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德语: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简称ETH或ETH 苏黎世,是一所位于瑞士苏黎世(Zürich)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学院主要侧重于工程、科学、技术和数学教学,属于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域(ETH域)的一个组成部分,直接隶属于瑞士经济事务、教育和研究联邦部。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成立于1855年,学校最初的名称是“Polytechnikum(联邦理工学院)”,1864年,学校主楼竣工。1911年,学校更名为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1969年,洛桑综合理工学院并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2021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四个相关的研究机构组成了ETH域。

截止2023年,学院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执行委员会管理。在学士学位培养层面,学校分有5个教学领域共23个课程;在硕士学位培养层面,学校有24个课程可授予硕士学位。学校有来自120个国家的2.5万多名在读学生, 其中有4561名博士生,3060名本科生。学校有来自120个不同国家的10584位职员和524位教授,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教授是世界一流的专家,并被认为是各自领域的学术领导者。此外,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历史上曾培养或吸引了包括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约翰·冯·诺依曼和威廉·威廉·伦琴在内的众多科学家。

2022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位列第20;2023QS世界大学排名中,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位列第9;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2024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列第7;2025QS世界大学排名中,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位列第7。

学校历史

联邦理工学院

早在18世纪,瑞士就有伊萨克·伊斯林等启蒙运动支持者希望建立瑞士的高等教育机构。

瑞士联邦共和国时期,科学和艺术部长 Philipp Albert Stapfer 起草了一份瑞士国立大学的概念。

1848年,瑞士联邦国家成立,1851年,瑞士在联邦参议员斯蒂法诺·弗朗西尼的领导下成立了一项高等教育委员会。1854年2月,瑞士联邦议会通过了一项法律,规定成立一所“联邦工科学校,并附设一所研究精确科学、政治学人文科学概论的高等教育学校”。

1855 年秋季,联邦理工学院的课程在苏黎世的不同地点开始,并明确邀请女性入学。

在联邦理工学院成立初期,其他欧洲理工学院普遍氛围压抑,而新成立的联邦理工学院富有活力,加上学校新任命了包括金克尔、德桑克蒂斯在内的一批知名教授,学生从欧洲各地被吸引到了联邦理工学院。

1864年,由哥特弗里德·塞姆佩设计的学校主楼竣工。1866年,学校引入了数学和自然科学专业教师培养计划,1869年成立工科学校校友协会(GEP),1871年成立农业系,1878年引入军事科学。

1880年,学校成立了联邦建筑材料测试研究所(瑞士材料科学实验室的前身,瑞士联邦材料测试研究所)作为附属机构。

在世纪之交,学校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在1886年至1900年,学校先后启用了新的化学大楼和物理大楼,成立农村工程系,开设了机械工程实验室。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联邦理工学院(Polytechnic School)在学术圈越来越流行,学院被亲切的称为“Poly”,但这样的称呼同时也限制了学校的发展,因为任何希望被视作“进步学校”的理工学院都需要采用德国的教育模式,这与学校即将发展的新方向互相矛盾。

1904年,联邦理工学院董事会向瑞士联邦委员会提出了重组学院的建议。1908年,瑞士联邦政府、苏黎世州和市政府之间的分离协议生效,学院随即进行了重组,引入了标准化课程和授予博士学位的权利。1909年,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了一名女药剂师、六名化学家、两名机械工程师和一名自然科学家。1911年,联邦理工学院更名为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即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不断加强着自己的应用和基础研究能力,并且,学院还通过共同资助的机构加强了与工业界的合作。1918年到1937年,学院完成了主楼圆顶的结构工程,成立了水力学实验室、工业管理学院 (Betriebswissenschaftliches Institut, BWI),技术物理研究所和工业研究部 (Abteilung für industrielle Forschung, AFIF)。

自1936年以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已经作为“智力国防计划”(“Geistige Landesverteidigung”)的一部分被纳入了瑞士“国民教育体系”。在1939年的苏黎世国家展览会上,苏黎世联邦理工学研在展出设备方面和科学思想方面惹人注目。

同一时间段,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董事会主席亚瑟·罗恩(Arthur Rohn)首次尝试创建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后因各州的反对而失败。1952年,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成功成立。

1961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洪格贝格(Hönggerberg)校区建设的第一阶段开始。

