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平王
楚平王(?~公元前516年),芈姓,熊氏,名弃疾,继位前又称陈公、蔡公,继位后改名居,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共王的幼子,楚灵王的弟弟。
楚灵王八年(公元前533年),楚灵王命弟弟弃疾带兵先后灭掉陈国、蔡国,弃疾成为陈公、蔡公。楚灵王十二年(公元前529年),大臣观从假传蔡公弃疾的命令,将弃疾逃亡在外的兄弟子干、子皙召回楚国,兄弟三人趁楚灵王外出的机会,率军攻入楚国都城,楚灵王被迫自杀身亡。随后,弃疾派人恐吓子干、子皙,导致二人惊恐之下自杀。于是弃疾继位,即楚平王。楚平王对内实行仁政,善待百姓,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对外灭掉戎蛮部落,随后在吴楚之战中战败。楚平王六年(公元前523年),楚平王在宠臣费无极的建议下,抢占了儿子太子建的未婚妻。第二年,费无极诬陷太子建与太子太傅伍奢要谋反,于是伍奢和他的大儿子伍尚被楚平王所杀,小儿子伍子胥、太子建被迫逃亡他国。后来,吴国与楚国多次发生战争,楚国落败。楚平王十三年(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太子珍继位,即楚昭王。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领吴军进攻楚国,占领了楚国首都,将楚平王掘墓鞭尸。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认为,楚平王凭借动乱得以继位为王,宠爱秦国女子,几乎导致亡国。西汉思想家陆贾认为,楚平王“奢侈纵恣”,不能管理好下属,无法以德服人,于是楚国上下贪腐成风。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楚共王三十一年(公元前560年),楚共王去世,楚康王即位。他很宠爱自己的四个弟弟:公子围、子干、子皙、弃疾。楚康王十五年(公元前545年),楚康王去世,儿子郏敖即位。郏敖四年(公元前541年),公子围趁郏敖生病,勒死了他。随后公子围自立为王,即楚灵王。子干逃往晋国,子皙逃往郑国。
楚灵王三年(公元前538年),楚国灭掉赖国,楚灵王打算将许国迁到赖地,派公子弃疾为许国筑城,弃疾完成筑城后,回到楚国。楚灵王五年(公元前536年),弃疾去晋国。路过郑国时,郑国的三位卿子皮、子产、子太叔跟从郑简公在柤地等待与他会面。弃疾辞谢,不敢劳动国君接见。郑简公再三要求,弃疾这才肯见面。弃疾拜见郑简公如同拜见楚灵王。他把自己驾车的八匹马作为私人会面的礼物送给郑简公。采用会见楚国上卿的礼仪来对待子皮,送给他六匹马作为礼物。又送给子产四匹马,送给子太叔两匹马。同时,弃疾禁止手下割草、放牧、采摘、砍柴,不准进入农田,不准砍伐树木,不准采摘苹果,不准拆毁房屋,不准强行索要财物。弃疾还发下誓言,如果有人触犯命令,有职务的就撤职,奴仆就降低等级。弃疾一行人在宾馆住宿时,从无暴力行为,也不打扰主人,来回郑国都是这样。看到这些,郑国的三位卿都认为弃疾将会成为楚王。
楚灵王八年(公元前533年),弃疾带兵包围陈国,宋国大夫戴恶领兵会合。楚国、宋国一起灭掉了陈国。随后,弃疾把许国迁到夷地,也就是城父。楚灵王十年(公元前531年),楚灵王在申地召见蔡灵侯,将他灌醉后囚禁了起来。不久后,楚灵王杀死蔡灵侯,并令弃疾领兵包围蔡国。灭亡了蔡国后,楚灵王任命弃疾做蔡公。
曲折上位
