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基塔·米哈尔科夫(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Михалко́в),1945年10月21日出生于俄罗斯一个艺术世家,俄罗斯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早期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历史题材和文学经典作品,1976年,米哈尔科夫执导的故事片《爱情的奴隶》获得了德黑兰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为他确立了国际声誉。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米哈尔科夫拍摄了《五个夜晚》《亲戚》《没有证人》等反映现代生活的影片。1987年他走出国门,执导的以契诃夫小说为情节基础的电影《黑眼睛》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法国凯撒奖、意大利大卫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多项提名。1994年他回到俄罗斯,拍摄了一部反思历史的影片《烈日灼人》,影片获得戛纳影展评审团大奖银熊奖和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大奖,将米哈尔科夫的事业推向鼎峰。他拍摄的被称为俄罗斯版《乱世佳人》的《西伯利亚的理发师》,无论是影片首映式的规模之盛,还是超过了《泰坦尼克号》的俄罗斯本土的票房,都创造了传奇。
之后,米哈尔科夫凭借2007年的新作《十二怒汉:大审判》获得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2014年的影片《中暑》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提名。2016年至2021年,米哈尔科夫以制片人和监制的身份出现在《决杀慕尼黑》《火海凌云》《烈焰》《维京:王者之战》《银色溜冰鞋》《世界冠军》《最后一球》等多部电影中。
个人经历
早年经历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1945年10月21日出生于俄罗斯一个艺术世家,从小混迹于导演哥哥的艺术圈子,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先后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话剧演员班和瓦赫塔戈夫剧院的史楚金戏剧学校表演专业学习。在史楚金戏剧学校学习期间,米哈尔科夫违反学校不许学生拍片的规定,参加影片《呼应》和《不是最成功的一天》的拍摄,被迫退学。1967年,他进入苏联国家电影学院学习导演,师从著名导演罗姆,М.И.。1971年从电影学院毕业以后,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应征入伍,到驻太平洋舰队堪察加半岛服兵役一年。
演艺经历
走上银幕名声大噪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通过演员的身份进入到演艺圈。14岁的时候他初涉电影,在哥哥安德烈的年级作业电影《阳光普照》中初次饰演角色,从而走上了演艺的道路。在国家电影学院学习导演的同时,他参演了《贵族之家》《红帐篷》《曼舒克之歌》《万尼亚舅舅》等多部影片。凭借在达涅利亚导演的电影《我漫步在莫斯科》中柯利亚的角色,18岁的的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一举成名,由他演唱的同名电影插曲家喻户晓。
高产高质扬名国际
1968年,还未毕业的米哈尔科夫执导了他的第一部短片《我要回家》,1971年拍摄了毕业作品短片《战争结束时平静的一天》。1973年从部队复员回到莫斯科后,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导演工作。第二年,他以导演、编剧、主演的身份成功拍摄了第一部长篇电影《敌我难辨》,运用风格化电影语言和新颖的电影手法与技巧,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肃反工作人员与匪徒之闻斗争的故事。
1974年到1984年是尼基塔·米哈尔科夫高产的十年。他早期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历史题材和文学经典作品。1976年,他拍摄了讲述国内战争期间俄罗斯电影人爱情故事的影片《爱情的奴隶》,这是他执导的第二部故事片,影片中对浪漫理想与政治现实碰撞的描绘、精致的技巧和“契柯夫式的机智”获得了赞誉。米哈尔科夫凭借此片获得了德黑兰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为他确立了国际声誉。1977年,他将契诃夫的第一个剧本《普拉东诺夫》和其他几部小说进行合、改编,拍摄了电影《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再一次将契诃夫的作品搬上银幕。该电影不仅在苏联取得巨大成功,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年,《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获得第25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1980年,他担任导演和编剧,拍摄的电影《奥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几天》取材于伊万·伊万·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奥勃洛莫》,这部影片以浓厚的俄罗斯韵味获得了美国影评人协会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奖。之后米哈尔科夫开始暂时搁置历史题材,转而拍摄现实题材。
