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八卦掌

八卦掌初名“转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中国流传很广的传统拳术,也是内家拳三大名拳之一。因其动作纵横交错,分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卦象相似,并且演练时手型主要是掌,故名八卦掌。

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其运动特点为一走、二视、三坐、四翻,以“泥步”为入门基础,以拧翻走转为本的运动形式,以掌法的变化为主要技击手段,讲求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练。关于八卦掌的起源,一般认为创自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坞村人董海川,因其在京城肃王府作拳师,并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在北京收徒传技,八卦掌很快盛行京、津、冀,并不断传向中国各地,后来还传播到海外(如东南亚地区以及美国)。董海川徒弟数十人,主要传人有:尹福程廷华史计栋马维祺梁振蒲等。其中,流传面最广、传承人数最多的,当属尹式、程式、史式、张式、梁式五大八卦掌流派。

八卦掌拳法以实战为主,并且广泛吸收了中医有关理论,以及阴阳学说和经络学说,是一项有益于强身健体的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八卦掌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及北京地区的八卦掌先后于2008年(第二批)、2011年(第三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发展历史

名称由来

"八卦"一词最早出自《易经》:"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八卦"指的乃是"东、南、西、北、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八个方位。事实上,八卦掌技法的"转掌走圈"恰是依据这八卦方位行步走转而来,《武术.上册》将八卦掌定义为:"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 也有八卦掌老拳谱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起源

关于八卦掌的起源历来传说不一。一说是出自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在寿张率众起义的清水教(前身为八卦教)首领王伦。王伦自幼习武练拳,拳名叫"七星红拳"和"八卦拳",他的副手孟灿亦是八卦拳家。然而学者康戈武根据史料考证后认为, 八卦拳并非八卦掌,也非出自八卦教。二说八卦掌由阴阳八盘掌易名而来;三说赵匡胤创有"八卦连环双门炮拳",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另有传说董海川游历峨眉山时,道士碧云、静云传其八卦掌,但都无从考证。

董海川生前并未明言其师为何人、其艺学自何地,董海川碑文虽有“后遇黄冠,授以武术,遂精拳勇”之语,但此人究竟为何人,并无定论。1930年出版的《国技论略》(徐哲东著)言:"此门拳术(指八卦掌),不知创自何时何人,闻有董海川者于江、皖间遇一异人传授此技。

1932年12月31日出版的《国术周刊》(第87期),有八卦掌名家姜容樵所撰写的《太极八卦考》“考二”一文认为,董海川八卦掌源于武当,并从清末民初武当丹派第九代传人宋唯一的《武当剑谱》得以旁证。八卦门第十代宗师李景林孙禄堂,当年传弟子杨奎山、万良等,亦曾口述了八卦掌第八代、第九代重要传承关系。武当丹派第一代掌门人乃是张三丰的弟子张松溪,张松溪传下武当丹派剑术,也同时传下八卦掌。董海川少时在九华山遇到的老道避灯侠(或称毕澄霞、云盘道人)和宋唯一的师父避月侠(野鹤道人)两人同为第八代传人,避灯侠传董海川八卦掌(刀形八卦掌),又让另一位道友避尘侠(或称碧尘侠)传教其兵器。而避月侠云游在外,后来才传了弟子宋唯一(剑形八卦掌),直到董海川80多岁时,有年仅18岁的宋唯一前来拜访,出手亮出剑形八卦,董海川才得以和同门师弟初次相会。

河北省武术协会、廊坊地区体委曾组织调查研究组,经过大量调查取证,认定八卦掌并非董海川首创,他们认为董海川是"于江皖""于九华山中"学得八卦掌,而不是创出八卦掌。但从史料记载和八卦掌起源相关学术论文研究来看,在董海川之前并没有八卦掌,董海川对继承和发展八卦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自董海川在北京收徒传技起,八卦掌才逐渐规范、系统及普及,今日在各地流传的不同流派的八卦掌,溯其本源,莫不出自董海川。

发展

清代咸丰年间,董海川因打抱不平,误伤人命,只得远走他乡,流落到京师。据1928年,武术家万籁生先生所著的《武术汇宗》中记载,董海川初到京师,迫于生计及躲避追捕, 只好隐姓埋名到肃王府当了一名司菜太监。后来赶上肃王六十大寿筵宴,京的武术高手在席间比试武艺,董海川在给肃王上茶时展示了功夫,当时在座的武林高手无不惊骇,肃王府武术总教习沙回回不服,提出要与董海川比试较量,两人动起手来,只两三回合沙回回就败下阵来,肃王遂命董海川任王府武术总教习,领七品衔、护院总管。此后,各地的比武者就络绎不绝而来,其中董海川与太极拳宗师杨露禅比武的事情,更是被京津一带的达官贵人和百姓广为传播。

