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陆河县

陆河县(Luhe county),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汕尾市辖县,陆河县地处广东省东部沿海与兴梅山区结合部,汕尾市东北面,北回归线横贯县境,经纬度范围N23°68′~23°28′,E115°24′~115°49′。县域总面积98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陆河县常住人口24.89万人。

陆河县北回归线横贯县境,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北靠莲花山脉,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境内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全县年平均产水量在16.48亿立方米以上,丰水年为21.76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春秋战国时为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属南海郡博罗县。汉元鼎六年(前111)秦平南越国,始置海丰县。至清雍正九年(1731)析海丰之吉康、坊廊、石帆三都置陆丰县而属陆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陆河先后隶属东江专署、粤东行署、惠阳专署、汕头专署、惠阳地区。1988年1月7日从陆丰县分出,设立陆河县,隶属于汕尾市。截至2022年10月31日,陆河县隶属于汕尾市,下辖8个镇以及1个国有林场。县人民政府驻陆河县河田镇 。 

2022年陆河GDP达到106.01亿元,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724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9913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92284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5.9:28.2:55.9。陆河是“中国青梅之乡”、“中国农村水电之乡”、“中国建筑装饰之乡”,陆河青梅陆河木瓜均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542元,增速占汕尾市排名第一,在全省122个县(区)经济体中排名靠前。陆河县作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县公路总里程1598.448公里,密度达159.8公里/百平方公里,周边与7个县(市)接壤,距汕尾市区80公里、广州市260公里、深圳市210公里、东莞240公里、惠州140公里、揭阳潮汕国际机场110公里,处于港澳、深圳、东莞、惠州、河源、梅州、潮汕揭等地区1-3小时生活圈内。

陆河县是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具有独特的客家风情和客家文化,是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之一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省认定的红色革命遗址85处。陆河县民间艺术形式丰富,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河田高景”“东坑地景”“东坑景”等本地独有的活动,也有秧歌舞、八音民俗音乐、舞狮游龙、木偶高跷等极具客家人文意趣的演绎节目。县内还有南万红锥林省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最大的红椎林自然保护区。还建有省级森林公园各1个、湿地公园2个、县级自然保护区2个、县级森林公园6个、镇级森林公园6个,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

名称由来

广东省陆河县。别名吉康,是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取陆丰市的“陆”字和县人民政府驻地河田镇的“河”字合并为县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春秋战国时为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定南越国,在岭南置郡县,陆河地域属南海郡博罗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赵佗立南越,陆河地域属博罗县。晋朝咸和六年(331年)析南海郡东置东官郡;析博罗县东置海丰县。陆河地域属东官郡海丰县。南梁天监元年(502年)改东官郡为东莞郡。陆河地域属东莞郡海丰县。陈祯明二年(588年)复东莞郡为东官郡。陆河地域属东官郡海丰县。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十年(590年)统一改郡为州,陈时的梁化郡改置循州(州治所惠州),东官郡的海丰县划属循州。陆河地域属循州海丰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复州为郡,改循州为龙川郡。陆河地域属龙川郡海丰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再改郡为州,析海丰县东部地域置安陆县,县治大安屯(陆丰市大安镇陆军村环珠寨)。陆河地域属循州安陆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安陆县复交入海丰县,废大安县治。陆河地域属循州海丰县。唐嗣圣元年(684年),改循州为雷乡郡。陆河地域属雷乡郡海丰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雷乡郡为海丰郡。陆河地域属海丰郡海丰县。唐乾元元年(758年),改海丰郡为循州。陆河地域属循州海丰县。

五代十国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析循州置祯州。陆河地域属祯州海丰县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祯州改为惠州。陆河地域属惠州海丰县。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推行王安石募兵制”新法:“民十家为一保,五十户为一大保,十大保为都保”。海丰县改“里”为“都保”。计有坊廊、石帆、吉康、兴贤、石塘、金锡、杨安、龙溪等8个都保。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惠州赐号博罗郡。陆河地域属惠州海丰县。元至元十六年十二月(1280年),惠州改路。陆河地域属惠州路海丰县。

明清时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惠州改府。陆河地域属惠州府海丰县。明万历二年(1574年),分守岭东道赵可怀,在新田设参将府,驻兵一营,次年筑新田将军府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境外大量移民进入吉康都垦荒。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海丰县的坊廓、石帆、吉康3都置陆丰县,县治在东海。改东海滘旧墟寨城为县署驻地。陆河地域属惠州府陆丰县。

中华民国时期

1914年,改潮州惠州为潮循道,陆河地域属潮循道陆丰县。

1949年2月,河田解放,4月,陆丰县人民政府在河田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3年1月,陆河地域属广东省粤东专区陆丰县。

1956年2月,陆河地域属广东省惠阳专区陆丰县。

1958年12月,陆河地域属广东省汕头专区陆丰市

1983年9月,陆河地域属广东省惠阳地区陆丰县。

1988年1月,设立陆河县,隶属于广东省汕尾市。

地理

位置境域

陆河县地处广东省东部沿海与兴梅山区结合部,广东省汕尾市北部,东连普宁市,西接海丰县、惠东县、紫金县,南临陆丰市,北倚五华县揭西县,经纬度范围N23°68′~23°28′,E115°24′~115°49′,总面积986平方千米,处于港澳、深圳、东莞等地区1~3小时生活圈内。

气候

陆河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贯县境,常年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划分为3个生物气候带:8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落叶、阔叶温凉带,分布于北部东西两侧边缘山地;350~800米为常绿阔叶、亚热带作物温暖带,分布于北部、中部东西两侧山地内缘;35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南亚热带、热带作物温热带,分布于北部、中部的中间地带和整个南部。陆河县年均气温约21.5℃,极端最高气温37.8℃,极端最低气温为1℃;相对湿度78%,年均降雨量2324毫米;日照时数2138小时,无霜期350天以上。春季低温阴雨,3月会出现“倒春寒”天气;夏季长且高温多雨,易出现山洪暴发、洪涝灾害;秋季较短,天气晴爽,昼热夜凉;冬季低温少雨,山区初霜日较早。

地质

构造

陆河县位于阴那山脉(莲花山脉)中段与潮安一一陂沟断裂带之间,燕山期岩浆岩(包括火山石)和第四纪占全县总面积的90%。县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以北东向为主,东西向构造为次。

北东向河田断束,归属莲花山构造带中段,由一系列近于平行等距的挤压破碎带组成。表现为压碎花岗石,主带由塌山一带入境经河田向北东延展出境,总体走向北东40°~50°,倾向南东,倾角40°~70°不等。位于构造带的新田、上护、河田、螺溪、水唇镇有地下热泉露头点出现。

东西向构造,归属肇庆—惠来东西向构造带邻近部分。该带位于北纬22°40'~23°10’之间,县内南部小部分地区在该构造之中。

地层

陆河县地质史较短,地层年轻,早侏罗纪晚期,地面从海底上升为陆地。出露地表之岩石,按形成原因分为沉积岩(砂页岩、泥岩)、喷出岩(流纹岩、英安斑岩等)、侵入岩(花岗石、花岗斑岩、二长花岗岩)等大类。