70 年代末80年代初米哈尔科夫拍摄出了反映现代生活的影片。1979年《五个夜晚》,采用室内剧的形式刻画心理,有效地捕捉了苏共二十大召开时的时代气氛。1981年和1983年他拍摄了《亲戚》《没有证人》两部影片,打造80年代自己的艺术标志。
在做导演的同时,米哈尔科夫也没有放弃演员事业的发展,1979年,他在哥哥的史诗片《西伯利亚之歌》中扮演角色。米哈尔科夫擅长突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人物的深刻心理刻画,除了《西伯利亚之歌》,他凭借在《清醒和沉睡间的翱翔》《两个人的车站》《残酷的罗曼史》等影片中的演绎得到了观众和电影届专家的肯定。1984 年米哈尔科夫被授予“俄罗斯人民演员"荣誉称号。
事业动荡漂亮转型
1987年,米哈尔科夫走出国门,再次执导了以契诃夫小说《带狗的女人》为情节基础的电影《黑眼睛》,回到了他所热爱的契诃夫的作品。《黑眼睛》讲述了一段凄美的跨国之恋,由意大利投资制作,影片在西方国家倍受好评,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第13届法国凯撒奖、1988年意大利大卫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多项提名。
由于苏联国内出现极端民主化、极端自由化的思潮,在此影响下,米哈尔科夫在1986年的苏联电影家协会代表大会上慷慨陈词,极力保护电影大师谢尔盖·邦达尔丘克,但却因此导致电影《黑眼睛》受到牵连,在苏联国内受到严历抨击。1987年他组建了自己的“3T”电影行制作公司,公司名称取于“创作”、 “合作” 、 “劳动”俄语三个单词的首个字母。1991年该公司拍摄了《蒙古精神》,影片通过一个俄罗斯货运司机在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与牧民接触的经历,表现了内蒙古大草原壮丽瑰美的自然风景和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该影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第17届法国凯撒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等多项大奖。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创作也因此片得到了国内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当年,他被授予俄罗斯国家奖。
在得到荣誉与赞许后,米哈尔科夫放慢了故事片创作的脚步,于1993年推出了两部纪录片:《回忆契诃夫》和记录大女儿安娜·米哈尔科娃从6岁到18岁的成长的《安娜成长篇》。在俄国拍摄私人的家庭电影属违法,《安娜成长篇》是米哈尔科夫以拍电影时剩下的零碎底片偷偷拍摄的,片中还插入大量新闻片、政治宣传片和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被禁演的影片片段,整部纪录片前后历经十二年,表达了米哈尔科夫的家国情怀。
导演事业达到巅峰
1994年,米哈尔科夫回到阔别已久的俄罗斯,社会的动荡不安、电影文化的衰退以及舆论的指责让他深感不安,因此他拍摄了一部反思历史的影片《烈日灼人》。影片以20世纪30年代为背景,描写了中国工农红军英雄柯托夫遭受诬告迫害的事件,向观众展示了时代变迁中人的坚强和脆弱。《烈日灼人》获得戛纳影展评审团大奖银熊奖,将米哈尔科夫的事业推向鼎峰,同年获奖的还有张艺谋的《活着》。1995年《烈日灼人》获得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大奖,同年他获邀担任柏林影展评审团主席。
90年代,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开始走向国际。1998年他拍摄了被称为俄罗斯版《乱世佳人》的《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影片讲述了19 世纪末发生在俄罗斯的一个爱情故事,美国交际花珍纠缠于军事学院学生安德烈.托尔斯泰和院长拉德洛夫将军之间,在感情和任务之间游刃。影片由俄罗斯、法国、美国、意大利、捷克等多国联合摄制,耗资4600万美元,是苏俄电影史上规模空前的巨片。影片首映式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国家领导人、社会名流、文化精英、各国记者纷纷应邀参加。这部影片在俄罗斯本土的票房超过了《泰坦尼克号》,由此可见影片的受欢迎程度。
1998年米哈尔科夫被推选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电影协会主席,2005年第三次连任。2005年9月,他暂时离开影协领导岗位,休假拍摄《烈日灼人》的续集《烈日灼人2(上):逃难》。
沉寂过后再攀高峰
