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栗(Castanea henryi(Skan)Rehder \u0026 E. H. Wilson)是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植物,又名尖栗、剪栗、旋栗,广泛分布于秦岭南坡以南、五岭以北各地,但台湾及海南不产。锥栗喜光,耐旱不耐涝,常生于海拔100~1800米的丘陵与山地。
锥栗是高达30米的大乔木,胸径1.5米,小枝暗紫褐色。叶长圆形或披针形,顶部长渐尖至尾状长尖,新生叶的基部狭楔尖,成长叶的基部圆或宽楔形,叶缘的裂齿线状长尖,叶背无毛,但嫩叶有黄色鳞腺且在叶脉两侧有疏长毛。雄花花簇有花1~3(~5)朵,每壳斗雌花仅1花(稀2或3)发育结实。成熟壳斗近圆球形,坚果手机顶部有伏毛。花期5~7月,果期9~10月。
锥栗生长速度快,可做造林树种,木材坚硬,耐湿,可以做建筑和家具用材。锥栗根系发达,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锥栗的坚果口感香甜,富含可溶性糖、脂肪、氨基酸、蛋白质等多种成分,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
形态特征
茎
锥栗为高达30米的大乔木,胸径1.5米,冬芽长约5毫米,小枝暗紫褐色,托叶长8~14毫米。
叶
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0~23厘米,顶部长渐尖至尾状长尖,新生叶的基部狭楔尖,两侧对称,成长叶的基部圆或宽楔形,一侧偏斜,叶缘的裂齿有线状长尖,叶背无毛,但嫩叶有黄色鳞腺且在叶脉两侧有疏长毛,开花期的叶柄长1~1.5厘米,结果时延长至2.5厘米。
花
雄花序长5~16厘米,花簇有花1~3(~5)朵,每壳斗有雌花1(偶有2或3)朵,仅1花(稀2或3)发育结实,花柱无毛,稀在下部有疏毛。
果实
成熟壳斗近圆球形,连刺径2.5~4.5厘米,刺或密或稍疏生,坚果长15~12毫米,顶部有伏毛。
物种分布
锥栗广布于中国秦岭南坡以南、五岭以北各地,但台湾及海南省不产。
生长习性
锥栗生于海拔100~1800米的丘陵与山地,常见于落叶或常绿的混交林中,常与甜储、缺萼枫等混生成林。花期5~7月,果期9~10月。其喜光,在结果期间,需要有充分的太阳直射光;温度适应范围较宽,最低温度不可低于24°C,最高温度不超过 42°C,年平均温度9~22°C;落叶后树体即进入休眠,休眠期的最适温度为0°C,可耐-16°C低温。锥栗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不耐水涝;根系分布比较深,适宜生长于肥沃、疏松、深厚、pH值5~6的酸性土壤中。
锥栗是速生树种,种子发芽力强。苗期生长快,年高生长达60~80厘米,造林后在适宜环境条件下,每年生长可达1~1.5米。实生或萌生锥栗林5~7年开始结实,15~20年生后进入盛果期,60~80年生后果实质量下降,逐步进入衰老。嫁接锥栗林一般3年开花结实,6~7年生进入结果期。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锥栗是种子繁殖,在春季新枝下部出现雄花序,雄花序散出花粉后脱落,依靠风进行传粉,结坚果。随着生长,坚果外壳变硬并出现褐色,最后与壳斗分离,依靠重力或风的作用落到地上。
人工繁殖
扦插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母树,选择无病害、当年生的枝条,剪成合适长度的穗条,随后在清水中浸泡,插时用滑石蘸生根促进剂来处理穗条,扦插后定期浇水、施肥、除草。
嫁接繁殖
在砧木离地面合适高度的光滑部位由上而下略带木质部平削一刀,留少量表皮,选择生长健壮充分木质化的接穗,在饱满芽背面芽体上方自上而下略带木质部平削一刀,再反转接穗,在芽的下方适当位置削成斜面,最后在芽的上方剪平,将带枝的芽片插入砧木切口处,对准形成层用塑料带包扎,先实生苗定植后嫁接的用塑料带包扎,外露芽体。
组织培养
取锥栗的种胚、叶片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和抗褐化处理,诱导其形成愈伤组织,再对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也可以取茎段为外植体,在消毒后促使腋芽萌发,待芽苗增殖生根后进行炼苗移栽。
栽培技术
选地与移栽
选择生态环境条件良好的丘陵低山,肥沃、疏松、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造林前整地、定穴,穴内用腐熟有机肥作为底肥,肥料与土壤等拌匀后回填。栽苗前要将苗木根系蘸透泥浆,部分主、侧根过长的苗木要修剪短截。植苗时挖开定植穴回填土堆,将苗木根系置放于开口处,嫁接口略高于地表。扶正苗木,将回填土分多次压实压紧。
田间管理
苗木定植后,及时浇透水,覆盖地膜保水保。萌芽至展叶期,喷施混合肥,适时进行除杂草、浇水。锥栗结果期以有机肥为主,少施化肥。根据立地条件与种植密度,在锥栗行间种植绿肥作物,如矮秆豆科作物等,并在林下养殖鸡等复合种植。在锥栗树下覆盖秸秆、禾本科杂草等,利于保湿、保温、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选择枝下主杆,与主杆连接的中心枝条及时剪断,同时选择两侧枝叶茂盛的数个枝条作为主枝来培养,及时剪除多余的病虫枝、重叠枝。。
采收
采摘时优先采摘栗苞开裂、果皮呈红棕色且发亮的油栗,未开裂的栗果可等开裂后再摘。采收回来的栗果晾晒数天可自然脱落,也可选择机器脱落。脱落后的坚果应及时进行筛选,分类堆放。选用透气良好的编织袋或竹筐将分类好的坚果装好放入冷库中储藏。
病虫害防治
锥栗主要病害有栗疫病、皮疣枯枝病、栗碳病等。治疗栗疫病需要先刮除病斑,再涂“402”抗菌剂和敌百虫或敌敌畏的混合液;皮疣枯枝病可以喷洒“402”加乐果进行防治;栗碳疽病可以使用“402”、“大生M-45”等药剂进行防治。
锥栗常见的害虫有栗瘿蜂、栗实象等。春季栗树开花前挂捕食螨防治叶螨、瘿螨等,利用赤眼蜂卵寄生来防治多种害虫。惊蛰前在树干上涂粘虫胶,粘杀越冬害虫。在生长季使用植物源农药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等药剂进行防治。同时加强冬季清园消毒工作,在栗树休眠期修剪后,全园喷石灰硫黄合剂。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锥栗是高大乔木,树干挺直,生长迅速,属优良速生树种,且木材坚硬,耐腐蚀,耐潮湿,可以做建筑和家具用材。壳斗及木材中含有大量的单宁类物质,可以提取胶,也可以与兽皮结合制成皮。锥栗壳富含天然色素,可以作为提取棕色素的原料。
生态价值
锥栗的根系强大,根系垂直扎根深、水平分布广,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作用。
食用价值
锥栗的坚果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糖、脂肪、氨基酸、蛋白质等,果实外形美观、果肉口感香甜,吃法多种,可炒食、煮食、生吃、清炖食,且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食品。锥栗还可以作为原料参与其他食品的制作,如锥栗桂花糯米白酒。
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拉丁名.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