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木(学名: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 Yieh),为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檵木属(Loropetalum)植物,别名红檵花、红桎木、红檵木、红花木、红花继木。红花檵木分布于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及印度等国家。红花檵木喜光,耐寒,常生长在灌丛或疏林中,适宜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
红花檵木为常绿植物,树皮暗灰或浅灰褐色;叶革质互生,暗红色,卵形;花紫红色,有短花梗,花序柄被毛,萼筒杯状,花瓣4片;子房完全下位;蒴果卵圆形;种子圆卵形,黑色,花期3-5月,果期8月。
红花檵木作为珍贵的彩叶观赏植物,可被用于地被、隔离带、盆景材料等领域栽植,花和叶均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红花檵木叶中含有花青素类天然色素,是安全的可食用色素;其花色素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用于开发抗菌消炎药;红花檵木在生产天然化妆品和除虫剂等工业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形态特征
茎
树皮暗灰或浅灰褐色,多分枝,嫩枝红褐色,密被星状毛。
叶
叶革质互生,暗红色,全缘,卵形,先端尖锐,基部钝,歪斜。
花
花3-8朵簇生,有短花梗,花紫红色,长2厘米,比新叶先开放,或与嫩叶同时开放,花序柄被毛,萼筒杯状,花瓣4片,带状;雄蕊4,退化雄蕊4,鳞片状,与雄蕊互生,子房完全下位。
果实及种子
蒴果褐色,卵圆形,先端圆;种子圆卵形,黑色,发亮。
名称含义
红花檵木中的“檵”字有花瓣丝状之意,起源较古老,在使用的过程中,常用“继”、“积”和“枳”等字代替“檵”字。2000年版的《湖南省树木志》中登有檵木条,首次规范檵木种名称。
品种
根据红花檵木品种演化关系和园艺分类特征,利用陈俊愉教授花卉品种“二元分类”理论,建立了《红花槿木分类系统检索表》,命名了3大类。第一类为较原始的品种,包括野生红花栏木和利用野生植株经插繁殖的品种,因其新叶紫红色,老叶绿色,命名嫩叶红;第二类为在第一类品种基础上选育的品种,因其嫩枝韧皮部及木质部和根部侧根均为紫红色,命名透骨红;第三类为在第二类品种基础上选育的品种,因其老叶正背面均为紫红色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命名双丽红。在3大类中,根据叶形、分枝疏密等主要特征,划分出15个类型;在各个类型中,根据不同的花色划分出41个品种。
物种分布
在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及印度均有分布;美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均有从中国引种推广和应用。在中国分布于湖北、四川省、北京、山东省、陕西省、湖南、河北省、河南省、浙江省、甘肃省等省区(市)。
生长习性
红花檵木属中性植物,喜光,喜温暖潮湿气候,适应性强,萌发能力强,耐寒冷,耐旱稍耐阴,不耐强光,长期处在阴暗条件下易使叶色变绿;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生长健壮,叶子由红变为墨紫色;适宜生长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的紫色土、黄壤、红壤等土壤中。花期一般为3月-5月,果期为8月。
栽培技术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春夏播种,种子发芽率高。有性繁殖因其苗期长,生长慢。一般在10月采收种子,11月份冬播或将种子密封贮藏至翠年春播种,种子用沙子擦破种皮后条播于半沙土苗床,播后25天左右发芽,发芽率较低。
扦插繁殖
3月到9月均可进行,选用疏松的黄土作为扦插基质,确保通气透水和足够的空气湿度,避免阳光直射,保持温暖,同时注意通风透气。于5月到8月嫩枝扦插,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插后搭棚遮阴,适时喷水,保持土壤湿润一个月即可生根。
嫁接繁殖
主要用切接和芽接2种方法繁殖。嫁接于2月到10月均可进行,分为切接和芽接。切接应于春季发芽前进行,芽接则宜在9月到10月。
田间管理
红花檵木移栽前,施肥要选腐熟有机肥为主的基肥,结合撒施或穴施复合肥,注意充分拌匀,以免伤根。南方梅雨季节,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排水。在高温干旱季节,应保证每天浇水,结合喷水降温;北方地区土壤、空气干燥,必须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秋冬及早春注意喷水,保持叶面的清洁湿润。红花檵木具有萌发力强、耐修剪的特点,故应在早春、初秋等生长季节进行轻中度修剪,配合正常水肥管理。
病虫害防治
红花檵木受到的病害主要是立枯病和花叶病。春季雨水多时极易发生立枯病,受害处会呈现暗褐斑,严重时造成连片死亡。可用甲醛稀释液对将要用于填埋的填埋土进行土壤消毒,焖堆,晾晒无气味后再进行填埋;春栽小苗则应喷洒百菌清稀释液或甲基硫菌灵稀释液。另一种病害是花叶病,这种病毒病源多来自于扦插材料,可以通过组织脱毒培养来选择无病毒的健康枝条进行扦插。
红花檵木受到的虫害主要有蜡蝉总科类、天牛类和地下害虫。蜡蝉主要危害红花檵木的枝条,使受害枝叶枯萎死亡,可喷洒氧化乐果乳油稀释液进行防治,及时清除病株周围所有禾本科杂草及落叶,集中焚烧消灭害虫。天牛的美国白灯蛾会环剥树皮,侵入檵木茎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可用氧化乐果乳油加水及黄泥拌成糊状涂刷树干进行防治。地老虎和金龟子等地下害虫的幼虫蛀食根系,危害小苗,可利用黑色灯诱杀成虫,或用味喃丹或辛硫磷乳剂稀释液加糖醋拌鼓皮,撒于病株下诱杀幼虫。
用途
观赏用途
红花檵木是珍贵的彩叶观赏植物,有“植物界熊猫”之美称;可被修剪成不同造型的绿篱,或制成单干式、双干式、枯干式、曲干式和丛林式等不同形式的高级盆景;广泛用于地被、基础种植、模纹花坛、背景、桩景造型、隔离带、盆景材料等绿化美化,花和叶均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适合用于风景区、森林公园、庭院、城市绿化,可孤植、丛植或与其他树种做色块配植。
工业应用
红花檵木叶中含有花青素类天然色素,无毒、无诱变,是安全的可食用色素;其花色素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用于开发抗菌消炎药,可进一步探索用作食品保质的抗菌防腐剂。红花檵木在生产天然化妆品和除虫剂等工业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经济价值
2004年湖南省全省生产面积3500公顷,年产苗木5亿株,年销售额6亿元。
参考资料
红花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var.rubrum.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4-05
Species.物种2000.2023-04-05
植物科普--红花檵木.汕尾市人民政府.202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