董海川大约于1866年在北京传出此拳后,很快盛行京、津、冀,并不断传向中国各地,后来还传播到海外(如东南亚地区以及美国)。董海川徒弟数十人,不少是带艺拜师之人,如尹福(董海川的大徒弟)原先习过"罗汉拳"和"弹腿",程廷华曾学过"摔跤",张占魁更是拜过形意大家刘奇兰学"形意拳"等等。而在传艺过程中,董海川因材施教,以拳理精义为根基,鼓励徒弟融合自身前学加以创编并给予指导,促使八卦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其中,流传面最广、传承人数最多的,当属尹式、程式、史式、张式、梁式五大八卦掌流派。 当代,沙国政擅长此拳,并著有《八卦连环掌》《八卦掌对练》等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八卦掌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1982年,北京武术运动协会成立八卦掌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成立的民间单项拳种研究会。它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挖掘、整理和发展八卦掌的工作。1994年,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和中国武术协会推出八卦掌普及教材《转掌八势》。2011年,围绕八卦掌段位技术考评内容和标准,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编,中国武术协会审定,出版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八卦掌》。这些举措,推动了八卦掌成为中华传统武术三大内家拳之一,具有完备的技术体系、多样的流派、完善的理论基础、广泛的爱好者群体等优势。

拳术特点

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走圈)为主的拳术。也就是以自己的一个臂长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沿着这个圆走圈,一圈八步,八个掌势,套路非常灵活,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八卦掌的运动特点是:一走,即凝神转圈静走;二视,在转行或转身换掌时,两眼总是注视着两掌 ,所谓手眼相随;三坐,在转行时,两腿部伸直,采用屈腿坐胯,在转身换掌时的一顿之间,又有“坐桩”的动作;四翻,转身动作采取鹞鹰盘旋翻身降落的灵敏洒脱之势。

八卦掌除基本掌法外,还有单练、对练和散打等形式。根据老拳谱记载,八卦掌拳系尚有十八趟罗汉手、七十二暗脚、七十二截腿,但很少传世。

主要流派

尹派八卦掌

尹派八卦掌由尹福在董海川八卦掌基础上所创,因其出掌形似牛舌,故又名“牛舌掌”。尹福学成之后一直在官府中任职,这使他传授八卦掌的路径和范围限制在上层主流社会之中,真正能得到他真传并继承其衣钵的人很少。尹派八卦掌的特点是走转的步子小,类似于急行,横开斜进,拧翻走 转,进退直接,动作刚猛,以冷、弹、脆、快、硬等特点见长,而且特别重视腿法、步眼和腰身,出掌时四指并拢,拇指内扣。出招快如闪电,富有弹抖力,掌的运用轨迹接近直线,以足碾地横开斜进,拧翻走转,进退直接,身行变化简洁明快。

程派八卦掌

程派八卦掌是程廷华董海川指导下所创。全名为"无极拳游身八卦连环掌",也称"程式八卦掌"。由于程廷华的传播对象是普通的社会大众,其徒弟遍布北京城内各行各业,成了程派八卦掌一脉。程式八卦掌具有大开大合的特点,"龙形掌"是程式八卦掌的基本掌形。整体动作圆活、 多摔法、尚横劲。行步时屈腿趟泥,横开直入,拧翻走转, 舒展稳健,劲力沉实,刚柔相济。掌式的运转曲线圆活,弧度较大,千回百转,螺旋之力层出不穷,拧裹之劲变化万千。

史式八卦掌

史式八卦掌由董海川弟子史计栋所创,又名“五形八卦掌” (龙、虎、龟、蛇、雁 ) , 有拳法、掌法、腿法、器械和功法。 其中指路拳,史式八母掌,史式八卦腿法都是史式八卦掌流派所独有。以锻炼要领三十六歌诀,及用法四十八功法口诀为指引。史式八卦掌是现今八卦掌派别中体系、技法、 传承系统较为完整精湛的技艺派别。 2017 年被列入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梁式八卦掌

