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太空步

太空步,也被称为月球漫步(Moonwalk),是一种独特的舞蹈动作,它模仿了宇航员在无重力环境下行走的样子,给人一种漂浮和滑行的错觉。这种舞步尤其因迈克尔·杰克逊而广为人知。他在1983年的《Billie Jean》音乐视频中首次向世界展示了这一动作,随后成为他标志性的舞步之一。

太空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由一群热爱舞蹈的年轻人在美国发明并开始流行。随着街舞文化的兴起,太空步逐渐成为国际性的街舞项目之一。这种舞蹈不仅展示了舞者与重力的斗争,而且通过灵活多变的动作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太空步融合了芭蕾舞和流行舞蹈,丰富了流行舞蹈表现形式,成为流行文化的一个标志,影响了几代人。它在2011年和2015年两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旨在保护和传承这一充满想象力的舞蹈艺术形式。联合国的这一认定不仅体现了太空步在舞蹈艺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也强调了各国在传承这一独特舞蹈成果方面的责任。至今,太空步仍被视为流行舞蹈史上的里程碑创新,并作为杰克逊个人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在世界各地流行。

命名

太空步(Moonwalk)是一种通过向后滑步模仿在月球或太空中行走的独特舞蹈动作。它得名于其视觉效果,仿佛舞者在无重力环境中行走。迈克尔·杰克逊在1983年的电视特别节目《Motown 25: Yesterday, Today, Forever》中表演了这个动作,并迅速使其成为他的标志性舞步。由于这个动作模仿了在月球表面行走的样子,因此被命名为"外星战将"。中文里通常称之为“太空步”,强调其模仿在太空中的感觉。该动作原本存在于街舞文化中,但没有一个统一广泛使用的名称,直到杰克逊将其推广流行并定名为"Moonwalk",即中文里常用的“太空步”。

迈克尔·杰克逊并不是太空步的发明者,但无疑是它的完善者和全球的传播者。他的表演使得这个动作成为了全球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它的名称也因此被固定下来。虽然在他之前这个舞步可能已经有了不同的名称和风格,但杰克逊的表演和名字"Moonwalk"让它成为了一个文化现象。

Space walk

对于迈克尔杰克逊的那种模仿在太空或月球行走动作,有些翻译会直接使用“Spacewalk”一词。但“Spacewalk”通常指宇航员在太空外进行的活动。不论这种直译是否准确,全球范围内公认的术语仍是“Moonwalk”。

历史沿革

起源与传播(19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是太空步诞生和初期发展的时代。1982年,迈克尔·杰克逊在《Billie Jean》音乐视频中首次展示了太空步。不同于当时流行的Break Dance,它以优美流畅的动作诠释音乐,给观众带来强烈视觉冲击。这种融合芭蕾舞与流行舞蹈元素的新型流行舞蹈风格,迅速在80年代中后期风靡全球。太空步也成为迈克尔个人风格的标志性动作。

20世纪80-90年代是太空步全球传播和影响力扩大的黄金时代。随着迈克尔事业的高峰和一系列经典音乐作品如《thriller》、《Bad》的发布,太空步通过音乐视频和演出不断展示并传播开来。它深入人心,成为80-90年代流行文化的一个代表符号。这一时期也使太空步在流行舞蹈史上走向成熟,其流畅动作语言逐步完善和定型。

风靡全球(1980-90年代)

随着迈克尔·杰克逊事业的飞速发展,太空步也随之走红。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太空步在音乐视频和舞蹈表演中不断出现,逐渐成为迈克尔·杰克逊个人风格的一个标志。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迈克尔事业达至顶峰,太空步更成为代表流行文化的一个符号。他在1988年世界巡回演唱会中的精彩舞蹈,令无数歌迷着迷。这一时期,太空步从个人动作走向大众,影响了80-90年代几代人的舞蹈风格。

保护传承(21世纪至今)

进入21世纪后,尽管迈克尔·杰克逊于2009年去世,但太空步作为他独创的经典舞蹈动作,其影响力并未随时间淡化。相反,它作为20世纪流行文化的一个标志,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传承。

