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泽(1904年7月8日—1967年12月23日)字兆民,原名代宾,四川安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中国国民党著名特工,中华复兴社、三民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与民国“十三太保”之一。
1924年毕业于安岳县立中学,当年冬,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总队,后被蒋介石选定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10月,康泽从苏联回国后,被蒋介石任命为南京国民党党务学校训育干事,后在蒋介石的倾力栽培下于1932年成立了《中国日报》和成立“力行社”。1933年,康泽担任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队长并开始组建自己的组织,后参加了镇压十九路军“福建事变”等;1935年1月至1938年4月,康泽担任复兴社第五任中央常务干事会书记长,升任中将。1944年6月,康泽因党内纷争被排挤出国,后任为襄樊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长官,在襄樊战役中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俘获并关押于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1963年,康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第4批特赦战犯时获特赦释放,在5月1日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1967年康泽病逝于北京,终年63岁。
康泽在全国政协文史专员这个岗位上比较翔实地记录了他“亲历亲见亲闻”的人生经历。他除了审阅研究别人的稿件外,也亲手整理撰写了《复兴社的缘起》《三民主义青年团成立的经过》《我在国共第二次合作谈判中的一段经历》等回忆文章,为后人研究复兴社发展沿革与国民党党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康泽出生于四川安岳来凤乡(又名双龙铺),7岁时因父病故而与弟妹靠母亲常年手工纺织维持生活。康代宾自幼时学习成绩便连年名列前茅,后在进步教师李恒生、刘卓安和族人康纪鸿的帮助下远赴广州市,于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他因对曾冒死刺杀清代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的革命党人汪精卫(字兆铭)十分敬仰,入学后就改名兆名,号康泽,后遂以号代名,以 “康泽”闻世。康泽在黄埔勤奋好学,毕业时经蒋介石选派,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继续深造。在莫斯科读书期间,康泽与贺衷寒、邓文仪、 郑介民、谷正钢、谷正鼎等成为同期同学。他们意趣相投,看到在中山大学就读的有三四百名中国国民党员,就想把这些人结成派系来形成自己的势力,以此作为日后回国争取权力的政治资本。 他们推举贺衷寒领衔康泽协助,以留法学生中有国民党、共产党旅欧支部为由,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旅莫支部。但后来因这一活动遭校方坚决制止,再加上从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批准,如此结社失败了。
“御林军”
1927年10月,康泽从苏联回国后,被蒋介石任命为南京国民党党务学校(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前身)训育干事;1928年5月,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蒋介石的侍从参谋;1929年11月,调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政治训练处宣传大队大队长;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各阶层抗日爱国运动风起云涌,蒋介石为牢牢抓稳政权,便在1931年11月决议模仿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尼设立的黑衫党组织,授意刘健群让康泽成立以黄埔学生为核心的特务组织,并于1932年1月,成立了《中国日报》混淆舆论;2月,蒋介石在南京官邸召集康泽与贺衷寒、桂永清、腾杰、郑介民、戴笠、邓文仪、 曾扩情等十余名心腹开会商讨关于组织的名称,贺衷寒主张用“力行社”,康泽主张用“复兴社”,最终蒋介石建立以政治干部为主的“三民主义革命同志力行社”(力行社)和作为其外围的青年组织中华民族复兴社即复兴社,康泽为“力行社”负责者之一;同时,蒋介石还写下“驱逐倭寇,复兴中华,平均地权,完成革命”四句话作为“复兴社”的政治纲领。1933年7月,蒋介石为收容训练中央军校各期失业学生,便在南昌市开办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驻赣暑期研究班,使康泽任该研究班的班主任;10月,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别动总队(后改称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在庐山成立。由康泽任总队长。他以“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为该支队伍的工作号召,并将“组织民众,训练民众”作为工作纲领。后来该总队先后改编为新28师、新29师,在1942年和前国民党税警团组成第66军远征缅甸。