梁式八卦掌起源于董海川弟子梁振普,由其奠定基础,再经弟子郭古民李子鸣广为传播。梁氏八卦掌以掌法变换为主要技击手法,以步法变换走圈为主要运动形式。意领身随,随走随变,身体起伏圆转,拧裹砖翻,换掌如穿梭,敏捷多变。练功以走桩为主,兼有操桩、盘桩,融踢打摔拿为一体。

形意八卦掌

形意八卦掌,是任定财在张占魁原有的八卦掌基础上创编而成,属八卦掌中的后起之秀,第二代传人徐连生是中国国内及海外形意八卦掌主要传播者。形意八卦掌在套路演练中,从始至终都在意念的引导下,呼吸配合,放松刹那贯穿,走掌换姿,以腰为轴,行在脚,运在掌,动手投足,坠肘沉肩,松腰坐胯,拧腰,过肩挟臂,挟腿夹裆,以意领气,以气催力,意到气到,气到力到,劲在“三节”的推动下层层传递,力达“四梢”,凸显出形意八卦掌独特的技术风格 。

拳术技巧

习练要领及基本技法

在八卦掌习练过程中,要依照"定架子""活架子""变架子"这三步功夫逐步练习、循序渐进。定架子要求每招每式都规规矩矩,做到姿势正确、桩步牢固、行步平稳、宜慢勿快;活架子强调练习动作间的协调配合,在走转变换中灵活运用基本要领; 变架子要求内外统一,意领身随,在动作招式的运用中可以随意穿插、变换自如,不受拳套节序限制,做到轻如鸿毛、变如闪电、稳如磐石。

基本技法

拳法核心

基本掌法

八卦掌的基本内容为"八母掌",也叫"老八掌",即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翻身掌、磨身掌、三穿掌和回身掌。但各地流传内容不完全相同,有以狮、鹿、蛇、鹞、龙、熊、凤、猴八形为代表的,也有用双撞掌、摇身掌、穿掌、挑掌等作为基本八掌的内容。八掌之中每一掌又可以衍化出很多不同的掌法,素有"一掌生八掌、八八六十四掌"之说。

掌型

八卦掌的掌型变化分为仰掌、俯掌、竖掌、抱掌、劈掌、撩掌、挑掌、螺旋掌八种。

一、仰掌:掌心向上,五指分开、掌心凹空(图①)。

二、俯掌:掌心向下,五指分开(图②)。

三、竖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向上分开竖直,拇指斜向上与食指成八字形,掌心向外,手腕上屈(图③)。也有掌心向里或向左右者,亦叫竖掌。左右手相同。

四、抱掌:五指分开,拇指侧朝上,掌心向里,屈肘向身前做环抱状(图④)。

五、劈掌:五指分开,拇指侧向上,小指侧向下,掌指 向前,由上向下直劈(图⑤)。

六、撩掌:五指分开,拇指侧向上,掌心向里,由下向前撩出(图⑥)。

七、挑掌:五指分开,由下向前、向上挑出,掌指向上(图⑦)。

八、螺旋掌:五指分开,向前,向上,臂外旋上举,小指侧对向面部,掌心向外,掌指向上(图⑧)。

腿形

“两腿形似剪,行步如瞳泥"是八卦掌的腿形。其腿法有摆扣踢曲,兜崩翻踹,劈蹬截切。八卦掌有明腿、暗腿之用,但以腿掌齐至,暗腿为主。

步形

八卦掌步形:掰步、扣步、仆步、半马步等。步法有起落摆扣,进退跟撤,开掰插闪等等。步法要求起落平稳,摆扣清楚,虚实分明,行步如蹲泥,前行如坐轿,出脚要摩胫(两脚关节相贴而过),在练习时始终沿着圆形走转变换。运动中每一步都要有目的地进行摆扣。摆步即脚尖外摆行进,扣步即脚尖内扣行进,运动的总趋势是围绕着一个圆圈行进。

身形

八卦掌身形要求顶头竖项,立腰溜臀,松肩垂肘,实腹畅胸,吸胯提裆。八卦掌身形似游龙,腰如轴立,身法讲究拧裹钻翻,圆活不滞,身随步动,掌随身变,步随掌转,上下协调。身法讲究"以掌为法,以走为用",螺旋拧转贯穿始终,同时将踢打摔拿融于其中,虚实相间,变幻无穷,所谓"周身一动无有不动,拧旋走转似流水,上下翻动如骄龙"。

