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清寺
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北的天台山麓,是中国著名古刹之一,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佛教天台宗的祖庭,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晋王隋炀帝按照智顗(智者大师)遗意始建国清寺,并依据智顗(即智者大师)遗书中“寺若成,国即清”的意思而得名。国清寺现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四殿、四楼、六堂、连缀廊、穿堂、过厅等,共有8000余间房屋。国清寺自隋朝建成,经唐、宋、元、明、清的历代修缮,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奉敕重修。
国清寺是一座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隋代古刹,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同时也是中、韩、日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力,是全世界佛教信徒们朝觐圣地。2001年,国清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隋唐初建
杨坚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依据法华宗创始人智顗亲手所画的样式,在此创建天台寺,但限于资金,未能建成作为正式祖庭的寺庙。他在临终遗书晋王,说:“不见寺成,瞑目为恨”。晋王隋炀帝(后为隋炀帝)见书后,极为感动,便派司马王弘监造国清寺。国清寺初名为天台寺,隋炀帝为巩固隋朝大业,取“寺若成,国即清”之意,改名“国清寺”。国清寺是中国创立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初建的国清寺寺址在现在大雄宝殿后面约100米处的八桂峰前山坡上。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钦赐国清寺额,日本僧人最澄偕弟子义真于唐贞元十年(公元804年)来寺,从道邃、行满学习天台教观,并依道受菩萨戒,回国后创立了日本佛教法华宗、日莲宗,奉国清寺为祖庭。
唐宋时期至清
唐武宗于842年颁发了一系列禁佛毁寺的敕令,全国共拆寺四千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余人,国清寺在845年被强行拆毁,这一事件,即历史学家所称的“会昌法难”。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书法家柳公权在重修后的寺院后石壁上题写“大中国清之寺”六个大字摩崖石主刻,保存至今。约唐中叶,禅宗开始向台州天台山的渗透,最终导致国清寺易主事件的发生,禅宗一步步将天台宗势力挤出天台山,最后天台祖庭国清寺为宋代禅僧真歇清了入主,天台宗的法脉终于在国清寺中断了。11世纪,高丽僧人义天曾至国清寺求法,将法华宗传入朝鲜半岛。
北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真宗赐金万两大修,诏改“景德国清寺”。国清寺曾在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进行了整修和扩建,修建后的国清寺,规模宏大,殿宇辉煌。有兜率台、清音亭、雨花亭,殿后有雷音堂、振奎阁,阁后有无畏室,室后有更好亭,旁边还有云顶庵、古竺院、栖云楼等建筑。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宋高宗赵构正式下诏,诏令“易教为禅”,国清寺成为禅宗“五山十刹”之一,命令国清寺“易教(指天台宗)为禅”。后来虽然有湛堂性澄说服孛儿只斤·忽必烈,曾经恢复过国清寺天台祖庭的名义,但却是短暂的,朱元璋上台后再次下诏要求禅僧昙噩住持国清寺,国清寺重新成为禅院,这桩“易教为禅”的公案一直延续到近代,1931年才由天台宗后起高僧谛闲将这桩公案彻底翻了过来。