沉寂了八年之后米哈尔科夫凭借2007年的新作《十二怒汉:大审判》获得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影片翻拍自1957年由悉尼·卢曼特导演、亨利·方达主演的黑白片《十二怒汉》,以一个俄罗斯人的视角,生动地展示了俄罗斯社会现状和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性格和气质。故事在一座普通城市中学的体育馆内展开,12位陪审团成员聚集在一起对一位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少年是否有罪做出最后裁决。其中11人同意定罪,只有一人反对,说服过程跌宕起伏、峰回转路。除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外,米哈尔科夫还凭借《十二怒汉:大审判》获得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2008年10月26日,第2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米哈尔科夫与陈凯歌同获黑泽明特别贡献奖。
2010年,米哈尔科夫自编自导自演了战争电影《烈日灼人》的续集《烈日灼人2(上):逃难》,该电影是俄罗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影,投资4000 万美元,拍摄时弗拉基米尔·普京亲自探班。同年,该电影获得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但该电影在俄罗斯上映后备受争议,在互联网电影资料库上的平均评分不足4分,在本土首周末票房收入则不足400万美元。2013年,米哈尔科夫担任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次年,他拍摄了根据布宁短篇小说《中暑》和日记《被诅咒的日子》改编的影片《中暑》,影片以平行叙事的形式讲述了战争的残酷和一段悲伤的爱情故事。2015年,米哈尔科夫凭借《中暑》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提名。同年,他与董亚春联合执导战争电影《战火中的芭蕾》上映,该电影也是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闭幕影片。
2016年至2021年,米哈尔科夫以制片人的身份出现在《决杀慕尼黑》《火海凌云》《烈焰》《银色溜冰鞋》《世界冠军》等多部电影中。其中《决杀慕尼黑》是根据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苏联篮球队打败36年全胜纪录保持者美国队的传奇故事改编的。2017年,他担任监制的电影《维京:王者之战》在俄罗斯联邦上映9天票房就突破15.6亿俄罗斯卢布,一举击败同期上映的《太空旅客》《爱乐之城》以及《刺客信条》等好莱坞影片,创下俄罗斯电影史上票房最快过亿、最快过10亿纪录,成为俄罗斯2017年度票房冠军。2018年,米哈尔科夫担任运动题材电影《最后一球》的制作人。
主要作品
导演/制片/编剧作品
数据来源:
参演电影
数据来源:
荣誉奖项
影视奖项
数据来源:
其它奖项
个人生活
米哈尔科夫的外曾祖父瓦西里·苏里科夫和祖父皮奥特里·冈察洛夫斯基都是沙俄时期著名的画家;父亲米哈尔科夫·谢尔盖·弗拉基米罗维奇是苏联著名的诗人、作家、社会活动者,苏联国歌的词作者,三次斯大林奖金的获得者;母亲冈察洛夫斯卡亚·娜塔丽亚·彼得罗芙娜也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和诗人。
米哈尔科夫有过两段婚姻。1967年3月和大名鼎鼎的女演员Anastasiya Vertinskaya 结婚,1970年离婚,育有一个孩子Stepan Mikhalkov。1973年,与现在的妻子Tatyana Mikhalkova 结婚,育有三个子女。其中大女儿安娜是《安娜成长篇》中的主角,小女儿娜迪佳六岁就在父亲的影片《烈日灼人》中担任重要角色。
2023年1月外媒报道著名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因感染新冠紧急入院。新闻称米哈尔科夫还被确认有胆囊炎和肺炎,所以情况相对比较严重。
社会活动
2021年12月8日,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新时代·新篇章——开启中外电影合作新篇章”主论坛在福州市举行。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中国一带一路电影产业扶植基金总监苗晓天、国务院教育委员会第十届国家督学贾磊磊及俄罗斯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等领导和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出席了本次活动。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现任俄罗斯文化基金会总裁(从1993年始)、俄罗斯电影协会主席(从1998年始)、“3T”电影发行制作公司艺术指导,他是俄罗斯总统文化与艺术顾问委员会成员 、俄罗斯文化部部务委员会成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俄罗斯联邦事务委员会成员 、欧洲电影协会俄罗斯分会的代表、圣马力诺人文学院教授,他是俄罗斯拥有头衔最多的导演。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当地时间2023年1月7日签署命令,对包括著名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俄罗斯RT电视台总编辑西蒙尼扬等在内的119名俄罗斯文化和体育界人士进行包括冻结资产和剥夺国家奖励等措施在内的制裁。