楚灵王十二年(公元前529年),楚灵王在乾溪玩乐。在蔡国为朝吴做事的观从认为,现在如果不重建蔡国,蔡国就没有机会复国了。于是观从假传蔡公弃疾的命令,分别从晋国、郑国召回子干、子皙。直到子干、子皙到了蔡国郊区,观从才告诉他们实情,并强行让他们答应结盟。弃疾见到子干、子皙时,正要吃饭,不知道他们为何来到蔡国,吓得逃跑了。观从让子干吃了弃疾留下的食物,随后挖坑杀掉牲畜,将盟书放在牲畜上,伪造了弃疾与子干等人结盟的样子,随后让子干、子皙赶快离开蔡国。一切就绪后,观从在蔡地宣布,弃疾召回子干、子皙二人,已经和他们结盟,并准备出兵进攻楚国。蔡地人聚集了起来,朝吴顺势说,如果要为楚灵王战死,就违背了蔡公弃疾。如果想要得到安定的生活,就应该支持蔡公弃疾,以实现大家共同的愿望。蔡地人都表示支持蔡公弃疾。于是,弃疾与子干、子皙在邓地盟誓,用复国的许诺来争取陈国人和蔡国人的支持。随后,弃疾、子干、子皙、楚国令尹蔓成然、朝吴带领陈地、蔡地、不羹、许地、叶地等地的军队,进入楚国。到达首都附近的郊区时,陈地人、蔡地人想宣扬诛除无道之君和复国的名声,准备大筑显示军功的营垒,竖起陈国、蔡国两国的军旗。弃疾知道后进行劝阻,首先这次行动必须要迅速,其次行军之人已经很疲劳了,大筑营垒不合适,编成篱就行了。于是,众人用篱笆围起军营。蔡公派家臣须务牟和史猈先进入都城,利用太子身边的亲近之人杀掉了太子禄和公子罢敌。随后,子干做了楚王,即訾敖。子皙做了令尹,驻扎在鱼陂。弃疾做了司马,先清理了王宫,驱除了楚灵王的亲信。然后让观从与乾溪的军队联系,告诉他们所发生的事情。同时跟他们说,先回首都的可以恢复官职和财产,后回都城的就要被割去鼻子。因此,楚灵王的军队回师时,到达訾梁就全军溃散了。楚灵王走投无路,上吊自尽。
观从看出弃疾的野心,因此建议子干杀掉弃疾,子干却不忍心这样做。观从认为弃疾将会对子干下手狠辣,子干既然不听从建议,观从就离开了楚国。当时楚国人不知道楚灵王已经死去,很害怕楚灵王回来。一天夜里,弃疾让人在江上快速划船并大喊,楚灵王回来了。都城里的人非常惊恐。弃疾又派斗成然跑去告诉子干、子皙,楚灵王来了,百姓已经杀了司马弃疾,马上就要冲过来了。众人的愤怒就像水火一样厉害,已经没有办法阻止了。要及早决断,以免受到侮辱。子干、子皙非常恐慌,自杀身亡。弃疾顺势即位,改名为熊居,即楚平王。他把子干安葬在訾地,又杀死一个囚犯,穿上楚灵王的衣服。令人将囚犯尸体放在汉水中漂流,然后捞上来收尸下葬,以安定人心。楚平王即位后,将原来派去围攻徐国的楚军召回,孙吴趁机在豫国打败楚军,俘虏了楚军的五个将领。
实行仁政
楚平王用欺骗的手段杀死了两位君主后,自立为王。他很害怕百姓和诸侯知道真相后背叛他,因此决定施恩于百姓和官员。当年楚国灭亡蔡国后,楚灵王将胡国、沈国、道国、房国、申国等各国人都迁移到楚国境内。楚平王即位后,重建了陈国、蔡国,又让各国人迁回故土。并拥立陈国、蔡国的王室后裔为君主。他还赏赐有功之人,布施恩惠,宽政待民,赦免罪人,举荐贤才。楚平王召回了观从,根据他的要求,让他担任了卜尹。派大夫枝如子躬到郑国访问,并让他将被楚国占领的地、栎地交还给郑国。直到访问结束,枝如子躬也没有提起交还土地一事,郑国国君询问道,听传闻,楚国打算把犫地、栎地赐给郑国。枝如子躬却否认了这个传闻。回国复命后,枝如子躬脱去上衣请罪,说自己违背了王命,没有交还土地。楚平王拉着他的手,劝慰他,没有怪罪他。十月,楚平王安葬了楚灵王。
