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墙一般称为外横墙,即建筑物两端的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横向外墙,可分为内山墙、外山墙与排山墙。古代建筑一般都有山墙,主要用于空间围护及与相邻的住宅隔开和防火。
山墙一般由下至上分别为下碱、上身、尖三部分,有人字形、锅耳形、波浪形等多种形制。为了防火,南方山墙流行一种封火墙的做法,封火墙主要分为观音兜式、屏风墙,其中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便是典型的屏风墙;而闽南地区古建筑的山墙兼具了装饰与实用功能。
谚语说“山墙扒门必定伤人”,这是因为中国传统住宅的主梁是搭在山墙上的,而山墙常是承重墙,如果在墙上开门会使墙的承重能力下降,主梁有跌落的危险。
定义
建筑构件名。亦称为“山”。房屋建筑的左右两边之墙的上端与前后屋顶间的斜坡,形成一个三角形,似古体“山”字,故称“山墙”。
分类
山墙分:内山墙、外山墙与排山墙也叫排山。假如你在乡下你可以知道内山墙是指每个房间与房间之间的墙,它一般与前后墙成丁字形;外山墙是指在外面能看到的墙但前后墙不算,如:一房屋是门朝南,则东西那两面墙就叫外山墙;排山墙就是老式房子,房间与房间是用木头或水泥柱立起来,再用砖进行砌筑起来的那就叫排山墙。山墙之间距离较短,比纵墙适合做为承重墙。
有些地区依照山墙顶端的形状,将山墙分为五行山墙。“金”的山墙则有一个大弧,“木”的山墙特征是弧线窄而高,“水”的山墙顶端则由三到五个弧线组成,“火”的山墙形状则带有锐角,“土”的山墙则有平整的顶端。
形制
山墙有三种形制,一是人字形,比较简洁实用,修造成本也不高,民间多采用。
二是锅耳形,线条优美,变化大,实际上它是仿照古代的官帽形状修建的,取意前程远大,因它的形状像铁锅的耳朵,民间俗称(锅)耳墙。锅耳墙不但大量用在聂氏宗祠庙宇的山墙上,一般百姓的住宅也常运用,锦纶会馆等建筑为典型的锅耳形山墙。
三是波浪形。造型起伏有致,讲究对称,起伏多为三级,实际是锅耳墙的变形,更像古代的官帽,百姓基本不用。在比较大的建筑群中它和人字形山墙、锅耳形山墙一起出现在群落里,尤显风姿。
参考资料
中国院子里的建筑冷知识——山墙.半岛网.2024-01-18
山墙.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1-18
为何谚语说“山墙扒门必定伤人”?.中华民居 .2024-01-18
以红砖为底 配以造型不一的脊端筑造 闽南山墙古韵长.泉州网.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