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Harbin Normal University,英文简称HBNU),简称哈师大,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所师范类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的行政主管部门是黑龙江省教育厅,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于2022年12月入选黑龙江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项目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前身是肇始于1929年创办的东省特别区美术专门学校,1947年,该校更名为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后经历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1—1956年)、哈尔滨师范学院(1956—1980年)等发展时期,1980年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

截至2024年3月,该校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15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1.9万平方米,学校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5个,是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该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哈尔滨师范大学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列第213名。

学校历史

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

学校前身是1929年创建的东省特别区美术专门学校,1931年改称东省特别区师范专修科,1946年改称为松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47年改称为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1949年与哈尔滨市师范学校合并并改称为哈尔滨市行知师范学校。1951年,为了提高东北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正式成立。1953年,学校成为东北三所师范专科学校之一,在行政管辖上直属国家政务院教育部,但为了方便管理,仍由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代管。同年开始参加全国全国高校统一招生。

哈尔滨师范学院

1956年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经国家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改称为黑龙江师范学院,同年7月20日,最终改称为哈尔滨师范学院。经四年发展,学校将黑龙江速成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工农师范学院、哈尔滨艺术学院相继合并,这是哈尔滨师范大学的雏形。

哈尔滨师范大学

1980年由哈尔滨师范学院升格而来,次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省属重点高师院校,学校由此确定以培育高级专业化师资为中心任务。

20世纪90年代,学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创办了非师范专业,在做好基础教育建设的同时满足经济建设对高级人才的需求;21世纪初哈尔滨师范大学建立松北校区,为后面的扩建打下基础。2000年至2001年,学校相继合并呼兰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垦区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物资职工大学。2008年黑龙江省政府为了实现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其实施方案中哈尔滨师范大学被确定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10所省属本科高等院校之一。2011年,学校进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3年至2017年,学校的本科教育水平得到了教育部认可,连续三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行知实验班”成为全国知名师范教育品牌。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成为“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百所中西部本科高校之一。2019年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届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评比中入选,成为黑龙江省唯一入选的学校;2021年度新增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截至2022年6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共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2022年12月,经黑龙江省政府审核,哈尔滨师范大学入选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省高水平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25个学院(部),80个本科招生专业。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5月,现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有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享受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1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龙江学者”1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9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9人,省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人才15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22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共建设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该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2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500强。。有“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群)11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18个;学校已建成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9个、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5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

专业建设

合作交流

哈尔滨师范大学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黑龙江省政府奖学金”招生院校,学校建设的孔子学院是世界了解中国和学习中文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不同文明学习互鉴的重要桥梁,学校积极发挥其区位优势开展对外交流建设。

2018年,国际美术学院获教育部正式批复,成为黑龙江省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设有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基地、《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认证中心、黑龙江省汉语国际推广教师培训中心等机构。

截至2024年5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共有5所海外孔子学院(课堂),累计注册学员26万人,其中英国伦敦中医孔子学院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并成为首批“全球示范孔子学院”,鉴于这样的成果,学校被评为“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先后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韩国、巴西、埃及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教育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的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高端智库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有18个。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4年5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书总量1200余万册,据其学校图书馆官网网站显示,其中古籍藏书共计12万多册,古籍善本共421种、6076册,善本当中有11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古籍涵盖经史子集丛各部,版本年代历明清两代,最早的可以追溯至明朝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由于图书馆馆藏古籍之丰富,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被定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图书馆现分设江南、江北校区。江北校区图书馆建于2003年,主要提供综合性文献信息服务,馆舍面积3.2万平方米;江南校区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现馆舍面积为1.2万平方米,以艺术类文献资源服务为主体;学校现有学科分馆19个,以专业文献资源为主,为各学院教学科研服务。

学术期刊

学校主办的《黑龙江高教研究》《北方论丛》等14种学术期刊在学术界公开发行。

科研成果

据2024年5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校官网显示,近五年共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近670项,其中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创新重点支持项目2项;学校教师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40余项,;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20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转载、被SCI、S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1300余篇;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180余部;百余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文科

理科

校园文化

学校校徽

校徽的主体图案外部为红色圆形造型,内部是以“HSD”(“哈师大”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缩写)变体组成的天鹅、朝阳形象为基础的主题图案,外环上部为学校的中文名称,下部为校名英文全称“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学校校旗

学校校旗旗面为浅海蓝色,辅助色为白色,构成要素为校标和中英文学校名称,中文名称字体为欧阳中石手书体,英文名称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学校名称位于校旗下方区域,左上方区域的图案是学校校标。