砂页岩类惇包括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页岩、炭质页岩、煤、泥岩等。砂页岩类是县内最老的地层,形成于早侏罗纪的早期和中期。早侏罗纪晚期,地面经历了多次沉浮,交替接受海下和陆地的沉积物质,生成紫红(陆相)、灰白(海相)等多色调互层的岩层。早侏罗纪末才稳定上升为陆地,从此不再遭受海水淹没。砂页岩主要分布于河口、新田县南万镇

喷出岩类包括流纹岩、英安斑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间夹页岩、粉砂岩,生于晚侏罗纪。其形成与当时的地质构造运动(新华夏构造)紧密相关。构造运动使上升为陆地的早侏罗纪地层被挤压皱起,褶皱断裂所产生的裂缝便成了岩浆喷发的通道,导致了大量的火山石喷溢,生成地面之喷出岩。主要分布于螺溪、河田镇

侵入岩包括粗中细粒状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板岩等,生成于1.47亿年的晚侏罗纪,是较年轻的地层,也是县内分布最广和最普遍的地层。晚侏罗纪末白垩纪初,陆河县和邻县地质构造运动处于最剧烈时期,原已生成的沉积层和喷出岩地层在构造运动中被进一步挤压、弯曲、断裂,使岩层内部留下很多裂缝和空洞,诱导了大量的岩浆乘虚侵入,生成侵入岩。主要分布在上护镇、吉溪林场。其周围的围岩,受岩浆的热液作用形成新的变质岩:接近岩浆部分大多形成红柱石角岩和荧青石角岩,离岩浆较远部分则变质为板岩。主要分布在水唇、东坑镇

地形地貌

陆河县北靠莲花山脉,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全县最高点位于西北部乌凸山顶峰,海拔1232.9米;最低点位于西南部螺河与新田河交汇的河床处,海拔17.0米,垂直高差1215.9米,因高差引起的热量差达6℃以上(平均气温)),形成了垂直生物气候带。

县内自北向南依次分布了山地和丘陵,北部山地山高坡陡,重峦叠嶂,绝对和相对高度均在150米以上。属山区的有螺溪、南万、水唇、东坑、河田5个镇和吉溪林场以及河口、新田镇的小部分面积;属丘陵区的有河口、上护、新田镇3个镇。

陆河县山脉为阴那山(莲花山)山脉的支脉。全县有支脉4条,其中主峰高度在800米以上,分别是乌崇山、茶山嶂、峨眉嶂、狮子嶂山。与周围山群相比,山体高大绵长,历史上沿用其山脊作为与邻县的边界线。受构造的控制,山体走向均为东北——西南向。

水文水利

水文

陆河县水系发达,县域内共有河流40条,总长343.5千米;溪流纵横交错,山塘、水库星罗棋布,水质清纯,无污染;河流细小弯曲,淤积较多,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年径流与降雨量分布规律相似,县内年径流由降雨产生,多年平均径流变化范围在1500~1700毫米之间。多年平均径流深1640毫米,年径流总量为16.48亿立方米,过境容水量0.41亿立方米。

其中螺河集雨面积1356平方公里,独流入海,多年平均径流变化范围在1500~1700毫米之间,年径流总量为16.48亿立方米,过境容水量0.41亿立方米,汛期5~10月,径流占全年径流量的79.6%。陆河是榕江和螺河水系发源地,区域内有螺河、改河、高砂河等河流水系。

地下水

利用地下水主要是凿井汲水用于生活较多,用于工农业生产较少。粤东沿海地下水占地表水径流总量的14%,陆河县多年平均地下水量为2.23亿立方米。

地热水

地热水资源丰富,全县8个镇中,有地热水5处,分布在新田镇汤子寨,上护镇下陇、吉吊坑、护二,河田镇黄金坑汤子里,螺溪镇新溪黄坭岩,水唇镇高塘汤排。水温在.44~55℃之间,涌泉流量在1.2~11.95升/秒,1995年当地利用地热水资源进行小规模鳖科养殖。

水利

陆河县共有小(1)型水库7座,小(2)型水库85座(其中2020年降等报废9座水库,2021年拟降等报废28座水库),总库容13887.86万立方米;水电站有97座,总装机容量13.16万千瓦;全县有乡镇水厂共7座,农村水厂共223座,年末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31万人,供水规模达33111立方米/日。

土壤

陆河县丘陵土壤以花岗石、砂页岩发育而成的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为主,质地以轻粘土、中壤土为主,土壤呈酸性,表土腐殖层约10~40cm,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

水稻土分为5个亚类,15个土属,26个土种。水稻土总面积0.62万公顷,以育型水稻土为主,占81.7%,其次是淹育型和潜育型水稻土。全县水稻土类型多,分布分散,尤其是山坑峡谷的稻田,田块小,几块或十几块才一亩地,耕作不便,水利基础设施差,土壤熟化程度低,地下水位高等是造成水稻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山坑顶部属残积或坡积物所形成的红黄泥砂田。山坑上部受洪水冲刷较严重,多属洪积砂泥田。山坑中部地势低洼和靠近泉水的地方,属于冷底田或乌泥底田。坑口近小溪旁地形较为平坦开阔的地方,形成砂泥田或泥田。

红壤是全县耕地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发展旱粮作物和旱地经济作物的基地。全县旱耕地总面积0.1万公顷。旱地土壤成土母质以花岗石赤红壤和砂页岩赤红壤为主。旱地土壤的生产力较低,大部分没有水利设施,属望天田,耕作层普遍浅、砂、瘦,遇雨养分易被冲刷,遇天旱又易失收。

黄壤分3个土类,6个土属,14个土种。全县自然土面积7.9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8.60%,主要以砂页岩赤红壤和花岗岩赤红壤为主,花岗岩红壤次之。自然土壤是全县最大土类群,赤红壤是自然土的主要土类占61%,其次是红壤占33.40%。赤红壤位置在红壤之下,耕地之上,土层深厚,土壤呈酸性,地面植被较好的地方,有机质积累明显,是用材林、薪炭林、水果、茶叶的重要生产基地。红壤分布在赤红壤之上,黄壤之下,土层深厚,呈酸性或强酸性,有机质积累明显,是发展松、杉、孟宗竹等的重要基地。黄壤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地上,山高、风大、坡陡,利用较为困难。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第三次国土普查,截至2019年年底,陆河县土地总面积98600.62公顷,其中:耕地12414.47公顷,园地3523.81公顷,林地72449.81公顷,草地2107.09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671.4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145.52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412.09公顷;其他土地876.39公顷。

