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燊海井

燊海井

海井(Shenhai salt well),是一眼以产天然气为主兼产黑卤的生产井,1823年,燊海井开凿。凿成于1835年,井深1001.42米,是世界第一口人工钻凿超千米深井,也是全国仅存的手工制盐作坊。该井位于中国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街289号,采用中国传统的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凿成,是世界地质公园重要组成部分。

燊海井凿成初期日产汽车公司气8500立方米,产黑卤14立方米。1875年以后,燊海井气量逐渐下降。1944年,燊海井气量回升。1978年以后,燊海井改为抽吸式采气。1985年1月,燊海井基本完成修复工作。1988年1月,燊海井经中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燊海井被评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1月,燊海井管理公司自贡市燊海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11年6月,燊海井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燊海井进行了一次大型修复。2019年,燊海井入选全国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次年,燊海井评为四川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3年,燊海井所处的燊海井景区入选第二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燊海井占地面积3亩,井位海拔341.4米,主要建筑有碓房、大车房和灶房,主要生产设备碓架、井架、大车等保存完好。它对中国古代深钻井工艺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科技价值和历史价值。2018年,燊海井所处的燊海井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名称由来

燊海井灶几度更名,先为元昌灶、荣华灶、乾元灶、四义灶,后又改名过益记德新灶、新记同森灶、君记同森灶、益记同森灶、金和德星灶、福记同益灶、建记同森灶等。后来,盐场主为讨吉利,找秀才将井改名为燊海井,燊海井中“燊”指的是火在木上烧,有生意兴旺的意思,三个火象征着生意红红火火,同时寓意天然气的源源不断;“海”寓意盐井如大海一般汲取不完,财源滚滚。

历史沿革

爱新觉罗·旻宁三年(1823年),燊海井开凿。历时13年,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凿成。初期曾出现井喷,日产汽车公司气8500立方米,产黑卤14立方米,为气、卤同采井,烧盐锅80口。1875年以后,燊海井气量逐渐下降,只能烧盐锅20口。民国33年(1944年),燊海井气量回升,日产气3200立方米。民国37年(1948年),燊海井气层被水淹,产气量降至日产1200立方米。1978年以后,燊海井改为抽吸式采气。

1981年,燊海井以“燊海古盐井”之名,收入《中国名胜词典》。1983年和1984年,为了保护燊海井,中国国家文物局分别拨专款对其进行大规模修复。1985年1月,燊海井基本完成修复工作。1988年1月13日,燊海井经中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2月,燊海井被评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1月,燊海井管理公司自贡市燊海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8年2月,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成功,燊海井是该公园盐业园区的主要组成部分。2011年6月,燊海井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燊海井进行了一次大型修复,已经消失的部分工艺、遗迹得以恢复性重现。次年,燊海井所处的燊海井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12月,燊海井入选全国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成为自贡市首个入选国家工业遗产的项目。

2020年,燊海井评为四川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2年,燊海井入选全国非遗与融合发展优选项目。次年12月18日,燊海井所处的燊海井景区入选第二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燊海井位于中国自贡市大安区大安街289号,占地面积3亩,井位海拔341.4米。燊海井所处自贡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位于北纬28°55′37″~29°38′25″、东经104°02′57″~105°16′11″之间。东邻隆昌市泸县,南界江安、南溪区、宜宾,西与犍为县井研县毗邻,北靠威远县内江市。幅员面积4373.13平方公里。

气候环境  

燊海井所处自贡的气候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日照时间较短,四季分明,阴云天气较为常见。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7.0~18.0度,极端最高气温40度,常年日照1150~1200小时。无霜期320~350天。雨量充沛,常年降水量平均1000~1100毫米;属典型的盆地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

地形地貌  

燊海井所处自贡市境内中、浅丘陵起伏,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一般海拔标高在250米至500米之间,城区平均海拔为280米至400米。地貌类型属低山丘陵,由低山地貌、丘陵地貌、平坝地貌和沟谷地貌组成。低山呈条带状,分布在西北和东南,分布面积广,沟谷纵横交错,穿插在丘间。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坝地形十分狭小、分布零星,一般多为沿河阶地、丘陵间之平地。地形分为低山、丘陵、平坝。低山主要分布于荣县正安、保华、礼佳一线以西,和双古、长山镇、留佳一线以东的13个乡镇,以及富顺县的青山岭、龙贯山等地区,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7%,丘陵占80%左右,平坝仅占全市总面积的3%。

