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漆(学名: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Stokes) F. A. Barkley),别名瞎妮子、楂苜、山漆、小木漆、大木漆、干漆、漆树。漆树科(Anacardiaceae)漆树属(Toxicodendron)落叶乔木。原产于中国,分布于中国、印度朝鲜日本等地。在中国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湖南省云南省山东省陕西省辽宁省河南省等省区;生于海拔800-2800(-380)米的向阳山坡林内,也有栽培。

漆高达20米。树皮灰白色,呈不规则纵裂,小枝粗壮;顶芽大而显著,被棕黄色绒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4-6对;小叶膜质至薄纸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侧脉10-15对。复总状花序与叶近等长,疏花;花黄绿色,雄花花梗纤细,雌花花梗短粗;花萼裂片卵形;花瓣长圆形,具细密的褐色羽状脉纹,开花时外卷。果序多少下垂,核果肾形或椭圆形,外果皮黄色,具光泽,中果皮蜡质,具树脂道条纹,果核棕色,与果同形,坚硬。

漆的树脂、种子、叶均可入药,具有杀虫、活血止血等功效。漆的树干韧皮部割取生漆,是一种优良的防腐、防锈的涂料,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可涂漆建筑物、家具、电线等,或作为载体用于书画。种子油可制油墨;果皮可取蜡,作蜡烛、蜡纸;木材可供建筑用。漆的嫩叶、漆种子油可以食用。2023年6月,漆列为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演化

化石记录

漆是新生代第三纪古老孑遗树种。据报道,中国辽宁抚顺老第三纪始新世地层中和山东临朐县山旺村新第三纪中新世(约1800万年前)地层中,都发现有漆近缘种的叶子化石。日本长崎附近海滨新第三纪上新世的粘土沉积物中,也发现与中国山旺村相同的漆叶子的化石。这说明渐新世至中新世应为漆树属植物的繁盛时期。由此可以推定,漆在老第三纪至少不晚于新第三纪时期就已经出现。

演化历史

在第三纪时期,中国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9-10°C,亚热带的北界至少在北纬42°左右。那时东北地区和华北的气候,类似现在的长江以南,在新第三纪气候适宜的间冰期,中国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森林,除针叶树外,在山沟下部还有落叶阔叶林。在老第三纪古新世,中国东北抚顺一带的丘陵与平原,也广泛分布着阔叶树。由此推论,当今中国桓仁满族自治县抚顺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等地分布的漆,是第四纪冰川后残遗分子的后裔。由于千山山脉(长白山余脉)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冬季南下的寒流,对夏季北上的海洋暖流又有抬升作用,使得幸存在那里的漆得以继续繁衍。第四纪以后,全球气温普遍下降,中国东部气温下降7-8°C左右,中国亚热带的北界南移到现在的位置。原来生长在西部帕米尔高原和西北部阿尔泰一带的漆,因适应不了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冰期的低温,向南又无适宜的退路而灭绝。

起源中心

中国秦岭以南的大巴山脉、鄂西、川东和川西南一带,漆种群分布密集,生长茂盛。尽管这里也曾发生过一定程度的山岳冰川,但雪线较高。且北有秦岭阻挡,西接云贵高原,东有武陵、大娄山,在自然地理上形成一个“半封闭式”的独特单元,气候适宜,温差小,湿度大。因此这里不仅是中国亚热带温带植物的“避难所”,也是多种古老植物(包括漆在内)的发源地之一。且漆自发生以来,在这一地史悠久而古老的山地里,并没有遭到灾变性的影响,从而有理由推测,这一带是漆的起源中心之一。

历史记载

名称由来

漆也称为漆树。“漆”的本字是“”,指从漆皮层采割的汁液。在中国古代,“七”“桼”“柒”通用,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故漆亦称七木、柒木、桼木。“漆树”初见于两晋,盛唐之后,“桼木”一名逐渐废弃。宋元之后,“漆树”兴起,并沿用至今。

典籍记载

关于漆的文字记录,始见于春秋中期的《诗经》。《风·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桑”。“树”即为“栽种”。《诗经》中的漆总能和礼乐器联系起来,因此后人也用“梓漆”代指琴瑟。《西京杂记》中记载:“初修上林苑,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有制为美名,以标奇丽者...蜀漆树十株。”上林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于咸阳的宫殿园林,可见漆在秦代已作为庭园观赏树种。漆的栽植之法,明清文献较为细致。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漆树人多种之,春分前移栽易成,有利。”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漆的种植经验与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先进。

