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郎世宁

郎世宁

郎世宁,原名朱塞佩·卡斯蒂廖内(英文名:Giuseppe Castiglione)(1688年—1766年),亦名石宁、士宁,教名约瑟。是清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画师,他一度担任过掌管皇家园林工作的奉宸苑卿的职务,官至正三品,是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

1688年7月19日,郎世宁出生在意大利米兰,当地流传着他持画笔降生的传说。在小时候,郎世宁师从著名画家学习绘画。1707年1月16日,郎世宁加入耶稣会。1715年8月20日,郎世宁乘船抵达中国澳门。1715年12月21日,郎世宁觐见清朝康熙帝,成为画师,并教授一些中国画师学习油画及透视

朗世宁擅长绘骏马、人物肖像、花卉走兽,风格上强调将西方绘画手法与传统中原地区笔墨相融合,创造出新体绘画,极大地影响了康熙之后的清代宫廷绘画和审美趣味。他先后作出《聚瑞图》《百骏图》《果亲王允礼骑马像》《万树园赐宴图》《阿玉锡持矛荡寇图》等画作。郎世宁参与了圆明园内长春园欧洲式样建筑物(俗称西洋楼)的设计和施工并亲手设计了著名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铜像。1766年7月16日,郎世宁病逝于北京,乾隆加恩给予侍郎衔(正二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郎世宁,1688年7月19日出生于米兰的一个有声望的家族,原名朱塞佩·卡斯蒂廖内,教名约瑟。小时候,他师从画家学习安德罗·保索绘画。1707年1月16日,郎世宁加入耶稣会,在热那亚四川神学院学习,被登记为:被指派到中国教省的见习硕士。作见习修士期间,他为热那亚会院的作了八件装饰画,以及展示耶稣会创始人圣伊纳爵·罗耀拉的两幅油画,分别为《圣伊纳爵在曼里萨(Manresa)山洞》和《基督在伊纳爵面前显圣》。1709年,见习修士生涯结束后,郎世宁被派往葡萄牙科英布拉。在这里,郎世宁为圣弗朗西斯·博尔贾小教堂绘制了多幅壁画。此外郎世宁接受葡萄牙王后玛丽亚·安娜的委托,为其子女画了一些肖像。按照当时罗马教廷与葡萄牙国王签订的条约,凡前往远东的传教士,需在葡萄牙里斯本候船启程。郎世宁来到位于里斯本的哥因勃拉耶稣会修道院,为该院小教堂画了壁画。1714年4月11日,郎世宁搭乘开往果阿邦的船舶“圣母希望号”,同年9月17日抵达那里。次年8月20日,郎世宁随船抵达中国澳门。

宫廷画师

康熙时期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清政府对来华传教士采取严格的限制,只允许有特殊专长的人来京为宫廷服务,没有专长的则仅准留居澳门、广州市,严禁潜入内地省份。郎世宁被看作有特殊专长的画工,被允许前往北京。同年10月11日,郎世宁离开中国广州,向中国北京进发。11月22日,郎世宁到达北京,12月21日,经由马国贤引荐,郎世宁觐见清朝康熙帝,在御前画下一只鸟。惊叹于西方的画技,康熙挑选了佛延、全保、富拉他、三达里、班达里沙、八十等10名柏唐阿(满语,指无品级的听差人)跟随郎世宁学习油画和透视

康熙曾要求郎世宁为自己画肖像画,十天画成,康熙见后拂袖而走。郎世宁不解,询问其他画师,被告知,郎世宁采用了西方光影画法,将康熙侧脸处理成暗面,这么做影响了皇帝光明正大的形象。郎世宁将肖像画上阴影处理掉,再献给皇帝,康熙见后大悦。自此,郎世宁开始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研究用中国画的传统题材构图创作。康熙帝六十年(1721年),郎世宁为耶稣会东堂画了君士坦丁大帝作战图和得胜图两幅壁画。还为耶稣会南堂圣约瑟学院大厅绘制了天花板画。

雍正时期

1722年,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同年12月8日,郎世宁在耶稣会圣若瑟教堂(今北京王府井东堂)成为辅理修士。此时,郎世宁归属养心殿造办处所管,经常有一些任务交给他做,比如画桂花玉兔月光画,又比如四十把扇子要他作画等。雍正元年九月(1723年),为祝贺雍正登基,郎世宁作了《聚瑞图》,所画为禁池内的并蒂莲及双穗稻谷。款题:“皇上御极元年,符瑞叠呈,分歧合颖之谷实于原野,同心并蒂之莲开于禁池。臣郎世宁拜观之下,谨汇写瓶花,以记祥应。雍正元年九月十五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臣郎世宁恭画。”