楚平王元年(公元前528年),楚平王派右尹然丹在宗丘选拔检阅西部的军队。并令他安抚当地的百姓,施舍、救济穷人,抚育年幼的孤儿,赡养有病的老人,收容单身流民,赈济难民,宽免孤儿寡妇的赋税,赦免有罪的人。纠治奸邪,提拔被埋没的贤才。礼遇新移民,抚慰原住民。奖励有功之人,和睦亲族,物色贤良,给他们官职。楚平王又派大夫屈罢在召陵区选拔检阅东部的军队,让屈罢像郑然丹那样处理当地政事。在楚平王的管理下,楚国和周边的邻国关系友好,百姓休养生息五年后,才开始用兵。楚国的令尹蔓成然曾经有辅佐楚平王夺位之功,却不知道节制。他和大夫养氏勾结在一起,贪得无厌。这让楚平王感到很不安。后来,楚平王杀了斗成然,灭掉养氏一族,让蔓成然的儿子斗辛住在地,以表示不忘蔓成然过去的功勋。
朝吴离蔡
楚平王二年(公元前527年),太子少师费无极嫉妒朝吴在蔡国,想要除去他。于是,费无极怂朝吴,说他年纪不小了,地位却不高。让他去争取更高的位置。又对官职位于朝吴之上的人说,楚平王只相信朝吴,因此将朝吴安置在蔡国,他们比不上朝吴,官职却比朝吴高,一定要采取行动,否则就要遇到祸事。于是,蔡国人在费无极的挑拨下,赶走了朝吴,朝吴逃亡到郑国。楚平王对费无极很不满意,正因为他相信朝吴,才把朝吴安置在蔡国。如果没有朝吴,楚平王很可能得不到王位。费无极解释说,自己早就知道朝吴有异心,朝吴如果在蔡国,蔡国将很快脱离楚国。去掉朝吴,楚国才能放心。
灭戎抗吴
楚平王三年(公元前526年),楚平王听说戎蛮部落发生动乱,而且蛮国国君没有信用,就派然丹诱骗蛮国国王子嘉前来并杀了他,占领了戎蛮部落。不久后,楚平王又立了子嘉的儿子为蛮国国君。
楚平王四年(公元前525年),吴国攻打楚国,楚国的令尹阳占卜战争结果,不吉利。目夷定下计策,自己先率领私军死战,然后楚军跟着加入战斗。两国军队在长岸交战,子鱼战死,楚军跟上,大败吴军,缴获了吴军一条命名为“馀皇”的船。随国人负责看守这条船,他们将船拖到岸上,在船的四周挖了深沟,直到泉水涌出,在路上填满炭,摆开阵势听候命令。吴国阖闾认为馀皇船是吴国先王乘坐过的船,丢了这条船,大家都有死罪,只有夺回馀皇船,才能免去一死。于是,公子光派了三个身高力壮之人偷偷埋伏在船旁,让他们听到有人喊馀皇,就答应。吴军趁夜潜伏到船附近,喊了三次,埋伏的人交替回答。楚国人发现后,杀了埋伏的吴国人。吴军趁机进攻,楚军混乱,吴军大败楚军,把“馀皇”船夺回去了。
迁移百姓
楚平王五年(公元前524年),左尹王子胜对楚平王提出建议,许国与郑国是仇敌,现在都住在楚国的土地上。许国对郑国很无礼,晋国和郑国关系非常好。郑国如果进攻许国,晋国就会帮助郑国,楚国很可能会有战乱,因此失去土地。楚平王应该将许国迁走。于是,楚平王就将许国迁移到析地。
楚平王六年(公元前523年),楚国的工尹赤把阴地的戎人迁移到下阴,令尹子瑕在郏地筑城。叔孙婼认为,楚国不想称霸诸侯了,仅仅自保维持世代传承而已。
父子反目
楚平王在蔡国的时候,蔡国阳封人的女儿私奔到他那里,生下了太子建。楚平王即位后,派伍奢做太子的师傅,费无极做太子的少师。费无极不受太子建的宠幸,因此打算诬陷太子建。楚平王六年(公元前523年),费无极建议给太子建娶妻。楚平王为太子建定下秦王的女儿伯赢。并派费无极到秦国为太子建迎娶伯嬴。新妇貌美过人,接回来的路上,还没有到楚国首都,费无极就先赶回国都,告诉楚平王伯嬴非常美貌,建议楚平王自娶为妻,再给太子建另外娶一个。楚平王听从了费无极的话,自己娶了伯嬴,生下儿子楚昭王。又另外给太子建娶了妻子。
楚平王六年(公元前523年)夏季,楚平王发动水军进攻南夷。费无极对楚平王提出建议,晋国靠近中原诸国,因此可以称霸诸侯。而楚国偏僻简陋,所以不能和晋国争夺霸主之位。如果能够扩大城父的规模,将太子建安置在那里,以后让他处理北方的事务。楚平王控制南方,就可以得到天下。楚平王很高兴,听从了费无极的话,令太子建住在城父,戍守边疆。
筑城防吴