人物评价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不仅是行业中的精英,而且也给社会甚至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网评)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影片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手法新颖,个性鲜明。他的创作既保持了高度的艺术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影片从西部片到情节剧,从改编片到室内剧,从内蒙古自治区的大草原到西伯利亚地区的茫茫雪原显示了作者在样式技巧方面的成熟和多样,而在主题上从对人文精神的探索到对自然景物的哲学思考,从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到对斯大林时期的批判,还有对东、西方文化及古代与现代的比较都说明导演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文精神的推崇。(《艺术评论》评)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是当代俄罗斯电影文化的象征人物。他的电影既不是个人化独白和孤独探索,也不是对好莱坞电影的消极模仿,而是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达到了国际性与民族性、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他的影片不仅有塔尔科夫斯基的诗意和哲学思辨力、索库洛夫唯美精细、美仑美奂的影像画面,而且还有好莱坞式的流畅叙事。他在“类型混合”与“风格融合”的过程中既突现了作者本人独有的时代性视角,也突现了本土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具体作品的特性以及他自己的个性。(《中国艺术研究院》评)
参考资料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豆瓣阅读.2023-04-15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Nikita Mikhalkov.豆瓣电影.2023-04-04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猫眼电影.2023-04-04
第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电影网.2023-04-15
Mtime时光网.尼基塔·米哈尔科夫.2023-04-15
俄罗斯著名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病重紧急入院.搜狐.2023-04-15
Mtime时光网.时光网.2023-04-15
CCTV电影频道《佳片有约》.腾讯视频.2023-05-09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搜狐视频.2023-04-15
Mtime时光网 作品年表.时光网.2023-05-09
“天坛奖”评委会主席米哈尔科夫介绍.新浪娱乐.2023-05-09
天坛奖七国际评委公布 世界级导演各有中国故事.1905电影网.2023-05-09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Nikita Mikhalkov的演员作品(47).豆瓣电影.2023-04-15
César Awards, France.IMDb.2023-05-09
ACCADEMIA DEL CINEMA ITALIANO.意大利大卫奖.2023-05-09
Film in 1989.bafta.2023-05-09
Mtime时光网.时光网.2023-04-15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的短评.豆瓣电影.2023-04-15
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微信公众平台.2023-04-15
12怒汉:大审判 12 (2007).豆瓣电影.2023-04-15
12怒汉:大审判 12 获奖情况.豆瓣电影.2023-04-15
《烈日灼人》三部曲著名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爱、毁灭和重生.电影网.2023-04-15
搜狐娱乐.搜狐娱乐.2023-04-15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网易娱乐.2023-04-15
Mtime时光网.时光网.2023-04-15
《维京:王者之战》正式上映 看点全解析.新浪军事.2023-04-15
立足世界电影之林 米哈尔科夫的电影世家.搜狐娱乐.2023-04-15
俄罗斯电影人再铸辉煌.新浪网.2023-05-09
Nikita Mikhalkov.IMDb.2023-04-15
安娜成长篇 Анна: от 6 до 18 (1994).豆瓣电影.2023-04-15
《看电影》杂志官方微博.新浪微博.2023-05-09
丝路电影节聚焦中外影视合拍 泷田洋二郎分享新片.电影网.2023-04-15
泽连斯基签署命令 对俄罗斯119名人士实施制裁.腾讯网.2023-05-09
米哈尔科夫:立足本土 推动俄罗斯电影事业发展.凤凰新闻.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