次举动也大大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因此塞尔维亚的秘密组织“黑手党”和波黑当地的秘密民族主义者团体“青年波斯尼亚”拟定了这次行刺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计划。当天,斐迪南夫妇在城郊参观了阅兵仪式后,进入了萨拉热窝城,他们目的地是萨拉热窝政府。途中被投掷了一颗炸弹,侥幸逃脱刺杀行动的斐迪南大公夫妇在参观了城市的礼堂之后,去往医院看望被炸弹炸伤的副官。但司机在路上转错了方向,不得不停下来调转方向,此时,斐迪南大公夫妇立即就被枪杀了。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奥匈决定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吞并塞尔维亚。德国坚决支持奥匈的行动,俄罗斯表示支持塞尔维亚。1914年7月23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答复。通牒内容极其苛刻,要求制止一切反奥活动,惩办进行反奥宣传的官民,由奥匈派员共同审判萨拉热窝事件的“凶手”等。7月25日,塞尔维亚复文,除拒绝会审外,全部接受其余条件,但奥匈仍不满。当天奥匈即与塞尔维亚断交。7月28日对塞宣战。7月30日,俄国宣布总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宣战,8月3日,又对法国宣战。8月4日,英国借口德军破坏了比利时中立,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向俄罗斯宣战。欧洲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卷入了战争。意大利出于自身利益,战争初期宣布中立,后来又转向协约国方面,对德奥宣战。日本为了夺取德国在亚洲的殖民地,于8月15日向德国发出通牒,8月23日向德国宣战。土耳其于11月参加到同盟国方面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家族成员
因为斐迪南一世的婚姻属于贵贱通婚,他们的子女没有皇位继承权。
人物评价
(美)悉德尼·布拉德肖·费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大国博弈之殇》中评价:“斐迪南一生中主要的兴趣,除了喜爱打猎、采集并经营农场之外,就是陆军、海军,和他的妻室儿女。”
在1913年12月以奥国公使的身份前往雅典的匈牙利开明富豪齐拉西男爵这样写着:“在我动身之前两天,斐迪南大公邀请我去见他,并和我谈论了整个国际局势。他似乎和他的伯父皇上同样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并希望与俄罗斯成立协定。他认为将来把实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愿望纳入帝国规划的范围之内是完全可能的,他并且严厉批评了蒂查的政策,认为该政策使奥国与塞尔维亚及罗马尼亚关系的改善成为不可能了。”
斯蒂芬·茨威格向别人打听之后才知道,人们正在议论一份急电,说斐迪南大公及其夫人被刺,成了政治的牺牲品。这件事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欧洲各强国在萨拉热窝谋杀事件刚刚过去5个星期就开始了互相进攻,一战爆发。
参考资料
弗朗茨·斐迪南.族谱网.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