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邦(印度尼西亚语:Kota Kupang,印尼发音:[ˈkupaŋ]),旧称Koepang,是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的首府,位于帝汶岛西部。根据2020年人口普查,该市人口为442,758人;截至2022年中的官方估计为468,913人。它是帝汶岛上最大的城市和港口,并且是帝汶岛东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增长三角贸易区的一部分。从地理上讲,古邦是印度尼西亚最南端的城市。古邦的面积为180.27平方千米。
历史
早期历史和葡萄牙统治
古邦在葡萄牙和荷兰殖民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和贸易站。城市中仍然有殖民时期的遗迹和残留物。荷兰东印度公司(VOC)的代表首次在1613年遇到古邦,当时他们已经征服了索洛尔岛上的葡萄牙堡垒。当时这个城市的地区由Helong部落的拉惹统治,他声称自己是来自马鲁古群岛的Seram岛的后裔。古邦占据了一个理想的战略位置,可以控制帝汶岛部分地区,因为从这个位置可以监视岛的南海岸的航运活动。此外,Koinino河为城市提供了淡水供应。
VOC与Helong部落达成了协议,但由于VOC在帝汶岛上缺乏存在,古邦受到了佛罗伦萨岛的葡萄牙混血人口Topasses的重大影响,这导致了1640年代建立了葡萄牙据点。然而,到了1646年,VOC在附近的索洛尔岛上牢固地建立了自己的地位,并与古邦当地的拉惹更新了他们的协议。1653年1月,荷兰人在河口左岸的一个高地上建造了Concordia堡垒。古邦随后成为荷兰人对抗葡萄牙人的基地。在1655年至1657年间,荷兰人遭受了一系列失败后,来自邻近的VOC盟友Sonbai和Amabi王国的大批难民定居在古邦附近,并在Helong传统领土上形成了小型政体。他们后来被另外两个群体Amfoan和Taebenu跟随,分别在1683年和1688年到达。Helong的拉惹仍然是“土地之主”(tuan tanah),但紧密依赖于VOC当局。然而,除了Helong的领土外,帝汶岛的大部分地区直到1749年都由葡萄牙人主导。
荷兰殖民地
荷兰人建立了一个以欧洲模式为蓝本的行政体系,由一位首席执行官(opperhoofd)和一个议会组成,该议会通过定期会议(vergaderingen)与土著居民进行事务调节,并处理与附近的VOC盟友岛屿Rote、Savu和Solor的事务。18世纪初,中国商人和工匠已经定居,并很快成为当地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镇的地区也由来自该地区的各种土著群体和mardijkers(荷兰管辖下的自由奴隶后裔)定居。1752年,人口由827名基督徒和未指定数量的非基督徒组成。1749年,当Topasses被荷兰人及其盟友决定性击败后,古邦的政治重要性大大提高,这导致VOC的影响力扩展到帝汶岛西部和中部的广阔地区。然而,由于1761年后殖民行政部门的无能和不作为,荷兰人对岛屿的影响有所减弱。
古邦是威廉·布莱(William Bligh)的最终目的地,他在赏金号叛乱(1789年)后被放逐在一艘敞篷船上。在从汤加群岛航行3,618海里(6,710公里)41天后,布莱于6月14日抵达古邦。他的旅程的消息激励了一小群九名囚犯和两个孩子从悉尼湾的刑罚殖民地逃脱,他们从澳大利亚的Port Jackson逃脱,并在十周后到达古邦,航行了3,254海里(6,026公里)。
1795年,由于法国革命军占领了荷兰,VOC在东印度的阵地受到了英国军队的攻击。古邦在1797年遭到攻击,尽管城镇遭受了严重破坏,但英国人最终被驱逐出去。1811年的另一次英国攻击同样被击败。在英国占领爪哇后,古邦最终在1812年1月投降,随着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该镇于1816年归还给荷兰人。