形态特征

根茎

漆为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白色,粗糙,呈不规则纵裂,小枝粗壮,被棕黄色柔毛,后变无毛,具圆形或心形的大叶痕和突起的皮孔;顶芽大而显著,被棕黄色绒毛。根为直根系,主根粗壮,侧根发达。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常螺旋状排列,有小叶4-6对,叶轴圆柱形,被微柔毛;叶柄长7-14厘米,被微柔毛,近基部膨大,半圆形;小叶膜质至薄纸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6-13厘米,宽3-6厘米,基部偏斜,圆形或阔楔形,全缘,叶面通常无毛或仅沿中脉疏被微柔毛,叶背沿脉上被平展黄色柔毛,稀近无毛,侧脉10-15对,两面略突;小叶柄上面具槽,被柔毛。

复总状花序与叶近等长,被灰黄色微柔毛,序轴及分枝纤细,疏花;花黄绿色,雄花花梗纤细,雌花花梗短粗;花萼裂片卵形;花瓣长圆形,具细密的褐色羽状脉纹,开花时外卷;雄蕊长约2.5毫米,花丝线形,与花药等长或近等长,在雌花中较短,花药长圆形,花盘5浅裂;子房球形,花柱3。

果实

果序多少下垂,核果肾形或椭圆形,略压扁,先端锐尖,基部截形,外果皮黄色,具光泽,成熟后不裂,中果皮蜡质,具树脂道条纹,果核棕色,与果同形,坚硬。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漆原产于中国,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柬埔寨伊朗等国。

中国分布

漆在中国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西藏自治区贵州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广东省云南省、安徽、四川省甘肃省山东省陕西省浙江省江苏省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等省区。

生长习性

漆为阳性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忌风,生于海拔800-2800(-380)米的背风向阳且湿润的山坡林内。漆适应性较强,具有一定的耐低温和耐干旱能力,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条件是年平均气温13°C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2.5-5°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0°C,年降雨量700-1200毫米,相对湿度75%以上。年均降水量小于550毫米时,漆便无法正常生长;在年平均气温超过20°C或年平均气温低于7°C的地区,也很少有漆分布。漆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在灰质砂岩的棕壤、黄棕壤土上均可生长;宜生长于肥沃疏松、透气性良好的沙壤土。在酸性土壤中,漆生长缓慢、经济收益获得迟,在中性钙质石灰土中漆生长较快、割漆较早、经济效益获得早。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漆种子成熟后长期不脱落,9-11月均可采集,以霜降前树木落叶时采集为宜。应选择树龄20年左右的健壮母树采种。采回的种子先晾晒3-7天,阴干后除去果梗和杂质。因漆种子外皮含蜡质,应用草木灰水脱蜡,再用温热水搓洗、去蜡。用湿润的河沙进行层积催芽,待种子露白后进行播种。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采用高床条播。

嫁接繁殖

嫁接时间以7月中旬为宜,砧木选择生长健壮,1-2年生的野生漆实生苗。接穗可采用10年生、品种优良的漆的1年生枝条的幼芽。普遍采用丁字形接芽法。

栽培技术

整地

选好的圃地要深耕细整、耙平打细,拣拾杂物、草根、石块等,并用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预防病虫害发生。同时施足底肥。种子播种后要保持床面土壤湿润,以利于漆的种子尽快发芽出土。

田间管理

种子播种后20天左右即可破土出芽,新出土的芽苗弱小抵抗力较差,前期生长较缓慢,易受干旱、病虫杂草等危害。要视圃地情况浇水、松土并及时除草。漆幼苗怕水涝,在夏、秋多雨季节,需及时排除积水。进入快速生长时期后,苗木对水肥的需求量增大,应加强水肥管理和田间除草,除草后需浇定根水,防止除草时苗木根部松动导致死亡。干旱时期需及时浇水,避免干旱影响苗木生长。视苗木生长状况及时追肥。做好霜冻害的防御准备工作,杜绝人畜践踏。

病虫害防治

漆病虫害较少,常见的病害为炭疽病,可通过花前喷布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克菌丹等药剂防治炭病。漆常见的虫害主要有象鼻虫、蚜虫等,可结合中耕抚育、砍伐并焚烧病枯死枝条等措施,破坏虫卵越冬场所,防止虫害发生。