楚国人在州来筑城,楚国左司马沈尹戌认为,楚国人一定会失败的。他的理由是,过去吴国灭亡州来,斗成然请求攻打吴国。楚平王说自己还没有安抚好百姓,因此拒绝了。现在和当时的情况没什么区别,楚国却在州来筑城去挑动吴国,注定了会失败。他的侍从说,楚平王已经让百姓休养生息五年了,也算是安抚百姓了。沈尹戌却认为,安抚百姓要在国内节约开支,在国外树立德行,让百姓生活安定。可是楚国却大规模修建宫殿,百姓时刻惊恐不安,辛苦疲乏,顾不上睡觉和吃饭,累死了也没有人收葬,这不是安抚百姓。
当年楚灵王在位时,楚国讨伐吴国。吴王的弟弟蹶由去犒劳军队,被楚灵王扣留。如今令尹子瑕为蹶由向楚平王求情,他认为,蹶由并没有什么罪,应该舍弃以前的怨恨。于是楚平王就把蹶由放回了吴国。
冤杀伍奢
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22年),费无极经常对楚平王说,自从自己接回伯赢,太子建就很怨恨他,同时也怨恨楚平王,希望楚平王要加以防范。太子建长居城父,拥有兵权,对外结交各国诸侯,他准备和太傅伍奢带领周边地区的人进行叛乱,马上就要行事了。楚平王相信了他的话,于是找来太子建的太傅伍奢进行斥责。伍奢知道这是因为费无极进了谗言的缘故,就建议楚平王不要因为小臣的谗言而疏远自己的亲骨肉。楚平王逮捕了伍奢,派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建。奋扬却派人通知了太子建,太子建逃往宋国。楚平王宣召奋扬,奋扬让城父大夫将自己押送到荆州。楚平王责问奋扬,为何通知太子建。奋扬回答说,楚平王曾经命令自己侍奉太子建要像侍奉楚平王一样,自己一直是依据楚平王的命令去对待太子的。所以要杀掉太子建时,非常不忍心,就放了他,后来后悔也来不及了。楚平王并没有处罚奋扬,而是让他回到了城父。
费无极又向楚平王谏言,伍奢的两个儿子很有才能。如果他们留在吴国,恐怕会成为楚国的祸患。可以用赦免伍奢为条件,召回他的两个儿子。楚平王接受了费无极的建议,派使者告诉伍奢,如果他的两个儿子到楚国来,他就可以活命,否则就必须死。伍奢认为,大儿子伍尚为人廉正,仁慈孝顺,听说他来楚国可以赦免父亲,他一定会不顾生死,来到楚国。小儿子伍子胥机智而有谋略,知道来到楚国一定会死,因此是不会来的。于是,楚平王派人去召回伍尚和伍子胥,并承诺如果他们回到楚国,自己就会赦免了伍奢。伍尚建议伍子胥留在吴国,他认为,从孝道来说,为了父亲能够得到赦免,自己必须回到楚国。如果自己和父亲被杀了,希望伍子胥能够为他们报仇。于是伍尚启程回了楚国,伍子胥留在了吴国。伍奢听说此事,预言道,伍子胥逃跑了,楚国就危险了。不久后,楚平王下令杀掉了伍奢和伍尚。
操纵蔡国
楚平王八年(公元前521年),蔡平侯长子蔡侯朱出逃到楚国。费无极得到蔡平侯弟弟东国的财礼,因此对蔡国人说,蔡侯朱不听楚国的命令,因此楚王要立东国做国君。如果不顺从楚王的意思,楚国一定会包围蔡国。蔡国人很害怕,于是赶走了蔡侯朱。蔡侯朱向楚平王控诉,楚平王准备讨伐蔡国。费无极阻拦他说,蔡平侯和楚国有盟约,所以才封蔡平侯为蔡国国君。蔡平侯的儿子蔡侯朱有异心,所以废掉了他。废、立蔡国国君的权力操纵在楚国手中,蔡国是无能为力的。
吴楚之战
楚国边城的钟离人和吴国边城的卑梁氏都养蚕,两地女子因争夺桑树大打出手。楚平王大怒,两国兴兵相互讨伐。楚平王十年(公元前519年),吴国进攻州来。楚国大夫薳越奉命率领楚军和诸侯联军救援州来。吴军在钟离抵御他们,楚国令尹子瑕阵亡,楚军丧失战斗力。吴国阖闾说,跟随楚国的诸侯国虽然很多,但都是小国。因为惧怕楚国而不得不来。胡国、沈国国君年轻而浮躁;陈国的大夫虽然年富力强却很顽固;顿国、许国、蔡国憎恨楚国。楚国令尹死了,他们的军队失去了战斗力。统帅的地位很低,军中又有很多受宠的臣子,政令无法贯彻下去。