19世纪初,城市的政治由Jacobus Arnoldus Hazaart主导,他在1810年至1832年间三度担任荷兰帝汶的驻地官,并在巴达维亚共和国的殖民政府几乎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处理事务。在他的任期内,城市的基督教传教活动比以前更加成功,部分原因是传教士Reint LeBruyn(1799-1829)的努力。该镇于1825年对外开放贸易,三年后取消了费用。古邦随后因为英国和北美捕鲸船的青睐而变得流行,但到了19世纪末,随着捕鲸区的迁移,古邦的受欢迎程度减少了,尽管该城市在1866年后成为自由贸易港。1917年,围绕城镇区域的五个小王国(古邦、Sonbai Kecil、Amabi、Taebenu和Funai的Helong王国)合并为古邦的zelfbesturend landschap(自治领土),尽管名称如此,但并不包括城市本身。从1918年到1955年,古邦由Sonbai王朝的Nisnoni家族治理。
近代历史和独立
该市曾用于欧洲和澳大利亚之间的长途飞行的降落和加油。它在1942年至1945年间被日本占领,老城区在盟军轰炸中被大量摧毁。该市在印度尼西亚革命时期(1945-1949)见证了显著的民族主义骚动,但在其他方面保持了和平。古邦后来成为荷兰当局于1946年建立的东印度尼西亚国的一部分,城市区域被纳入古邦的zelfbesturend landschap。该市连同东印度尼西亚国在1949年被并入印度尼西亚合众国,后者在1950年被现行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取代。
该市后来成为帝汶冲突中的一个重要地点。1967年,该市成为古邦教区的所在地。1989年,该教区升格为古邦总教区。2021年4月,该市在热带气旋Seroja的袭击下遭受了严重破坏。1962年,古邦建立了曾帕马纳岛大学。
地理
位置境域
古邦位于帝汶岛的西南端。它仅与陆地上的古邦县接壤,在其北部海岸线上与萨武海相邻。它的陆地面积为180.27平方公里(分为六个行政区),水域面积为94.79平方公里。城市周围的地区在地质上是不活跃的,土壤成分以非火山材料为特征,如Latosol和Terra rossa。城市的最高点海拔62米,倾斜度从0 - 5%不等。城市的地形大多是低洼的,但也包括南部和西南部的一些山丘群,这使得城市有一个相对肥沃的集水区。古邦湾口向西,没有屏障,西南季风期间,船舶得在对岸的塞毛岛后面的罗地海峡里躲避风浪。
气候
根据柯本气候分类,古邦有一个热带草原气候(Aw)。与许多拥有这种气候的城市不同,古邦的温度在夏季(10月至3月)和冬季(4月至9月)之间变化不大。最热的月份是10月(平均温度为28.8°C或83.8°F),而最凉爽的是7月(平均温度为26.1°C或79.0°F)。该市经历了极端的湿季和干季,1月是最湿的月份(平均降雨量为386毫米或15.20英寸),而8月和9月是最干燥的月份(每月平均仅有2毫米或0.079英寸的降雨)。
人口统计
由于其作为省会的地位,古邦已成为一个多民族城市,是来自邻近地区移民的热门目的地。该市的人口从2010年到2020年增长了31%。那一年,城市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51比50。与大多数印度尼西亚城市一样,人口年轻,有65%的城市人口被归类为潜在生产劳动力,即15岁以上的人口。主要年龄段在20至24岁之间,这可以归因于来自其他地区的年轻移民的涌入。2020年的人口增长率为3%。
城市的大多数人口自认为是新教徒(326,229)。较小的宗教团体包括雅威教徒(75,804)、穆斯林(44,419)、印度教(6,114)和佛教徒(205)。该市的预期寿命为70岁,尽管略低于全国水平,但高于省级数据。居民多为巴布亚新几内亚人,也有马来人和波利尼西亚人。
经济
当地经济的最大贡献者是服务业,它提供了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8.29%,并为城市劳动力的79.34%提供了就业。与此同时,初级部门(包括农业和采矿)仅提供了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33%。其他重要的经济领域包括建筑(16.29%)、交通(9.42%)、金融和保险(7.38%)以及房地产(3.03%)。
这种经济概况与邻近地区显著不同,后者仍然依赖于农业和资源开采作为其经济的主要贡献者。古邦用于农业的土地面积从2018年到2019年减少了41%,而同一时间段内工业部门增长了11%。城市的工业设施包括由PT Semen Kupang运营的三家水泥厂,总共每年生产25万吨水泥。然而,这一数字被当地政府认为是不够的,理由是该省和邻国东帝汶每年的水泥需求超过180万吨。这促使省政府在2020年计划接管PT Semen Kupang,以增加产量。