国清寺在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进行过一次全面整修,如今见到的国清寺已经是经过清朝整修过的版本,经历了朝代更迭的国清寺,在康熙初年已经年久失修,在康乾盛世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帝王的接力重建中,国清寺恢复了寺观。
20世纪60年代至今
20世纪60年代文革期间,古刹遭劫,佛像被毁,国清寺再次遭遇重创,古刹遭劫,佛像被毁,国清寺被迫改名为国清生产大队。1972年日本田中首相访华,曾表示要到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朝拜祖庭,鉴于当时国内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周总理婉拒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待田中角荣离开中国后,派人亲临调查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心下,国务院于1973年3月24日下发了《关于整修天台山国清寺等问题的请示报告》。1973年,周恩来下令敦促在1975年前完成国清寺修复,并拨款30万元,同时从北京调运大量珍贵的佛像、法器到该寺。1975年10月,日本天台宗访华团来国清寺朝拜,国清寺也由此成为了“文革”期间全国唯一对外开放的寺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进一步落实宗教政策,房产、文物全部归还寺院,1984年重新复办了天台宗佛学研究社(今天台山佛学院)。如今的国清寺,除了将天台宗传播到日韩之外,还传播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地区。
2001年,国清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布局
国清寺占地达7.3万平方米,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现有6000多间房舍。建筑依山就势,层层叠高,分五条纵轴线布列, 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六百多间古建筑,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
国清寺选址富有特色,“环若列屏,林泉青碧。宅幽而势阻,地廊而形藏。”宋人夏竦写诗赞道:“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小院分寒水,虚楼半落晖。”国清寺北倚八桂峰,东靠灵禽、祥云两峰,西依映霞、灵芝两峰,五峰环绕,只在南面有个豁口,为通向天台县城的通道,使古寺深藏幽谷之中,可见寺址的选择是很有一番深意的。 国清寺的山门,其他寺庙一样面南而坐,具有正规的建筑轴线,严格的布局;但在山门处理上,却陡然转过九十度,朝东而开。据《地理直指原真》载:寺院的开门之法“亦依《八宅周书》例。然坎、艮、震、、离、坤、兑七山可开正门,惟乾山一局、辰、巽、巳三向不可开正门,或从青龙首己位出入,或从白虎首己上开门”。国清寺大门的开发,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
隋塔、寒拾亭、“教观总持”照壁,丰干桥、“隋朝古刹”照壁和国清寺山门顺地势安排,自然散落各处。 国清寺建筑雄伟,庄严,分为五条纵轴线,中间为主轴线线,西面一轴线,东面二轴线,每条轴线上,又有一系列横向轴线。正中轴由南而北依次为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其中弥勒殿、雨华殿、大雄宝殿等为清代早期原构。西轴线为鱼乐国、安养堂、三圣殿、罗汉堂(文物室)、鹅子碑、妙法堂(楼上为藏经阁),三圣殿、罗汉堂和禅堂为南方典型厅堂建筑。东一轴线为聚贤堂(僧众餐厅)、方丈楼、迎塔楼,妙法堂、方丈楼和迎塔楼为中西合璧近代建筑。东二轴线为里客堂、大彻堂和修竹轩。