生物资源

陆河县划分为3个气候生物带,分地草甸、落叶、阔叶温凉带,分布于北部东西两侧边缘山地;350~800米为常绿阔叶、亚热带作物温暖带,分布于北部、中部东西两侧山地内缘;35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南亚热带、热带作物温热带,分布于北部、中部的中间地带和整个南部。陆河县植物有4000种,分200科,1300属。已发现上护镇大各村的古榕树树龄为550年,胸围6.95米。另外有南万镇罗庚坝村宫背水口古树群、水唇镇螺洞村的原始林树种丰富,数量较多,树龄长,平均胸径较大,还有一些原始藤类植物。陆河县还有众多药材,如石猪肝、贯众、碎骨补、大椿根、榆树、将军树、穿破石、天仙果、五指毛桃竹叶榕、土人参、木防己、海风藤、串地龙、鸡公穿罗、皮樟、金英根、牛大力、鸡血藤、水枇杷、千斤拔、三叉苦、九里香属、入地金牛、四方藤、秋海棠、了哥王、淡竹、香附子、天南星、谷精草、天门冬、仙茅、土茯苓、土麦冬等。

林业资源

根据《广东省陆河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报告》,陆河县有林地面积76217.41公顷,森林面积71928.4公顷,森林蓄积量2957458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2.91%。全县树龄100年以上古树名木普查工作,共有古树名木30种333株,主要种类有龙眼、荔枝、红锥榕树乌榄枫香树;其中二级古树9株,三级古树324株。

矿产资源

陆河县金属矿类有锡矿、钨矿、铜矿,非金属矿类有磷矿、热泉、高岭土、花岗岩、陶瓷土、钾长石、石英石、铅锌矿、矿泉水等。锡矿储量较大的为螺溪仙水沥2017.3吨,新田塌山7275.92吨,储量较小的分布在新田、东坑等7个地方;钨矿储量较小,主要分布于南万三天嶂、河口南峰嶂、南屏嶂、上护樟河;铜矿储量小,主要分布于河口石罗嶂、南房、东坑锡窝;磷矿主要分布于上护洋岭,面积1.55平方千米,含磷量3.2%至5.7%,储量3150万吨;热泉有新田田心45℃、流量4.32吨/时,上护下陇55℃、流量43.006吨/时,河田黄金坑55℃、流量9.187吨/时,水唇汤排46℃,还有新田汤子察、螺溪良洞共6处。矿泉水正在开采的有螺溪欧东;高岭土分布于水唇、上护、河口等镇;另有钾长石、花岗石、陶瓷土、石英石、铅锌矿等。

水资源

陆河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海洋性气候明显,雨量充沛,年径流量时空分布规律与年降水量相似,县内年径流量由降雨产生,是广东省暴雨区之一。全县加权平均降雨量2241.3毫米。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深1640毫米,年径流总量为16.48亿立方米,过境客水量0.41亿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陆河县植物有4000种,分200科,1300属,其中维管植物约900多种,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华南锥香樟木竹柏土沉香半枫荷闽楠白花油麻藤观音坐莲等。有国家级保护植物进行编号和挂牌104株,树龄在500年以上的10株,300~499年的37株,100~299年的57株。已发现上护镇大各村的古榕树树龄为550年,胸围6.95米。

动物

陆河县境有陆栖脊椎动物约500种,鸟类约300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鳞甲目蟒蛇虎纹蛙中国大鲵水老鹳猫头鹰、隼科、大灵猫(午间狸)、猴面鸟褐翅鸦鹃(毛鸡)、黄嘴白鹭、石豹等。

自然保护区

广东陆河南万红锥林省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陆河南万红锥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1年10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根据矢量化测量结果,总面积为2890.1hm2,其中核心区面积1230.5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2.58%;缓冲区面积663.1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2.94%;实验区面积996.5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4.48%。 其主要保护对象为红锥天然林及其生长环境、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资源及其栖息环境,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保存有中国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保护完好、原生性强的红锥群落,红锥是中国珍贵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也是中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保护区内最具代表性和多样性的天然红锥群落类型,是中国珍贵的红锥种质资源库,其原生性的红锥生长环境及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是开展红锥种苗培育和研发速生丰产技术的天然宝库,也是陆河县青少年开展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实践基地。

广东陆河花鳗鲡省级自然保护区

陆河花鳗鲡保护区位于陆河县的螺河水系,由螺河水系陆河段干流、南北溪、新田河、螺溪及部分支流组成,螺河从北向南流经汕尾市交界处的烟港注入南海的碣石海。保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均气温21.5℃,保护区年均降雨量2187mm,日照时数2138小时,无霜期350天以上,十分有利于各种生物繁衍和生长。鳗鲡保护区内水产资源非常丰富,境内分布有唐鱼大鲵属山瑞鳖三线闭壳龟、虎纹娃、细痣疣螈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种;被列为重点保护水生动物龟类花龟平胸龟眼斑水龟四眼斑水龟等4种;还有珍稀重要经济鱼类等30多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鱼类有唐鱼、香鱼、香港斗鱼、异𫚭等5种。

自然灾害

陆河县位于粤东,处在螺河榕江的上游山区腹地,南濒南海,山区和海洋气候相互交替,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加上台风袭击,自然灾害连年不断,主要为洪水、台风和旱灾。

1997年8月2日,受热带气旋影响带来特大暴雨,全县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其中南万镇日降雨量达到463.3毫米,南告水库水文站测得降雨量达409毫米。全县8个乡镇严重受灾,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

2000年9月1日,受13号热带气旋影响,全县普降暴雨,局部地区特大暴雨。河口、东坑镇、水唇三镇受灾严重,受灾人口8.5万人。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31日,陆河县隶属于汕尾市,下辖8个镇以及1个国有林场(国营吉溪林场)。共有12个居委会、117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陆河县河田镇县人民政府办公大楼210室 。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陆河县常住人口24.8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4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16%。年末户籍人口355580人,其中,城镇人口137337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38.6%。男性占比51.2%,女性占比48.8%,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27%,15-59岁占比56.78%,60岁以上占比16.22%,65岁以上占比11.43%。

民族

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统计,陆河县拥有汉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瑶族土家族傣族黎族佤族土族羌族仡佬族,共计18个民族,其中汉族为主要人口,有291413人,占比为99.96%,其余民族人数少于100。

语言

陆河县为粤东地区客家县,方言为客家语,分海陆客家语和漳州客家语。海陆客家语语音、词汇和语法差异不大。河田、东坑、水唇、螺溪、上护镇、河口镇北溪口音相近;新田镇、河口镇南溪口音相近;南万镇螺溪镇各安、书村口音相近。陆河漳州客家语来自明清时期福建漳州府移民,某些字音与海陆客家语差异很大。陆河人称“漳州话”为“讲漳州”,主要分布在河田镇布金、圳口、宝金、共联、大径,上护镇富溪、南万镇梅角等村以及螺溪镇部分村落。