雍正二年(1724年),郎世宁画出《嵩献英芝图》。见识了西方绘画有独到的艺术特色,雍正令斑达里沙、八十、孙威凤、王、葛曙和泰等6人继续跟随郎世宁学西方画技。此后,油画在清朝的宫廷内流行起来。同年,雍正开始扩建圆明园。雍正令郎世宁画圆明园某些殿堂的室内装饰画,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如一月十五日命郎世宁为四宜堂后穿堂的内隔断,照西洋夹纸远近画片六张画人物画片,六月二十五日郎世宁画田字房(即圆明园内的澹泊宁静)内花卉毛斗方十二张等(据《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和《郎世宁修士年谱》记载,郎世宁画人物画片、绢画等类事不胜枚举,无法一一赘述,以下只择要事阐释)。雍正六年(1728年),白虎殿被糊饰后供给郎世宁以作画室。同年,郎世宁作成《百骏图》,题“雍正六年岁次戊申仲春臣郎世宁恭绘”款。

雍正七年八月十七日(1729年),雍正看到郎世宁画的玉堂富贵绢画,提出了批评。令郎世宁改画中花卉,画师唐岱改画中石头,40天后,两人合笔完成了玉堂富贵横披。之后,雍正指定唐岱与郎世宁作合笔画。从此郎世宁与唐岱开始了在一张纸绢上合作绘画的新途径。同年,淮关监督年希尧编并出版了《视学》一书,书中介绍了西方透视学的原理与方法。此书在编撰过程中,年希尧得到了郎世宁的帮助和指导。雍正七年十三年(1735年),郎世宁画成《果亲王允礼骑马像》。

乾隆时期

1735年,雍正驾崩,乾隆继位。乾隆元年(1735年),如意馆新建落成,内里集中了部分名画家和能工巧匠,郎世宁亦属其中。本年,郎世宁创作活动活跃,画下很多画作。此外,还与唐岱沈源合笔画《圆明园图》。此画乾隆喜爱,两次嘉赏郎世宁和弟子。乾隆三年(1738年),郎世宁卧病不起,乾隆甚是关切,赏银百两给郎世宁养病。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恢复习武练兵的习俗,重启秋弥古礼。同年,郎世宁作成《哨鹿图》,该画以崇山峻岭、参天古木、松柏成林、麋鹿成群的塞外围场为背景,以乾隆本人肖像为主,也包括侍卫与大臣的肖像,后称为“御容”画。

乾隆十一年(1746年),郎世宁、沈源、周鲲丁观鹏合作画成《弘历岁朝行乐图》。乾隆十二年(1747年),郎世宁同法兰西传教士蒋友仁(P.MichaeiBenoist)等一起参与了圆明园内长春园欧洲式样建筑物(俗称西洋楼)的设计和施工。这些西洋风格的建筑物是谐奇趣、养雀笼、方外观、海宴堂、远瀛观、花园迷阵、大水法、线法山、湖东线法墙等。大概是在郎世宁在为修建长春园工作期间,他一度担任过掌管皇家园林工作的奉宸苑卿的职务,官职为正三品。乾隆十四年(1749年),郎世宁画《弘历射猎聚餐图》,此轴描写乾隆十三年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秋狝时,弘历与侍卫烤鹿聚餐时的情景。画面上山峦起伏,树木繁茂,共画十二匹马,一驼,近五十侍卫,是一幅御容写照画。署“乾隆十四年四月奉宸院卿臣郎世宁恭绘”。乾隆十六年(1751年),郎世宁作谐奇趣装饰壁画。乾隆二十年(1755年),郎世宁作成《万树园赐宴图》和《马术图》,以及《阿玉锡持矛荡寇图》,此卷描绘了准噶尔汗国属司牧臣阿玉锡率二十四骑,夜祈敌营取得大胜,为平达瓦齐战役立下了不朽功勋,郎一世宁以图画记录了阿玉锡骑马执矛冲锋的一刹那。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郎世宁主持了长春园谐奇趣以东西洋建筑地盘的规划设计。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时值郎世宁七十大寿,乾隆亲笔写下颂辞,另御赐头等绢6匹、朝服1领、玛瑙项饰1环等物。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郎世宁作出《孔雀开屏图》,描写雄雌孔雀一对,雄孔雀开屏立于花下,雌孔雀举肢回顾,衬景湖石玲珑剔透,玉兰、牡丹、梅花均极鲜艳。署“臣郎世宁恭绘”款。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郎世宁作《阿尔楚尔之战图》《平定回部献俘图》等七张记录平定准噶尔回部得胜图。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郎世宁作《白海青图》一轴,画白羽海青雄踞松枝,振翼欲攫。御题“霍罕献白海青至,命郎世宁图之,并作歌其上,甲申夏月御笔”,署“臣郎世宁恭绘”款。同年四月二十六日,郎世宁作《白鹰图》是郎世宁的纪年作品中最晚的一件,落“臣郎世宁恭绘”款。