学校校训

敦品励学,弘毅致远

释义:“敦品励学”出自清学者梁章钜《归田琐记·谢古梅先生》:“先生敦品励学,实为儒宗”。“敦”本意为厚重,这里是奋勉的意思,敦品,指砥砺品德,要做事先学做人,勉励哈师大师生做到品行无缺;励是奋勉、致力的意思,励学,就是希望哈师大师生可以做到发奋读书学习,努力成才。

“弘毅”意为心胸宽阔而意志刚强,希望哈师大师生可以做到胸怀广阔;“致远”本意为达到远方,表达了对学校人才决心成为国家栋梁的期待。

学校精神

行知精神

哈尔滨师范大学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通过对其精神的不断追求,形成了以“无私奉献、知行合一、务实进取、教育为公”为核心要义的“行知精神”。

学校校歌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歌》,傅道彬作词,张磊作曲。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学术界

企业界

其他

学校排行

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3中国大学排名中,哈尔滨师范大学位列全国第214名。

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4中国大学排名中,哈尔滨师范大学位列全国第243名。

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哈尔滨师范大学位列第213名。

学校荣誉

2011年7月,学校被中共黑龙江省委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授予“2006—2010年全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3年3月,学校荣获“地校合作模范高校”称号。

2017年11月,学校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成为全国入选的39所高校之一,是黑龙江省唯一入选的高校。

2018年1月,学校荣获省级“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典型”称号。

2022年1月,获黑龙江省首批“绿色学校”荣誉称号。

2022年12月,学校入选黑龙江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项目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校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在哈尔滨市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15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1.9万平方米。松北校区(主校区)位于哈尔滨利民经济开发区师大路1号,江南校区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路50号,附属中学校区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0号。

松北校区

松北校区是地理科学学院、东语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经济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科学学院、斯拉夫语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文学院、物理与工程电子学院和西语学院等学院的教学地点,这里分布着人文楼、行知楼和西语楼等建筑。

江南校区

江南校区是传媒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国际美术学院的教学地点。这里分布着田家炳楼、艺术大厦和双创园等建筑。

标志建筑

文博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博馆建于1960年,当时作为哈尔滨师范学院历史系的文物室使用,2005年更名为文博馆,文化底蕴深厚。展馆规模宏大,总面积2200平方米,馆藏文物资源丰富,共计3000余件,涵盖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碑帖、书画、书籍等文物等多个门类。藏品具有历史印记,年代覆盖了各个时期,其中更有宝贵的珍品孤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留存提供样品。

动植物博物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动植物博物馆建于1956年,当时作为哈尔滨师范学院生物系标本陈列室使用,早期收藏主要来源于教学实践以及野外实习收集到的标本,2005年标本陈列室扩建,作为学校的标本陈列馆使用,2011年扩建为动植物博物馆。展馆面积共900平方米,设有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不同景观,共计十三个展区。各类馆藏标本丰富,展现了东北地区的生物特色,同时涵盖了全球的代表物种,标本收藏达1500余件。

参考资料

哈尔滨师范大学章程.黑龙江省教育厅.2023-05-13

学校概况.哈尔滨师范大学.2024-05-14

师资介绍-.哈尔滨师范大学.2024-05-14

现任领导.哈尔滨师范大学.2023-05-13

哈尔滨师范大学.软科排名.2024-04-18

校友风采.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友总会.2023-05-13

我校荣获全省“五五”普法先进集体称号.哈尔滨师范大学.2023-05-13

我校荣获“地校合作模范高校”称号.哈尔滨师范大学新闻网.2023-05-13

黑龙江省文明办“文明龙江”微信平台深入报道我校“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成果.哈尔滨师范大学新闻网.2023-05-13

喜报 | 我校成功入选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哈尔滨师范大学新闻网.2023-05-13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新闻网.2023-05-13

喜报|哈尔滨师范大学新增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哈尔滨师范大学新闻网.2023-05-13

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哈尔滨师范大学.2023-05-13

献礼党的二十大 │ 图说非凡十年·数说龙江教育——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教育厅.2023-05-13

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研究.2023-05-13

期刊概况-学术理论研究部.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术理论研究部.2023-05-13

我校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喜获丰收.哈尔滨师范大学新闻网.2023-05-13

我校荣获省级“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典型”称号.哈尔滨师范大学新闻网.2023-05-13

我校获黑龙江省首批“绿色学校”荣誉称号.哈尔滨师范大学官网.2024-05-14

迎新|一起去看风和日丽.微信公众平台.2023-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