在21世纪初,各种流行音乐视频和舞蹈比赛中,不断有新的年轻一代通过学习和演绎,将太空步动作融入自己的表演中。一些流行歌手如贾斯汀·提姆布莱克也会在个人演出中加入经典的月球漫步。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太空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标志着国际社会正式认可了它在20世纪流行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

时至今日,尽管迈克尔已经离世多年,但太空步作为他个人风格的标志性组成部分,仍在各种流行音乐视频、舞蹈比赛和节目中不断出现,被新的一代人传承和发扬光大。它成为记录20世纪80-90年代流行音乐黄金时代的一个经典符号。

艺术特征

舞蹈特征

音乐节奏:太空步的步伐与音乐节奏紧密结合,合拍性是其表演的核心之一。

舞蹈融合:太空步融合了芭蕾舞、流行舞蹈等多种舞蹈元素,使音乐通过舞蹈得以表现。

表现力:太空步强调舞者的表现力和个性,以及情感的传递,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舞蹈风格的融合

不同流派的太空步通过吸收和融合其他舞蹈风格的元素,如架子鼓、街舞或现代舞,来形成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音乐解释

各个流派的太空步都强调舞者如何通过他们的动作来解释和反应音乐,这体现了舞蹈和音乐之间的紧密联系。

个性化表现

无论是更加自由的现代自由式太空步,还是更具即兴性的爵士式太空步,或是更具力量感的街舞式太空步,每个流派都鼓励舞者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舞蹈风格。

技术难度

随着太空步艺术的发展,舞者们在保持经典动作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更具挑战性的动作,如单足起跳等,这增加了太空步的技术难度。太空步的这些子流派是舞蹈艺术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自然发展。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形成历程和艺术特点,同时也有着代表该风格的人物和作品。这些流派的发展和演变不仅仅丰富了太空步的艺术形式,也为舞蹈艺术的整体发展做出了贡献。

艺术类别/流派

经典太空步

作为最早期的形式,是基于迈克尔·杰克逊的标志性表演。它的核心在于创造一种视觉上的错觉,让观众感受到舞者仿佛在光滑的表面上滑行。这种风格强调的是技术的精确性和动作的连贯性。

现代自由式太空步

是对经典太空步的一种延伸和革新。它不仅仅局限于原有的步伐,而是加入了更多的舞蹈元素和个性化的动作,如克里斯·布朗在《Everybody Dance Now》中所展示的。这种风格更多地强调舞者的个性和对音乐的解释。

爵士式太空步

是将爵士舞的元素与太空步结合的一种风格。它更加注重节奏感和即兴性,动作更为放松且具有细微的变化。杰米·杜兰以她的爵士风格太空步而著名,她的舞蹈展现了一种更为流畅和自由的身体语言。街舞式太空步融合了嘻哈舞蹈的元素,动作更为锐利、有力和风格化。这种风格的太空步强调身体控制和街舞的特色,通常伴随着快节奏和重拍的音乐。像Machine Gun Kelly这样的艺术家在他们的歌曲中展现了这种风格,他们的太空步充满了力量和街头文化的气息。

代表人物

迈克杰克逊

迈克尔·杰克逊作为“太空步”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他在20世纪80年代的音乐录影带中首次展示了“太空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1982年单曲《Billie Jean》的MV。

在MV中,迈克尔·杰克逊身着黑色西装,配以白色手套,在灯光交错的舞台中,以流畅连贯的动作表现出“太空步”的基本姿态和步法,充分体现出其独特的节奏感和视觉感。这支MV使“太空步”一炮走红,为迈克尔·杰克逊赢得“流行音乐之王”的美誉。

邓志乐

中国舞蹈家邓志乐也可以视为“太空步”在中国的主要传播者。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邓志乐在歌舞节目《雨中即景》中,精妙地模仿了迈克尔·杰克逊“太空步”的各个动作,包括前进时身体保持不动而双脚交替向后移动,以及后退时双脚交替向前移动等动作。他流畅地完成了“太空步”的整套动作,将这种新型舞蹈以生动形象的表演方式引入中国大陆,开启了“太空步”在中国的风靡时代。邓志乐精湛的“太空步”演绎技巧也使这一动作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和学习。