逝世

1766年7月16日,郎世宁病逝于北京。乾隆戊申谕曰:“西洋人郎世宁,自康熙年间人直内廷,颇着勤慎,曾赏给三品顶戴。今患病逝,念其行走年久,齿近八旬,着例戴进贤之例,加恩给予侍郎衔(正二品),并赏内府银三百两料理丧事,以示优恤。”

成就与影响

开创新体绘画

郎世宁将西法透视、明暗等方法引入中国宫廷的院体画中,使原先的宫廷院体画增添一种写实趣味,因而产生一种西法为主参酌中法的折中中西的画面风貌。即郎世宁将自己所掌握的西方油画技巧加以调整,使用中国纸、绢、笔、色,将中西绘画艺术融为一体,创造出适应中国皇帝审美要求和符合中国传统美学观的新体绘画。这种融中西绘画方法于一体的新体画风,为院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静物写生

使用中国笔墨、颜色、纸绢,以降低明暗对比度、减弱高光和黑影的西法画静物写生画。如雍正元年的《聚瑞图》《海西知时草图》《洋菊图》《仙曹长春图》等几件静物写生画都具有立体感,但又没有浓重的阴影和刺目的强光,光线柔和,所绘物象真实形象。

表现动态

应用中国笔墨、颜色、纸绢等工具材料作画,彩线兼施,既富于立体感,又突出了线的作用,取得了中国工笔画的效界。郎世宁的这类绘画施彩有深浅和明暗之分,勾勒线条则不见笔力,其所用是欧洲画家所擅长的表现物象质感与运动的笔触。如《百骏图》《阿玉锡持矛荡寇图》。

人物形象

郎世宁的绘画有着强劲的写实功底及流畅的线条,融合中西绘画方法于一体,特别注重物象的解剖,同时还有鲜明的立体感及光影效果。郎世宁运用中原地区的颜料及工具,一改人物画的“阴阳脸”及阴影,推动了中国肖像画的重大进步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为皇帝画“御容”,采用了一些艺术手法来美化爱新觉罗·弘历。如采用正面强光或弱光,使明暗略有差别,使人物面色光亮而明朗,皮肤白晰而柔润,含有几分女性肌肤的特征,眼瞳晶亮而有神,鼻尖高光似有若无,稍有凸凹而不露笔触。表现出一位端庄、安祥而威严的英主形象。郎世宁所画皇后、慧贤皇贵妃等肖像脂粉气稍浓,但不妖艳,所画亲王、大臣、侍卫等的肖像,其人物肤色、面容均富有个性,十分逼真。其代表作品主要有《乾隆朝服图》《乾隆皇帝半身像》《弘历及后妃像》等。

传播焦点透视

1729年年希尧编纂并出版了《视学》一书,书中介绍了西方透视学的原理与方法。这是中国第一部专门讲述焦点透视画法的著作。作者年希尧(年羹尧之兄)在序言中写道:后获与泰西郎学士(即郎世宁)数相晤对,既能以西法作中土绘事。始以定点引线之法贻余,能尽物类之变态。一得定位,则蝉联而生,虽毫忽分秒,不能互置。然后物之尖斜平直,规圆矩方,行笔不离乎纸,而其四周全体,一若空悬中央,面面可观。这里提到郎世宁向作者传授的“定点引线之法”,即焦点透视画法。

清代内廷称焦点透视为“线法”,称焦点透视画为“线法画”。“线法”之词是从画稿中各种景物对象引向焦点的密集的细线而引伸命名的。在用西画方式作画的时候,一般都会在画面当中引很多条虚实不一的辅助线,参考这些辅助线来找到相对最为准确的那一条线,之后以这条线为参考画出其他更多的线以及结构和形体。“线法画”对于表现建筑物和自然景色的空间感、深远感最为有效,因为透视原理的运用,使画面看起来纵深感、空间感更强,视觉上更加逼真。这种线法画一般尺幅较大,多用绢地工笔重彩,华丽优美,裱于墙壁称为“贴落”。《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的“通景绢画”即绢地线法工笔画。郎世宁是清宫线法画的创始人。