七国同伙却不同心,统帅没有威信,吴国是可以打败楚国的。先攻打胡国、沈国和陈国的军队,他们必然会逃跑,三国败退,诸侯联军的军心就动摇了。诸侯联军混乱,楚军必然会大败。吴王听从了他的意见,随后双方在鸡父交战。吴王先用三千名罪犯进攻胡国、沈国和陈国,另派三支精锐部队紧随其后。三国军队争着俘虏吴军。吴国罪犯有的奔逃,有的停止,三国军队乱了阵脚。吴军趁机进攻,三国军队败退,胡、沈两国的国君和陈国的大夫都被俘虏。吴国释放了胡国、沈国的俘虏,让他们奔逃到三国军队中,大喊,国君死了。随后,吴军擂鼓呐喊冲上去,三国军队败逃,楚军大败。
太子建逃亡后,他的母亲回到娘家郹地,私下联络吴国人,为他们打开城门。吴国太子诸樊进入郹地,带着楚夫人和她的财宝回到了吴国。楚国的司马薳越追赶吴军,但没追上。他准备自杀,有人建议让他趁机攻打吴国。薳越却认为,如果再次被吴军打败,自己死了也是有罪的。于是他就在薳澨上吊死了。
因为害怕吴国,楚国在郢都增修城墙。沈尹戌认为修建城墙没什么好处,如果能够结交四方邻国,百姓安居乐业,没有内忧外患,就不用增修城墙。划定疆界,修治土地,巩固边垒,亲近百姓,加强瞭望,不欺邻国,谨守官吏的职责,没有过失,不贪婪,不懦弱,不强霸,修整好自己的防御系统,以防备发生意外,就不用害怕。现在楚国统治的土地超过几千里,却因为害怕吴国在都城增修城墙,看来楚国的情况不妙。
楚平王十一年(公元前518年),楚平王派水军去侵略吴国的疆土。沈尹戌认为楚军必败,他的理由是,楚平王没有安抚百姓,而是让他们更加疲乏。吴国本来没有动静,楚平王却挑衅吴国,使他们加速备战,而边境却没有做好防备,当吴军紧追楚军时,就会趁机灭掉楚国的城池。越国大夫胥犴在豫章江边慰劳楚平王,越国的公子仓将自己的船赠送给楚平王。公子仓和大夫寿梦领兵跟随楚平王。楚平王到达阳就回去了。吴军紧追楚军,但是边境的守军没有戒备,吴国人就趁势灭掉了巢地和钟离。沈尹戌认为,楚平王的这个举动是丢掉郢都的开始。
掘墓鞭尸
楚平王十二年(公元前517年),楚平王派大夫薳射在州屈筑城,让茄地人迁去居住。在丘皇筑城,让訾地人迁去居住。派大夫熊相在巢地筑外城,派大夫季然在卷地筑外城。郑国正卿子太叔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楚平王快要死了。百姓不能安居在故土,必然不满,这些不满要发泄到楚平王身上,楚平王活不了太久了。
楚平王十三年(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太子珍继位,即楚昭王。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在伍子胥的辅佐下大举伐楚,占领了楚国首都荆州,楚昭王逃亡。伍子胥挖开楚平王的坟墓,拖出尸体,鞭打三百鞭,这才罢休。
为政举措
内政
楚平王继位初期,实行仁政,安抚百姓。继位五年后,楚平王信任宠臣费无极,赶走了朝吴,杀掉了伍奢等贤良之臣。在费无极的建议下,楚平王做出抢占太子未婚妻,逼迫太子逃亡他国的令人诟病之事。在此期间,楚平王下令让百姓迁离故土,例如,将许国人迁移到析地。将阴地的戎人迁移到下阴,将茄地人迁去州屈,将訾地人迁去丘皇。为了防御他国,楚平王令人在郏地、州来、郢都、州屈、丘皇、巢地、卷地等多处筑城,劳民伤财。
军事
楚平王主政时期,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其中以对吴战争为主。楚平王三年(公元前526年),楚平王灭掉戎蛮部落。楚平王四年(公元前525年),吴国攻打楚国,楚国战败。楚平王六年(公元前523年),楚平王发动水军进攻南夷。楚平王十年(公元前519年),吴国进攻楚国州来,楚国战败。楚平王十一年(公元前518年),楚平王派水军侵略吴国边境,楚国战败,吴国趁势占领了巢地和钟离。
