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校本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

学校始创于1945年,先后更名为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合肥矿业学院。历经与安徽工学院、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合并重组,1958年正式定名为合肥工业大学。

截至2023年7月,学校在合肥市设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和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在宣城市设有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设有22个学院(部) ,其中95个本科专业招生;拥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专业学位硕士点;专任教师2400余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5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4万余人。

合肥工业大学在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501-600。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79。

历史沿革

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安徽省教育厅将省立第七中等职业学校和省立蚌埠初级工业职业学校组建成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

1946年9月,国民政府安徽省教育厅决定,将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改名为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学校于当月29号启用新印章。

1947年6月3日,经安徽省国民政府同意,学校校址由蚌埠迁至淮南洞山。同年8月,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在淮南洞山正式成立。学校设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三科。

1949年2月2日,淮南煤矿特区政接管了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开始恢复学校管理工作。

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

1950年1月,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改名为淮南工业专门学校,由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领导,学校在原有土木、机械、电机三科的基础上增设了采矿科。6月20日,学校改归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领导。10月,学校改名为淮南工业专科学校。11月28日,接淮南煤矿管理总局通知,学校改名为“淮南煤业专科学校”。12月,学校改名为“淮南煤业专科学校”,将学制五年改为三年,招收高中毕业生。

1951年4月17日,学校改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6月18日启用新印。

合肥矿业学院

1955年2月,高等教育部和燃料工业部同意在合肥新址建校。3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改名为“合肥矿业学院”,迁合肥建校,隶属煤炭工业部,合肥矿业学院在淮南洞山正式挂牌。

1956年6月,西北工学院矿区开采专业学生65人、教师9人及专业设备一并调整到合肥矿院。暑假后,各专业全部招收4年制本科新生,停招专科学生。

合肥工业大学

1958年9月,中央电复安徽省委同意将合肥矿业学院改名扩建为合肥工业大学,属国家教育部和安徽省双重领导,迁合肥建校。1958年10月7 日合肥工业大学正式成立。

1960年10月22日,合肥工业大学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全国32所重点工科院校之一。同年,开始研究生教育。

1962年底,中央将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

1969年,安徽工学院、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并入合肥工业大学。文革期间,教育教学受到严重影响,学校采矿系和地质系的煤田地质专业分出成立淮南煤炭学院。

1978年 学校农机系分出,恢复安徽工学院建制,改名为安徽农机学院,次年恢复安徽工学院校名。

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

新合肥工业大学

1997年2月,安徽工学院与原合肥工业大学组建为新的合肥工业大学,制定了学科建设规划,组构了学科群,形成了属于学校自己的特色。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合肥工业大学被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2005年,经过层层推荐及严格评选,国家教育部新增了全国共五所高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为其中之一。

2009年,学校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2014年,由教育部、工信部、安徽省人民政府支持,合肥工业大学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2020年10月,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确定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的通知》,学校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

2022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合肥工业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管理科学与工程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2023年,由合肥工业大学和其他两所机构共建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7月,学校设有22个学院(部),设有本科专业102个,其中95个本科专业招生。

师资力量

截止到2023年7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400余人,拥有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00多人,“兵学者”“黄山学者”岗位人才200多人。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省级重点学科;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入选“双一流”学科。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百分之一,其中工程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

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1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试点)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型)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安徽省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平台40余个。

有4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4个国家级本科特色专业、15门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9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6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学校合作

截止2023年7月,学校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日本、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100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每年与多所国(境)外知名大学实施各类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开展合作办学、跨文化交流与实践及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有来自各大洲四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

国外院校:主要合作项目有美国克拉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2+2”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英国卡迪夫大学“1+1.5”双硕士培养项目、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3+1+1本硕连读项目、英国伯明翰大学2+2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加拿大滑铁卢大学2+2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双博士项目、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一学期访学项目。

港澳台:学校与港澳台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交往日益密切,与台湾清华大学台湾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13所港澳台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主要交流项目有大学生徽文化研习营项目和台湾高校交换研修生项目。学校已经连续13年成功举办“大学生徽文化研习营”活动,与台湾义守大学逢甲大学云林科技大学静宜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和台湾科技大学等高校交换研修生。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45年,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图书组,1950年更名为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图书馆,1955年更名为合肥矿业学院图书馆,并迁址合肥,1958年正式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

