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扈家坟村

河南省殷都区洪河屯乡扈家坟村。位于安阳市西北,太行山东麓,漳河以南,交通便捷。

村落简介

扈家坟村座于太行山脉东麓的古都安阳,是古曹魏文化的属地。南水北调工程河流从附近流过。现有村民280余户,人口近800口,土地约为1000余亩。由于元朝末年的连年战乱,中原地区人口急剧减少,土地大范围荒芜,移民在官府组织下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从洪洞县大槐树下积聚始迁至本村。始祖后育有三子,不久后因“同姓不能同居一处”的政策,长子一家迁徙至安阳彰武一带,次子一家迁徙至安阳郭王度一带,幼子一家留守本村看守祖坟因而得名扈家坟。本村居民多数为扈姓族人,为便于书写 多数“扈”姓已简化为“户”。由于祖谱失传,可考字辈份为“存盛养,万国廷;文永自天申,中和方焕新;慎孝修百世,德泽克红军”。村西部为冯氏家族聚居区,其余有少量刘氏、王氏 等混居村中东部。

风俗与方言

民风

民间有“瞧五月”和送“羊”(祥)习俗,“瞧五月”即女儿带着子女去回娘家探亲。送“羊”(祥),即娘家人给外孙、外孙女送各种面粉制成的各种宠物式面点,用于表达对外孙、外孙儿的喜 爱。民间普遍重视长幼礼仪、辈份称呼,成年男子大多会行酒令、划拳。春节晚辈需向直系长辈行磕头礼,用于表达敬 意和感 恩。

方言

因地处山西省东端及历史迁徙原因,这里方言属晋语系,与山西话、河北话相近,其发音与中原官话有着较大差别,儿话音使用较普遍,口语中保留有大量古汉语词汇及倒置句式。

例如:麻烫--油条; 革针--树木的刺; 夜隔--昨 天; 隔气--小孩闹别扭,吵架;艮--瓜果不熟,涩; 妗子-- 舅妈; 挝枣:敲打枣树让枣落下;去耶没有?:去了没有?;来不咋!:快来,为什么还不来;土疙喇:土块;擎好吧--静等着好事吧;楔死它:拿工具打死它。大大:泛指大爷、大娘 等等。

地貌与农业

村落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北倚靠山岗石丘,耕地呈阶梯式分布,适合耐干旱的谷子、高粱、棉花及芝麻等作物生长。村东、南、西部平地较多,适合种植各类需灌溉的作物如:小麦、玉米等。2000万年以前这里曾是海洋,因地壳运动和长期的水流侵蚀形成了沟壑蜿蜒地貌。降水相对较少,沙石性土壤适于各种落叶灌木类植物的繁荣生长。

北山龙蟠虎踞的独特风土脉象,为娘娘陵所在,现已成陵园,为本村村民及各地乡民祭祀先祖表达哀思之所。

饮食与特色

本地以面食为主,小米为辅。特色饮食有:疙瘩汤、糊涂汤、粉浆饭皮渣烩菜油饼酥肉卤面焖面)等。

端午节饮食:油条,炸菜角韭菜盒子)以纪念和供奉诗人屈原

改革与变化

改革开放后,村里钻出多眼灌溉用深井,农作物的丰收彻底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改变了以前单纯靠天吃饭的历史。每家都盖起了新房,使旧貌换新颜。2010年以来,又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村各条道路的硬化,交通更是便捷:安姚公路从村中通过,在建的安阳市绕城高速也从村边经过。

村里有养鸡户10多家,养羊户5家左右

15路城效公交车在村口设有站点,群众从乡下到市区只需40分钟左右。

并有多家企业入驻:安阳万达利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安阳市锻压设备厂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扈家坟村行政区划已从安阳县改隶殷都区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