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1469年5月3日—1527年6月21日),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他的思想倍受争议,公评两极分化,他被人们称为“现代政治学之父”,同时也被称为“最凶残的马基雅维利”。
马基雅维利于1469 年5月3日出生于佛罗伦萨的律师家庭,早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494年佛罗伦萨共和国重建后,马基雅维利进入仕途,多次出访他国并帮助佛罗伦萨组建国民军队。1512年,美第奇家族重返佛罗伦萨,马基雅维利遭到罢官和放逐。在野期间,他坚持研究与写作,并根据自己的从政经验撰写了《君主论》一书并将其献给美第奇家族。1519年,马基雅维利被美第奇家族重新启用并负责编撰史书。1527年佛罗伦萨起义,共和制度光复,马基雅维利未能如愿继续担任官职,最终在同年逝世。
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包括《君主论》《李维史论》《兵法》《佛罗伦萨史》等。
人物生平
早年教育
马基雅维利于1469 年5月3日出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祖辈是佛罗伦萨的贵族,曾出过13位政府首长和53位执政官,马基雅维利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能够作诗。马基雅维利七岁入学,十二岁半时便能够使用拉丁文进行写作。他对拉丁文和意大利的古典文学、历史学十分熟悉,特别是罗马共和国政制以及马库斯·西塞罗等人的论辩和社会哲学。
从政经历
出使多国
1494年,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被宗教改革家吉罗拉莫·萨佛纳罗拉领导的起义推翻,共和制度得以恢复,同一时期年轻的马基雅维利进入共和政府担任助理员。1498年,萨沃纳罗拉被反对派推翻并被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指为异端,他被绞杀并焚尸,萨沃纳罗拉的下场让马基雅维利印象深刻,他对此曾说:“一切武装的先知胜利了,没有武装的先知失败了”。
萨沃纳罗拉刚被处死,1498年6月19日,马基雅维利便出任佛罗伦萨第二秘书厅秘书长,同年7月又被任命为“十人委员会”的秘书,负责处理外交与军政事务。此后十四年的政治生涯中,他访问过法国、德国、罗马教廷以及意大利的各城邦并与诸多当权者有过接触和交流,对于这些当权者的观察以及与他们交流的内容许多都成了日后《君主论》的组成部分。在与各国当权者的接触中,马基雅维利深刻感受到这些君主未能省时度势,抑制自己的个性,而是期望通过用个性来改造形势,他的这一观点也在日后成了《君主论》中的统治术的核心观点。在他国访问期间,马基雅维利凭借自身对社会政治明锐的洞察力撰写各国情况报告,成为了佛罗伦萨共和国政府的智囊人物。
军事改革
马基雅维利早年目睹了佛罗伦萨因为雇佣军不忠而遭受的一系列的军事失败,例如在对比萨的战争中,佛罗伦萨的雇佣军长通敌导致战败,雇佣的法国和瑞士雇佣军在出战前还劫掠了佛罗伦萨,没有军队的佛罗伦萨在面临罗马涅的军事威胁时也不得不求助于法国。同时,马基雅维利总结了吉罗拉莫·萨佛纳罗拉失势的教训,将其归因为萨沃纳罗拉没有掌握自身的武装力量,于是他毕生都在追求帮助佛罗伦萨建立自身的国民军部队。
1505年,马基雅维利写了《论佛罗伦萨臣民军队组织化》并获得佛罗伦萨政府首脑索代里尼的重视,索代里尼命马基雅维利组建国民军。次年,最高会议在马基雅维利的提议下组建了专门负责监管军队重建工作的“国民军军令局”,并任命马基雅维利为局长。
随后,马基雅维利向佛罗伦萨各地招募军人,并规定军官和骑兵必须是佛罗伦萨市民,村民只能担任步兵。新组建的部队以瑞士军队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1509年,马基雅维利率领的国民军在比萨围城战中获得胜利,佛罗伦萨重新收复比萨,马基雅维利凯旋,佛罗伦萨举国欢庆。
罢官生活
1512年,佛罗伦萨国民军在普拉托被西班牙、罗马教廷等势力组成的联盟军击败,在西班牙的军事威胁下,佛罗伦萨投降,美第奇家族也通过贿赂联盟军得以重返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重新掌权后,马基雅维利被解除公职并被判处监视居住一年和高昂的保证金。但一年后,他又因为卷入针对美第奇家族的未遂政变被投入监狱并遭到刑讯逼供。1513年2月,红衣主教乔瓦尼·德·美第奇在罗马被推选为新教皇,乔瓦尼成为了第一位担任教皇的佛罗伦萨人,佛罗伦萨全城欢庆,马基雅维利也因此在3月获得赦免。
被罢官后,马基雅维利和妻儿子女搬迁到佛罗伦萨附近的村庄居住,过上了农民的生活。马基雅维利一家生活拮据,他还曾因为欠税被传唤。但即便如此,马基雅维利将生活分成了两截,白天在田间劳作,夜晚回到家书房换上朝服,继续阅读古典著作,进行研究写作。也是在这一时期,他完成了包括《君主论》在内的四部经典名著(《君主论》《李维史论》《曼陀罗华》《兵法》),奠定了他政治学家、史学家、军事著作家、剧作家的地位。
1515年,马基雅维利将《君主论》献给美第奇家族,但该书在当时并没有受到美第奇家族的重视。倍感失望的马基雅维利转而继续潜心研究治国之道,并在1517年(一说1519)年完成了讨论古罗马共和制度的《李维史论》,此后又写作了第一部近代军事著作《兵法》。
重新启用
1519年,洛伦佐·德·美第奇去世,接任佛罗伦萨权力的是他的表弟红衣主教朱利奥,也就是后来的教皇克雷芒七世。由于朱利奥与马基雅维利的一位挚友有亲戚关系,马基雅维利在1520年被引荐并被美第奇家族再次启用,朱利奥委托他撰写佛罗伦萨史。同样是在1520年,马基雅维利还受教皇乔瓦尼·德·美第奇的咨询,撰写《论洛伦佐死后佛罗伦萨事务》意见书,主张恢复佛罗伦萨的共和制度。