截至2023年10月,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合肥校区)现有馆舍4.5万平方米,阅览座位4300余席。馆藏图书377.40万册,电子图书611.32万册;订购中外文单体数据库66个,数据库总量达156个(含子库)。2022年,图书馆主页独立访问量220.42万人次,读者借还图书28.08万册次;馆藏外文文摘数据库浏览量和外文全文数据库下载量为1211.05万次(篇),主要中文数据库浏览、下载和电子图书阅读量为2366.26万次(篇)。

学术期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主办方为合肥工业大学,以月为周期,复合影响因子为0.690,综合影响因子为0.4,国际刊号为 1003-5060,国内刊号为 34-1083/N。主要刊登机械与汽车工程、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与自动化工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土木与水利工程、资源与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生物与食品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工程、数理科学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以及新兴科学技术等学科研究论文、科研成果、学术讨论、专题综述及动态报道。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维普信息资源系统收录。连续荣获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安徽省优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全国高校优秀学报称号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方为 合肥工业大学,为双月刊,国际刊号为1008-3634,国内刊号为34-1170/C,综合影响因子为0.193。主要刊登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法学、建筑艺术、语言学、文学、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科学、高等教育学等学科以及其他交叉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2001年,获得《CAJ-CDF规范》执行优秀奖,200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2004年,获评“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一等奖。

科研平台

截止2022年底,学校设有(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型)2个,教育部“111”创新引智基地5个。

注:以上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6月

科研成果

截止2022年底,学校授权专利5276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672件发表论文。2016年以来,学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3项,其中国家级6项;2021年,学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0项,其中牵头主持项目4项、牵头课题6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重点项目3项)。

在工业领域等方面,学校创造了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第一台三相异步电机,第一个客机防雷系统等,填补了中国在相关领域的空白。

学校排行

2023年,合肥工业大学在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501-600名。

2023年,合肥工业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位列83名。

2024年,合肥工业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83名。

2025年,合肥工业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79名。

校园文化

校徽

学校徽志的主体图形由“圆形”“学校主楼正面视图”和“邓小平为学校题写的中文校名”组合而成。

学校主楼正面视图是庄重典雅的造型, 徽志圆形标志的内外双环结构显示了学校上下万众一心、团结努力的精神;采用红、白、黑三色,红色为主楼砖色,与黑、白相配,鲜明的色彩展示工科院校的鲜明特色,稳重大方、追求卓立。其中,教职员工的徽章为红底白字,本科生的徽章为白底红字,研究生的徽章为黄底红字。

标志上的中文校名是1979年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写,1945为建校年代。英文校名体现学校海纳百川特点。

校训

厚德、笃学、崇实、尚新

厚德,为开阔、大度、包容之意(出自《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笃学,意为致志专心(出自《三国志》之《孙瑜传》中“笃学好古”);崇实,即为实事求是之意;尚新,为在推究(调查研究)事务(学术)的原理上开拓创新,提出科学可行的理念。

校旗

学校旗印有学校标识和中英文校名,呈竖式排列,中文校名文字为邓体;校旗的颜色采用红白相间,红色取自校区内1958年建造的教学主楼的红砖颜色,区别于一般旗帜颜色,凸显历史感。因白玉兰为合肥市市花,校园又广植白玉兰,为体现学校所处地域的特色,旗帜的中间白色取自白玉兰花色;校旗白色部分占整个校旗面积的三分之二,寓意工科在学校学科布局上的主体地位。

校歌

歌名为《弦歌一路高声唱》,由祖慈作词,国华作曲。以下为歌词:

北带淮河,南襟浩浩长江。合肥工大在皖中央。器识为先,品德为上,求知求真,弘实学养。弦歌一路高声唱,培育万千栋梁。厚德笃学,我们毕生的追求;崇实尚新,我们永远的理想,永远,永远的理想。

东临巢湖,西眺巍巍大别山。合肥工大在皖中央。学术精进,思想开放,科技创新,教学相长。青春如火好时光,志在祖国富强。厚德笃学,我们毕生的追求;崇实尚新,我们永远的理想,永远,永远的理想。厚德笃学,我们毕生的追求;崇实尚新,我们永远的理想,永远,永远的理想。

