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工业工程类专业,一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管理学学士学位。
工业工程专业通过学习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现代工业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为目标,培养在工业、制造业进行生产过程和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控制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本科毕业生可在制造和服务业企业中作为工业工程师、制造工程师、系统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物流工程师和管理人士,也可以在政府或咨询公司成为管理人员、公务员或咨询师等。
专业发展
工业工程诞生于19世纪末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的原始积累已初步完成从自然经济步入商品经济;工业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则是工业化的继续、延伸和提高。从195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新中国揭开了工业化的序幕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程;1992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西安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首批设立工业工程专业根据国家教育1999年专业目录统计我国有38所高校设立了工业工程专业。2001年设立工业工程专业的高校为72所2002年则超过百所。
1999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工业工程硕士点同年有8所重点大学招收工业工程硕士、博士研究生形成了多层次(专科、本科、双学位、硕士、博士)多种形式(电大、自考、高校、全日制、在职学习)大范围的格局。这标志着中国工业工程高等教育已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掌握管理科学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深厚的数理基础理论,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以及宽广的工程、企业管理、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对复杂生产系统、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的能力。
知识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需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学、运筹学、统计学以及一门或多门较宽泛的专业工程技术知识,能够具有在企业、公共组织等多种产业部门从事生产及运营管理部门的技术与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分析、规划、设计、管控、质量管理和评价及标准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课程体系
工业工程专业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多学科交叉课程。具体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予以实施,所形成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与培养要求应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应能满足学校所提出的本专业类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实验、独立实验等)、实训与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鼓励开设综合性实践课程,鼓励开展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丰富学生的实践性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专题竞赛。
毕业写作
本专业学生应按院校规定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后方可顺利毕业。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工业工程本科专业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研究生专业有工业工程(专业代码为1201Z1)等,研究方向有质量管理与质量工程、生产与服务运作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
就业方向
企业方向,学生可选择在工业工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相关岗位就业。此外,本专业毕业生还可报考中国税务局各省市分局等公务员岗位,从事纳税人缴税人日常检查工作等。
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规模与结构
本专业应建立一支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人数不少于8人,其中,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者专业带头人不少于1人,专职实验人员不少于1人。配备创新创业、创新方法教育与就业指导的导师团队,聘请科学家、创业者、企业家、风险投资、公共组织等行业的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的任课或指导教师。教师队伍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学缘等结构层次合理均衡。
教师专业背景与水平要求
本专业专任教师中,具有工业工程或相关学科学历背景或具有5年以上工业工程相关领域工作背景的比例不低于5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80%,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外聘创新创业、创新方法教师原则上可不完全受此项约束),应明确全体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责任鼓励专业教师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经历及实践,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机制。专业负责人应具有较强的工业工程领域研究、教学或实践背景,并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有条件的学校,师资队伍中应有一定数量具有海外留学或进修背景的教师。
本专业全体教师应忠实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了解教育心理学基本知识,掌握教学基本方法,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按照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与知识更新能力,并能将所得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模式,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师德修养与人格魅力。
教学条件
教学设施
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和专业实践教学要求建设所需的专业实验室、创新方法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等。其中,围绕专业课程建设的专业实验室须完全开放,总面积不不小于100平方米,稳定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创业和创新方法示范基地3个以上。教学设施应能满足本专业类实践教学要求。
信息资源
学校应提供数量充足、种类齐全的工业工程类专业纸质和电子图书资源,配备满足教学需要的中文和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信息资源应能满足不同层次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需要。
教学经费
学校应切实保障工业工程类专业的教学经费投入,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并逐年按一定比例增加,其中专业建设初期实验仪器设备及软件的总值不得低于50万元,3年后累计应不低于200万元。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3所,评级为A的学校共有16所,其中3所A+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中国科教评价网2023-2024年工业工程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1所,等级5★的学校6所,其中等级5★+及5★的学校的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
工业工程.中国教育在线.2024-04-19
专业知识库.阳光高考.2024-04-19
工业工程专业.上海海洋大学.2023-05-11
硕士专业目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3-05-11
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局201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2023-05-11
2023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软科中国.2024-04-19
2023-2024年工业工程专业排名_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国科教评价网.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