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Qinghai Institute of Health Sciences)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专家评估、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公办的集护理、临床、预防、药学、医技等专业教育为一体的卫生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青海省重点高职院校,隶属于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学院始建于1948年,其前身为青海省卫生学校;2003年“青海省卫生学校”升格为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2016年被确定为“青海省重点高职院校”。2018年被教育部列入“第三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城中、城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590亩。学院下设13个管理部门、8个教学部门、8个教辅部门、5个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和1个院士工作室、1个博士工作室。院内有护理、助产等24个专业的实训基地9个、实验实训室180余间,有在校生近5900人,教职工268人。

历史沿革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全省唯一一所卫生类高职院校,其前身是1935年3月青海省卫生实验处举办的第一期种痘人员讲习班。

1939年省政府开办医务佐理人员训练所,设医佐班和护士班。1943年,医务佐理人员训练所改名为卫生人员训练所。

1948年10月,卫生人员训练所改名为省立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48年春正式开学,学制三年。

1949年9月学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司令部卫生处接管。

1950年学校与青海军区卫生学校合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卫校。

1951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奉命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遂将该校移交给地方政府,正式建校为青海省中级卫生技术学校。

1951年改名为青海省中级卫生技术学校。

1954年改名为青海省卫生学校。

1955年改名为青海省西宁卫生学校。

1958年改名为青海省第一卫生学校。

1960年第一卫校与第二卫校合并,改名为“青海省卫生学校”,此名沿用至2003年学校升格为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在青海省卫生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青海省卫生干部专科学校”并挂牌招生,承担省内成人医学专科教育任务。

1990年省内5所职工专科学校合并成立了“青海省联合职工大学”,学校成为联合大学的卫生分校,当时三块牌子,一套领导班子。

1993年经省教委评估,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2001年3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3年正式升格为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6月官网数据显示,学院下设13个管理部门、8个教学部门、8个教辅部门、5个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和1个院士工作室、1个博士工作室。

教学建设

2022年招生专业数20个,其中新增老年保健与管理、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医学营养三个专业。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6月官网数据显示,教职工249人,其中,专任教师205人,硕士研究生88人,占专任教师数的43%;教授14人、副教授52人,副高以上职称占专人教师数的32%;“双师型”教师91人,占专任教师数的44%。现有“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3名,“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名,“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名,“青海省135人才培养工程拔尖学科带头人”1名,“青海省昆仑英才·高原名医”1名,“青海省135人才培养工程创新教学科研骨干”3名,“青海省优秀校长”1名,“青海省先进教育工作者”1名,“青海省优秀教师”3名,“青海省优秀班主任”1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2名。

合作交流

2021年11月省教育厅批准,学院与加拿大博瓦立学院合作举办护理专业(专科)教育项目。该项目是青海省高等职业教育首次与国外院校合作举办面向青海省学生的专科学历教育项目。

2022年6月入选中非职业教合作联盟首批培养单位,并于6月24日参加中非职教合作联盟启动仪式暨论坛。学院成功入选中非职教合作联盟首批培养单位。

2022年8月,学院与英国威尔士三圣一大学签订联合培养项目协议,并开展联合培养康复治疗专业2+2本科教育共同实施教育教学。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截至2022年11月官网数据显示,学院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421平方米;总藏各类纸质图书25.79万余册,电子图书年更新2400册;报刊阅览室陈列报纸19种、期刊240种、民族团结图书(每月约40种左右)。

图书馆拥有清大新洋(GLIS)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科学文库”电子阅读平台、超星“歌德电子借阅机”、畅想之星光盘数据库资源、青海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中国知网、CNKI研学平台、汇雅电子图书等电子资源。

科研成果

各专业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00余项。获得国内领先科技成果4项、国内先进6项、专利12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4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公开发行教材近100部。

学校排行

在2021-2022年全国528所医药卫生大类高职院校中排名第45位,入50强之列。

学校荣誉

2012年5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3年,被西宁市确定为“西宁市文明单位”。2016年,被西宁市确定为“西宁市文明单位标兵”。2021年1月17日,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团委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2021年7月,学校“高原民族地区智慧医学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2022年5月,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团委被授予2021年度“青海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2022年7月,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入选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WTL)首批成员单位。

校园文化

校徽

学院校徽外观呈圆形,中心图案为红十字加医学人文精神"仁"字的变体,寓意同心协力托起、呵护并培养广大苹莘学子成长、成材,数字1948为学院建校年代,内框左右各6个圆点意为沙棘果,在圆形边框左E右各镶嵌6颗沙棘既代表培养的学子硕果累累,也代表学院建校日为"6月6日"。

校训

勤奋笃行、明德至善

释义:勤奋:不懈的努力(学习、工作),精神振奋。勤奋是成功的基础,是传统的美德。

笃行:“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明确的目标、有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明德:“明”,一为明白、清楚,二为懂得、了解,三为弘扬、彰显;“德”指品行、品质、道德。“明德”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光明正大的品德。要求学院师生要净化自己的德行,显示自己心中美好的德性,达到内心清明高尚的境界。“明德”在这里,就是要求学院以德为立校之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推进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的有机结合,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医道同源生为本”。我们提倡对生命的无比珍视和关注,使医学科学显得更加崇高和神圣。医学是探索人类生命奥妙的科学。世间许多东西都可以失而复得,唯有生命无法再生。医者职业道德尤显严苛,违背医者职业誓言,就等同于背信弃义,永世耻辱。“明德”同时也要求学院师生员工以德为立人之本,爱党、爱国、爱民、友天、友地、友人、自强、自省、自悟。

至善:“至”,最。“善”,心地仁爱,品质淳厚;善良、善心、善举。通常指一切其他的善都包含于其中或都来源于它的那种最高的善。《大学》中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教育之根本目的以德立人,修身为本,努力向善。为学要广博,要学思并重,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注重实践,才能学行相长,致用成才。

校歌

《青海卫院之歌》

校风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教风

严谨敬业、至爱修德

学风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校园环境

现有城中、城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590亩。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4所,校外实习基地124个。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简介.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23-05-25

现任领导.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24-05-31

历史沿革.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23-06-05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23质量年度报告.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23-06-05

附名单|青海这些集体、个人获表彰.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5

学院章程.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23-06-05

校训校风.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23-05-25

组织机构.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