寺内外古树名木广布,现存主要建筑是南宋时重建的隋塔、雍正年间重修的山门、弥勒殿、雨华殿和大雄宝殿等,以及建于清代中后期的西路三圣殿、罗汉堂和东二路的禅堂。西路的妙法堂和东一路的方丈楼、迎塔楼建于民国时期,均保存完好。
主要建筑
塔碑
在国清寺主建筑群后的小山坡上的松林中,有一座重檐挑角、方石铺地的碑亭。亭额上写着“法乳千秋”四个金字,在碑亭左方,有一口围着石栏的古泉,上刻“锡杖泉”三字,相传宋僧普明坐禅于此,因寺内取水不便,遂以锡杖顿地曰:“此处当有泉!”即有泉水涌出,故名。亭中还有三座按照品字形排列着的长方形石碑。
正中的丰碑碑座高0.86米、宽0.86米、长1.86米、碑身高2.6米、宽1.26米、厚0.11米,为“天台智者大师赞仰颂碑”,长篇碑文和诗赞颂佛教天台宗创造人智者大师。右连的丰碑稍低于智者丰碑,为“行满座主赠别最澄大师诗碑”。左边的一座丰碑的大小与行满碑大小相同,为“最澄大师天台得法灵迹碑”。三座丰碑的背面,篆刻着日本山田惠谛1982年5月写的敬白,长篇日语铭记了高祖先德,寄托着中日两国永远和平友善相处的美好的愿景。
隋塔
隋塔位于天台县城关镇东北6里,又叫报恩塔,是晋王隋炀帝为报智者大师给他授菩萨戒的师恩于隋开皇(公元598年)年间建造的。此塔六面九级,高59.4米,在浙江省现存古塔中是最高的。原塔为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因时日久远,飞檐斗拱腐烂,只剩中间的塔体。民国初整修时,从塔中取出7方隋朝线刻佛像,艺术价值很高,现藏寺内三圣殿前塔碑室。
七佛塔
七佛塔在国清寺山门前,由七支小佛塔供奉过去七佛,塔面上刻着过去七佛的名号而得名。日本著名的“国东塔”,就是以我们国清寺的七佛塔为祖型而建造的。在七佛塔的上方有一块方形墓碑,是唐一行禅师的衣冠冢。释一行曾入国清寺拜师学习算法,对国清寺留恋万分,希望常住于此,因此后人就在此立了衣冠冢来纪念他,这也是全国目前仅存的一座一行禅师衣冠冢。
钟鼓楼
弥勒殿是国清寺第一个殿,出了弥勒殿可以看到两旁的钟鼓楼,鼓楼下供奉观音菩萨,钟楼下供奉地藏王菩萨,一般在寺院举行重大佛教仪式、有重要宾客来寺才撞钟擂鼓。佛界认为,人生有108种烦恼,撞一记钟可消除一种烦恼,因此在寺院中倾听钟声,可消除烦恼,增长智慧,远离地狱,早日成佛。
雨花殿
雨花殿位于国清寺正中轴线,由南而北排列的第二座建筑。“雨花”是法雨天花的意思,相传国清寺建成后,方丈灌顶曾开筵讲解《妙法莲华经》,讲到精妙之处,人们能感觉到天降法雨,落入心田,因此取名“雨花殿”。
雨花殿即“天王殿”。殿里供奉着四大天王,分别是手持无弦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手持无鞘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手持无鳞龙的西方广目天王;手持无骨伞的北方多闻天王。四大天王各护一方天下,民间根据他们所执的四种法器剑、琴、伞、蜃连在一起,隐喻风、调、雨、顺,寄托“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雨花殿外,分别有两颗四百年以上的树龄的香樟木和柏树。
隋梅
隋梅位于大雄宝殿右侧,它由国清寺方丈章安灌顶大师亲手所植,国清寺作为隋朝古刹,中间曾经历多次整修,但这株梅果自寺院建立以来一直生存至今,千年来一直看着国清寺的荣辱兴衰,是名副其实的隋代古梅。
隋梅曾在文革中濒临死亡,后来,周恩来总理关怀国清寺,拨款重修国清寺后,经过寺僧的精心呵护,重现生机,至今仍然硕果累累。1964年郭沫若先生来到国清寺视察,曾为隋梅作诗一首:“塔古钟声寂,山高月上迟,隋梅私自笑,寻梦复何痴”,“梅亭”二字也是他的笔迹。天台同盟会会员陈钟祺、画家赖少其等也在隋梅旁写下过“隋梅”碑记及跋语。国清寺也经常以1400多岁的梅果来款待嘉宾,被日本僧人称为“长生不老果”。
