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浚稽山之战

浚稽山之战发生于公元前99年,是西汉匈奴的一场重要战役。当时,骑都尉李陵率领步兵与匈奴骑兵在浚稽山(今蒙古图音河南省)进行了激烈的战斗。这场战役的背景是公元前103年,西汉试图通过策反匈奴,实施里应外合的战略,杀死单于,消灭匈奴军队。为此,西汉与匈奴左大都尉联络,派遣赵破奴率领2万骑兵至浚稽山接应。然而,单于发现了左大都尉的阴谋,先下手杀死了左大都尉,并派兵迎击汉军

战斗经过

天汉二年秋,刘彻李广利李广利出酒泉市(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今新疆天山)。为牵制匈奴,遣李陵率步卒5000出居延(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李陵北行千余里,至浚稽山,被匈奴单于3万骑兵包围于两山之间。李陵用战车围成营寨,率步兵在营外布阵。前排手持戟、盾,后排手持弓、弩迎战。匈奴败退上山,汉军追杀数千人。单于又召匈奴左、右地骑兵8万围攻李陵。

李陵边战边向南退,至一山谷时,令受伤三处者坐车,受伤二处者驾车,受伤一处者作战,斩杀匈奴3000余。沿龙城故道向东南行至大泽芦苇中,匈奴从上风放火,李陵亦令士卒将南面芦苇烧光以自救。南行至一山下,单于在南山上令其子率骑兵攻击汉军,李陵率步兵在树木间与其搏斗,杀数千人。并以强弩射单于,单于下山躲避。其后,匈奴骑兵一日数十次进攻,李陵又杀伤2000余人。匈奴作战不利,欲撤退。恰李陵军军侯管敢降匈奴,把汉军无后援,箭矢将尽等情况告匈奴单于,单于下令以骑兵围攻汉军。

时李陵军在山谷中南行,匈奴在山上以弓弩四面射下,汉军损失惨重,未至汗山(在浚稽山南,居延以北百余里),50万(一说150万)箭矢皆尽,士卒仅余3000人,遂放弃车辆,士卒斩车辐持手中,军吏持短刀,退入一狭谷。单于军断其退路,并推山上巨石滚下,汉军伤亡极大。夜半,李陵韩延年率10余人突围,匈奴数千骑追击,韩延年战死,李陵降匈奴。所部逃回汉塞者仅400余人。

影响

此战,李陵以步兵6000与匈奴10余万骑兵对抗,充分发挥了远射兵器弓、弩的作用,杀伤匈奴骑兵万余,其战术运用和战役指挥是成功的。由于未能对李陵部实施必要的接应和支援,实力相差悬殊,造成李陵几乎全军覆灭。在战斗中,李陵的军队展现了极高的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即使在弹尽粮绝、被围困绝境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坚持战斗并造成匈奴军队的重大伤亡。然而,由于内部出现叛徒,导致匈奴得知汉军的弱点,最终使得李陵部队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