器械

八卦掌的器械种类有很多,如刀、枪、剑、戟等,其中八卦刀(又叫八盘刀)最为著名。八卦刀的体积要比普通的单刀大,由于刀身较长,其基本风格为人随刀转。另外,八卦掌器械中还有门内独创的器械,如鸡爪阴阳锐、子午鸳鸯、风火轮、判官笔等,这在其他拳种中较为少见。八卦掌的器械练法仍遵循随走随变、身随步换、势势相连的特点,要求械随身走。

技击原则

八卦掌要求练者在不断走圈中,改变敌我之间的距离及方向。其他种种变化和作用都是将攻防招术或一定的锻炼方法融于沿圈走转之中,对敌时需要不停地走转以与对手周旋,避实就虚,避正寻斜,伺机进攻;出手讲究随机应变,以动制不动,以快动制慢动,形成“以动为本,以变为法”的八卦掌技法规则。

价值影响

健身价值

八卦掌是中国三大内家拳之一,强调在练功中以“调心”为主,其他为次,时刻都要静下心来,培养自己一团“中和之气”。肢体的一切动作,皆以“心意”来统领。从拳术本身来说,这是“气沉丹田、培本筑基”的源头功法。而从健身角度来说,只有心静下来,人的肢体和五脏六腑才能放松下来,自动去调节相互间的相对平衡,从而使之气血通畅,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八卦掌拳法广泛吸收了中医有关脏腑、气血的理论,以及阴阳学说和经络学说,民间历来也有走能消食化气 ,走能开淤去滞的朴素学说。《拳谱》说:“运动转掌祛百病,身体虚弱学换掌;蛇形顺势去心火, 龙形穿手理三焦 ;回身打虎舒肝肺 ,燕翻盖手固肾腰 ;转身反臂增力气 ,拧身探马脾胃调 ;翻身臂插筋骨强 ,停身搬扣诸病消 ;五劳七伤龙摆尾,强壮身体练掌高。”可见,八卦掌绕圆走圈的运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和调节五脏的功能。

观赏价值

八卦掌的套路表演动作舒展大方, 每一个动作都尽量做到极致,常有极速演练动作又戛然而止的制动力度,节奏分明、快似游龙、静若磐石。以定势动作表现表演者体能与技能的紧密结合,继而表现出一种武术动作特有的动作形态特征;动作徐缓又似行云流水的延绵力度,动作发力配以音乐渲染气氛,突出观赏性。中国每年都有以八卦掌作为比赛项目的选手参加国际各大武术赛事,八卦掌可以作为“体育交流运动”与体育赛事相结合,将中华武术传统文化传播到国外。

海外影响

宿州市形意八卦掌第二代传人徐连生是中国国内及海外的主要传播者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起,徐连生先后在美国柏克莱大学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授形意八卦掌,发展至今,徐连生所传形意八卦掌已经覆盖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7年,程式八卦掌第五代传人麻林城,应邀到联合国秘书处授课,课程分为两个内容:一是向秘书处的官员传授八卦掌的养生功法,二是向安保警务人员传授擒拿格斗技术,授课期间,受到了在场学员广泛好评。国家级非遗郭氏八卦掌第三代传承人郭浩,曾代表中国武术出访“一带一路”国家,先后到西班牙葡萄牙波兰泰国等国参加国际武术交流以及文化巡演,向世界展示郭氏八卦掌,得到了国外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同时,在澳大利亚、西班牙、新加坡等多个国家设立武术传承示范基地。

传承与保护

八卦掌传递系统表

保护措施

代表人物

董海川

董海川生于清朝爱新觉罗·颙琰三年(公元1797年),原名继德,后改为海川,河北省廊坊市文安朱家坞人。董海川从小爱好武术,不喜务农,年少时在乡里就以勇武著称。咸丰年间,董海川南游至江皖、巴蜀、吴越等地,投名师,访高友,学习了多种拳术,取其精华,整理出一套较完整的拳术——八卦掌。董海川下山后,于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至京师,最初为清宫内太监,后改录肃亲王府当差。传说他于肃王府内飞越宫墙,提壶递茶于肃王,又击败王府武术总教习沙回回。后来, 董海川在京师与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比武较量,双方不分胜负,八卦掌才得以威震京师,很多武林高手都拜在董海川门下。1874年,董海川离开王府,到各地游居在弟子家中,专门授徒传艺。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董海川无疾端坐而逝,他的弟子72人把他葬于北京东直门外红桥道旁,1981年迁葬于京西万安公墓,有碑铭数幢环墓前后。

