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大数据应用
财税大数据应用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专科专业,属于通信类,修业年限为三年。
财税大数据应用通过教授财政基础理论知识,传授学生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识别税务风险,具有一定的纳税筹划、财税咨询和税务风险防控能力,培养能够胜任财税类工作的技能型人才。该专业就业面向企业税务会计、企业财税主管、财税代理与咨询、税收征管助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财税数据分析、财税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岗位(群)。
专业发展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业态升级,带来财税行业人才需求升级。
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和《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新旧专业对照表》2021年版中,财政、税务两个专业合并为财税大数据应用,被划入财政税务类,专业代码更改为510203。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财税大数据应用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财政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大数据和财税智能化工具应用、财税会计核算与管理等能力,能够从事财税核算与管理、财税代理与服务、财税数据分析与应用、财税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知识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在知识要求上要求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具有运用经济学、财政学、大数据与统计、税法、经济法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分析财税业务、解决财税业务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税费计算和纳税业务的会计处理,具有较强的税务会计核算与监督能力;能够从事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票据稽核、纳税文书和纳税事项审核等工作,具有较强的企业税务管理和财税代理服务能力;能够进行账证检查并编制纳税检查工作底稿和纳税检查报告,具有较强的纳税检查能力。
课程体系
该培养体系的核心课程主要由二个模块构成,分别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本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上要求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纳税申报业务、财税代理业务、税收征收管理业务、税务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财税大数据分析、智能财税工具运用等实训。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税务机关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财税大数据应用专科专业毕业后,可选择继续深造,接续高职本科专业财税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审计,接续普通本科专业财政学、税收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财政、税收、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财税金融管理工作。
师资队伍
根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规定,本专业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 25 :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一般不低于 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税收、会计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行业、专业发展形势。
教学条件
根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规定,财税大数据应用专业的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要有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教学资源等。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财税大数据应用.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2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03
财经商贸大类.教育部网站.2023-05-12
开设院校.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