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大黑拾

大黑拾是第二套人民币中的十元纸币,被称为二版币的币王,由中国自主设计帮忙印制,1957年12月1日正式在中国流通。大黑拾又被叫为“大白边”“大黑十”。

该纸币正面图案是工农形象的一男一女,左侧有国徽样式的防伪标志,正面上方印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大黑拾是第二套人民币中面值最大的一枚。

中国人民银行于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收回苏联代印的1953年版叁元、伍元和拾元纸币,其中的拾元纸币就是大黑拾,1964年5月15日停止其流通使用和收兑。

发行历程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向苏联求助,代印面额较大的叁圆、伍圆和拾圆纸币。因为当时中国的印刷技术和生产能力都比较落后,造币的防伪技术不达标。在1955年3月1日,第二套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流通,其中就有叁圆、伍圆两种苏联代印的纸币。面额较大的拾圆纸币当时还没有发行,在之后中国又经历了几次商讨,最终大黑拾的主图案定稿为工农联盟形象。这个版样1955年2月1日交付给苏联,之后1957年12月1日苏联代印的拾圆券正式发行流通。

不过60年代初,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为了防止苏方恶意印刷纸币去扰乱中国的金融秩序,中国人民银行于1964年5月15日停止第二套人民币的流通使用,并将使用中的纸币回收销毁。

样式

大黑拾票幅210x85毫米,以黑色为基础颜色为,正面的最上方印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左右两侧有花框,框内各印有一个“拾圆”字样,“拾圆”上下方对称部位分别印有阿拉伯数字“10”。纸币中间的图像是代表工农形象的一男一女,图像下方标着“一九五三年”,左侧印有防伪标志水印,标志图案是国微,水印下方的小花框中印有阿拉伯数字“10”。背面图案是国徽和花纹,中间是黄绿相间的底纹,底纹上分别印着汉、维、蒙、藏四种文字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拾圆”的字样。因为大黑拾四周的白边较宽,在收藏市场上也被称为“大白边”。

意义

第二套人民币包括大黑拾、叁圆、伍圆纸币,它是适应中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济发展需求的产物,消除了第一套人民币面值高、低单位价的缺点。

大黑拾纸币上“工农头像”中的女性,是人民币印制历史上第一次刻意凸显女性形象,她头上裹着毛巾,手里抱着麦穗,眼神明亮,表达了新中国证券力量的基石——农民阶级,纸币上的男性坚毅的为她指着方向,一男一女并肩站着,寓意着农民和工人组合成的“工农联盟”有共同的奋斗方向。这也是女性的社会身份第一次以国家名片的方式传递出男女平等观念,女性也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收藏价值

大黑拾特点是印刷版纹深、有凹凸感,墨层厚和防伪功能好,它曾作为特殊的载体,记忆了一段中苏友好的关系。因其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而且因为停止流通后多数被销毁,存世量很少,从而备受人们关注,是许多纸币收藏者喜爱的珍贵藏品。

在收藏市场上,大黑拾的升值空间大,投资效益好,一般的市场价格为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这也使它成为不少收藏者的心头之爱。因为流通时所受的磨损度比较高,在收藏大黑拾时还要注意它的品相色泽,品相色泽不同则纸币价位不同,好的号码更是可以成为投资新高度。

辨别

纸币规格

大黑拾属于大票幅收款加长版,长宽分别为210毫米和85毫米。由于时间久远,可能会缩小1-3毫米,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超过这个范围,那就要小心是假币的可能。

印刷工艺

真币的印刷工艺技术先进,采用的是当时的凹版印刷和接线印刷技术,有明显的凹凸感,而假币无法仿出真品的凹版印刷的效果,用手摸不到凹凸感,或者凹凸感很不明显。真币正面主图的线条印刷的很清晰,仿品大多是糊成一片,潮湿后就会出现晕染现象。

材料

真币采用专用的纸币纸张,材料是高级纤维棉,弹性和吸水性很好,假币用的是普通纸张,质感没有真币的棉纤维纸手感好。真币正面底下的条纹清晰连续,而且轻轻抖动时,假币的声音沉闷,真币的声音比较清脆。

国徽水印

真币的国徽水印是固定的,无论用什么方式看,里面的五个五角星呈半透明状,很有层次感,假币的水印很多都是压出来的痕迹,或者用半透明油墨印刷的,真伪可以轻松辨别。

相关拍卖

参考资料

..2023-06-16

人民币介绍.金投网.2023-06-18

盘点人民币女性:大黑拾显平等 . 首席收藏网.2023-06-18

什么是大黑拾.广发藏品网.2023-06-16

第二套人民币大黑拾收藏介绍.金投网.2023-06-18

破烂的大黑拾10元.紫轩藏品官网.2023-06-18

第二套人民币大黑拾真假辨别方法.金投网.2023-06-18

13367 1953年第二版人民币拾圆大黑拾 PMG AU 55.首席收藏.2023-06-18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