设计圆明园

长春园位于圆明园东北角,是由一组西洋馆阁组成的建筑群,由郎世宁所设计和监造。郎世宁设计了一系列洛可可风格的宫殿、楼阁和露台。

乾隆十二年(1747年),郎世宁参与了圆明园内长春园欧洲式样建筑物(俗称西洋楼)的设计和施工。这些西洋风格的建筑物是谐奇趣、养雀笼、方外观、海宴堂、远瀛观、花园迷阵、大水法、线法山、湖东线法墙等,其中的海宴堂是长春园西式建筑物中最大的一座。它的主要立面朝西向,上下两层共11开间。第二层是“大水法”,西洋建筑前面的三角池两边分别排列了六个人形兽头的喷水装置,一共12个,这12个雕像身体部分是石刻的,头部是铜铸的。每一种动物口中喷水两个小时,构成一个二十四小时连续不断喷水时钟,动物口中所喷出来的水呈抛物线形状注入池中。它们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十二地支,也就是十二生肖,同时又代表了十二个时辰。同时,他为圆明园的房屋作了很多壁画,比如:郎世宁为长春园中所头层殿西墙上面画通景画等。

开创铜版画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兵攻占伊型,两年后,平定蒙古准噶尔汗国部叛乱,之后,又平服回疆叛乱。奏凯之后,爱新觉罗·弘历为大彰其事,于二十六年(1761)在紫光阁作《西征图记》,并救命来华传教士中的画家绘西征图,即清朝廷制作的第一套战图组画《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功图》,亦称《乾隆平定西域得胜图》。组画共16幅,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开始绘稿,并拟画稿绘成携刻铜版画。参加绘图者有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德义四人,朗世宁总领其事。这套16幅的图稿后来通过广州粤海关送往法国巴黎镌刻成铜版印刷。套铜版组画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全部竣工从法国运回中国,它们成为中国最早的铜版画作品,郎世宁的开创之功不可没。

教授绘画

据《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八十、王玠、葛曙、永春等十位柏唐阿均在郎世宁处学过油画和透视。郎世宁从初入宫廷奉康熙帝之命开始传授西洋绘画给廷内柏唐阿,到雍正年间继续奉旨带教中国学士,以及乾隆年间皇帝传旨挑几个秀气些的孩童至郎世宁处学习画画等,带教中国学生学习西画是贯穿于郎世宁一直未间断的工作。

艺术特色

郎世宁引入西方绘画的基本技能,将西方绘画的透视学、解剖学等植入中国画中,注意立体效果,重视结构的准确性和写实的合理性。作品既讲究散点透视、以线造型,又讲究具象写实、明暗关系,微妙地把西方绘画中透视和明暗关系藏在谋篇布局中,很好地融合了中西绘画的技法,与中国传统的审美相结合。绘画内容反映的不仅是蕴含华夏民族文化精髓的风情,而且开创了中西融合的中国画新画风。

绘画题材

人物肖像

郎世宁在人物肖像画方面,以当时先进于中国的解剖学作为造型依据,加之运用逼真画法描绘人物,体现出较强的写实能力。郎世宁的肖像作品追求立体感、准确性、比例合理、晕染精细、凹凸分明。如《乾隆朝服像》《乾隆大阅图》《孝贤纯皇后像》等。

纪实画作

郎世宁的大型纪实画抛弃了传统的长卷形式和过度夸大帝王地位的画法,改为适当的人物比例,但在构图中将主要人物置于显著位置或者加强对主要人物的刻画来强调君主或主要人物的身份特殊性。其特点表现在主要人物具有肖像特征,对人物服装以及背景描绘具体而细致,层层渲染。郎世宁纪实画的构图中将人马、聚散、景物处理的富有节奏感,体现了画面的虚实、物象的繁复,但又融洽和谐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欧洲画风。同时,他在绘画中尽量避免把近景远景结合在同一个画面中,纪实画多采用宏观远视的方法,不仅使整个画面有纵深感,还使人物和周围的环境符合实际比例。如《平定回部得胜图》等。

花鸟走兽

在绘制花鸟走兽画时,郎世宁发挥了他高超的写生技法,用笔精到,宛然若生,利用西方透视和明暗作水墨画。不管是马匹、树木、水流、土坡,还是花枝、鸟雀等,都非常注重质感的细腻表现。他在运用西方写生技法画蕴含传统中国元素的作品过程中适当添加了光影处理和明暗交界线的运用,使得花鸟走兽有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感觉。如《孔雀开屏图》《百骏图》等。