外交
郑国
楚平王即位初期,曾经打算将楚国占领的犫地、栎地还给郑国,虽然大夫枝如子躬并未按照楚平王的计划行事,可是楚平王却显露了想要与郑国交好的初衷。
秦国
在对秦关系上,楚平王采用联姻的方式巩固两国关系。他为儿子求娶秦王之女,后自己抢占了秦王之女,对她颇为宠爱。
陈国、蔡国
对于曾经被楚国灭国的陈、蔡两国来说,楚平王继位初期,下令重建了陈国、蔡国,又让两国人迁回故土。并拥立陈国、蔡国的王室后裔为君主。此后,楚平王采纳费无极的建议,操纵蔡国国君的人选,以达到控制蔡国的目的。
吴国
楚国在多次对吴战争中,均处于下风。对待吴国,楚平王深为惧怕,采用筑高州来、郢都城墙的方式来防范吴国。楚平王统治后期,因桑叶之争大怒,与吴国互相讨伐,甚至出动水军主动挑衅吴国。
人物评价
西汉思想家陆贾认为,楚平王“奢侈纵恣”,不能管理好下属,无法以德服人,于是楚国上下贪腐成风。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楚平王凭借动乱得以继位为王,宠爱秦国女子,所作所为十分过分,几乎再度亡国。
明代文学家丁耀亢认为,楚平王因为动乱成为楚王,因为淫乱、抢夺儿子的未婚妻而亡,死后又被鞭尸。天道循环,不可以不敬畏。
明代史学家王世贞认为,楚平王抢夺太子的未婚妻,还想要废掉太子,并责怪侮辱太子的师傅,令人气愤。
当代历史学家杨国忠认为,楚平王是以军事阴谋而夺得王位的,后来他又驱逐太子建出国,国人不服。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轶事
玉璧之兆
楚共王没有嫡子,却有五个宠爱的庶子,不知道应该立谁为王。于是就遍祭名山大川的神明,请求神灵在五个人中选择一个君主。他拿出一块玉璧,并说明正对着玉璧下拜的,是神明所立的太子,不可违背。祭祀完毕,楚共王就让人秘密地把玉璧埋在祖庙的院子里,让五个儿子斋戒,然后按长幼次序下拜。熊昭两脚跨在玉璧上,熊围的胳臂放在玉璧上,子干、子皙都离玉璧很远。弃疾还小,由别人抱了进来,两次下拜都压在璧纽上。后来楚共王却将熊昭册立为太子,大夫韦龟说,抛弃礼义而又违背天命,楚国大概危险了。
叔向预言
子干由晋国回到楚国时,晋国大夫韩起向大夫羊舌肸询问,子干会不会成功。叔向回答,很难。韩宣子不理解,他说,大家憎恶楚灵王,那么起事后就像商人一样各取所需,容易成功。叔向却认为,没有人和子干是一条心,所以不可能和子干有相同的憎恶。子干成为国君有五大困难,有了显贵的身分而没有贤人帮助;有了贤人帮助而没有内应;有了内应而没有谋略;有了谋略而没有百姓支持;有了百姓支持而没有德行。子干在晋国十三年了,晋国、楚国跟从他的人,没有听说有知名之士,可以说没有贤人;族人被灭尽,亲人背叛了他,可以说没有内应;楚国没有空子可钻却轻举妄动,可以说没有谋略;流亡在外一辈子,可以说没有百姓的支持;流亡在外却没有人怀念他,可以说没有德行。楚灵王虽暴虐却不苛刻,子干如果要成为国君,有这五条难处,还要杀死楚灵王,十分困难。能够做楚国国君的恐怕是弃疾。他统治着陈、蔡两地,方城以外的地方也归他管辖。没有严苛的政令,也没有发生过什么邪恶的事情,盗贼销声匿迹,弃疾虽然有私欲却不违背礼仪,百姓没有怨恨之心,原先弃疾已经得到神灵的保佑,因此百姓都信任他。历来姓发生动乱,都是立小儿子为国君,这是楚国的惯例。弃疾有神灵的保佑,有百姓的拥护,本人又有德行,身份尊贵,有做国君的条件,这五条益处可以让弃疾成为国君。
成语典故
尾大不掉