尹福

尹福(公元1840年-1909年),董海川的得意大弟子,字德安,号寿鹏,河北省冀县(今冀州市)人,因为身形消瘦,被人称为"瘦尹"。尹福自幼就在京师定居,在朝阳门的吉市口以卖烧饼油条谋生。尹福自小就习武,最初练习罗汉拳、弹腿等,后来带艺投师拜在董海川门下,学习八卦掌。尹福武功出众,曾在皇宫教光绪帝八卦掌。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光绪由尹福等人保驾去西安市避难,因护驾有功,回京后的光绪帝特意嘉奖于他,让其在宫中任职,光绪帝驾崩后,尹福亦卸职还乡,于次年病逝。

程廷华

程廷华(公元1848年-1900年),程派八卦掌的创始人,字应芳,河北省深县(今深州市)人。自幼学习摔跤,跤术高超。后到北京当学徒,艺成后在北京崇文门以制眼镜为生,人称“眼镜程”。后来拜董海川为师学习八卦掌,深得八卦掌之精奥,其所传掌式为董海川的真传。徐哲东在《国技论略》中说:"程之八卦,武林声名籍甚,凡言八卦掌,几无不知眼镜程也。"

史计栋

史计栋(公元1835年-1908年),也有人称"史纪栋",史式八卦掌创始人,字振邦,河北省冀县(今冀州区)人。家中排行第六,人称史六。因其在北京朝阳门内开义和工厂,又称“史六掌柜”,史计栋和尹福是同乡又是好友,曾习弹腿等功夫。后经尹福介绍,也拜入董海川门下学八卦掌,得董海川之真传。史六深得董海川器重,董将其义女许配史六,招为干女婿。董海川年老穷困潦倒,史六侍养于家中,为其养老送终。史六曾投身官府,先后辑获关外劫犯11人,被授以六品蓝顶戴。

梁振普

梁振蒲(公元1863年-1932年),字昭庭,河北冀县(今冀州区)人。7岁拜本村拳师秦凤仪练弹腿,14岁随父进京在万兴估衣庄学业,16岁时拜师董海川学习八卦掌,人称"估衣梁",是当时董海川弟子中年龄最小的。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梁振普大闹北京马家堡车站,打死西城区大恶棍“金镖赵六”等二十余人,被捕入狱。次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梁振普趁乱随犯人出逃,隐于乡间。后开设德胜镖局,走镖北京、保定市、德州一带,镖行停业后,他便在天津市河北省等地国术馆及师范、中学教拳。由于晚年董海川居住在史计栋家,梁振蒲同时也得到了史计栋的指点,受其影响,梁式流派风格特点与史式流派基本相同,其主要传人有郭古民李子鸣田金峰李经梧、李通泰、傅振伦等。

张占魁

张占魁(公元1865年-1938年),形意八卦掌创始人,字兆东,河北省河间县(今河间市)人,人称"闪电手"。张占魁幼时拜本村一位拳师学花拳,12岁时进天津城以贩卖瓜果蔬菜为生,后来结识了形意拳第六代嫡传弟子李存义。经李存义推荐,最终张占魁拜其恩师刘奇兰为师,在刘奇兰和李存义的悉心指点下,张占魁武艺进步神速,后与李存义一起被誉为河北派形意门第六代的"两根支柱"。张占魁拜到董海川门下时,董海川已年老体衰,不久便忽然逝世。其后便由董海川的高徒程廷华传授八卦掌技法。张占魁集形意拳与八卦掌之大成,创立了"形意八卦掌",并在京津一带享负盛名,曾为同乡冯国璋代总统府卫队队长,晚年时期在天津市授徒众多,较有名的有韩慕侠姜容樵赵道新等。

相关赛事

2018年10月,由世界武术搏击联盟(WFMAF)举办的“2018第十届美国国际武术公开赛”在纽约市举行。在“内家功夫拳械”比赛中,中国项城市贾岭的麻丹凤以八卦刀和八卦掌取得了内家功夫拳械两项第一名。

2019年6月,由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第八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峨眉山开赛。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的麻丹凤获得女子ABC组八卦掌冠军。麻丹凤是传统武术“程式八卦掌”第五代传人,曾多次赴美教学八卦掌。

2023年8月,四川峨眉山市举办的第九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有来自五大洲的53个国家和地区的6649人报名参赛,比赛分境内组和境外组进行,境外组比赛是由国家武术队组队参赛,代表着中国传统武术最高水平。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选派的赵凤勇,代表北京八卦掌参赛,分别获得 “男子D组八卦掌” 金奖 和 “男子CD组双钺 ”金奖。参加境外组八卦掌项目比赛的陕西省选手韩俊霞,获得E组一等奖第一名。