绘画技法

绘画用色

郎世宁在用色方面具有赋色丽、用笔谨慎绘画特点。在他的与帝王活动相关的绘画作品中,在色彩语言都被他赋予了特定符号。譬如:在《平安春信图》中,画中雍正身着黄色上衣(黄色代表着统治阶级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代表了雍正王者及长辈的身份地位;弘历身着淡紫色(紫色代表着高贵优雅,具有吉祥的含义)上衣,寓意弘历身份尊贵;背景使用青色(青色代表庄重、高贵与古朴)来平涂,显示出画面的高贵与庄重。画中人物的脸部表现细腻,使用的是郎世宁擅长的用色泽的深浅浓淡来表现五官的立体效果的技法。整幅画传达了一种父慈子孝的中国传统的人伦思想。

在《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凯宴成功诸将士》一画中,郎世宁采用西方绘画中构图的常用格式,将皇帝的驻扎营帐设置在画面黄金分割点的位置,用皇家专用色明黄色来表现皇帝的尊崇地位,用青色服饰色彩来展现王公大臣的辅佐地位,其余人员用橘黄、橘红、红(皆是寓意吉祥)等暖色来描绘,表达出战争胜利、凯旋而归的欢庆气氛。

绘画工具

西方画家大多是在明清时期进入中原地区,为了适应具有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需求,他们需要暂时放下西方绘画中常使用的油画工具,而要运用到中国的传统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笔、墨、纸、砚等。

绘画手法

郎士宁吸取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将之与西方绘画基础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属于他的“西体中用”风格。郎士宁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白描、擦、晕染为基本的绘画语言,在刻画形象,描绘空间感的时候,融合明暗对比、比例关系和透视方法等西方美术技法,使得作品中形象的体积感和立体感更加明显。比如:郎士宁的作品《乾隆帝大阅图》,描绘了是爱新觉罗·弘历检阅官兵的场景。画中乾隆皇帝身着甲,腰佩弓箭,看起来气宇轩昂。郎士宁用笔精工细致,采用了西方明暗关系画法,刻画出乾隆皇帝的威武端庄的形象,画面上各种形象都十分有立体感。画面上人物的衣着,动物的皮毛等都很有质感。

旨趣变迁

郎世宁的早期作品充满了动感、力量和瞬间的爆发力,构图是典型的欧洲风格。来到中国后,受到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审美趣味的影响,他的绘画趣味发生了变化。在接触中国绘画之后,郎世宁渐渐地领悟到了中国画的精髓,将之与西方绘画的透视方法和色彩理论融会贯通,实现了中西合璧。从题材来看,郎世宁是迎合中国皇帝进行绘画的,他的绘画题材中包含了大量欧洲的宗教绘画题材很少涉及到的骏马、花鸟等,以及为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时令画。另外,郎世宁还绘制了大量的叙事性图画,赞颂清朝的国力强盛和帝王的丰功伟绩。

从绘画风格上来看,《聚瑞图》是体现郎世宁中西合璧画风的首部作品。该画用绢布替代了油画布,选用了中国的笔墨、颜料,去掉了皇帝嫌弃的阴影与高光;内容选材上也极力迎合了皇帝的审美趣味,选择了封建宫廷喜爱的祥瑞之物;该画在造型手法上有欧洲写实绘画的轮廓,但搭配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山水点缀;在绘画的构图上,表现出了中国绘画具有的风格和意境。以绘画展现和记录国家意志,促成了郎世宁绘画旨趣的变迁。

造型设计

郎世宁使用了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但是在塑造形体上依旧采用西方的绘画技法,构图会参考“黄金分割”。其绘制的《清高宗乾隆皇帝朝服图》,描绘了乾隆皇帝登基的画面,画中的乾隆皇帝极具帝王的威严,尊贵和自信。郎世宁用颜料按照骨骼和肌肉的结构染出眼窝、鼻梁、颧骨和下巴的体积感,皮肤的质感表现得非常真实,鼻梁有一丝高光,眼睛神采熠,嘴角向上翘起。眉毛是沿着结构用墨晕染而成,手的造型准确,右手掌心向下,放在大腿之上,左手捏朝珠,置于腹前,减弱了线条,用色彩染出结构。指甲的形状写实,指甲床、指甲沟、甲弧影都清晰可见。

光影变化

郎世宁参考了中国人的审美,进行了绘画技法上的中西融合。他的画作中,画面光线一概采取正面光,避免因侧面光而呈现出的明暗对比,即所谓“阴阳脸”,使人物肖像五官都处在明亮的位置,减弱明暗对比。以画作《乾隆戎装大阅图》为例,采用的就是正面光,运用了西方的明暗塑造法,但把光的强度减弱了。画面运用了明暗交界线、暗面、亮面、高光刻画,使得画中人物十分醒目,五官清晰,头部、肩部、腿部铠甲光感十足。头盔上的高光表现出坚硬的质感,身体上圆润的明暗交界线又表现了铠甲的柔软。画中的人物是面朝左侧,但是通过表现光影使得前后关系清晰可辨。

