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中药名为唇形科草本植物广藿香Pogostemincablin(Blanco)Benth.或藿香Agastacherugosus(Fisch.etMey)O.Ktze.的地上部份。前者习称“广藿香”主产于广东省、台湾省等地。后者习称“土藿香”,全国各地均产。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0.5-1.5米,四棱形。叶心状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轮伞花序多花。花萼管状倒圆锥形。花冠淡紫蓝色,雄蕊伸出花冠,花丝细,扁平,无毛。花柱与雄蕊近等长,丝状,先端相等的2裂。花盘厚环状。子房裂片顶部具绒毛。成熟小坚果卵状长圆形,长约1.8毫米,宽约1.1毫米,腹面具棱,先端具短硬毛,褐色。花期6-9月,果期9-11月。
产地分布
生长习性
喜温旺湿润扣阳光充足环境,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
藿香的种植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种子繁殖和分根繁殖。其中种子繁殖主要在春季进行播种,然后进行育苗移植。在此过程中对于苗床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对其进行精耕细作,然后再进行播种,并用适当厚度的土壤覆盖在种子表面。在种子出苗之前,需要将田间的温、湿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但是切忌在此期间内向田间浇灌水,使得土壤出现板结的情况,影响种子的最终萌芽。通常情况下,在播种之后的 10 d 左右会长出细苗,此时需要及时观察苗间距。对于其中过于密集的苗需要进行分苗处理,苗间距至少保持在 4 cm,这样才能够保证藿香苗更好地生长和发育[吉山花瑶]。分根繁殖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藿香种植方法,但是从整体上看,相对种子繁殖较少。对于该种繁殖方法没有季节性的限制,但是最好也选择在春季,并且选在阴雨天进行栽种,这样才能够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整地施肥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来进行藿香的栽种,以沙壤土、壤土为主,并保证其富含腐殖质,pH 值为 6 左右。通常在选择栽种区域之后,需要提前 30 d 左右先对土壤进行翻耕,并且向其中撒入大量的农家肥作为藿香栽种的基肥。
育苗移栽
育苗移栽是整个藿香栽培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过程,主要包括作床、播种、苗床管理、移栽等阶段。第一,需要进行作床处理,在播种前几天对土壤进行细耕,并向其中撒入藿香生长所需的肥料,将床整体压实。第二,播种。在播种前对处理好的苗床进行浇水,然后将混有少量细沙的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并在其表面再撒上一层细土,通常覆盖的土壤厚度应当控制在 0.5 cm 以内。最后在其表面铺设稻草或地膜,并使用支架撑起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在上面,以维持床内的温、湿度。第三,需要观测棚内的实时温度和湿度,并以此作为依据来调整塑料薄膜的覆盖或者撤掉。第四,当苗长到一定程度之后,需要将苗进行移栽操作。在起苗的时候需要让苗根尽可能多地带土,并控制好苗株之间的距离。在移栽完成之后,需要浇足量的水,以利于苗移栽后的成活。
田间管理
在刚完成播种或者移栽之后,将温度进行适当的提升,通常白天温度保持在 25~30 ℃,夜间 8 ℃之上。在出苗之后则需要将温度适当地降低,同时还需时刻保证土壤的湿润。当外界气温升高时,在灌溉量上需要作一定的提升。需要进行除草操作。当幼苗长出之后,需要观察田间的禾本科杂草情况,并将其除去,然后对藿香幼苗进行淋灌,促进其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再次,间苗、补苗。田间直播的苗高在达到 3 cm 左右时开始间苗,苗高达 6 cm 左右按株距 30 cm 左右定苗,每穴留苗 2 株。补苗不要伤根,同时也不能过迟,宜选阴雨天气进行。最后,进行追肥处理,以追加氮肥为主。
采收
等到藿香长到大约 15 cm 的时候开始采收工作。在采收过程中,主要摘取藿香的嫩茎部分,并保证在嫩茎的下面预留 2 片叶子,这样进行采摘之后还可以长出新的嫩茎,当其再次长到大约 15 cm 时进行第 2 次采摘。
病害防治
根腐病
【危害】多发生于夏季多雨季节,病株从根部和根状茎处发生腐烂,逐渐延至地上部,使皮层变褐色,最后枯萎而死。
