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陈叔宝

陈叔宝(公元553年——公元604年),字黄元秀,乳名黄奴,为宇文赟陈顼的嫡长子,是南北朝时期南陈末代皇帝。

南陈天嘉三年(公元562年),陈受封为安成王,陈叔宝遂为安成王世子。天康元年(566年)官授宁远将军,置左史;又屡迁太子中庶子、侍中等职。南陈太建元年(公元569年)正月,陈顼政变夺权,取代陈伯宗陈伯宗,是为宣帝,立陈叔宝为皇太子。南陈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始兴王陈叔陵企图刺杀陈叔宝,事败,伏诛。同年正月十三日,陈叔宝继位称帝,次年改元至德。在位期间,陈叔宝荒淫挥霍,不理政事,常与妃嫔、文臣客游宴,制作艳词。南陈祯明二年(公元588年)十月二十八日,杨坚正式宣布出征伐陈。隋兵南下,陈叔宝认为有长江天险,不以为意。至南陈祯明三年(公元589年)正月,隋兵攻破建康,陈叔宝被俘,南陈灭亡。隋文帝杨坚见陈叔宝昏庸无能,只图享乐,便准许他以三品官员身份上朝,又赐给住宅,命其居住长安,后迁往洛阳市。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十一月二十日,陈叔宝病逝于洛阳,终年五十二岁,追认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殇。陈后主陈叔宝葬于洛阳邙山。

陈叔宝怠废朝政而寄情于文酒,以他为中心形成了庞大的文学群体。他们切磋文义,唱和诗文,竞骋辞藻,创作了大量的赋韵诗和宫体乐府诗,五言八句体式和七言歌行诗得到发展成熟,文体骈化成也为后来唐宋四六和律赋的先导。《南史》作者李延寿评价陈叔宝时认为“刑政不树,加以荒淫。”唐代诗人杜牧作《泊秦淮》,写“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意指陈叔宝为亡国之君。

人物生平

受封世子

陈叔宝生于梁朝承圣二年(公元553年)十一月二十日,为陈朝宇文赟陈顼嫡长子,母亲为皇后柳敬言。陈叔宝出生时,陈霸先已经掌握南梁实权。梁元帝萧绎为牵制陈霸先,将其子侄宗亲都迁往江陵,陈顼及妻妾亦在其中。次年,西魏南侵攻陷荆州,陈顼被魏军掳至长安,陈叔宝与母亲柳氏作为人质,被扣留穰城(今河南省邓县)。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十月,陈霸先废掉梁敬帝萧方智,代梁建陈,年号永定,成为南陈的开国皇帝。南陈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六月,陈霸先驾崩后陈蒨即位,是为文帝,年号天嘉。南陈天嘉三年(公元562年),陈割让土地换回陈顼、陈叔宝等人。陈顼归国后受封为安成王,陈叔宝遂为安成王世子。

立为太子

陈顼自北朝南归后,逐渐掌握朝中大权。南陈天康元年(公元566年),十四岁的陈叔宝官授宁远县将军,设置佐史。南陈光大元年(公元567年),陈叔宝担任太子中庶子,不久升任侍中。南陈太建元年(公元569年)正月,陈顼政变夺权,取代陈伯宗陈伯宗,是为宇文赟,年号太建,立陈叔宝为皇太子。南陈太建二年(公元570年),陈叔宝亲自释奠太学,东宫群臣一众赋诗。南陈太建七年(公元575年),陈叔宝二十三岁,与文士江总交厚,并力争任江总为太子詹事。南陈太建九年(公元577年)十二月,陈叔宝入主东宫,师从周弘正学习《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并多次亲自释奠太学。陈叔宝喜爱文艺,大量文士成为东宫僚属,包括有姚察、江总、陆琼陆瑜徐陵褚玠岑之敬、张式、刘、方华、周燮、傅纬、王、王琼、陆玠等人。