客家方言词汇的总特点是多来源和多层次,海陆客家话,也同样具有这一特点。但由于海陆客家话长期生存在闽、粤两种大方言的环境中,词汇上彼此互相影响和吸收,形成了陆河客家话词汇的特点:单音词丰富、保存有古语词(古汉语词、古方言词、古百越语词)、有一批闽粤方言的共同语词。

宗教信仰

陆河县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宗教团体有天主教爱国会。境内佛教寺庵有广福寺、尖山寺、聚云寺、清霞寺、回龙寺、石船寺和南慈寺,皆年久湮废。早期的寺庵为明代初兴建石船寺和聚云寺。改革开放后,民间自发修复的寺庵有广福寺、尖山寺、聚云寺、清霞寺、回龙寺、南慈寺。

天主教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传入;基督教(新教)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传入。宗教的长期传播,渗透当地人的习俗。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贯彻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保障人民的信仰自由。“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场所大多被挤占,宗教活动停止。1979年后,开始落实宗教政策,正常的宗教活动得以恢复。陆河建县后,1988年3月成立宗教事务部门。2004年7月设立民族宗教事务局,有事业编制2名。1989年,陆河县成立落实宗教房产遗留问题工作小组,对天主教、基督堂点的房产逐一落实归还。至1993年,共落实归还宗教房产3590平方米,其中天主教1710平方米、基督教1880平方米。2004年,陆河县有宗教活动场所19处,其中佛教1处、天主教14处、基督教4处。

经济

综述

陆河县是“中国梅果之乡”,全县青梅种植面积达12.3万亩,年产量2.5万吨;是“中国建筑装饰之乡”,在“全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中,有22家由陆河外出人士所创办;是“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并初步形成了以服装加工、电子制造为主导,乡村旅游、农特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的镇村产业发展体系。

2021年陆河GDP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22年陆河GDP达到106.01亿元,增长4.1%,增速汕尾市排名第一。在全省122个县(区)经济体中排名靠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724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9913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92284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5.9:28.2:55.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542元。

第一产业

陆河县持续发挥梅果、茶叶、油柑等特色农业产业优势,不断延伸特色产业发展链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扎实推进,形成了上护香蕉基地、河口田墩油柑基地、东坑青梅、蜜柚基地、水唇青榄、青梅基地、南万茶叶基地、螺溪孟宗竹基地、河田“菜篮子”基地等一批初具规模的生产基地。截至2023年,陆河县陆河青梅是地标保护产品,有2个“粤字号”农产品(茶叶是其中一个粤字号农产品),有14个市级品牌产品。

陆河县新型农业主体不断壮大,截至2020年全县共有合作社405家、家庭农场178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3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

陆河茶产业发展迅速,果田农业公司生产的单丛茶先后获评2019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汕尾市名牌产品等荣誉;万鼎茶业公司的产品先后获评汕尾市名牌农产品、陆河县农业龙头企业和第十三届国际茗茶评比金奖等荣誉;乌盾山茶业公司产品先后获评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汕尾市名牌产品等荣誉。

2022年,陆河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2085万元。分行业看,占比最大的农业产值完成179362万元,林业产值37473万元,牧业产值50320万元,渔业产值4157万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0773万元。

第二产业

陆河县的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建筑装饰材料、食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已初具雏形。2019年,陆河县推进企业改革升级,中深爱的寝具、豪顶建材、燕浩实业、普圣雕刻文化创意园和进驻标准化厂房的锦艺墙布、君泰新材料、芝中皇生物、引力能科技等4个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洋洋汽车城、嘉华温泉酒店、比亚迪试车场连接线动工建设;祥盛针织公司三旧改造工作启动;比亚迪卡车生产线加紧改造。截至2023年4月,震雄、固德两家头部企业于陆河县落地建设,中奕环保二期、雅美家、生安恒等7家企业陆续动工建设。

2022全年,陆河县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其中,集体企业下降6.8%,股份制企业增长96.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30.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5.8%,重工业下降9.3%。分行业看,制造业增长6.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5.5%。

陆河县具有“中国建筑装饰之乡”的称号,有5万多人在全国各地从事建筑行业,陆河人创办的建筑装饰企业已有200多家,其中全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20多家。2022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44910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0个,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5140万元。

第三产业

2022年,陆河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增速放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36万元,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0658万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7178万元。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348468万元,餐饮收入39368万元。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14866万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0665万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5905万元,金融业增加值55452万元,房地产业增加值77524万元。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199万元,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下降34.6%。

陆河县电子商务行业渐成规模、电子商务服务基本延伸至镇(乡)村,入选2020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旅游服务业蓬勃发展,完成了全域旅游规划设计,全县有螺洞世外梅园、南万花海两个国家级景区,“醉美山水、人间仙境”线路成功入选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水唇螺洞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全县接待过夜游客7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46200万元。

经济功能区

汕尾陆河高新区获批面积为318.81公顷,主导产业是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型建筑装饰材料、电子信息。2013年启动建设,2014年由深圳市坪山区对口帮扶合作共建,2015年5月被纳入广东省产业集聚区管理,2018年3月被广东省确认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最近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截至2020年12月,入园企业有49家,投产项目30个。

重要企业

陆河国泰青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陆河国泰梅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8750万元人民币,是汕尾市国泰食品有限公司在陆河县针对青梅产业发展专门成立的分公司,青梅加工技术引进自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技术力量雄厚。以生产梅酒为主,该公司规模化工厂已经建设完毕,集青梅生产种植、加工收储、科技创新、物流集散、电子商务销售、休闲旅游于一体,加快完善青梅产业链,促进陆河青梅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21年被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2022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9年,陆河县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基本实现学前教育普惠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特色化、职业教育专业化、特殊教育人文化。全县有中小学101所,其中普通中学2所、完中2所、中职学校1所、初级中学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79所、小学教学点4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民办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全县在校生44758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36490人、高中学校在校生6201人、中职学校2015人、特殊学校52人。有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10102人。截至2022年末,全县各级各类教育(不含非学历培训,不含技工学校)招生15100人,比上年下降0.4%;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8.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3%。

此外,全县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5543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8193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4356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708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827人上升为6236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056人上升为11311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43978人下降为37857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0027人上升为30927人。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91个。其中,医院6个,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68人,其中医(技)人员151人,护士217人,具有副高职称13人(高薪聘用专家3人),中级职称63人。卫生院8个;妇幼保健机构、专科疾病防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各有1个;村卫生室148个。陆河县人民医院组建于1988年6月,于1993年5月住院部正式投入使用,是陆河县唯一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爱婴医院和急救中心。全县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478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52人,注册护士576个,药剂人员90人。拥有医疗床位1707张,其中,医院1170张,卫生院459张。全县乡镇卫生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30人,床位459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8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全县共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2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全县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0%。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和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均为2.07万户,均比上年末下降1.0%。全县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8.92万册。陆河县文体综合馆最大的特色就是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四馆合一”。其总占地面积32265平方米,建筑面积13232平方米,其中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筑面积4803平方米,报告厅1个(座位478个)﹔总投资约9000万元。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末,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2家。全年专利授权量188件,比上年增长3.3%。其中,利授权量1件。获得3C产品认证的企业2家。年末全县共有建成或在建省级授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获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大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分别为19、13和13家。