1968年,瑞士联邦议会通过了一项新的联邦技术学院法案以考虑联邦州对洛桑理工学院的接管,并接受了新的联邦技术学院法案(FIT法案)。但由于该法案没能彻底解决“共同决定(Co-determination)”的问题,学院学生呼吁进行公投,次年,法案在公投中65.5% 的反对票被否决。

1969年,洛桑综合理工学院并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次年,联邦理工学院法过渡规定(ETH)生效,1993年新的联邦理工学院法(FIT法)生效。

20世纪的最后25年,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使得苏黎联邦世理工学院受益良多。1976年至1989年,学校Faculty X部门开设了基于项目的POST课程,成立了计算机科学和材料科学系,引入了环境科学,并最终形成了新的教学矩阵结构。

1999年,学校废除了院系机构。

信息技术的使用的支持下,学校结构的灵活性越来越大且不断提高标准化程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成为了一所科研大学,学校的学生和教授在塑造未来的方面发挥出了比学校创始人所梦想的的更加重要的作用。

2021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四个相关的研究机构组成了ETH域,旨在提升瑞士的学术研究水平。

办学条件

学校架构

截止2023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学士课程有5个教学领域共23个课程,学制通常为3年。学校有23个课程可授予学生学士学位,有24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除公共政策外,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每个课程都至少有1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

(表格内容截止于2023年)

师资力量

截止2023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有来自120个不同国家的10584位职员和524位教授,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教授是世界一流的专家,并被认为是各自领域的学术领导者。自建校以来,有 22 位诺贝尔奖授予了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有联系的研究人员。

从2015年至2022年,学校为27人授予了名誉理事头衔,以表彰他们在学校教育和学校发展中做出的贡献。2018至2022年,学校为25位教授授予了名誉博士学位,以表彰他们个人的杰出工作,和对科学、教育和实际应用,或对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综合做出的重要贡献。

招生情况

尽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每年的学士和硕士项目都有大量的申请,但该学院对入学的要求仍然很高,且瑞士籍之外的学生比例仍然很小。2016年,仅有11.7%的新生获得录取,比上一年仅增加了0.8%。

在硕士招生方面,根据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入学要求,学校致力于突破传统边界和学科界限,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理念。因此,学校强调录取那些在相关学科上具有可比水平的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申请人,优秀的学术成就对于被选中非常有帮助。

学术科研

图书馆与博物馆

ETH图书馆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主要大学图书馆和瑞士科学技术信息中心,其使命是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对相关领域感兴趣的公众以及从事研究和开发的公司提供信息服务。图书馆还负责策展和进一步发展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文化和历史重要收藏品,并为该校的研究成果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以促进文献的开放传播和长期保存。

截止2023年,图书馆藏书超过800万册,内容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工程科学、自然科学与数学、系统导向自然科学、管理和社会科学等方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图书馆同时是瑞士国家联合图书馆平台(swisscovery)的成员,平台能够提供超过4000万册书籍、丛书、期刊和非书籍材料的配送服务,以及超过30亿份电子文章的在线阅览。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图书馆向所有人开放,稀有书籍的电子版同样也向公众开放,1900年之后出版的大部分书籍可以借阅,而1900年之前出版的书籍大多仅供在阅览室查看。

研究设施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技术平台符合技术基础设施的最高标准,有效提高了研究效率和跨学科合作。学校科学设备的采购不仅得到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NSF)的外部装备计划的支持,也得到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自己的科学设备计划的支持。

(表格内容截止于2023年)

学术成果

截止2022年,已有22次诺贝尔奖授予了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有关的研究人员,学校还有2位菲尔兹奖获得者、三名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和一名图灵奖获得者。

在2022年3月到2023年2月期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Nature》期刊中发表了963项研究成果,主题包括生物科学、化学地球环境科学、健康、物理。在同一时期的《Nature》指数中,学校在所有机构的所有研究产出中贡献了341.66个研究产出。2023年5月,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家让一个“体重”为16微克(质量为原子或分子的几十亿倍)的微小晶体处于两个振荡状态的叠加态,创建了迄今最重“薛定谔的猫”。

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2022年度报告中,重点提及了以下学术和科研成果:

