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国际经济发展合作

国际经济发展合作专业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学科门类属于经济学,专业类别经济贸易类,修业年限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国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发展需要,懂得国际发展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熟悉掌握经济学知识在国际发展与合作领域专业的应用,培养具有较高的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理论素养,具有国际意识、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有较强的国际谈判与国际沟通能力,立足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服务中国经济发展。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政府机构、国际组织机构、跨国公司和涉外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相关工作。

专业发展

2022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1〕14号),由山东财经大学主持申报的国际经济发展合作(020403T)新专业获教育部批准设置,使山东财经大学成为全国首批获批国际经济发展合作新专业的本科院校之一。

目前国内开设国际经济发展合作专业的院校有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两座。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家国人文情怀、开阔国际视野、战略前沿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熟悉国际法律与经贸规则,有较强国际沟通谈判技能,能够胜任服务国家政府机构、国际组织机构、跨国公司和涉外企事业单位在发展中国家从事投资、贸易、金融和咨询服务等的国际化、复合型的中高层经营管理专门人才。

知识要求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地接受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金融等方法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了解国际投融资环境和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工具手段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任意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验和实训、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课程体系在注重知识性的同时应强化创新教育。应将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内容或课程融入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专业实训基地,开设独立的实验、实训课程或环节。教师应全程跟踪和指导学生的实验、实训活动。同时,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专业实习应根据专业特点和就业需要,充分利用专业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有组织的专业实习。允许学生自行联系适合单位进行专业实习,但应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实习质量。专业实习建议安排在第三学年及以后,可一次或多次进行,累计4周左右。实习过程应有完整的记录,实习后学生应完成一份不少于2000字的实习报告。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创新创业实践、勤工助学、公益活动和生产劳动等,累计5周左右。社会实践应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组织,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丰富学生的创业体验,培养创新精神。

毕业写作

毕业论文应体现经济学类专业鲜明的理论色彩,并兼有应用性和实践性,可取学术论文、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以学术论文为主。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形式的毕业论文在准确性的基础上,应有一定深度的理论分析。学生应在本专业的范围内,根据自身知识储备、兴趣和特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题并撰写。毕业论文在内容上应体现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熟练运用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能力、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毕业论文应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应由本专业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必要时可聘请专业实务部门经验丰富人员共同指导。指导教师应加强毕业论文在选题、开题、撰写等各个环节的指导和检查。毕业论文一般不少于6000字。

发展方向

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政府机构、国际组织机构、跨国公司和涉外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相关工作。

师资队伍

教师数量应能满足教学需要。各专业应配备不少于10名的专任教师,每门专业课程应至少配备2名专任教师,专业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应合理,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生师比不高于18:1,鼓励降低生师比。专任教师应具有本专业教育或研究背景,一般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逐步提高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专任教师应进行岗前培训,应将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内容。实践性强的课程的专任教师应具有实务工作背景或实务经验,学校应釆取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专任教师到创业企业挂职锻炼。鼓励聘请创业优秀人才担任相关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或指导教师。专任教师选聘应注意学缘结构

教学条件

信息资源

高校应具备数量充足、种类齐全的经济学类专业纸质和电子图书、期刊等资源,配备满足教学需要的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和网络视频课程,每年定期更新教学信息资源,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要。原则上要求专业图书(包括纸质、电子)生均拥有量不少于100册,每年生均增加不少于4册。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设专门的教学信息资源平台或若干门在线国内外高校开放课程等资源。

教学设施

高校应配备足够数量和功能齐全的教学设施。教学设施包括教室、阅览室、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和教师工作室等。教室数量能满足教学和学生自习的需要,阅览室应保证足够座位和空间。专业实验室应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计算机台数至少可满足1个自然班实验教学需求,教学软件和数据库资源充足。实验室要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正常运行。学校应与相关实务部门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并使之成为学校与有关实务部门长期合作和交流的有效平台。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规模能够保证每届学生集体实习比例不低于10%。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为学生设置专门的课外讨论室。为保障教学效果,学校应为专任教师提供固定的办公地点和配套设施。

教学经费

院校应切实保障专业教学经费投入。专业教学经费是指专业教学各环节所需的资源建设费用、教学运行费用与教学评估费用。教学经费的使用应向教学一线倾斜,不得用于非教学用途。教学经费最低保障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教学经费的增长应与学费收入增长保持同步。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来源

专业排名

2023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学校共有2所,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

国际经济发展合作专业介绍解读.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0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0

专业设置.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2023-05-10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发展合作专业怎么样?.掌上高考.2023-05-10

..2023-05-10

2023中国大学专业排名.www.shanghairanking.cn.2024-04-2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