体育事业

1988年,陆河县体育场地有篮球场98个。2004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全县有篮球场103个,排球场3个,400米标准田径场1个,小运动场2个,乒乓球训练房1个,非标准体育活动场地14个,总面积90167平方米。陆河县每年定期举办乒乓球、篮球、羽毛球、围棋、象棋、国际象棋、足球、徒步、马拉松等26个单项体育竞赛活动和健身气功、太极拳、龙舟赛等9个传统项目竞赛活动。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先后举办了县级以上全民健身赛事活动61场次,举办绿色骑行、梅花节全民健身徒步、2018联安“祥盛杯”乡村半程马拉松赛、2020嘉华-广东陆河乡村马拉松等规模以上的赛事活动(超过500人)19场次,举办单项赛事活动79场次,举办全民健身主题活动8场次。全县组织发展了各类体育协会共12个,达到每万人0.3个以上的要求;设立了4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和2个健身气功站点;每年都举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科学健身培训,截至2020年全县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1050人。

人居环境

截至2022年底,陆河县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359天,其中优秀300天,良好59天。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比例平均为100%。年末建成污水处理厂8座,污水日处理能力3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7.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年完成营造林38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30公顷,当年新封山(沙)育林1647公顷、退化林修复479公顷、森林抚育2162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73%,活立木蓄积量355万立方米。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全县养老、失业、工伤保险总收入48876万元。全年城乡医疗救助31763人次。资助参保参合的人数达24952人次。年末城镇低保人数318人,农村低保人数8516人。全年城镇职工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20人。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床位500张,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28个。全县注册志愿者人数2.7万人,注册志愿者人均参与志愿服务时数累计142.46小时。

交通

综述

陆河县距揭阳潮汕国际机场110公里,距厦深高铁线陆丰站50公里;宁波-东莞高速公路自西南向东北横穿陆河县全境,自驾至东莞市潮州市约2小时;兴汕高速已建成,北至五华县、南至汕尾城区约1小时。

公路

截至2020年底,陆河县全县公路总里程1598.44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39.24公里,国道里程47.691公里、省道里程98.849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412.668公里。其中县道通车里程195.896公里,乡道通车里程505.34公里,村道通车里程711.432公里。国道G235线平行于宁波-东莞高速公路海丰县揭西县;省道S240从河口镇南至陆丰市。且截至2022年年底,陆河县公路运输总周转量下降12.1%。公路贷运量100万吨;公路客运量60万人。

铁路

陆河县加快轨道铁路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支持完善全县轨道交通建设,加强与潮汕揭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等铁路规划有效衔接,全面深度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轨道交通网。开展汕尾市至梅州高铁(陆河段)前期工作,争取汕尾至梅州铁路延伸至陆河设站,实现陆河县轨道交通零突破。

航空

《陆河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完成河口镇旅游机场建设。

公共交通

至2019年年末,陆河县县共投入使用100部新能源公交车,开通线路17条,通往全县8个乡镇,全县实现新能源公交全覆盖,全面淘汰燃油农村客运车辆,打造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全县出租企业共有1家,出租车辆9辆;只有四级汽车客运站1家。

文化

综述

作为典型的客家山城和海陆丰红色革命根据地的老区,陆河县素有“客俗桃源”的美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截至2020年底,全县共有111处不可移动文物,种类多样,包括古建筑、古葬墓、古遗址、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此外陆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技艺。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市级4个、县级12个。有娘酒、茶叶、柿子饼枣花蜂蜜等特产;陆河主要生产单丛茶系列,有南万单丛和乌凸山单丛两大系列,是中国乌龙茶系列中的名贵品种,含有益于人体的元素高于其它名茶,含有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

文物古迹

通过对8个镇的117个村委和10个居委的实地调查,共完成125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建档工作。经确认,截至2020年底,全县共有古遗址5处、古建筑70处、古墓葬7处、石刻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处、古驿道4处。其中,“德辉楼”“俊德楼”成功列入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九厅十八井

九厅十八井古民居位于广东省陆河县河田镇宝山村委桐树下自然村,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历经数次扩建修整。房屋座北朝南,有正屋及左右各4栋横屋,共9栋,9个大厅,18个天井,故称“九厅十八井”。正屋为聂氏宗祠,上四厅碧吾轩原为私塾学堂,下四厅为王爷宫,门楼名为“德洋楼”。因其世祖曾任省布政使,故屋内悬挂“司马第”匾额,屋外池坪边竖有﹖副旗杆石夹。总占地面积⒉万平方米,建筑8000平方米,屋外禾坪面积873平方米,屋前半月形池塘面积900平方米。墙体为贝壳沙土混合夯筑,析桶为福建省杉木王,瓦为本地烧制。四周由围墙圈护,主体建筑完整,部分附属墙体及门楼已倒塌。2004年12月批准为汕尾市文物保护单位。

昂塘时雍楼

昂塘时雍楼是清末年间(1905年)昂塘富商叶康俊建造的古洋楼,占地面积2300多平方米,共110多个间,1905年开始动工修建,历时13年完工,具有中西合壁的独特建筑风格,已有百余年历史,是陆河县楼房建筑中最古老的建筑之一。2012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0年,陆河县整理申报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1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4项,县级项目3项。

河田高景

河田高景俗称“河田撑景”,历史悠久,取材广泛,文化积淀深厚,起源于河田广福庵庙会。其造型独特,是一种融戏剧、魔术于一体,集高、险、巧于一身的古老民间艺术,巡游传统为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九、日两天进行,在重大节日或重大庆典活动不定期举行。“河田高景”是勤劳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河田客家先民继承传统、传承文化、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结晶,充分体现河田人民传承文化、追求艺术、热爰人生、渴望祖国富强的鲜明个性和人生追求,对启迪民智、强化民众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6年,“河田高景”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人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坑地景

东坑地景源于东坑镇新东村上屋自然村闹元宵活动之—,始于清朝乾隆,由彩旗队、花环队、秧歌队、串花灯、耍金龙、舞狮、舞大象、挑花篮、八音锣鼓、鼓乐队灯组成,内容以历史人物、传奇小说等为题材,编成戏剧情节,巡游景象蔚为壮观。2007年,“东坑地景”入选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名录。

东坑粄景

作为陆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位于东坑镇上罗角村的人们为庆祝等王爷活动而采取的特殊方式,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艺术,始于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86年),已有300多年历史。上罗角村粄景闹元宵,首先是在村的中心点搭起一个几百平方米的灯棚,灯棚里挂满数百个灯笼、彩旗,把灯棚装饰得华丽堂皇,再有各家各户制作的粄景、糕塔、饼塔、果塔等。