水文

燊海井所处自贡市市内河流主要为沱江水系,沱江下游段流经市境127公里。釜溪河为沱江在市境的主要支流,其上游有旭水河威远河注入,流域总面积为3490平方公里。市境西部有越溪河自北向南穿越荣县,属岷江水系。

井身结构

燊海井井身结构可分为:上段,即地面井口至64.21米,用木制套管固井,以防岩层垮塌及地表淡水渗入;中段,64.21~125米为裸眼井段,井径为11.4厘米;下段,125~1001.42米井底,井径为10.7厘米。全井井深为1001.42米。

建筑设施

燊海井主要建筑有碓房、大车房和灶房,主要生产设备碓架、井架、大车等保存完好。现存燊海井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保留着十九世纪初的布局和风貌,是一处典型的清代井矿盐生产现场。跨门入内,左侧是高为十八点四米的井架和碓房,右侧为推汲卤水的大车房。从碓房和大车房之间拾级而上,是采用传统的煎制方法生产食盐的灶房,以及柜房和盐仓。

井架

桑海井复原后的井架,由正身(两脚)、前支杆(即前脚)、后倒挂(又名后脚)、穿剪(支撑)等构成架体。它由杉木、篾绳捆制而成。其架顶安置一个天辊(即滑轮),井架四周牵拉风篾(今绷绳)加固,一座井架即告落成。架高18.3m,屹立于井口,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口千米深井的象征。

碓架

碓架的功能是通过井口特殊的夹具,将绳索(竹篾)夹住,钻井工人在碓架上蹬跳,使井下钻头上下冲击井底岩石的钻井专用设施。它由明代卓筒井镇小型碓架的改进和发展而来。

巨大碓架的安置先对正井口,前面树一对巨木,高4.39米,直径0.40米,两柱相距1.14米,分别垂立于基石上,俗称“将军柱”。其后再立稍短小的两木,高1.60米,直径0.35米,名曰“后腿”,或称“后山”。前后、左右四柱,用乘桥、腰环、锁脚环及横木榫接,以尾索绕“扒架”撬紧。同时另辅有扶手、模板、啄母腿、矮乘子、牌坊架、梆子、响子等部件,组成一个长方形(横切面)的木框架。

在框架上,设置杠杆,俗名“碓板子”,但分小碓板(凿井用)和大碓板(修井用)两种,以黄檀硬木制成。小碓板两端微昂起,中间稍凹,首阔尾削,全长4.24米,直径 0∼17米(前端)∼0.14米(后端)。以碓板上的固定点为支点,俗云“碓腰子”。从悬吊钻具至支点为碓头;又从碓尾到支点称碓尾(梢)。因碓尾(即动力臂)数倍乃至10余倍于碓头(即阻力臂),于是,踏动起来大大省力。这种机械装置皆称“碓架”,又名“踩架”。

大车

桑海井的大车(绞车、牛车、地车),以硬木制成。车架由立柱、斜撑(鹅公架)及横梁架(车过档)组成。过档中间捆扎有天秤座,为车轴(车心)的上轴承座(上鱼尾)。车轴的下轴承座(下鱼尾)及轴承(转珠)。车轮由轮幅(子撑)、穿撑、牛杠、裙索和梆子组成。并以大斑竹剖开捶破,包住车轮三面的试篾为刹车带。车轮直径5.5米。由轮幅等分车轮16瓣,其中牛杠为系牛拉动车轮转动用。其优点是原理科学,结构合理,转停自如。由于车轮直径大,不仅可容纳很长的竹篾索,而且其牵引力、制动力都可胜任千米深井,可以满足钻井、修井升降、起下钻具,同时生产汲卤之需。

管理机构

燊海井管理公司为自贡市燊海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自贡市龙都公用事业建设有限公司和自贡鸿鹤中国化工大安有限公司出资,于2001年1月经自贡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开发与保护

1983年和1984年,为了保护燊海井,中国国家文物局分别拨专款对其进行大规模修复。

1988年1月,中国国务院公布燊海井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贡市燊海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1月成立后,市政府将燊海井从久大公司划归该公司管理,该公司先后对石梯、屋顶、电器线路等进行了维修,增添了消防设施等,并在1500米生产区西侧扩建了50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2006年6月,以燊海井为主要载体的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跻身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同年,有关部门对燊海井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拆除了西侧部分搭建建筑,并将西侧和南街各100多米长的建筑,整体打造为川南民居风格。2008年2月,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成功,燊海井是该公园盐业园区的主要组成部分。2011年6月,燊海井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燊海井进行了一次大型修复,已经消失的部分工艺、遗迹得以恢复性重现,可以让游客现场体验提捞采卤、卤水输送、制作井矿盐、储盐运盐的全部过程。2019年9月,燊海井古盐场入选第二批四川省工业遗产项目名单。同年12月,燊海井入选全国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成为自贡市首个入选国家工业遗产的项目。

