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Henan Geology Mineral College)地处学院位于郑东新区白沙职教园区,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以国土资源类专业人才培养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隶属河南省教育厅管理,是中部和中西部唯一以地矿命名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前身是1956年创办的郑州工业贸易学校,1995年改名为郑州工业贸易学校;2018年3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河南地矿职业学院,5月10日教育部同意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备案;6月15日,河南地矿职业学院揭牌;9月,首次招生328人;同年获2018年度河南省高校维稳安保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占地近400余亩,图书馆藏书30余万册;现有专任教师29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79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91人,省级职业教育教学专家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人,河南省优秀教师6人。具有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等资格的双师素质教师146人。全日制在校高职学生近8000人;设有21个专业。

历史沿革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56年的原国家地质部郑州地质学校,1960年3月更名为郑州地质专科学校,1974年9月恢复郑州地质学校,1995年7月更名为郑州工业贸易学校,2018年3月以郑州工业贸易学校为基础建立河南地矿职业学院,2021年7月,河南省电子科技学校并入河南地矿职业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开设水文与工程地质、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工程造价、工程测量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云计算技术应用、大数据与会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环境艺术设计等21个专业,其中特色专业涵盖了国土资源和地质矿产行业以及城建、交通、水利、IT、汽车等行业领域,办学与行业特色鲜明。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建有55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设立有能满足近千名师生校外生活学习的专业级校外实训基地,设有岩土工程设计院等校企共建企业和职业技能鉴定站、物业公司等技能鉴定及社会服务机构,有66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合作企业达200余家。

师资规模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9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79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91人,省级职业教育教学专家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人,河南省优秀教师6人。具有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等资格的双师素质教师146人。

2021年,学院教师在河南省第二十五届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中获一等奖1名、三等奖2名,在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师德教育主题征文和师德师风优秀案例比赛共获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优秀案例1个,在2021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教师组1人获二等奖。

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学校和河南省国土资源部门、地质矿产行业龙头企业密切合作开展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施行“岗课赛证”融通式教学模式,与省内外数百家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以地质矿产类专业为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学院注重实践教学,开设了多个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此外,学院还注重国际化教育,与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在地质矿产行业、能源行业、环保行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学院的毕业生在国内外知名企业中工作,如中石化、中煤能源集团、中国水电、电网等。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注重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不断开展科研工作。学院的教师在地质矿产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奖励。

科研资源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图书馆藏书30余万册。

科研成果

2021年,学院获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1项,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立项5项,2022年度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立项2项,202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立项1项,共结题3项。

参考资料

学校荣誉

2018年荣获“2018年度高校维稳安保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9年荣获“中国地质大学示范学习中心”和“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优秀校外学习中心”称号。

2022年获评2021年度郑东新区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3年荣获“2022-2023年度宣传先进单位奋进奖”。

校园文化

校徽

校训

明德、精业、勤奋、创新

明德:光明正大之品德,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xīn)民,在止于至善。”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意在强调学校办学要以立德树人为先,寄托了对全校师生品质道德培养的重视,进一步强调了人文文化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性。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在今后的求学创业之路上,要时刻秉持着“明德”。

精业:精益求精于事业(学业),师生均能掌握职业教育的专业技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高效且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包含两层含义:一指教师要努力工作,力图在专业技能传授上更加精通;二指学生要刻苦学习,在校期间至少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争取成为行业的“工匠”。精业不仅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事业对学校和师生的普遍要求,更是学校和师生的生存发展之道。教育事业平凡而又伟大,只有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才能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才能促进自身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勤奋:坚持不懈、积极努力地工作或学习。勤奋是华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事业(学业)的精进皆源自于勤奋。我们处在一个新知识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时代,各种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即使一个学科内部,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在突飞猛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不断地勤奋学习,紧跟知识发展的速度,争取以最新的知识武装头脑;学生们更要勤奋学习,磨炼技能,在打好学科基础的同时,多读书、多思考,争取掌握最前沿的专业技能。

创新: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新的有价值的事物或思想。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华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刚刚成立,面临各种挑战与机遇,广大师生员工应以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开展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创新成果和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校歌

勘探队员之歌》是佟志贤作词,晓河作曲的一首歌曲,创作于1952年。1953年12月22日,《勘探队之歌》刊于《中国青年报》第4版;1954年1月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广播教唱这首歌曲。

《勘探队员之歌》

作词:佟志贤 作曲:晓河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

是那天上的星,为我们点上了明灯。

是那林中的鸟,向我们报告了黎明。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

是那条条的河,汇成了波涛的大海,

把我们无穷的智慧,献给祖国人民。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

校园环境

学校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职教园区,地址: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园区永继路51号,占地近400亩。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河南地矿职业学院.2024-05-30

学校章程.www.hagmc.edu.cn.2024-05-30

机构设置.www.hagmc.edu.cn.2024-05-30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河南地矿职业学院.2023-05-26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官网(了解专业教育,开启职业人生).河南地矿职业学院.2023-05-26

学校大事记.www.hagmc.edu.cn.2024-05-30

现任领导.www.hagmc.edu.cn.2024-05-3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