饮食

陆河传统饮食习俗主要特点:一是食料,以植物为主,肉食为辅,主粮食有大米、番薯、小麦,其中用大米制作的叛种类繁多,风味独特:肉食以猪肉为主,鱼、鸡、鸭、鹅肉为辅。二是餐数:农闲时早中晚三餐,即两干一稀或一干两稀:农忙时增加上、下午各一餐。三是烹:以热食、熟食为主,冷吃生吃极少,调料有盐、油、酱、醋、生姜。四是酒茶类:以道地黄酒、娘酒、逼酒著称:茶类有米子茶、米程茶、饭茶油茶,按喜庆内容分三朝茶、出月茶、四个月茶等。五是餐具:吃干饭用碗盘、碟及一双筷子,吃稀饭及汤水时用碗、汤匙等。

酿豆腐

是客家人的传统名菜。是用新鲜猪肉、虾米、鱿鱼、红茴香米、蒜、甘薯淀粉等混合剁成馅后,用筷子把肉馅酿入豆腐的食品,吃用方法一是把豆腐放在锅中慢火煎煮再配八角、香料、生姜等佐料焖煮便可食用,这叫焖豆腐。二是将酿好的豆腐放入锅里,油煎至金黄色时加上适当的油、盐、水用小火焖煮约20分钟食用,这叫煎豆腐。三是把酿成好的豆腐放入菜盘或菜钵内,配以佐料蒸熟后食用,这叫清蒸豆腐

客家娘酒

以白糯米,黑糯米为原料,用曲米酒母为糖发酵剂酿造而成,呈红褐色,密甜醇厚、气味芬芳,白糯米和黑糯米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6种维生素,它所含的微量硒是抗癌之王。粮酒乙醇含量低,属于低度饮料酒,有调整人体生理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养颜益血、延年益寿之功效。

客家擂茶

用茶叶、熟芝麻、熟花生混合加少许水、食盐及其它配料倒入钵中反复擂至粘糊状冲开水制成的茶食品,这种擂茶称为清饮擂茶,采摘山梨叶、菘蓝、雪薯叶、苦子叶等野生树叶作为原料擂成的茶,俗称油茶,再炒上芥蓝菜、虾仁、鱿鱼、香菇、豆类等菜类后食用,大多数作为中午餐,这种茶色、香、味俱全,可荤可素,可粗可精,可食用可药用,是中国博大精深茶艺中的一枝独秀奇葩,是客家的瑰宝。

仙人粄

也叫仙草粄它是用干逐风草属、土、清水经过熬煮、过滤、去掉枝叶,拌入甘薯淀粉煮成糊状爽滑可口,色呈黑色,凝结后拌入红糖或蜂蜜即可食用,有解热降血压的作用。

习俗

生活习俗

婚嫁习俗

客家婚嫁旧时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假、迎亲六礼。

“纳采”,即男家备礼请媒人向女家提亲求婚,需用大帖。

“问名”,即男家请媒人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月、日、时、(俗称“八字”);“纳吉”,即男家将女方姓名、八字归家问卜,称为“对年庚、查八字”,然后决定是否“定婚”。

“纳征”,即是定婚后男家带聘彩(即彩礼)向女家正式下聘;“请假”,即择定婚期,备礼告女家征求意见,请假需用大贴;“迎亲”,即新女婿登门女家迎娶,客俗礼仪较为繁琐,现代嫁娶大致经过说亲、送定、报日子、送聘金、送嫁妆、接亲送亲、拜堂成亲等六礼。

建房习俗

陆河农村建房习俗,由屋主请地理(风水)先生根据建房位置,选定房屋坐向,择吉日良时(当地称“看日子”)在屋基四角范围动土,称为“动工”,房屋开始动工建设。主要习俗有择址、动工、放中宫、上梁、安门、放水、作灶、进居等。

岁时习俗

元宵节

“元宵节”,在陆河,人们习惯称“元宵节”为“正月半”或“月半”。主要是这天晚上过的,即在晚上欢度庆祝的。它是陆河民间的第四大节日,仅次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这天,陆河民间一般都要放假,很多地方都举行集体祭神和各种娱乐活动。河田有举行天神爷庙会许福、祭关爷、“舞龙”“闹灯”等活动;螺溪有“恭迎圣驾”“地景”;东坑有“等王爷”“灯会”“地景”活动。各地还有燃放烟花、爆竹等庆祝活动。

四月八

“祭牛节”,农历四月初八日,于陆河各乡镇风行。四月初八在陆河风行村镇有“敬先生”一说(即私塾先生),又有“祭牛节”之说。四月八前一日家家户户和面烙面薄。烙面薄者则是一块直径约一尺见方的生锅片,生起炭炉,架于炉上和好面烙将起来。烙面薄者则是一名精于此项工艺者,一般人是做不来的。有了面薄,预备上好菜料,如绿豆芽、韭菜、虾仁、猪肉、葱头、豆腐丁等炒熟,另备新煎好的猪油和一碗醋。铺好一块面薄把菜料放于上面,浇上油,卷成一长条面卷,进食时,往醋一蘸,食得满口生香,越食越爱食。当地戏称为“卷草席”。此外,还备好菜福建炒面线面条),俗称作“吊颈”。此风俗,以水唇、东坑镇、河田、螺溪、南万等镇为风行。

信仰习俗

“闹龙”活动

“闹龙”活动是陆河县螺溪镇欧田圩(村)民众,祈火龙求来年财兴丁旺、五谷丰登的一项民俗活动,已近200年。活动于每年农历正月举行,分2个内容:白天,迎接螺溪墟“三架景”前来巡游,叫作“围龙”;晚上,男女老少,手持用青竹自制的“水油简”(煤油筒)上山迎“龙”。欧田村“闹龙”活动有一个特别的规矩,出嫁的女儿也要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参加“闹龙”活动,许上新春美好祝愿。

庙会

庙会(俗称等王爷)是东坑镇融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盛会。庙会以一周年为周期,每年以年初四—元月二十日在东坑河田按顺序安排为恭迎圣驾活动,为向公王老爷坛公先圣“酬福、许福”,祈求一年四季无灾无难、合境平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到一处都由信民备供茶、食、五斋、五果、粄托、花灯、三牲等礼品拜祭、读表文、念祭文、奏乐、大锣鼓、乐队、金狮、戏曲、“搬八仙、千金送子”还有东坑粄景,信民接子等传统仪式。

艺术

技艺

陆河擂茶制作技艺

陆河人制擂茶,以妇女见长。其擂茶工具:一是内壁有粗密沟纹的陶制擂钵;二是用上等山苍树或油茶树干加工制成的约1米长左右的擂茶棍。陆河擂茶的最基本形式是用木棒将茶叶在陶钵中研碎成浆、用开水冲开食用。具体做法花样众多,丰俭变化随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称咸茶,只用茶叶、芝麻、花生三样擂成;二为油茶,亦称“生茶”,用新鲜野艾蒿、薄荷叶,生茶叶、槭树嫩叶、生姜、软樟树叶等各种具有药用效果的食用野菜和刚采摘未炮制过的生茶叶上锅经油炒后擂成。