主要作品

郎世宁一生中创作了近百件反映清朝政治、军事、文化、民族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题材的画作。胡敬在《国朝院画录》一书中收载著录的郎世宁作品就有五十六件(包括合笔的两件)之多,其中有不少流传至今,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郎世宁作品并没有被收入胡敬《国朝院画录》一书。

人物朝服像

人物生活画

飞禽图

骏马图

异兽画

植物画

山水画

纪实画

油画

铜版画底稿

作品赏析

百骏图

百骏图》是郎世宁鞍马画的代表作之一。该画既有西方绘画技法中的明暗对比,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勾线和皴染。《百骏图》绘制了几组或站或卧、或翻滚嬉戏、或交斗觅食的骏马。画中的马、人物、草木,山水精致写实,物体构造精准。中国画多是用马健壮的身形寓意战争的激烈,而西方绘画则是直接描绘战马和勇士的搏杀场面。郎世宁开创了新的风向,合了中西画技之长。《百骏图》中的马匹主要集中在中段,姿态各有不同。郎世宁用胶调颜料作图,这样的用色增加了马匹的体积感。譬如,画面的左下角河流中,牧马人在给一匹黑白相间的骏马洗刷,这匹马的身上遍布大块的黑色,马鬃的颜色为黑白相互衬映。这样的深浅色用了西方绘画技法中的明暗法,而在马身上的黑色,有一种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趣。这匹马在水中,水面上有它的倒影,变形的倒影的表现了水的流动。

百骏图》中为了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在描绘近处的的马时,将其画得比后面的要大一些,且也细致许多。马大多是分组来画的,三五成群,或是十几匹聚在一起,马的颜色各种各样。郎世宁用笔触和深浅色来表现马的结构和立体感。其对马与马之间关系的描绘也有所不同,或是亲密地纠缠,或是撕咬打架,又或是静静地站立,画中的马整体呈现出平静和谐的气氛。

平安春信图

《平安春信图》,属于记录宫廷事件的纪实绘画,描了皇宫内生活的场景。该画构思新奇,画中一老一少,均着汉装,姿态各异,一高一低,老者为雍正,少者是当时尚为皇子的乾隆。在青竹、寒梅以及湖石点缀的环境中,两人共持一枝梅花,背后衬以两根细竹。脚着红鞋的弘历一手搭在竹竿上,举止与周边完美融合,情景交融之中加深了画意。近处湖石玲珑,翠竹桃花,背景染以鲜澄的蓝色,格外别致清幽。翠竹及人物面部以西画笔法,刻画得细致入微,作品用色泽的深浅浓淡来表现人物的五官,很具有立体感。人物的衣纹却用中国传统的笔墨勾线,加以晕染,质感十足。《平安春信图》中父子二人共同品竹赏梅,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郎世宁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乾隆与父皇融洽和谐的亲情,展现出父子间的天伦之乐。

嵩献英芝图

嵩献英芝图》的画面正中矗立一块瘦石,上面停驻着一只白鹰,它回首观望背后的老松树。老松树枝叶繁密、松枝曲,松树下石缝中有灵芝草生出。画面下部有清澈急湍的流水,蜿蜒回折,气势有如瀑布。《嵩献英芝图》是郎世宁为皇帝所画,图中的松、鹰、野生灵芝等物皆是用来赞颂皇帝。该画题材内容是纯中国传统,但在技法上具有西洋画的风格。比如,画家着重于体现光线明暗和物象立体感,受光面明亮和背光面的阴暗对比强烈等。另外,白鹰身下的石块和松树,凸凹明显,树皮斑驳,凸显了西洋画的技法特点。

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清]乾隆评价:写真世宁擅,绘我少年时。

[清]赵尔巽评价:凡名马、珍禽、琪花、异草,辄命图之,无不奕奕如生。《清史稿·卷五百四·列传二九一·艺术三》

《人民政协网》评价:郎世宁精于肖像、花鸟、走兽,尤工画马。并引进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开创的明暗写实画法,改用胶状颜料在宣纸上作画,也就是今日的胶彩画作法。郎世宁的作品将西方绘画技法与中国的传统笔墨相融合,注重透视关系与明暗对比,画面突出立体感与透视感。

学者严家淦评价:郎世宁具艺术天才而献身天主,远来中国,为当时极具西画素养,且醉心于中国绘画者,声名虽不及四王,但亦成就蔚然,一时风靡,艺坛推重,史家论明清之际吾国美术之受西洋影响者,均予郎氏以一特殊之地位。