1933年11月20日,因不愿继续内斗的十九路军被蒋介石调往福建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于是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等人的带领下决定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主张联共讨蒋,一致抗日,蒋介石派遣康泽参与镇压十九路军的战斗。1934年,蒋介石在江西星子县城成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康泽兼班主任,并兼任军事委员队长。1935年1月,康泽担任别动总队总队长兼参谋团政训处处长而从贺国光入四川省。为了充当蒋介石“御林军”的身份,康泽将爪牙散布川贵各地,将势力渗透当地基层的同时监控抵蒋组织,还随意征用民力物力,以“反共”借口杀害无辜牵连者。如此四川地方民众和实力派都憎恨他,抗日烈士、川军第四师师长李家钰甚至使人刺杀他。但康泽颇得中国国民党当局赏识,后来在担任中央军校特训班主任的职务外,还兼任、四川省保安处政训室主任、四川国民军训会主任委员、峨嵋军官训练团政训组副组长等职。1936年11月2日,康泽与韩德元、安俊才、朴炳珊被授予陆军少将衔,康泽又兼任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禁烟委员会总监部(总监为蒋介石)缉私处主任,利用权职之便倒卖大烟或收取保护费。全面抗战爆发后,康泽兼任军委会政治部第二厅中将厅长、复兴社总社书记。1938 年任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组织处处长、武汉支团部主任、战时青年服务总队总队长、立法委员等职。1944年9月11日,蒋介石手令国民党中央党部、三青团要征集10万知识青年入伍。10月11日,全国知识青年志愿军指导委员会成立,由何应钦、吴铁城、白崇禧、陈果夫、陈立夫、康泽、徐思平任常务委员,康泽兼主任秘书,立即开展征集活动。
因纵下台
康泽暴纵逆施的行为被时人厌恶,他自以为是蒋介石的“御林军”而耀武扬威。与此同时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崛起,康泽在三青团和蒋经国争权夺势中逐渐失掉蒋介石的宠信。1944年6月,康泽被派往欧美考察,从此离开了权力中心,即便在1945年5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后被蒋介石指派赴美国考察,等到1947年康泽考察回国,被任为第15绥靖区中将司令官,后来因三青团并入国民党(党团合并)而参选为为中央常委会常委。他曾在南昌市工作时收到一封发自南京的匿名信,当康泽拆开就只见一张白纸上用毛笔工整写着一副对联:“屠兄屠弟手段何其残忍;丢母丢妻心术硬是毒辣。”其横批是“屠夫世家”。从此可见康泽就是以“为国忘家”为当时人所定义。
内战被俘
解放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打算派康泽出任热河省主席,后因为热河是中共掌握的第一个全省解放的根据地,康泽不敢去遂罢。1946年10月,康泽先后被选任为“立法委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同年11月,康泽以四川省的“国大代表”身份,出席了中国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的制宪国民大会。 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了反攻作战,国民党军由全面防御,转入分区防御,并按区防御设立绥靖公署和绥靖区。1947年9月,国民党与三青团合并,康泽被选为中央执委会常委。同年12月,康泽被授为中将衔。1948年1月,蒋介石便委任他为襄樊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长官并驻襄阳市(归华中地区“剿总”白崇禧指挥),及他到任后大力修建防御工事与堡据点,并为此大规模征用土地。1948年6月18日,华东野战军发起开封市战役,于22日攻克河南省省会开封,随即又发起豫东战役。康泽由此估计解放军下一个作战目标应是襄樊;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为开辟汉江中段,建立战略前进基地,命令王近山的第六纵队、桐柏军区主力和陕南第十二旅发起襄樊战役,并于3日拿下老河口市。当康泽在主持自己的44岁生日宴时得知老河口失守,就连忙找到副司令官郭勋祺和绥靖区作战、情报处长商讨对策。副参谋长易谦和第三处处长胡学熙在认真审视局势后,提出建议先撤退,但康泽道他没有接到蒋介石要他撤退的命令,如此他决不擅离职守。 他为固守襄阳城,下令让化学炮连用美式迫击炮发射黄磷弹,炸毁和清除城外所有房屋建筑。
