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丹皮
果丹皮又叫果子单,是以富含果胶及有机酸的新鲜山楂为主要原料,经过加工制得的糖制水果食品。起源于清朝时期,清康熙帝率军征讨噶尔丹时,八旗军队使用一种名为“果子单”的秘密通信方式,将密令写在山楂汁做成的薄片上,官员们阅读后直接食用,不会泄露秘密。这种“果子单”就是现在的“果丹皮”。
果丹皮是中国传统特色食品,其营养丰富,酸甜味美,具有开胃助餐、帮助消化等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推崇。果丹皮通常来说是由山楂制成的干果食品,后来衍生出以大枣、果蔬、胡萝卜、沙棘等原料制作的各类果丹皮。
历史
清康熙29年(1690年),噶尔丹不满清朝统治,率军入侵内蒙古自治区乌珠穆沁地区,威胁到清政府的安全。康熙帝决定亲自率军征讨,历经三次亲征,最终成功击败噶尔丹。在此期间,八旗军队使用一种名为“果子单”的秘密通信方式,即用山楂汁做成的薄片,将密令写在上面,官员们阅读后直接吃掉,不会泄露秘密。这种“果子单”就是现在的“果丹皮”,不过当时的“果子单”更薄,厚度如纸。清朝宫廷作家高士奇曾在自己的诗中描述了“果子单”的制作方法和特点,他称其为“钳红透骨油拳薄,滑腻轻碓粉蜡匀”,并表示“嘴来枯思顿生津”,意即“果子单”味甜酸,可以止渴。由于八旗将士在行军时缺乏水源,因此“果子单”成为了一种实用的口感好、可以止渴的食品。此外,“果子单”上的墨迹也无害,因为墨本身就具有止血生肌肤的功效,十分适合治疗刀枪伤。这种秘密通信方式的应用,为清代的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果丹皮的制作方法逐渐演变和改进,添加更多的原料使其口感更加细腻,味道更加香甜。制作工艺也变得更加熟练和复杂,使果丹皮的外观更加美观。
做法
影响
果丹皮具有消食、化积、健胃等功能。味道酸甜可口,有助消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儿童尤为喜食。同时具有促进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内酶素等功能,是临床常用的一味消食药。后来衍生出以大枣、果蔬、胡萝卜、沙棘等原料制作的各类果丹皮。例如:
大枣低糖果丹皮
大枣低糖果丹炉焰具有浓郁的枣香味,酸甜可口,风味独特,并且含糖量低,与传统山楂果丹皮相比,外观相近,口感更佳,同时具有大枣丰富的营养。
果蔬复合果丹皮
果蔬复合果丹皮是以蔬菜为主要原料生产蔬菜复合果丹皮的生产工艺。蔬菜预处理后打浆, 经浇模成型,干燥整形,最后经真空包装而得产品,该产品具有色、香、味俱佳和携带方便的特点,为蔬菜深加工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生产途径。
胡萝卜复合果丹皮
用胡萝卜作为原材料来制作出色泽金黄、酸甜适口、口感细腻的果丹皮。
沙棘果丹皮
沙棘果丹皮外观金黄透亮,表面光滑平整,口感细腻有弹性,软硬适中,易于咀嚼,不会黏牙,口感酸甜可口,同时还具有沙棘果的特有风味。沙棘是吕梁市的一种特色资源,但市面上的沙棘类加工产品种类还不太丰富。因此,使用沙棘果为原料制作的特色果丹皮产品,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新的选择,也可以为沙棘产业的高值化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适用人群
通常情况下一般人皆可食用。如儿童、老年人、消化不良尤其适合食用。及伤风感冒、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儿童软骨缺钙症、小儿缺铁性贫血者可多食。
参考资料
果丹皮来自“军书” 用毕吃掉不致泄密——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