【防治】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再在病穴上撒入生石灰消毒,或5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病穴。
枯萎病
【危害】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最初病株叶片及叶梢部下垂,青枯状,最后根部腐烂,全株枯死。
【防治】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液500倍液浇灌病穴及邻近植株根部,防止蔓延。
角斑病
【危害】危害叶片,多雨季节发生,开始时呈水浸状病斑,以后逐渐扩大为多角形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造成减产。
【防治】发病初期用1:1.5:120倍波尔多液,或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褐斑病
【危害】危害叶片,5~6月份在叶面形成近圆形的病斑,中间淡褐色,边缘暗褐色,并生淡黑色霉状物,潮湿雨季严重。
【防治】摘除病叶烧毁,用1:1:120倍波尔多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
斑枯病
【危害】叶片两面病斑呈多角形,初时直径1~3毫米,暗褐色,叶色变黄,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枯死。
【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瑞毒霉1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蚜虫
【危害】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嫩梢嫩叶上危害,使植株生长不良,不能正常长出新芽新叶。
【防治】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洒,收前半个月停药,免留残毒。
红蜘蛛
【危害】6~8月高温低湿季节发生严重,受害部位初现黄白色小斑,逐渐成波叶大黄褐色焦斑,最后全叶变黄脱落。
【防治】用虫螨立克1500倍液、或40%速克朗或1.8%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洒。
银纹叶蛾
【危害】银纹叶蛾以其美国白灯蛾咬食叶片成孔洞或缺刻,幼虫白天潜伏在叶背,晚上和阴天多在叶面取食。
【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杀虫脒水剂300~350倍液喷雾。
卷叶螟
【危害】卷叶螟以其幼虫在幼芽、幼叶上吐丝卷叶,藏于其中咀食叶片。
【防治】用敌百虫300~400倍液叶面喷洒。
入药部位
全草入药。
性 味
味辛,性温。
归 经
归脾、胃、肺经。
功 效
化湿醒脾,辟秽和中,解暑,发表。
主 治
用于湿阻脾胃、腹胀满、湿温初起、呕吐、腹泻、暑湿、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脘满闷等症。
相关配伍
1、《和局方剂》:藿香、厚朴、陈皮、大腹皮、桔梗、半夏、白芷、茯苓、苏叶、甘草。治外感不正之气,内伤饮食,头痛发热,或霍乱吐泻,或发疟疾。
2、《本草纲目》:霍乱腹痛垂死,同橘皮煎服;暑月,同丁香、滑石末服。
3、《普济方》:玉液散,用桂府滑石(烧)四两,藿香一钱,丁香一钱。为末,米汤服二钱。用于伏暑吐泄,或吐,或泄,或疟,小便赤,烦渴。
4、《经效济世方》升降诸气∶藿香一两,香附子(炒)五两,为末,每以白汤点服一钱。
5、《百一选方》:霍乱吐泻垂死者,服之回生。用藿香叶、陈皮各半两,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用法用量
一钱至三钱,鲜者加倍,煎服。
禁 忌
暑热及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
炮制方法
1、藿香:拣去杂质,除去残根及老茎,先将叶摘下另放,茎用水润透,切段,晒干,然后与叶和匀。
2、藿梗:取老茎,水浸润透,切片晒干。
相关论述
1、《本草正义》:清芬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外胃,振动清阳妙品……霍乱心腹痛者,湿浊阻滞,伤及脾土清阳之气则猝然撩乱,而吐泻绞痛,芳香能助中州清气,胜湿辟秽,故为暑湿时令要药。
2、《药品化义》:其气方香,善行胃气,以此调中,治呕吐霍乱,以此快气,除秽恶痞闷。且香能和合五脏,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进饮食,有醒脾开胃之功。
3、《本草纲目》:升降诸气,脾胃吐逆为要药。
4、《名医别录》:风水毒肿,去恶气,止霍乱心腹痛。
参考资料
藿香的相关论述-植物百科 zhiwubk.com.植物百科.2020-09-25
藿香的栽培技术-植物百科 zhiwubk.com.植物百科.20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