此年7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各参战部队按计划完成对襄阳城的三面合围,于7日发起了攻击。由于康泽手下只有第十五绥靖区的川军三个旅和地方保安团共2万余人,如此势微力薄;7月9日,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电令康泽又命他守城到七月二十二日援军到来,使得康泽处境窘迫;13日,蒋介石命他退入襄阳市城中严守。1948年7月15日20时30分,解放军开始对襄阳城发起总攻,并于当夜杀入城内;战斗至16日拂晓,各参战部队经过巷战,很快把敌人压缩在康泽司令部所在地东街杨家祠堂和古楼一带狭小区域;下午4时,王近山指挥部队开始最后的攻击,在碉堡底层时发现康泽装死倒在地上,其身体右侧被水火烫伤,但伤势不重。国军第三处处长胡学熙曾找来一套士兵服劝康泽化装成士兵,趁乱逃走,但康泽认为那样不符合他的为人。
如此襄樊战役以中国国民党军队的溃败而告终,康泽被俘。1949年6月,康泽被送入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进行政治改造。
特赦之后
康泽最初被送入北京战犯管理所时拒不受教,后来他重病复发,中国共产党为他全力治病照料才有转变;及之前刘伯承接见了同是四川人的他,并谈了许久的话。1961年,康泽因为心脏病被批准监外就医,如此身体渐好。1963年4月,康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第4批特赦时特赦释放,后于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时大量记述了他的往事经历,如《复兴社的缘起》《三民主义青年团成立的经过》《我在国共第二次合作谈判中的一段经历》等文章。
十年浩荡中康泽等因政治冲击被以“关”进北京秦城监狱的方式来保护。1967年,康泽心脏病重发,于12月23病逝,终年63岁。由于他是因与蒋经国争权夺利而为蒋介石失去宠信,如此有学者认为他与蒋经国关系极差且有执怨,以致于死前反复咒念。
人物评价
蒋介石:康泽在黄埔学校期间可谓是“最努力最上进”,节假日依旧在教室潜心攻读《三民主义》。
《大公报》以大号字作标题——襄阳之战中康泽殉难,并作了“详细”报道。接着, 蒋介石在聚餐时,心情沉痛地表示,他所了解的康泽,是不会被俘的。在蒋介石心目中,康泽应为“壮烈成仁”的典型。
康泽在同僚面前,总是一本正经,板着面孔,不苟言笑,看人目不转睛,仿佛要把你的一切都看穿。康泽这种种作风,使政治部里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非常反感,人们说他是一副“屠夫”面孔,郭沫若还写诗讽刺他:“康泽迈着他那僵尸一样的步伐走来”。后来“僵尸”也就成了人们背后对他的贬称。
蒋介石在台湾一次党务会上谈到康泽时说过这样一番话:我曾经提到康同志在大陆被囚禁之中,十几年来抗节不屈的情形,今天我愿意重复提出来再说一回。康同志遭受“共匪”炼狱的折磨,身体早已衰谢不堪,据说他的牙齿都脱落得快没有了,这十多年,真不知道他是怎样熬过的。他的儿子曾经见到他,其时正是大陆隆冬天气,可是他却是破衣一袭,寒彻骨髓。他对儿子表示:无论刀锯鼎,任何威胁利诱手段,都不能磨损他革命的意志。
代表作品
因康泽是国民党特务组织的元老之一,如此他写的认罪交代材料数量之多,后人经统计认为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内几乎是首屈一指。当他认罪后有人说他写的史料有3000多件,稿子堆起来足有5尺多高,被称为“北京战犯管理所里的材料库”。及出狱之后他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在此期间了将狱中写的交罪材料更名为《复兴社的缘起》,增加复兴社与以后的特务组织的关联;撰写《三民主义青年团成立的经过》《我在国共第二次合作谈判中的一段》等夹杂回忆式的文章,对研究中国国民党中后期党派组织演变、与共战略变化经过等提供了相当珍贵的史料。与此同时他的著作也在国内和海外广为流传,被报刊、电影、电视和文学界广泛引用。
人物关系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康泽.黄埔军校同学会.2023-08-01
前国民党军统局干员揭“十三太保”秘密.中新网.2023-07-25
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介绍.中国政协网.2023-07-20
国民党特务头子康泽从被俘到特赦.炎黄春秋网.2023-07-20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事将领研究.豆瓣读书.2023-12-27
两次解放襄阳.湖北党史网.2023-07-24
刘伯承指挥襄樊战役.河北共产党员网.2023-07-24
襄樊战役:被朱德赞誉的“小型模范战役”.人民资讯 百家号.2023-07-24
康泽.四川省志-人物志.2023-07-19
他的被俘令中央兴奋不已,周恩来亲笔起草贺电,中央军委指示“加镣铐押送”,却为何最终获得特赦?.文汇网-今日头条.2023-12-20
决战之后 (1991).豆瓣电影.2023-07-24
特赦1959 (2019).豆瓣电影.2023-07-19
战火中的青春 (2023).豆瓣电影.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