校园环境

校区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主要位于瑞士苏黎世,学校在Hönggerberg区设有一个校区,在市中心设有另一个校区,均提供围绕教学、研究和知识转移以及休闲服务的全方位服务。学校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为学校成员在体育、休闲、家庭和住宿等方面提供完整的服务。学校的建筑风格是现代和历史建筑与花园和户外空间相结合,有开放广场、公共商店、咖啡馆和餐厅,结合教育服务、展览、活动和导览,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访客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中心校区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中心校区(Main Campus)位于苏黎世瑞米大街101号,学校位于苏黎世市中心,是ETH 苏黎世的核心校区。这里拥有最广泛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包括工程学、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建筑学和数学等。

洪格贝格校区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洪格贝格校区(Hönggerberg campus)位于苏黎世斯特凡诺-弗兰西尼广场5号,校区被认为是科学、工业和公众之间联系的范例,曾于2010获得欧洲科学文化奖。校区包含了建筑、土木、材料、生物、化学、物理等专业。

其他分校区

除去中心校区和洪格贝格校区外,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苏黎世和苏黎世城市边界外还设有多个分校,主要承担学校教学、研究和知识转移等任务。

知名建筑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主楼(Hauptgebäude)位于学校中心校区,由建筑师戈特弗里德·森帕于1864年设计,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纪念性建筑。

苏黎世理工学院科学城(Science City)是学校举办的面向所有年龄段的公共科学项目,是学校在学术和社会之间的接口,每年的春季和秋季运营大概5周,以讲座和实验的方式展现不同的科学主题,科学城每年都会吸引超过23000位游客。

校园生活

住宿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于2016年修建了2座建筑群,为约900名学生提供住宿,地点位于学校演讲厅和实验室附近。建筑群包含许多学生工作站,以及学生协会(VSETH)、博士协会(AVETH)、苏黎世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语言中心、托儿所和例如理发店的其他服务设施。

家庭生活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将自己视为一所大学和雇主,使其成员能够在学习、职业和家庭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学校“Hello Kids!”服务点能帮助ETH员工和学生找到家庭外的托儿服务,并根据人们的托儿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建议。“kihz flex”服务点可以在校园提供灵活的托儿服务。

行政管理

管理体系

执行委员会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最高委员会,负责教育、研究和管理领域。

执行委员会成员

(表格内容截止于2023年)

知名校友

诺贝尔奖获得者

(表格内容截止于2023年)

各界校友

(表格内容截止于2023年)

排名声誉

在2022年的国际高等教育智库(QS)的排名中,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被认定为“欧洲大陆顶尖大学”,并帮助瑞士成为世界第三大高等教育部门。学校有16个学科进入世界前十,在地球和海洋科学、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方面保持着第一名的名次。

2022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位列第20;2023QS世界大学排名中,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位列第9;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2024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列第7;2025QS世界大学排名中,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位列第7。2025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排名第11位。

校园标识

校徽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由“ETH”和“Zürich”构成,学校要求在使用中尽可能使用白底黑字的版本,并确保与背景有足够的对比。

校训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校训是:Freedom and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open-​mindedness.

校训译为:自由和个人责任、企业家精神和思想开放。

相关事件

2024年10月24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宣布加强对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等23个国家的留学生、访问学者、教职工应聘者的所谓“安全审查”,这是瑞士高校首次公开宣布对中国学生进行如此广泛的审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宣称,该校本身并不实施“制裁”,公布这些规定“是为了确保在迅速变化的地缘政治环境下遵守相关规定”。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此次公布的审核名单涉及17所中国大学和科研机构,学科则涵盖航空航天、机电工程、应用物理、应用化学人工智能、核技术等领域,针对的是申请入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生、访问学者以及应聘者。根据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官网,在录取、邀请和聘用受影响人士方面,该校公布了四个评估因素,其中包括是否曾在有所谓“安全风险”的机构接受教育。该校声称,这份“风险”机构名单的依据是“与军事有关的大学和受(瑞士欧盟、美国和英国)制裁的机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称,这些规定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该校研发的技术和知识被“滥用”的风险,即担忧所谓“军民两用”的技术和知识被应用于军事领域。除了国籍,居住、工作、学习、拿过奖学金和接受交流项目资助的国家如果在名单内也要被审查。