观音殿
观音殿位于国清寺正中轴线,由南而北排列的第五座建筑。观音殿是1986年由美籍华侨捐资兴建的。观世音在唐代因避李世民的名讳而被称为“观音”。观音因发愿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而深受百姓信仰。现在我们熟知的观音都是女儿身,体态丰腴,其实在佛教刚传入中国时,观音是男儿身,且留有两撇小胡子,因在唐代时,为了迎合众多女性追捧者需求,观音便逐渐演变成为了女儿身,体态丰腴也是符合唐代时的审美标准。
观音殿有一尊千手千眼观音像,手托日月,法力无边。“千手”表示护持众生,“千眼”表示观照世间。该观音像有五级十一面,下面三级面相慈悲,称之为“善面”,第四级面相凶恶,称为“恶面”,最后一级是“佛面”,意思就是无论善人还是恶人,只要一心向佛,苦心修炼,就终能成佛。观世音背后是她为救世而变化的32化身。
方丈楼
方丈楼位于国清寺东一轴线,是一座两层七开间房子,位于国清寺建筑群东部的中心位置上,前有“聚贤堂”(斋堂──僧众用餐的地方),后有迎塔楼(寺中宾馆)。楼前有一个很大的方石铺地的院子,院中花木繁茂,五光十色。
方丈楼廊下宫灯高悬。方丈楼正中直条排列着三张八仙桌,两旁各有三排茶几木椅方凳,条桌上方挂有“弘阐天台宗”的大红底金字匾额,额下排有名画家邵宇、王子舞写的智者大师水墨画像。旁边挂有几幅名人字画,整个方丈楼布置得十分富丽堂皇,这是国清寺接待中外来宾的地方。
照壁
在天台山国清寺书写了“隋朝古刹”四个楷体黑字的壁墙东头转弯处是寺门,照壁上保留着民国时期的佛学家、国画家王震先生在1935年题写的“教观总持”四个大字,“教”指的是教理教义,即佛教的思想精髓,也就是理论。“观”,指的是观心观法,即天台宗的修持方法“止观”,也就是实践。“总持”是梵语“陀罗尼”的意译,其原意是总持一切无量佛法而不失散。这四个字通俗的解释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也是天台宗的立宗之本,是天台宗能经历千年,至今仍然生机勃勃的原因所在。
妙法堂
妙法堂是国清寺西轴线上的建筑之一,天台宗是重讲经说法的教派,这里就设有讲堂,因其经典是“妙法莲华经”,故称“妙法堂”。堂中设有法师讲经台,台壁正中挂着智者大师画像,上方悬有一匾,上书“台宗讲席”,为民国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题写的。后壁供奉西方三圣,上悬“即是灵山”四字,彰显天台山及智者大师之地位。妙法堂的上层是藏经阁,藏有历代的经文典籍孤本及佛像,包括清雍正年间钦赐的《清敕修大藏经》等珍贵经典。
鱼乐国
鱼乐国在寺庙的西南角,也在寺庙的西轴线上,鱼乐国是国清寺中的放生池,那里的环境,古木参天,鸟语花香,十分幽静。天台宗的开创者智者大师是中国大规模放生活动的倡导者,一生在各地建造放生池上百处。因此在天台境内的很多寺院,放生池的规模都非常大。
照壁上留有民国书法家王震先生题写的“南无观世音菩萨”七个大字,也点出了这里是积累善心的地方。放生池的西边的石碑上刻“鱼乐国”三个大字,是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手笔。后面“清心亭”上写着“石上清泉松间明月,山光鸟性潭影人心”,意在使人清心寡欲,好生向善。园内有一块由清乾隆御赐并记载雍正末年重修国清寺的御碑,和一块记载1973年重修国清寺的历史的石碑。
主要文物
寺内分布大量文物古迹如元代楠木雕刻十八罗汉、明代释迦牟尼青铜像等,寺前有唐一行禅师纪念墓及“一行到此水西流”胜迹,寺后有王羲之、柳公权、黄庭坚、米芾、朱熹等摩崖手迹。
相关活动
盂兰盆法会
智顗在天台山开宗立说后,定每年在各寺院庵堂举行盂兰盆法会。时间是农历七月初九至十五,共7天。以为报父母养育之恩,亦求延年益寿。时国内外信徒云集,可达数千人。法会期间,每天上午由首座在妙法堂讲盂兰盆经,约2小时。
佛诞法会
佛诞法会主要是纪念佛、菩萨、祖师的生日、圆寂日、成道日。
以上法会,以四月初八、六月十九最为隆重。到时,十方大众齐集大雄宝殿或观音殿,梵香上供,诵经礼佛。法会由方丈主持,僧俗均可参加。