校区情况

合肥工业大学有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宣城校区共4个校区。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简称“合肥校区”;宣城校区坐落在宣城市

屯溪路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南校区),校区由屯溪路(南一环路)、马鞍山路、九华山路、宁国路环绕,校区占地面积1250亩。主教学楼是安徽稀有的苏式风格的建筑,在2012年被列为合肥市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该校区的斛兵塘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为合肥市重点历史文化遗迹。

翡翠湖校区

翡翠湖校区占地面积1500亩,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部,位于翡翠湖畔,由丹霞路、环湖路、翡翠路环抱,呈“心”形东临锦绣大道商业区,北倚大学城公共建设区,西傍翡翠湖公园,处在合肥大学城的中心位置。校区有生态谷、建艺馆、俪人湖等特色建筑。

六安路校区

六安路校区为原安徽工学院校址,安徽工学院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与合肥工业大学合并,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址恢复安徽工学院。1997年1月重新与合肥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合肥工业大学,当年6月挂牌,成为合肥工业大学六安路校区,也称北校区。合肥市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娘娘池,坐落在此

宣城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位于位于宣城市宣州区薰化路301号,规划占地面积3135亩,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2012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首届招生,宣城校区与合肥校区按两个代码。宣城校区建筑设计融合了徽派建筑元素,是通过依山就势的生态布局,构建出的现代大学校园。截至2022年3月,宣城校区设有机械工程系、材料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系、电气与自动化系、能源化工系、城市建设工程系、生态环境系、物流管理系、经济与贸易系、文法系、英语系、食品科学系等12个系,1个基础部,共有23个本科专业。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以上数据统计截止至2023年4月26日

校友情况

以上数据统计时间截止至2023年5月

校园风貌

翡翠湖校区建艺馆

建艺馆是工大的特色标志性建筑之一,采用现代风格。建于2008年,历经4年,于2012年完工。建艺馆借鉴了徽派传统建筑粉墙黛瓦的色彩,以灰色调为主要建筑色调。建艺馆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专业教室、展厅、画廊、办公室以及一些工作室。

翡翠湖校区俪人湖

俪人湖位于翡翠湖校区的中心,北侧是东风广场,这是一个露天音乐广场。俪人湖畔多杨柳环绕,湖中有时会有黑天鹅出没。

屯溪路校区斛兵塘

斛兵塘又名站塘,俗称量兵塘,位于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镶嵌在校园内东南角,面积约6.7公顷。三国时,曹操率80万人马,大举进攻东吴,屯兵合肥,安营扎寨时,人马浩荡,无法计数。为清点人马,便挖出了这口旱塘,作为计量将士的场所,斛兵塘因此得名。由于魏、吴长达30余年的争夺,便遗下这一与三国有关的历史遗迹。斛兵塘现已为合肥市重点历史文化遗迹。

所获荣誉

2015年3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7年11月,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2023年3月27日,获评安徽省“节水型高校”荣誉称号。

2023年3月30日,获评“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典型项目。

2025年2月5日,合肥工业大学入选2024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榜,排名第二位。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55号(合肥工业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2023-04-23

【中安在线】合工大校庆在即 校史馆重新开放.合肥工业大学新闻文化网.2023-05-18

学校建校75周年主题和标志发布.合肥工业大学新闻文化网.2023-04-23

工大简介.合肥工业大学.2024-05-09

网站首页.合肥工业大学财务处.2023-04-23

招生简章.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网.2023-04-24

【校史回眸】合肥工业大学的肇始时期(1945-1957).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2023-04-23

【软科排名】合肥工业大学|2024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合肥工业大学优势专业.软科排名.2025-04-16

20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软科.2024-05-08

合肥工业大学章程.合肥工业大学.2023-04-24

工大文化 工大文化.合肥工业大学.2023-04-23

国家重点学科.合肥工业大学学科建设与评估处 .2024-05-09

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修订稿).合肥工业大学学生注册中心.2023-04-24

学科概况.合肥工业大学学科建设与评估.2024-05-16

院系设置-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2023-04-23

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吉喆(图|简历).中国经济网.2023-04-23

苗圩出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图/简历).中国经济网.2023-04-23

院士馆-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杨善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4-23

