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汪伦

汪伦

汪伦(722年-?),字文焕,又名凤林,天宝泾县(今安徽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人,汪仁素次子、汪文焕之父。曾任泾县县令,唐代文人、官员、著名诗人李白的好友。

汪伦生性喜与人交游,尤与李白王维友善,爱饮酒赋诗,议论政事。卸任后,由于留恋桃花潭,特将其家由黟县迁往泾县,居泾县桃花潭畔。

天宝元年(742年)至宝应元年(762年)间,汪伦书信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邀李白游历泾县桃花潭。到达后,才知十里桃花乃潭水名,万家酒店为店主人姓万。李白听后大笑,高兴地留下了。临别时,李白作《赠汪伦》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人物生平

汪伦,又名凤林,生于泾县陈村。父亲汪仁素,汪伦为其次子,上有一位兄长汪凤思。其兄曾任歙县(今安徽黄山市歙县)县令。

汪伦为唐朝知名人士,家有豪宅,为人豪爽,并善于诗词文章,名传于当地,喜与文人墨客相交,尤与李白王维交往密切,常以诗文互相赠答,其中与李白尤为交好。天宝(即公元742年至755年),汪伦任泾县县令,与李白两人相处极为融洽、李白游历泾县期间,写有《过汪氏别业二首》,详细描写了汪氏别墅的周围环境、庭池风貌以及汪伦款待的热情。离别时,李白作《赠汪伦》赞美二人之间的友谊,二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情谊。

汪伦卸任后,定居于泾县的桃花潭畔。汪伦生有一子汪文焕,后人在泾县生活了十余世,部分迁居常州麻镇。

相关诗文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过汪氏别业二首》

唐 李白

其一(节选):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

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

其二(节选):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

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

《石壁》

胡瑗

“汪公亦蕃衍,宗支冠南州……子孙多俊奇,词行成精修。”

《随园诗话》

袁枚

“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而至。汪乃告云:‘桃花者,十里之外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也。’李大笑。款留数日,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李感其意,作此诗。”

历史遗迹

桃花潭

桃花潭风景区,位于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境内(青弋江上游),距县城34公里。潭位于陡壁悬崖之下,水深数丈,清澈见底。现存景点有垒玉墩、书板石、彩虹岗、仙楼、钓隐台、怀仙阁、汪伦墓等。

家族成员

籍贯争议

汪伦的籍贯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泾县人”说及“黟县人”说。

“泾县人”说

1996年2月出版的安徽省《泾县志》中记载到:"汪伦,又名凤林,本县人。父名仁素,兄凤思,曾为歇县令。”宋杨齐贤说:“白游泾县桃花潭, 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 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此处“村人”可理解为村民。此为汪伦籍贯的“泾县人”一说。

“黟县人”说

黄山作家协会江志伟意外在汪钟鸣家中见到从未示人的汪氏家谱,族谱中记载了,汪氏第48世中有汪伦的父亲仁恭,第49世有汪伦、哥哥凤思及弟弟景岩、景荣、景瑞。经过仔细的考证与研究后,江志伟将这一发现及初步研究成果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题为《汪伦籍贯有新说--黄山族谱印证乃县人》。后江志伟参考泾县史料、在汪氏族谱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该族谱的真实性。据该家谱中记载:汪氏家族自古便定居黟县。由此可得出"汪伦是黟县人"的结论。此为“黟县人”说。

人物轶事

清代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中讲到了汪伦巧约李白游的趣事:天宝十四(755)年,汪伦曾写信邀李白去他家作客,信中写到:“我家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闻之,欣然前往,抵达桃花潭后才被告知桃花是潭水名、万家酒店是因店主姓万。李白闻之大笑,汪伦以美酒盛情款待,两人结下深厚友谊。李白在《过汪氏别业》中详志其谊。临别时李白又作《赠汪伦》一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直到21世纪仍被人广为传诵,汪伦也因而名留千古。

参考资料

桃花潭畔踏歌者 汪伦原是古黟人.中安在线历史频道.2023-05-25

..2023-05-27

唐代名士汪伦.中安在线历史频道.2023-05-25

汪伦.宣城市人民政府.2023-07-12

..2023-05-25

桃花潭景区.搜狐网.2023-09-26

晨读 | 桃花潭游.今日头条.2023-05-25

安徽宣城:诗意桃花潭 江面呈现平流雾景观.今日头条.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