功用价值

生漆的开发利用

漆的树干皮层中割取的次生代谢产物——生漆,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涂料,有“涂料之王”的称誉,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来自绿色植物且具有超耐久性的生态涂料。生漆一旦与空气相接触,漆色便氧化变深,凝结成一层黑亮、富有弹性的漆膜。漆膜具有耐热、耐酸、耐磨、耐水等优良特性,对许多有腐蚀性的溶剂具有抵抗作用,同时又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性能,能够作为绝缘材料应用于化工行业、石油行业等。生漆的(音“休”,涂刷的意思)饰功能也被用于美工、涂料、家具上漆等方面。

药用价值

漆的没药树可入药,为中药生漆。药性毒烈。具有杀虫脒的功效,主治虫积、水蛊。

漆的种子可入药,为中药漆子。味辛,性温。有毒。具有活血止血,温经止痛的功效。主治出血夹的便血,尿血,崩漏及瘀滞腹痛、闭经。

漆的叶可入药,为中药漆叶。于夏、秋季采叶,随采随用,鲜用。具有活血解毒,杀虫敛疮的功效。主治紫云疯,面部紫肿,外伤瘀肿出血,疮疡溃烂,疥癣,漆中毒。

经济价值

漆的种子油是一种工业原料,用于制作油墨、高级香皂;果皮可取蜡,用于制作蜡烛、蜡纸;叶可提胶。漆的木材通直、花纹美观、切面光滑,材质坚软适中,容易加工,干燥后无收缩变形,木材色调较鲜艳,年轮层次明显,适宜作为桩木、坑木、电杆、家具、建筑用材等。漆的嫩叶可作为蔬菜食用;漆叶可生产农药和猪饲料;树皮可制作单宁。漆种子油富含营养,可以食用。

相关研究

漆酚

研究表明,生漆的主要化学成分——漆酚,在抗氧化、抑菌、抗凝血等方面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漆酚的主体结构邻苯二酚苯环上有活性羟基基团,因此漆酚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漆酚及其衍生物能有效的抑制多种真菌和细菌的生长,如肺炎克雷伯氏菌螺旋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漆酚还具有抗凝血功能,可治疗传统的淤血。

漆酶

漆酶最早是日本人吉田从漆中发现的,它是一种铜糖Caspase-3。研究表明,漆酶酶解能够加速脱离木质素的束缚,使有效成分容易溶出,从而提高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率。

漆多糖

漆多糖是生漆中的树胶质部分,在生漆中起到类似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得生漆中各成分分布均匀稳定。漆多糖具有避免水分损失的能力,还可以提高漆液含氧量,促进漆酚的氧化聚合,在生漆的成膜固化中起重要作用。漆多糖在食品行业可作为增稠剂,在化妆品行业可作为抗辐射成分的添加剂,其特殊的增溶作用还可作为天然环保的乳化剂使用。

延伸文化

漆艺

漆因漆艺而闻名于世。中国漆艺具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文献中就有许多关于漆器的记载,现今也有很多漆器存世。漆艺学专家王世襄先生将漆艺史大致划分为新石器时代;商、西周、春秋时期,这一时期,镶嵌、螺钿、彩绘漆器己达到较高水平;战国、秦、西汉,形成五百年的髹漆繁盛时期;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元时期,主要髹漆品种己基本齐备,雕漆登上历史的顶峰;明、清时期。漆艺中的工艺是对历史文化的窥见,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书画

生漆可应用于书画领域。据《学古编》记载,从文字发明后,生漆就以其优异的吸附力和清晰的色泽作为载体用于书画。明代严敬所著的《事物纪原》记录,战国时期时常用漆代替墨书写竹简,孔子“漆书壁经”就是利用漆液在墙壁上写经而广为流传的。据考证,宋徽宗尤其喜爱用漆液点睛,绘制花鸟图。到现代,扬州市漆画、黄金漆画等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应运而生,享誉世界。

参考资料

漆 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植物智.2023-03-05

..2023-03-05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3-21

..2023-03-12

..2023-03-05

..2023-03-12

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公布,房山紫堇在列.北京知道.2023-12-18

..2023-03-21

..2023-03-13

..2023-03-12

..2023-03-13

..2023-03-13

..2023-03-13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