两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人事处 .2023-04-24

学校举行吴剑旗院士聘任仪式.合肥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协会.2023-04-26

【喜报】合肥工业大学杰出校友俞书宏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2023-04-26

WU XINDONG(吴信东) (教授).合肥工业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3-04-26

现任领导.合肥工业大学.2023-04-24

【校史回眸】我有故事,你有酒吗?.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2023-04-23

历史沿革-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2023-04-24

校史 | 工大校史知多少(文末有彩蛋哦~~).微信公众平台.2023-04-24

档案中的工大记忆——记1956年迁校合肥.合肥工业大学档案馆.2023-04-24

【校史回眸】你可知道,我的故事.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 .2023-04-24

研究生教育.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培养处.2023-04-24

工大校史|合肥工业大学的那些年.微信公众平台.2023-04-24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简章.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05-30

国家知识产权局 教育部关于确定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9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4-24

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24-01-31

合肥工业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合肥工业大学信息公开网.2024-05-09

院系专业.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网 .2023-04-24

合肥工业大学主页平台管理系统梁昌勇.合肥工业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3-04-24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教师列表.合肥工业大学教师主页.2023-04-24

我校喜获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合肥工大报.2023-04-26

汪萌.合肥工业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3-04-26

教师发展中心.合肥工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2023-04-24

省级教学名师.合肥工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2023-04-24

学校学科概况.合肥工业大学学科建设与评估处.2024-05-09

安徽省重点学科.合肥工业大学学科建设与评估处.2023-05-19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合肥工业大学学科建设与评估处.2023-04-24

合肥工业大学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合肥工业大学信息公开网.2023-04-24

国际学生项目.合肥工业大学.2023-05-30

交流合作项目.合肥工业大学.2023-05-30

本馆简介.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2023-04-24

期刊首页.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04-24

学术期刊.合肥工业大学.2023-04-24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快期刊.2023-04-25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合肥工业大学官网.2023-04-24

科研基地.工大简介.2023-04-25

专利排行榜.专利汇.2023-05-21

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2021年度工作报告.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办公室 .2023-04-25

【南方网】合肥工业大学:低调勤勉的汽车界“黄埔军校”.合肥工业大学新闻文化网.2023-06-11

2023中国大学排名.软科.2024-04-05

2024中国大学排名.软科.2024-05-08

合肥工业大学校徽、校旗、校歌.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 .2023-04-25

迎新专题之学习篇.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1

【工大坐标】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欢迎您.微信公众平台.2023-04-26

校区简介.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综合管理办公室.2023-04-26

校区简介.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2023-04-25

现任领导.合肥工业大学.2025-04-02

历任领导.合肥工业大学.2023-04-25

工大人物.合肥工业大学新闻文化网.2023-05-01

余夕志.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23-05-01

校友动态.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23-05-01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院长李新亚.人民网.2023-05-01

“国家勘察设计大师”张炜校友做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天地境界”大讲堂.合肥工业大学新闻文化网.2023-05-02

毛卫东.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艺术学院.2023-05-02

校友动态.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23-05-02

戴晴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3-05-02

校友风采.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2

报刊:《合肥工大报》.报刊:《合肥工大报》.2023-05-02

“源”创精神引领中国电动自行车骑行新时代——记合工大杰出校友、绿源集团董事长胡继红.合肥工业大学新闻文化网.2023-05-02

李晓维: 营造优秀人才的成长环境,兼谈科研机构导师如何平衡科研工作与研究生教育.合肥工业大学.2023-05-02

陈云飞.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3-05-02

程安东(原陕西省省长).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23-05-02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来校作报告.合肥工业大学新闻文化网.2023-04-26

卢秉恒教授受聘我校“双聘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新闻文化网.2023-05-02

徐南平.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23-04-26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3-04-26

我校校友陈维江、刘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新闻文化网.2023-04-26

校园风采-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2023-04-25

我校喜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合肥工业大学新闻文化网.2023-04-25

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中国文明网.2023-04-26

我校获评安徽省“节水型高校”荣誉称号.合肥工业大学新闻文化网.2023-04-25

我校获评“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典型项目”.合肥工业大学新闻文化网.2023-04-25

2024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公布|界面新闻.界面新闻.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