音乐

《南万吉象歌》

当地群众则把大象视为吉祥的化身。为让吉祥长驻,民间巧匠采用竹片为架,用布成皮,制成大象,取名“吉象”,并以当地流传的山歌,配以吉祥的歌词一代代演唱下去,继承发扬。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歌唱内容却不断更新,逐渐演变成山歌对唱形式出现于民间,成了当地固有的一块古老艺术瑰宝。“吉象歌”在当地已是家喻户晓,妇儒皆知,四时吟唱,朗朗上口的民俗音乐。它用最原始的音乐表现形态,抒发人之所思、所感、所见、所闻。以通俗的词句唱出来,以人们“劳作”“感叹”“幽默”“爱恋”等生活在情形,活生生地表达出来。《南万吉象歌》在当地流传有数百年之久,清代已盛极。

舞蹈

狮子舞

流传于陆河各镇乡村的狮子舞,大多活动于新春节日喜庆中。陆河农村有四十余个狮子班,从事此类艺术活动的艺人有400余位之多。狮子舞,又称娑婆弄狮子,也叫金狮舞。狮子舞以相戏、逗弄为主要情节。金狮由两人一头一尾、两个孙悟空、两个娑婆出场表演的,谓之双狮舞;金狮由一个人扮演、一个孙猴、一个娑婆的谓之单狮舞。擎狮头者用狮子道具的尾缠腰间,孙猴子手持红色挥袋、娑婆手舞蒲扇或纸扇,伴随着节奏明朗的锣鼓声(俗称狮锣鼓),表演起金狮智取孙猴手中的挥袋,口含挥袋跃上八仙桌戏耍,孙猴和娑婆在桌下竞逐、相互戏耍的滑稽情节。

戏剧

河田高景

“河田高景(飘色)”这一民间艺术是随着中原汉族南迁而来的。明代已在岭南形成喜爱戏剧的风俗,粤剧便是相当部分地区客民所喜欢的剧种,随之也涌现了一批名角,凡有节日,客民必须演戏,一饱眼福。到清代咸丰年间,尤因粤剧名伶李文茂率众响应太平军失败,清廷下诏解散所有粤剧班,禁止演戏。习俗不易改,禁令不能违。遂以小孩扮成戏曲人物,赋以戏剧内容,以木柜抬送巡游,配以鼓乐,恰似在一个个小舞台上演戏一般。每一个色板(景屏)扮演一个汉族历史传统中的故事、人物。

罗洞木偶戏

罗洞木偶戏始于清朝咸丰年间,有150多年的历史。木偶是用樟木雕刻的人物、动物形象,用十至二、三十条线连接在一起,以牵提活动表现人物或动物动作的一项表演艺术。表演角色多种多样,以古装戏为主。背景音乐有汉曲、民间小调、现代歌曲、客家山歌等,念白全用客家话,表演形式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动作形象逼真,切合当地风土民情,颇受群众喜爱。经过传承加工,成为一块独具客家民间地方特色的艺术瑰宝。1999年4月22日,广东省1台“艺术太空摄制组”拍摄转播。2001~2003年多次参加市、县表演,均获奖励和好评。2015年11月,入选广东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地方特产

黄米酒又称娘酒。妇女分娩坐月子期间必喝的一种滋补食品,由糯米、酒娘、白米酒等配料精制而成。其色金黄,味清香,食之甘醇可口。具有滋补身体的功能,陆河几乎每家每户都会酿黄酒,且长年储备,常饮不厌。

美人芋,又称番芋或姜薯,学名人蕉科芭蕉芋,生植形态近似观赏花卉美人蕉。根块含丰富的食用淀粉,据中山医科大学食品检验表明:该食品高食物纤维、高铁质、低脂肪、低热量、对人体降低血压及胆固醇,清热解毒,预防癌症及糖尿病,以及减肥美容有明显的食辽功效,本产品不含食品添加剂,用先进机械设备结合传统工艺精制而成食法随意,烹调容易,色香味美。

乌盾山茶是华南农业大学茶业科学研究所陆河县乌盾山茶场科研基地生产的有机茶,是2002年省科技厅“星火计划”项目推荐产品。该茶产自海拔1000多米、常年不喷农药、不施化肥,无污染,所产茶叶茶性平和,具自然野生茶味,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常饮可延缓衰老,是人体健康的天然饮品。

古村落

石下坝村

石下坝村位于榕江支流吉溪河畔,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它背靠海拔达880米的陆河名山观天嶂,面对平原沃野,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全村约800人,皆为彭姓。石下坝村的主要古建筑为恒泰楼,它占地面积达2500平方米,土木瓦结构,系由该村开基始祖彭九成所建,据说前后花了二十余年才完工。

莲心湖村

莲心湖康吉楼位于陆河县水唇镇高峰行政村莲心湖村,建于清光绪十五年,砖木结构,坐东南向西北,平面呈矩形,为“上五下五”建筑布局,左右各两横屋,前有院落、门楼、禾町和池塘,总面阔61.2米,总进深28.2米,建筑面积1726平方米。为汕尾市地区的客家民居,对研究当地的客家民居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及文物价值。

墩仔寨

陆河县水唇镇墩塘村墩仔寨,古称吉康都仑岭乡墩仔寨。是建在一个一万多平方的大石头上,古寨建筑面积有5400多平方米,是座典型的客家围笼古寨,建寨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古寨的建筑结构是按客家民居的独特风格,集实住性、科学性、民俗性、艺术性于一体而建造。古寨气派豪华,端庄古朴,堪称建筑史的经典之作。那里有四百多年前余一宇公遇仙人的传说;有天下独一无二的天然生成的石门槛;龟形构建的寨仔;神泉龙井有五奇;仙人踏石、举人石、秀才石,龟背石、龟尾石等闻名遐迩,风光旖旎的古迹。还有货郎得富贵,大仙送白银,明师荐宝地,长孙中举三奇遇,台湾后裔寻根等故事。古寨钟灵秀,英才辈出,有一百三十五位举人秀才及九品官以上人物。

风景名胜

综述

陆河县旅游资源丰富,截至2023年8月,共有1处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1家AAA级国家旅游景区。境内的神象映湖(南万镇神象山、南天湖)、白水飞瀑(螺溪镇白水、黄金坑竹林)、许山飞龙(河田镇火山嶂)、岭南香雪(东坑镇共光梅园、水唇镇螺洞梅园)、观天望海(水唇镇观天嶂)、紫燕衔花(上护镇燕子岩)、南屏雄狮(河口镇狮子嶂)、激石烽火(新田镇激石溪革命根据地)被誉为陆河八景。