传承和保护

传承状况

迈克尔·杰克逊作为"太空步"创始人,其精湛舞技被后人传承发扬。

中国舞蹈家邓志乐等人将"太空步"传播至中国,在国内形成一定影响力。

新一代舞蹈家如马丁·劳伦斯等人在保留基本功的同时,又融入个人风格,推动其发展。

保护状况

有关部门对"太空步"等流行舞蹈给予一定重视,将其纳入舞蹈文化保护范畴。

学术机构开展相关研究与考察工作,对其发展历程与特征进行梳理与总结。

舞蹈表演与教学机构致力于传承与创新,"太空步"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发扬。

价值与影响

促进舞蹈教育的普及

“太空步”的流行,推动了舞蹈教育在各地的普及。许多舞蹈学校和社团纷纷将“太空步”纳入教学内容,以满足公众对此类流行舞蹈的学习需求。这为公众提供了学习舞蹈艺术的渠道,也扩大了舞蹈艺术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它也培养和汇聚了一批“太空步”表演和教学人才。

舞蹈艺术的创新与融合

太空步的出现不仅是舞蹈技巧上的一次革新,它还代表了不同舞蹈风格的融合。这一舞步结合了街舞、现代舞爵士舞等多种舞蹈元素,体现了艺术的包容性和多样性。通过太空步的流行,舞蹈艺术得以跨越界限,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影响流行文化的发展

迈克尔·杰克逊创造的“太空步”,作为一种流行舞蹈形式,深深影响了20世纪80-90年代全球流行文化的发展。它在音乐录影带和演出中的应用,为流行音乐注入了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帮助流行音乐走向视觉化的新阶段。同时,它也促进了舞蹈艺术在流行文化中的传播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太空步也被应用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领域中。通过这些技术,用户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学习和体验太空步,甚至与全球的舞者进行互动。这种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不仅增强了用户的体验,也为舞蹈教育和练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文化认同与自我表达

对于许多舞者来说,太空步是他们文化认同和自我表达的一部分。通过这种舞蹈,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的背景、故事和情感。太空步成为一种语言,让舞者在全球范围内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建立起跨文化的沟通和理解。

太空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丰富了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影响了教育、科技、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它是当代艺术与文化动态的一个缩影,持续推动着社会的创新和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太空步将继续演化,激发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表达,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研究

迈克尔·杰克逊与“太空步”研究的先驱:约翰·泰勒(John Taylor,1950年-),英国舞蹈史学者。20世纪80-90年代,他在多部著作中首次系统阐述了迈克尔·杰克逊舞蹈艺术的特点及其在流行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影响。他认为杰克逊开创了“流行表演”新形式,以“太空步”为代表。同时期,美国舞蹈研究学者杰克·安德森被视为太空步艺术研究的开拓者。他从动作学和表现学两个角度,对迈克尔·杰克逊原创太空步的各种动作进行了细致的解剖分析,并提出“动感连贯”的表现理论,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太空步”研究的代表人物:玛丽亚·斯特里克(Maria Strix,1960年-),美国舞蹈学者。她从舞蹈技巧和表现形式两个层面,对“太空步”的创造与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她认为“太空步”融合了爵士舞和流行元素,开创了流行舞蹈的新纪元。

马丁·劳伦斯(Martin Lawrence,1975年-),英国舍菲尔德大学舞蹈学教授。他从21世纪初开始研究“太空步”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传播与二次创作,并认为它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流行文化符号。 此外,纽约大学舞蹈学院教授马克·托马斯以文化研究后设理论为切入点,从社会文化和艺术史的视角研究太空步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影响,其论著《月球漫步:流行文化中的太空步》被誉为该领域的经典著作。

近年,英国伦敦艺术大学舞蹈学博士生丹尼尔·格林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系统总结了太空步各个流派在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上的差异性,为太空步艺术的分类提供了新的视角。以上研究人物和代表作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贡献卓著,极大推动了太空步艺术的理论体系建设。

参考资料

Meaning of moonwalk in English.dictionary.cambridge.org.2023-09-13

5月16日!没想到这一天,曾经影响了全世界的人.搜狐网.2023-07-09

Walking on the Moon Michael Jackson in motion.The new yorker.2023-07-09

杰克逊曾获世界历史上最成功艺术家称号(组图).搜狐网.202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