参考资料

Zentrum campus.ethz.2023-06-22

Zentrum 校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2025-01-17

Hönggerberg校区.ethz.2023-06-22

ETH .ethz.2023-06-10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150 多年历史的简要概述.ethz.2023-06-10

ETH Zurich.crunchbase.2023-06-10

Students.ethz.2023-06-12

Value Creation Model.ethz.2023-06-12

1848–1855: The polytechnic realisation of a long-held dream.ethz.2023-06-12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100名著名校友.edurank.2023-06-13

肖像.ethz.2023-06-13

QS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列为世界前10名的16个科目.ethz.2023-06-13

Bachelor's degree programmes.ethz.2023-06-12

ETH Domain.ethz.2023-06-10

1855-1904: Striking a balance between university, factory and laboratory.ethz.2023-06-12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150 多年历史的简要概述.ethz.2023-06-10

1968-1973:共同决定被视为一个问题.ethz.2023-06-12

Overview of the ETH Board.ethrat.2023-06-17

Schulleitung.ethz.2023-06-12

Faculty.ethz.2023-06-12

Famous ETH Zurich Alumni.ranker.2023-06-12

2022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2023-06-12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3: Top global universities.topuniversities.2023-06-12

Q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24:TopGlobalUniversities.QS中国.2024-01-14

2025QS世界大学排名.QS TOPUNIVERSITIES.2024-06-05

1904–1911: From a polytechnic institution to a university.ethz.2023-06-12

1911-1968:国家科学旗舰.ethz.2023-06-12

1973–2005:更大的灵活性,更多的信息技术.ethz.2023-06-12

自 2005 年以来的发展:今天的 ETH.ethz.2023-06-12

学士建筑学.ethz.2023-06-12

公共政策(专业官员).ethz.2023-06-13

学士土木工程.ethz.2023-06-12

学士环境工程.ethz.2023-06-12

学士地理空间工程.ethz.2023-06-12

学士电气工程和信息技术.ethz.2023-06-12

学士计算机科学.ethz.2023-06-12

学士机械工程.ethz.2023-06-13

学士材料科学.ethz.2023-06-13

学士生物学.ethz.2023-06-13

学士生物化学 - 化学生物学.ethz.2023-06-13

学士化学/化学与生物工程.ethz.2023-06-13

学士计算科学与工程.ethz.2023-06-13

学士跨学科科学.ethz.2023-06-13

学士数学.ethz.2023-06-13

学士药学.ethz.2023-06-13

学士物理.ethz.2023-06-13

学士农业科学.ethz.2023-06-13

学士食品科学.ethz.2023-06-13

学士地球与气候科学.ethz.2023-06-13

学士环境科学.ethz.2023-06-13

学士健康科学与技术.ethz.2023-06-13

学士人类医学.ethz.2023-06-13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诺贝尔奖获得者.ethz.2023-06-13

名誉理事和名誉博士学位.ethz.2023-06-13

尽管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录取率很低,但仍获得录取.upgradabroad.2023-06-13

我们的简介.library.ethz.2023-06-13

Kaleidoscope 2020.ethz.2023-06-29

电子书、书籍.library.ethz..2023-06-13

Research infrastructures.ethz.2023-06-13

Technology platforms.ethz.2023-06-13

How much Einstein is there in ETH Zurich?.youtube.2023-06-29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ETH Zurich) Switzerland.nature.2023-06-29

国际要闻回顾(4月24日—5月07日).中国科技网.2024-01-14

研究.ethz.2023-06-13

校园.ethz.2023-06-13

Getting to know the campus.ethz.2023-06-13

苏黎世市.ethz.2023-06-22

苏黎世地区.ethz.2023-06-22

Hauptgebäude der ETH, 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zuerich.2023-06-22

Science City.kcap.2023-06-22

Treffpunkt科学城.ethz.2023-06-22

生活和家庭.ethz.2023-06-13

J·罗伯特·奥本海默.nuclearmuseum.2023-06-22

瑞中建交70周年系列人物之——鸟巢设计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公共外交网.2023-06-22

安联球场 – 足球场 |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arch2o.2023-06-22

2025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2024-10-09

标识.ethz.2023-06-13

“史无前例,简直荒谬!”瑞士高校对中国学生加强“安全审查”引争议.腾讯网.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