文化活动

2010年8月3日,四川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火炬的火种在燊海井采集并点燃。

2024年3月29日,荣县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幼儿园开展自贡燊海井春游研学活动。该次研学采用导游解说、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孩子们贴近历史,近距离了解井盐文化。

相关作品

盐业史专家宋良曦所作的《燊海井赋》:“一方宝地,千载盐都,百代伟业,万古传扬。雄哉燊海井,斩棘立大荒;盐工气如虹,凿石三百丈。首创世界千米深井之记录,铸就人力顿钻技术之辉煌等。”

获得荣誉

价值意义

燊海井于1835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开创成功,对中国古代深钻井工艺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科技价值和历史价值。燊海井是传统盐业生产遗址和仍然在生产的现场,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清代自贡井盐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多得的“活化石”,是自贡盐业和中国井盐发展的历史见证。它积淀了千年盐都的历史文化,反映了城市的历史记忆。

深井钻探实际成就的科学技术意义

1835年,燊海井钻凿成功,其井深达到1001.42m,这是中国当时深井的最高记录。燊海井的创建和遗存下来,为研究中国古代钻探科技史及经济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为总结、研究世界钻井史、矿业史和科技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和史料。因此,它是中国优秀科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科技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深井钻探的地质意义

清代,四川自贡盐业逐渐兴旺,当时,多为黄卤浅井,卤淡量少,不能适应盐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生产的发展,井数的增多,盐井也不断地加深。1835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自贡盐厂以高超技术,利用先进的机械和钻、治井工具,在燊海井首战告捷,不仅凿成一眼超千米的深井,还创造了当时世界钻井的最高记录,而且也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口深井的标准地质剖面。这个地质剖面从地表至地下:即从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群)开始→→二叠系上统(香溪群)→ 中统(雷口坡组)钻到下统嘉陵江组第五段、第四段、第三段顶部全套的地层而完钻。并分别在井深约922米、928米发现了大量的天然气(产气 9500立方米/天)和丰富的黑卤(自喷卤 14立方米/天),揭开了自流井构造深部的奥秘。这是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索取地下深处宝贵资源的一次重大胜利,为世界地质史、钻井史写下了新的一页。

燊海井钻达嘉三段顶部地层,以开采嘉五段的黑卤和嘉三段的天然气,以无可质疑的事实明确告诉人们:在地下(地层)深部有丰富的气、卤自然资源。从而启发人们积极向地层深部进军,钻探石油、天然气和卤水以及其他资源

参考资料

World's oldest salt well renovated in SW China.chinadaily.2024-10-06

4A级旅游景区·燊海井景区.荣县人民政府.2024-03-08

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燊海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4-10-06

我为四川美景打CALL⑨丨井盐之都、恐龙之乡、彩灯之城……这些自贡特色 等你来get!.四川发布.2024-10-06

燊海井管理公司.自贡市燊海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24-10-06

燊海井曾经打造市景繁华.新民晚报.2024-10-06

畅玩盐龙灯 四川自贡推出两条新春旅游推荐线路 .今日头条.2025-05-02

燊海井简介.自贡市燊海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24-10-06

燊海井.廉洁自贡.2024-10-06

燊海井,妙不可“盐”.百家号.2024-10-06

台媒看大陆:千年盐都 四川自贡燊海井.百家号.2024-10-06

自贡首个国家工业遗产诞生 “自贡井盐”入选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自贡市人民政府.2024-10-06

大安燊海井景区入选第二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四川在线.2024-10-06

燊海井.自贡市人民政府.2024-10-06

4A级旅游景区·燊海井景区.自贡市人民政府.2024-03-08

自贡7家景区“升级”为国家4A级.百家号.2024-10-06

历史沿革.自贡市燊海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24-10-06

百年燊海井“点亮”千年井盐文化.自贡网.2024-10-06

自贡市.四川省人民政府.2024-10-06

第二批四川省工业遗产项目名单公布,内江一项目入选!.百家号.2024-10-06

荣县京学附属实验幼儿园开展自贡燊海井春游研学活动.百家号.202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