重要景点

陆河世外梅园旅游区

陆河县螺洞世外梅园旅游区是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东省旅游重点扶贫村、陆河县乡村旅游发展先行点、陆河县三大梅园之一,2016年12月,经汕尾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7年,该景区加大资金投入,先后建设了梅花缘拱桥、梅园栈道、梅花飘台、世外梅园停苑、人文客栈、乡村图书馆、罗洞木偶剧院、溪心岛公园、擂茶基地、楹联长廊、十里花溪、风调雨顺桥、梅园迷宫、写生基地等一批旅游配套设施,投入资金约1200万元。

南万花海旅游区

南万花海景区有千亩花卉观赏区、休闲观光步道、趣味娱乐设施、城堡驿站等。一年四季能赏花,给游客将带来全新的芬香之旅。园区设有六大区域:分别是花海观赏(网红桥)、寻龙古道(重温红军路)、南万椎涛(瀑布,桫椤,丛林穿越,滑索等)、水上乐园、野炊区以及采摘区。

陆河八景(部分)

神象映湖:位于南万镇南告村。源自大象救皇帝传说。相传南宋端宗赵昰及卫王赵昺(宋帝)逃亡至此,被元兵烧山困住,临危之际,一大象从涧中吸来清泉打湿方圆三丈区域,救下宋端宗。端宗醒后,大象朝天大叫两声不见,端宗称奇,细观周围,方知大山俨然如一只大象。1978年南告水库建成后,湖光山色,景色怡人,山型大象临湖而立,象鼻入湖中似沽水欲起救主,栩栩如生,当地故称神象山。

岭南香雪:陆河县境内梅园达20多万亩,乃岭南梅花规模之最。东坑镇共光梅园赏梅声名远播,被授予“中国青梅之乡”。梅园内有香雪谷、玉龙山,与水唇镇螺洞“世外梅园”并享盛名,同高树坪梅花古道、石塔梅田盛景、丰田驿路梅花、剑门古树梅韵、河东梅涧闻香、南告早梅初开逐步连片。每逢二十四节气之小大寒,漫山遍野的梅花凌寒盛开,香沁心脾,铁骨疏影,浪漫高雅;游人纷至,踏雪寻梅,成为陆河旅游最响亮名片。

激石烽火:激石溪革命根据地先烈纪念园位于陆河县新田镇西北端激石溪革命老区境内,地处海丰县惠东县紫金县三县交界处,是中国工农革命时期中国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革命政权的后方根据地。纪念园位于激石溪村委上垸自然村,规划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首期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主要设施有:烈士纪念碑、杨其珊雕像、烈士纪念馆、革命英雄浮雕、景英亭、“浩气长存”牌坊、广场、雨花石观光台、大理石台阶、园林绿化等以及其他配套设施。

对外交流

侨务

陆河县是广东省著名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17.50万人,分布于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东南亚各国有11.30万人,欧美诸国有5.60万人。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居海外有0.60万人。归侨、侨眷和港澳台眷属7.27万人。华侨华人长期为所在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和社会繁荣作出贡献。陆河县有香港、澳门同胞共6.80万人。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2021年11月,陆河县入选2022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名单。

2020年7月,陆河县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陆河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广东省片区)。

2020年3月,陆河县获得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2019年11月,陆河县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19年3月,陆河县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海陆丰片区)。

2018年8月,陆河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参考资料

陆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3-23

广东省陆河县蕨类植物资源调查与生态特征分析.中国知网.2023-09-17

关于《陆河县湿地资源普查报告》《陆河县湿地资源保护规划(2021-2030)》《陆河县湿地资源保护实施方案(2021-2030)》的公示.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5

陆河概况.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3-23

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3-23

2022年陆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陆河年鉴.广东省情网.2023-08-25

陆河县民族组成数据.红黑人口库.2023-08-28

陆河县政府信息公开指南.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3-23

徐小飞,孔庆雨,叶甫良等.广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践与探索——以陆河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为例[J].广东水利水电,2021(11):106-109+114..中国知网.2023-09-17

李冰敏,关开朗,马绵英等.陆河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及利用[J].浙江农业科学,2023,64(08):1935-1938.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548..中国知网.2023-09-17

陆河县志.广东省情网.2023-08-25

陆河县行政区划、交通地图、人口面积、地理位置、旅游景区景点等详细介绍.闲游网.2023-08-28

广东省陆河县,中国十大诗意小城之一,客家风情新山城.陆商网.2023-08-28

陆河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优化研究.中国知网.2023-09-17

海丰县志(1988-2004)上册 | 广东省情网.广东省情网.2023-08-28

陆丰县志 |.广东省情网.2023-08-28

陆河县 2021 年度 18 座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项目用户需求书 .百度文库.2023-09-17

陆河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5

广东榕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5

陆河南万红锥林省级自然保护区.陆河县人民政府网.2023-08-25

广东陆河花鳗鲡省级自然保护区.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5

领导.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聚焦两会】陆河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胜利闭幕 余加瑞当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程永东当选县人民政府县长.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程永东.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陆河县人口数据.红黑人口库.2023-09-17

陆河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9-17

政府工作报告.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龙头企业头部企业纷纷落子,陆河做对了什么?.百家号.2023-08-28

陆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陆河县“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陆河县农业农村局2021年度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转发:产业不断提质增效,陆河单丛茶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陆河县农业农村局.2023-08-28

统计数据.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产业园区.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陆河国泰青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陆河招聘网.2023-08-28

大量保价收购青梅!省级产业园牵头实施公司寻找青梅种植基地.搜狐网.2023-08-28

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9-17

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9-17

陆河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十三五”规划总结评估报告.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9-17

广东深汕梅高铁争取纳入“十四五”铁路规划 粤东打响高铁建设战.百家号.2023-08-28

深汕梅高铁:“陆河北站”的规划地点示意图,揭西站恰似设置在这个镇上….搜狐网.2023-08-28

陆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陆河县“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9-17

《陆河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公示.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历史文化.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31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08-31

汕尾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百度文库.2023-08-31

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11-04

志书里的海陆丰——昂塘时雍楼.微信公众平台.2023-08-31

历史文化.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陆河客家民风民俗.微信公众平台.2023-08-28

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陆河擂茶制作技艺.广东省文化馆.2023-08-28

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罗洞木偶戏.广东省文化馆.2023-08-28

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水唇镇六大景点之三:广东省最美古村落——莲心湖.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水唇镇六大景点之一:广东省最具建筑特色古村落——墩仔寨.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陆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喜讯!汕尾市陆河县螺洞世外梅园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汕尾螺洞世外梅园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8-28

生态南万,风景独好!无需远行~.百家号.2023-08-28

醉美“陆河八景”揭晓 擦亮生态旅游名片.搜狐网.2023-08-28

激石溪革命根据地先烈纪念园.陆河县人民政府.2023-08-28

欧阳金谷书法:将军风骨 战士本色.央视网.2023-08-30

谢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4-09-14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荣誉与相关排名.博雅地名网.2023-08-28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