主讲由德高望重,精博佛学的法师担任,既可是本寺僧人,也可向外寺聘请。国清寺讲经,一般在妙法堂举行,仪式是先维那鸣钟,引礼师击,主讲法师登堂。接着维那指挥唱颂香赞,然后主讲法师开讲,讲毕回向。讲经时间视经文长短而定,长的达6个月之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清寺经常开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长时间停止活动。1985年后,重新开讲,每年举行l~2次。此外,国清寺法师亦有应省内外寺院邀请前去讲经。
传戒受戒
传戒受戒是出家僧尼和在家信徒传授戒法的仪式。传戒受戒或称开戒、放戒。对受戒者说,只有通过仪式,求戒者才是正式僧尼。戒法有五种: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法堂进行,第二阶段在戒堂进行,第三阶段在大雄宝殿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传戒时间长达数月,现在一般在30天以内。正式传戒由戒师主持,必须有三师七证到场。受戒者男分比丘、沙弥二等,女有比丘尼、沙弥尼之分。俗家信徒受五戒后,男称优婆塞(清信士),女称优婆夷(清信女)。1988年底,高明寺传戒,三师七证主要向国清寺聘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僧尼约450人。
水陆道场
水陆道场是国清寺最大的佛事活动,相传始自南朝梁武帝萧衍。应施主之请,为生者祈求身心安乐、内各福寿绵延,使往生者位登上品,高超莲界。行仪前夕,全寺僧众(最少60人)领前,施主在后,先后在寺内绕场,最后进大雄宝殿回向。绕场一圈,表示寺内一切闲神鬼魅已经清除。
水陆道场 设大坛、内坛、华严坛、法华坛、诸经坛、净上坛等6坛,每坛各司其职。大坛拜《梁王忏》24部,法华坛念《法华经》24部,华严坛念《华严经》1部,诸经坛念《光明经》、《楞严经》、《佛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大方广圆觉经》各24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各120卷,《梵网菩萨戒经》48卷。
一堂水陆,需时7天。第三天凌晨一时许,全部施主进入内坛,局外人不得入内。从当天上午仪式开始。第四天上午,主法在大雄宝殿内主持对施主作开示。第五天晚上,主法主持在内坛对施主作幽冥戒。第六天凌晨三时许,主法主持在大雄宝殿前举行斋天仪式。当晚举行五方焰仪式,约5小时左右。第七天上午,全寺僧众参加送牌位。下午一时许,开始最后的仪式,将水陆榜文、疏文、花柏、纸马送出山门外焚化,最后至大雄宝殿回向。
报恩法会
释氏渭父母、师长、国王、施主于已有恩(称四恩),为报答恩惠,仪式有报恩法会。国清寺作为中、韩、日佛教天台宗的祖庭,日本也曾多次派遣相关代表来到国清寺参加典礼或法会。1982年,日本天台宗祖师碑揭幕访华团来国清寺参加3座碑落成典礼及报恩法会,1986年,日本日莲宗派团至国清寺参加“南无妙法莲花经幢”揭幕典礼,1987年,日本天台宗佛教青年联盟参拜纪念法会,为纪念日本天台宗开创1200周年,来国清寺参拜。
其他活动
寺庙传说
智者大师与寺名来源
传说天台宗祖师──智顗从江陵远道而来到天台山时,路遇一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交谈中得知,这老和尚名叫定光,学识渊博,佛法造诣高深,智者就拜他为师。智者在天台山弘扬佛法,想新建一座寺庙,定光指点他要寻一处山环水绕的福地建寺,并且要记住“寺若成,国即清”这六个字。智者问这是何故?定光说,当今世道,战乱遍地,百姓遭殃,寺庙建成,国家就可以清平,百姓即可安居乐业。智者依师父的话寻得这块福地,并亲手绘制了寺宇的式样,不幸的是,图样刚刚画好,智者就过世了。他的徒弟灌顶,继承了智者的遗愿,将寺庙建成,寺名就叫“国清寺”。
隋塔传说
相传在国清寺内供奉着的五百罗汉,为了给寺院增添风光,相约共造一石塔,当他们搬砖运石时,恰逢南海观音云游过此,欲向罗汉借砖在寺前建一石桥,遭罗汉拒绝,南海观音便故意发难,将在金地岭的塔顶尖头牢牢镇住。直到金鸡报晓,天色转明时,五百罗汉仍然无法搬动,从此塔顶就缺少了尖头,而在金地岭上却多了个塔头寺,还存放着一个塔顶的尖形塔头。
