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狐尾藻(学名:Myriophyllum ussuriense (Regel) Maxim.)是小二仙草科狐尾藻属的多年生水生草本。
形态特征
乌苏里狐尾藻根状茎发达,生于水底泥中,节部生多数须根。茎圆柱形,常单一不分枝,长6-25厘米。水中茎中下部叶4片轮生,有时3片轮生,广披针形、长5-10毫米,羽状深裂,裂片短,对生,线形,全缘。花单生于叶腋,雌雄异株,无花梗。雄花:萼钟状;花瓣4,倒卵状长圆形,长约2.5毫米。
雄蕊8或6,花丝丝状,花药椭圆形、淡黄色。雌花:萼壶状,与子房合生,具极小的裂片;花瓣早落;子房下位,4室,四棱形;柱头4裂,羽毛状。果圆卵形,长约1毫米,有4条浅沟,表面具细疣,心皮之间的沟槽明显。花期5-6月,果期6-8月。
分布范围
乌苏里狐尾藻分布于中国黑龙江省、吉林省、河北省、安徽、江苏省、浙江省、台湾、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 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地均有栽培。
生长环境
乌苏里狐尾藻生于小池塘或沼泽水中。
栽培
乌苏里狐尾藻的栽培方式一般为插栽培。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乌苏里狐尾藻的叶片秀美,可用于水面绿化,也可栽种在室内的鱼缸中观赏。
食用价值
其茎叶脆嫩多汁,是猪、鹅、鸭、鸡、鱼等非常喜食的一种饲料,全株还可做绿肥。
物种保护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二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5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易危(VU)。
乌苏里狐尾藻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