该市在2019年经历了0.5%的年度通货紧缩。该市的平均年通胀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8年,该市有31家银行,同年信贷比例增长了53%,这有助于该市金融部门的快速增长。此外,该市注册了4,534家贸易公司。该市经济增长迅速,2019年的增长率为10%,远高于全国水平。那一年,失业率为9.78%。捕鱼、木雕、编筐和革等行业在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港口修造近海航船。
治理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古邦被划分为六个区(kecamatan)。下表根据2020年人口普查和截至2022年中的官方估计显示了每个区的面积和人口。它还包括区行政中心的位置、每个区的行政村(都被归类为城市kelurahan)的数量,以及其邮政编码。
地方政府
与印度尼西亚的其他城市一样,古邦作为一个二级行政区划,由一个行政部门管理,包括市长和副市长,以及一个以市议会形式的立法机构。这种政府系统大致相当于一个县。市长、副市长和市议会成员由市民选举产生。然而,区长是由市长直接任命的,市长的推荐是由市秘书提出的。
政治
该市与东努沙登加拉省的第一选区(该省共有8个选区)重合,该选区向65席省议会派出6名成员。市议会由40名代表组成,分为五个选区。这种划分可以在下表中看到。最后一次立法选举是在2019年举行的,下一次选举计划在2024年举行。作为东努沙登加拉省的首府,该市还设有省议会大楼和省长办公室。
社会事业
卫生
截至2021年,该市有10家医院、45个卫生中心、15个综合诊所和33家药房。该市有两家国际级别的医院,分别是Siloam医院和古邦垂直技术实施单位医院。后者预计在2022年6月完工后将成为东努沙登加拉省和邻国东帝汶的三级转诊医院。W. Z. Johannes区域公立医院位于Oebobo区,由市政府所有,而由印度尼西亚陆军运营的军队医院,如位于Oebobo区的Wirasakti医院和位于Alak区的海军陆战队医院,也提供公共医疗保健。该市包含几个医学实验室,用于各种目的,如水和食品检测、农业和动物健康以及医学样本检测。两个生物分子实验室于2020年启用。
教育
该市有122所幼儿园、150所小学、59所初中、42所高中、24所职业高中和16所高等教育机构。Oebobo区拥有最多的学校,而Kota Lama区拥有最少的学校。其他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包括Artha Wacana基督教大学、Widya Mandira天主教大学和古邦国立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宗教场所
截至2021年,该市有69座清真寺、327座教堂、7座印度教寺庙和1座中国佛教寺庙。
交通
截至2021年,该市共有1,665.93公里的道路,其中1,423.05公里已铺设沥青。该市由El Tari国际机场服务,2019年有936,159名旅客到达和992,048名旅客离开。古邦机场(IATA:KOE),有航线连接印度尼西亚国内16个城市。该市的主要港口,Tenau国际港,有176,888名旅客到达和204,919名旅客离开。此外,该港口在2020年还有总计234,945吨货物流动。
2020年9月,该市推出了首个快速公交系统,以改善城市的公共交通,特别是对学生。这个名为Trans Kota的BRT系统有四条线路,运营时间为08:00至16:00。然而,这遭到了当地共享出租车服务的车主和司机的反对,他们认为BRT系统会威胁到他们的工作。该市还提供基于应用程序的叫车服务,如Grab和Gojek。
国际关系
友谊城市
古邦与以下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 中华人民共和国珠海
- 印度尼西亚安汶
文化
古邦是一年一度的印尼国际帆船赛第一段的终点站,2006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00余艘帆船参加,参赛帆船从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出发,到达古邦后在前往印尼各指定岛屿,最终到达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