学者罗光序评价:郎世宁乃造成一种新的绘画艺术,以西画的立体几何法作轮廓,以颜色表达生气。生气盎然,人物逼真,然而缺乏中国画的神韵,但却显露西洋画写生的优点。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书法频道(《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的中国画欣赏》):在表现技法上,他充分发挥了欧洲绘画注重明暗及透视的特点,以工致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花鸟的质感,呈现出与传统的中国花鸟画迥然不同的艺术风貌。

顾乐渠:在康雍乾之时他的画风很独特,这种画风融中西画法为一炉,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画种,有人将其称作为郎世宁新体画。这种画风让人耳目一新,笔墨纸砚都是中国的,但造型的准确、物象的比例、焦点透视、色彩的冷暖明暗如同西画。

光明日报》评:郎世宁的绘画风格是以扎实的造型功底、严谨的解剖知识为基础的。他笔下的十骏,体量饱满,毛色纯净,更为难得的是不仅形态极其写实,而且恰当地表现出了每匹骏马的神态性格。应该说,在形神兼备上,中西方绘画有着共同的追求。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郎世宁艺术简历》)评:郎世宁在宫廷内作画,获得了许多荣耀,不但超过了其他欧洲传教士画家,而且令众多供奉宫廷的中国画家也无法望其项背。

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序》)评:郎世宁乃出西法,他日当有合中西而成大家者,日本已力讲之,当以郎世宁为太祖矣。国人岂无英绝之士应运而兴,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者,其在今乎。吾斯望之。

负面评价

[清]乾隆评价:逊于古格。

人物轶事

持笔而生

在郎世宁幼年的时候,他就展现出绘画的非凡潜质。与此对应的是一个传说:郎世宁降生的时候,手中握着一件东西,这个东西是一根画笔。

缓和教禁

盛清时代,皇帝对西方先进文明很有兴趣,但对西方宗教传播却不甚包容。乾隆元年谕令,除了在内廷供职的教士外,禁止西方人在满汉军中传播教义。谕令颁布之后,不少教民遭到囚禁。于是郎世宁乘爱新觉罗·弘历来如意馆观赏绘画的时机,向皇帝下跪请求缓和教禁。乾隆皇帝当即表态,朕没有阻难你们的宗教,朕只禁止旗人信奉宗教。十天后,乾隆皇帝又下旨,只禁止旗人信教,不禁止别人信教。

法外开恩

葡萄牙传道会的中国教民刘二在为一个弃婴施洗时,被人诬告迷拐,由于郎世宁再次向皇帝请愿,禁教风波也得以再次平息。为更多地提供传教经费和补充生活,郎世宁私下购买了京西北天堂村的旗地和河淤地雇人耕种。但按清朝律例,旗地只准在旗内买卖,不得违禁佃租,私相典卖。郎世宁买地之事遭告发后,按律应当治罪,但他又一次得到了皇帝恩典和宽恕。

乾隆祝寿

1757年,郎世宁在中国度过70岁生日。寿诞当天,乾隆皇帝在圆明园接见了郎世宁,除了赏赐,更亲笔题写颂辞。在从圆明园返回城里的路上,郎世宁坐着大轿,24人的乐队作为前导,一群满汉官员骑马随后,可谓皇恩浩荡,殊荣有加。

心无旁骛

在创作《心写治平图》时。乾隆曾问郎世宁,自己的哪一个妃子最美。郎世宁回答说,天子的妃嫔个个都美。乾隆又问,这几个妃嫔中,你最欣赏谁。郎世宁回答,微臣没看她们,当时正在数宫殿上的瓷瓦。乾隆再问,瓷瓦有多少块。郎世宁回答,共有30块。乾隆命太监去数瓷瓦,果然是30块。

呈递奏折

乾隆登基后,每日必去画室看郎世宁作画。这时郎世宁已47岁,谙习内廷事务,于是教会高级人士令他向皇帝呈递奏折。某日乾隆照常来看他作画,郎世宁匍匐跪下,就从怀中掏出一卷用黄绸包裹的耶稣会奏折呈上。当时内廷太监看见郎世宁的大胆举动,都吓得心惊胆战,乾隆却温和地说:“朕并没谴责你们的宗教,朕只是禁止臣民皈依罢了。”从此以后,郎世宁每晨入宫必受搜查。

拍卖展览

作品拍卖

2000年,郎世宁的作品《苹野鸣秋》以1764.5万港元的价格拍卖成交。2005年5月,郎士宁的另一画作《秋林群鹿图》,更是拍出了2149.6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同期,郎士宁的《纯惠皇贵妃半身朝服像》在香港苏富比拍卖并以2360万港元成交。2008年10月,在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秋季拍卖会上,郎世宁的《雍正十二月圆明园行乐图》最终以1.44亿元人民币落槌。2011年4月26日,中国清朝宫廷画精品《乾隆大阅图》第四卷《行阵》被买家以2205万欧元的高价拍走。2015年10月7日,郎世宁作《纯惠皇贵妃朝服像》在香港香港苏富比拍卖以1.374亿港元成交。