独笔鹅字碑的传说
有一天清末书法家曹抡选夜宿华顶山华顶寺,正在灯下练习书法,突然听见窗外“扑”的一声,接着闪起一道亮光,他疑是妖魔作祟,随手拿起桌上的方砚向窗外掷去,但不见动静。过了一会他掌灯出门观看,只见石砚深陷地下,俯身拾起石砚,这块石砚竟变得晶莹如玉。他想莫非是地下的宝物显异,便请人连夜挖掘,不多久,忽然挖到了一块石板。曹抡选要僧人把石板抬到室内,洗净一看,原来是一块上面刻着半个“鹅”字的残碑。曹抡选书法造诣很深;认得这半个“鹅”字是王羲之的手迹,决心把它补全。他就日夜临摹王羲之的碑帖,整整练了7年,终于将“鹅”字残缺的半壁补上。
历任住持
参考资料
国清寺.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05-25
宜昌市玉泉寺景区.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8-10
国清景区(AAAAA).天台县人民政府.2023-05-25
浙江天台县国清寺.凤凰网.2023-05-26
天台宗:国清寺.中国佛教协会.2023-03-11
国清寺.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2025-03-06
国清寺在哪国清寺的两次劫难怎么发生的.中国历史网.2023-05-26
台州国清寺.华人学佛网.2023-05-26
诗路地名97丨国清寺:千年古刹山中隐.绍兴网.2023-05-26
国清寺·一千四百年.天台新闻网.2023-05-26
天台山景区官方网站.天台山.2023-05-25
【品读景区】千年古刹 ——国清寺.台州文旅 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7
国清寺.中国华夏文化遗产网.2023-05-27
国清寺 中国佛教开宗立派之地.佛教频道.2023-05-27
天台宗影响下的中国国清寺和日本延丽寺历史变迁与景观特征之异同-郦卡、陈楚文、刘琪琪.中国知网.2023-06-27
秋雨寒山古寺.天台新闻网.2023-05-27
周恩来和国清寺.淮安区报.2023-05-27
走进国清寺 探访天台深处千年法华传承.凤凰网佛教.2023-05-27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5-27
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寺庙信息网.2023-05-26
天台山国清寺建筑概说.中国知网.2023-05-26
国清寺.天台新闻网.2023-06-20
天台神奇的古塔!1400多年,屹立不倒!.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7
国清寺不可不知的秘密.华人学佛网.2023-06-20
隋塔.天台山景区.2023-05-25
七佛塔.天台山景区.2023-05-25
钟鼓楼.天台山景区 .2023-05-25
雨花殿.天台山景区 .2023-05-25
隋梅.天台山景区.2023-05-25
观音殿.天台山景区.2023-05-25
教观总持.天台山景区.2023-05-25
妙法堂.天台山景区.2023-05-25
鱼乐国.天台山景区.2023-05-25
国清寺.浙江省人民政府.2023-05-28
天台山国清寺宗教文化旅游市场研究.中国知网.2023-05-28
第三节 佛事活动.台州史志网.2023-06-20
天台山国清寺举行允观大和尚升座庆典法会.菩萨在线.2023-06-20
【庆典】国清讲寺1420周年庆典,精彩瞬间.天台山旅游 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0
国清寺不可不知的秘密(图).凤凰网佛教.2023-05-28
文化天台 |国清历任方丈知多少.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