参考资料

八卦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1-08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1-08

八卦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1-08

八卦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1-08

..2023-10-16

中华武魂(六):八卦掌.新华社体育.2023-10-28

八卦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25

八卦掌. 温敬铭等主编. 简明体音美辞典[M]. 1986第:1-2页.2023-10-16

【古代体育】八卦掌——内外兼修的武术运动.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2023-10-25

八卦掌. 李龙. 中国武术记忆[M]. 2022第:55-60页.2023-10-17

八卦掌. 郭洪涛编著. 武术与中医学[M]. 2017第:222-223页.2023-10-27

..2023-10-24

八卦掌. 李秀人编著.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八卦掌[M]. 2015第:4-5页.2023-10-17

康戈武先生从武五十年座谈会在我校召开-河南大学新闻网.河南大学新闻网.2023-11-11

八卦掌.李万鹏 山曼主编. 中国民俗起源传说辞典[M]. 1992第:457页.2023-10-24

八卦掌.张健编著. 齐鲁讲武史话[M]. 1997第:107-108页.2023-10-24

..2023-10-24

身似游龙的八卦掌. 赵国庆等编著. 中国武术史话[M]. 2000第:151-155页.2023-10-25

张三丰丹派剑. 殷伟编著. 图说中国剑[M]. 2012第:205-207页.2023-10-28

八卦掌.谭大江编著. 武当内家派述秘[M]. 1998第:101-104页.2023-10-24

武当功夫的流传.习洛编著. 中国的四大功夫[M]. 2013第:79-86页.2023-10-28

北京地区八卦掌流传筒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文史资料选编 第31辑[M]. 1986第251-252页.2023-10-25

..2023-10-24

八卦掌.李秀人编著.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八卦掌[M]. 2015第:4-5页.2023-10-24

八卦掌发展史.李德祥主编. 大学实用武术教程[M]. 2004第:17-18页.2023-10-24

八卦掌.蒋剑民,黄一棉编著. 中国红 武术[M]. 2012第:107-111页.2023-10-16

..2023-11-23

..2023-10-29

八卦掌的基本姿势和运动特点.武术教材编写组.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武术[M]. 1988第:23-26页.2023-10-25

..2023-11-09

..2023-11-09

..2023-11-09

冀州近代武术名家传略-河北新闻网.河北新闻网.2023-10-27

..2023-11-09

八卦掌的基本技法. 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武术》编写组编. 武术 (上册)[M]. 1978第:56-59页.2023-10-17

八卦掌.司红玉,韩爱芳主编;张国明,王楠副主编. 武术[M]. 2017第:109-112页.2023-10-24

八卦掌的基本技法.李文质,赖国耀主编. 体育专业学习纲要[M]. 1990第:591页.2023-10-24

八卦掌.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武术》编写组编. 体育院系通用教材 武术 下[M]. 1985 第218-239页.2023-10-17

八卦掌.王庆丰,何柳泓,李正恩主编. 传统武术文化与健身[M]. 2010第:288-306页.2023-10-24

八卦掌_河北新闻网.专题汇总_河北新闻网.2023-10-17

八卦掌.郭洪涛编著. 武术与中医学[M]. 2017第:222-223页.2023-10-25

..2023-10-25

关于传统武术八卦掌锻炼养生价值的探讨.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编. 武术研究 第3集[M]. 2007第308-310页.2023-10-27

..2023-11-23

..2023-11-23

八卦掌走进联合国——记武术养生专家麻林城先生.环球网.2023-11-12

郭浩:八卦掌强体魄扬武魂.廊坊日报全媒体.2023-11-12

..2023-10-27

八卦掌.习云太著. 中国武术史[M]. 1985第:236-237页.2023-10-27

【非遗】文安八卦掌.澎湃新闻.2023-10-28

形意八卦大家张占魁.沧州新闻网.2023-10-27

项城武术健儿麻丹凤获国际大奖.今日头条.2023-11-10

第八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圆满落幕 麻丹凤获冠军.今日头条.2023-11-10

祝贺:赵凤勇先生斩获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第九届) 双金.新浪网.2023-11-10

喜讯!陕西韩俊霞斩获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两项冠军 .搜狐网.2023-11-1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