作品展览

2006年6月7日至2006年7月3日间,沈阳故宫博物院举行展览会,展出了郎世宁的作品《竹荫西狑图》《松石羚羊图》,以及郎世宁同唐岱合作的《松鹤图》。

2015年10月6日至2016年1月4日间,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举行了“神笔丹青-郎世宁来华三百年”特展。展品包括郎世宁的作品《百骏图》《聚瑞图》《孔雀开屏图》等相关文物100组(件)。

2017年7月19日,由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主办、香港城市大学合办的“郎世宁新媒体艺术展”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郎世宁的作品真迹被导入数码世界,以虚实交映的方式重现,展会主题的4G新媒体艺术展——“艺域漫游——郎世宁新媒体艺术展”,这一展览同时在意大利弗洛伦萨展出。

2021年5月29日,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展(郎世宁作品)在北京举行。

相关人物

艺术形象

电视剧

后世纪念

郎世宁墓

郎世宁的墓地,位于北京城门外天主堂,现保存在北京一机关院内。其碑题耶稣会士郎公之墓;右题乾隆旨谕:“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奉旨:西洋人郎世宁,自康熙,入值内廷,颇著勤慎,曾赏给三品顶戴。今患病溘逝,念其行走年久,齿近八旬,着照戴进贤之例,加恩给与侍郎衔;并赏内府银三百两,料理丧事,以示优恤。钦此。”左题腊丁文。

纪念活动

2015年10月,中国内地故宫和中国台北故宫联合推出“郎世宁来华300年特展”,故宫博物院提供了8张郎世宁作品赴中国台北参展。

2017年7月16日,由中国美术报、中国艺术杂志社共同主办、中华雅集读书会、湖南创意读书会承办的“三百年的凝视——郎世宁绘画艺术”在北京二十四节气生活馆举行。

参考资料

郎世宁告诉你西洋楼是如何修建的.今日头条.2023-08-28

..2023-08-22

..2023-08-28

..2023-08-23

..2023-08-25

..2023-08-22

..2023-08-22

..2023-08-25

..2023-08-28

..2023-08-25

..2023-08-25

..2023-08-25

..2023-08-26

..2023-09-03

..2023-08-26

..2023-08-25

..2023-08-25

..2023-08-23

..2023-08-25

..2023-08-25

..2023-08-25

..2023-08-25

..2023-08-23

..2023-08-25

..2023-08-26

..2023-08-26

..2023-08-26

..2023-08-26

..2023-08-28

..2023-09-03

..2023-09-03

..2023-09-03

..2023-09-02

..2023-08-27

清乾隆《纯惠皇贵妃朝服像》1.374亿港元成交.中国网-财经中心.2023-08-26

..2023-08-28

..2023-08-28

..2023-08-28

郎世宁三百年特展登陆台北故宫.人民政协网.2023-08-29

“中西合璧”之美 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的中国画欣赏.人民网.2025-03-31

郎世宁:紫禁城里的洋画家(组图).人民美术网.2025-03-31

郎世宁与《十骏图》.光明网.2025-03-31

郎世宁艺术简历.人民网.2025-03-31

郎世宁为什么爱画“瘦马”.光明网.2025-03-31

..2023-08-28

..2023-08-29

郎世宁和他的帝后像:中国版“蒙娜丽莎”亮相.中国新闻网.2023-08-28

403 Forbidden.经济参考网.2023-08-28

郎世宁画完这13张画,乾隆迅速将其密封,并下令偷看者处死.今日头条.2023-08-28

ERROR: ACCESS DENIED.中国政府网.2023-09-09

纪念郎世宁来华300年,中国台北故宫办特展.邵阳信息网.2023-09-09

中国台北故宫展示郎世宁中西合璧绘画成就.深圳特区报.2023-09-09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展(郎世宁作品)开幕式在京举行.今日头条.2023-09-09

宫廷画师郎世宁 (2004).豆瓣电影.2023-08-28

风流才子纪晓岚 (2000).豆瓣电影.2023-08-29

风流才子纪晓岚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08-29

新还珠格格 (2011).豆瓣电影.2023-08-29

新还珠格格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08-29

如懿传 (2018).豆瓣电影.2023-08-29

如懿传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3-08-29

403 Forbidden.新华网.2023-08-28

读书会回顾|纪念郎世宁诞辰330周年:郎世宁与清朝画坛的52年.今日头条.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