楚灵王在陈地、蔡地、不羹筑城。后来派弃疾去蔡地做蔡公。楚灵王征求芈尹申无宇的意见,申无宇回答,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君王也最了解自己的臣子。郑庄公将子元安置在栎地,后来子元与郑昭公争位,便以栎城为根据地而取得君位。齐桓公在穀地筑城安置管仲,至今齐国仍然受益匪浅。申无宇提醒楚灵王要加以防范,他的理由是,五种大人物不应该安置在边境,五种小人物不应该安置在朝廷。亲近的人不任外职,寄居的人不任内官。现在弃疾在外,右尹郑丹在内,恐怕会有问题。楚灵王认为,首都有高大的城墙,他们不能怎么样。申无宇解释道,在郑国的京地、栎地杀死了曼伯,在宋国的萧地、地杀死了宋前废公,在齐国的渠丘杀死了公孙无知,在卫国的蒲地、戚地驱逐了郑献公。以上的例子,都是在大城叛乱的例子。树枝大了一定会折断,尾巴大了就不能摇摆,君王应该知道这些。后用“尾大不掉”表示在一个整体中,某个部分不能过大,一旦部分大过了一定的度,必会影响主体。
风吹草动
楚平王听信谗言,杀害了大臣伍奢和他的大儿子伍尚。小儿子伍子胥看情形不对,逃出楚国。当时天色阴暗,云雾弥漫。伍子胥迷茫彷徨,穿过山林时,怪鸟成群,野兽和毒虫很多。伍子胥拔剑前行,心知一旦被擒获,就一定会被处死,因此伍子胥非常小心,听到一点风吹草动的声音,都会吓得躲藏起来。
同病相怜
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都被楚平王所杀,他逃到了吴国,帮助阖闾成为吴王阖闾。阖闾很信任伍子胥,对他委以重任。几年后,楚平王又处死了另一个大臣郤宛的全家。郤宛的亲戚伯嚭逃了出来,就去吴国投奔伍子胥。伍子胥热情招待了伯,并且马上向阖闾推荐伯嚭。吴国大夫被离问伍子胥,伯嚭刚到吴国,伍子胥并不了解他,为何这么信任他。伍子胥说,有同样疾病的人要相互怜悯,有相同境遇的人要相互救助。伯嚭与自己有相同的冤仇,遭遇也类似,因此要帮助他。因为伍子胥的推荐,阖闾收留了伯嚭。
掘墓鞭尸、人定胜天、倒行逆施、日暮途远
伍子胥曾经与楚国大夫申包胥是好友。伍子胥逃亡时,发誓一定要颠覆楚国。申包胥却说,自己一定会保全楚国。吴军攻入郢都后,找不到楚昭王,就挖开楚平王的坟墓,拖出尸体,鞭打三百鞭才罢休。申包胥逃到山中,派人对伍子胥表示不满,说他这样报仇太过分了,人多可以胜天,天定也能破人。伍子胥原来是楚平王的臣子,曾亲自侍奉过他。如今侮辱死人,实在没天理。伍子胥向申包胥道歉。然后解释道,自己的处境好像天色已晚,但是离目的地还很远的人一样,所以只能倒行逆施、违反常理。后用“人定胜天”表示人的智慧和力量可以战胜自然。用“倒行逆施”表示做违反常规或者历史潮流的事。用“日暮途远”比喻力竭计穷。
一夜白头、蒙混过关
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都被楚平王所杀,他听说太子建逃到了宋国,便去投奔。伍子胥到达宋国的时候,宋国刚好发生了动乱。于是伍子胥就和太子建一起逃到了郑国。郑国君臣对他们很友好。太子建又前往晋国,晋顷公让太子建在郑国做内应,承诺晋国灭掉郑国后,就会把郑地封给太子建。太子建于是返回郑国,事情还没有准备妥当就败露了,郑定公诛杀了太子建。伍子胥带着太子建的儿子胜一起逃向吴国。数日后,来到了昭关附近。楚平王派司马薳越带领大军守在昭关,又到处张贴伍子胥的画像。因此,伍子胥来到离昭关大概六十里的地方,就隐藏在树林里,徘徊不前。一天,伍子胥在树林中遇到扁鹊的弟子东皋公,东皋公了解伍子胥的情况,让他耐心等待机会。整整一夜,伍子胥辗转寻思,卧而复起,绕室行走。第二天一早,东皋公见了伍子胥,大吃一惊,原来伍子胥一头黑发都变成了白色。东皋公找了一个与伍子胥长相相似的朋友皇甫讷,让他与伍子胥互换衣服。又用汤药给伍子胥洗脸,将胜扮作农村的小孩。三人趁着黄昏到了昭关,守关的将士将皇甫讷当作伍子胥抓了起来,伍子胥带着胜趁关门大开,混杂在一批老百姓中,推推挤挤,出了关门。