共和光复
1525年,面对西班牙军队的进攻,马基雅维利被任命为“城防五人委员会”的首长,负责加强佛罗伦萨的城防工作,但面对内外严峻形势,佛罗伦萨人民在1527年5月再次起义推翻了美第奇家族的统治,共和政体光复。马基雅维利希望能够恢复曾经在“十人委员会”的职务,但最终没能如愿。一个月后,马基雅维利去世。
学术著作
思想观点
君主的统治术
马基雅维利认为历史上的国家只有共和国和君主国两种,他将君主国分为世袭君主国、新的君主国。世袭君主国的君主其家族世代都是君主国的统治者,而新君主国的君主则是新近通过武力或他国支持等手段获得权力的。在马基雅维利看来,世袭君主国的君主维持统治的难度比后者要小,只要维持历来的制度并对突发事件随机应变,便可维持统治。
对于新君主国君主如何维持统治,马基雅维利认为维持统治的难度取决于新君主本身的能力,依靠能力艰辛地取得权力的君主比依靠幸运或天生的地位背景等取得权力的君主更容易维持统治地位。对于君主的德性,马基雅维利将维系统治放在优先地位,他认为君主为了维持统治可以妥善使用邪恶残暴的手段,即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可以偶尔使用,之后除非该手段有利于臣民的利益,否则决不可再使用,以此保障臣民的安全感。马基雅维利认为,比起受人爱戴的君主,一个受人畏惧但又不被人憎恨的君主更能维持自己的统治。
在君主与民众的关系上,马基雅维利认为比起贵族,君主应当尽可能争取民众的支持,因为君主能够较为安全地处理与贵族的关系,但如果得不到占人数大多数的民众的支持,君主将会是危险的。通过争取民众也能够将自己置于民众的保护之下,避免受到贵族的伤害。
在军事方面,总结了意大利各城邦的经验教训,马基雅维利认为法律和军队是君主维持统治的两大支柱,二者缺一不可。同时,君主应当掌握自身的军队,任何依靠雇佣军或是外国援军维持的统治都是不稳固的。君主也必须重视军事,应当将战争、军事制度和训练作为自己的唯一专业。
此外,对于君臣关系,马基雅维利认为大臣作为一国之臣,应当时刻想着君主,为君主效力,而相应的君主应当时刻想着大臣,保持大臣的忠诚。
共和制的理想
马基雅维利因为对君主统治之术的分析而受到争议,但马基雅维利本人并不赞赏专制,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一书中表现了对古罗马共和制的欣赏以及建立“完美共和国”的强烈愿望,在他看来君主的统治之术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如果结果为善,实现结果的行为便可以得到宽宥。
在《论李维》中,马基雅维利赞扬了古罗马遵守法律的统治者们,如提图斯·弗拉维乌斯·维斯帕西亚努斯、马库斯等,同时对古罗马时期的专制者进行批判,他总结了古罗马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认为推举方式产生的君主往往是明君,而由继承方式产生的君主皆为专制者。 马基雅维利将这些明君统治的时代誉为“黄金时代”,而专制者统治的时代则充满了暴行、野蛮和战乱,前者明垂青史,而后者将遗臭万年 。
马基雅维利认为,平民才是守卫自由最好的卫士,因为贵族支配欲甚强,而平民只有不受支配的欲望,平民有更深切的希望过自由生活,会倾入更多的关切来守卫自由。马基雅维利反对古罗马时期的史学家对平民缺陷的批判,他认为君主在相同问题上的缺陷绝不亚于民众,在共和国清廉的时代,民众借助自己的官员和制度保持着良好的品行,而在惩罚强人时也不会手软。民众对法律抱有敬畏,而能够为所欲为的君王却纯属疯子。
对宗教的态度
马基雅维利赞成宗教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国家想要保持自身廉洁,就应当维护宗教礼仪的纯正,国邦危亡的迹象莫过于蔑视祭神 。但马基雅维利也批判罗马教廷的腐败和恶劣行径,他认为正是罗马教廷的恶劣行径导致人们变得既不敬神又邪恶。在马基雅维利看来,教廷也是让意大利四分五裂的原因,因为教廷没有强大到统治整个意大利,又不允许别人统一它,因此导致意大利诸国林立。
人物评价
马基雅维利是个倍受争议的思想家,对他的公评两极分化,他被人们称为“最凶残的马基雅维利”,但他的墓志铭上却写着“任何墓志铭都配不上如此的荣名”。莎士比亚称他为“心狠手辣的马基雅维利”,英国思想家埃德蒙·帕克在法国大革命“民主暴政”的根基中看到了“马基雅维利式政策的可憎信条”,卡尔·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样激烈谴责马基雅维利式的政策。
另一方面,他又被人们称为“现代政治学之父”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评价马基雅维利是一个“卓越无比的人”,他认为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是科学性的经验学问,以其自身经验作为基础。培根则认为“我们应感谢马基雅维利等人,他们所描绘的是人实际的样子,不是他们理想的样子。”
参考资料
凶残或智慧——马基雅维利.中央编译出版社.2023-01-25
伟大时代的巨人——马基雅维里和他的《君主论》.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2023-01-25
马基雅维利及其作品的现实意义.光明网.2023-01-25
昆廷·斯金纳北大演讲:如何理解马基雅维利发动的道德革命?.澎湃新闻.2023-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