古迹遗址
南照风景区
南照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阜阳市上西南南照镇,南枕淮河,北依润河,与霍邱县、阜南县、固始三县接壤。南照古镇最早始于水台,明代正德年间《颍州志》记载,水台在颍州南五十公里。相传楚平王曾在此荒滩上筑台,用来游玩、观赏周围风景。南照风景区的古迹遗址有楚平王观水台,铜台子、古板桥、明代双塔、浆洗塘、南照寺、东岳庙、文昌宫、清真寺。文物有兰亭石刻,大小铁钟、石龟等。
固城遗址
固城遗址,当地人又称作“楚王城”,在高淳区西南九十里,是南京地区最古老的城邑。宋代《太平寰宇记》中记载,此城原来是吴国濑渚县地。楚灵王与吴国发生战争,吴军失败后,此城被楚国攻陷。楚灵王让公子弃疾修缮此城。固城四面湖水环绕,城中有楚平王庙,庙中有楚平王塑像。楚平王庙不知始建于哪个朝代,唐朝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重修。后来伍子胥借吴兵伐楚,对楚平王掘墓鞭尸。回吴国途中,伍子胥将楚王城付之一炬。
艺术形象
诗词
宋代文学家周邦彦在《楚平王庙 》中写道:“奸臣乱国纪,伍奢思结缨。杀贤恐遗种,巢卵同时倾。健雏脱身去,口血流吴庭。达士见几微,楚郊忧苦兵。十年军入郢,势如波卷萍。贤亡国婴难,王死尸受刑。将七世庙,先坏百里城。子胥虽捐江,素车驾长鲸。惊涛寄怒余,遗庙罗千楹。王祠何其微,破屋风泠。蛰虫陷香案,饥鼠悬灯檠。淫俗敬魅,何人雇威灵。臣冤不主,况乃锄丘。报应苦不直,吾将问冥冥。”
唐代诗人元稹在《楚歌十首》中写道:“平王渐昏惑,无极转承恩。曹植犹相贰,伍奢安得存。生居宫雉闷,死葬寝园尊。岂料奔吴士,鞭尸郢市门。”
影视
参考资料
陆贾新语.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6-08
天史 第二卷 淫十九案.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6-07
王郭两先生崇论 王弇州崇论卷之一 伍子胥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6-07
敦煌变文集新书 卷五 伍子胥变书.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6-07
以“日”字开头的成语——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6-07
东周列国志 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躯奔父难 伍子胥微服过昭关.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06-07
颍上县景点 南照风景区.阜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处.2023-06-02
古赖国遗踪的记载及古赖国的地点的认定.南京地方志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23-06-07
东周列国·春秋篇.豆瓣电影.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