南陈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正月五日,宇文赟陈顼病重,陈叔宝与其二弟始兴王陈叔陵、四弟长沙王陈叔坚入内服侍。陈叔陵见父病入膏肓,开始谋划杀太子夺位。正月初十,宣帝陈顼驾崩。十一日,宣帝陈顼病逝入殓之时,陈叔陵突举刀发难,陈叔宝受伤,被陈叔坚及亲信所救,险失性命。其后,陈叔坚向柳皇后报告,派太子舍人河内司马申,以太子命召右卫将军萧摩诃率步骑数百追击,陈叔陵及其子、亲信一并被诛。

即位称帝

南陈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正月十三日,陈叔宝继位于太极前殿,颁布《即位大赦诏》,次年改元至德。即位后,陈叔宝对平叛陈叔陵作乱有功的人进行了封赏,封长沙王陈叔坚骠骑将军,领扬州市刺史;萧摩诃为散骑学侍,车骑大将军。四月,陈叔宝立皇子永康公为皇太子。陈叔宝即位初,由于受伤未愈,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处理政事,朝政交由柳太后和陈叔坚执掌。

南陈至德元年(公元583年),陈叔坚因护驾有功且大权在握,颇为骄纵独断,受到都官尚书孔范与中书舍人施文庆弹劾。陈叔宝猜忌之心日重,最终收回陈叔坚实权,仍保持陈叔坚骠骑将军本号,用三司的仪仗,外放为江州刺史,后为司空,十二月,陈叔坚被免。陈叔坚被免后,祠部尚书江总转任吏部尚书,参与朝政。但江总喜欢饮酒赋诗,疏于政事,朝廷大权实为右卫将军中书通事舍人司马申掌控。朝中元老、侍中、吏部尚书毛喜因不喜司马申行事,被司马申向陈叔宝谏言贬为永嘉刺史

荒淫挥霍

南陈陈霸先建国以来,较为注重节俭,宫城也比较简陋。陈叔宝在位时,大兴土木,以香木建起临春、结绮、望仙三座楼阁,每座楼阁高达数十丈,装饰极尽奢华。陈叔宝自己住进临春阁,贵妃张丽华住结绮阁,其他龚、孔二贵嫔住望仙阁。又有王、李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都受宠爱,轮流到三阁游戏。陈叔宝以有文学才能的宫女袁大舍等为女学士。仆射江总虽为宰辅,不亲政务,每日与都官尚书孔范散骑常侍王瑳等文士十余人,侍奉皇帝游宴后庭,不再有尊卑之序,时人称为“狎客”。君臣酣歌,通宵达旦,以此为常。

怠废朝政

陈叔宝怠于政事,百司启奏,都要通过宦官蔡脱儿、李善度进请。他甚至准许张丽华参与议政,张丽华由此援引宗戚,卖官鬻爵。南陈大权被后宫把持,不在外朝。大臣有不服从的,往往招致孔贵嫔、张贵妃构陷。于是后宫权熏四方,大臣执政皆从风谄附,都官尚书孔范甚至附势与孔贵嫔结为兄妹。陈叔宝厌恶听人说自己的过失,朝廷每有恶事,孔范都是予以掩饰、称扬赞美,而群臣有进谏的,就以罪名斥逐他。中书舍人施文庆曾经在陈叔宝做太子时期侍奉于东宫,熟悉吏职,受到陈叔宝亲幸。施文庆又举荐自己的朋友吴兴人沈客卿,以及阳惠朗、徐哲、暨慧景等,都被陈叔宝任用,其中以沈客卿为中书舍人,兼掌金帛局。

陈叔宝在位兴修宫室,造成府库空虚。沈客卿奏请陈叔宝,对百姓和官员一律开征关市之税,而又把税率加重。陈叔宝又任阳惠朗为太市令,暨慧景为尚书金、仓都令史,二人督责苛碎,聚敛钱财,以致官民都有怨言。在沈客卿督导下,朝廷年收入超过常年数十倍,陈叔宝大悦,更加认为施文庆知人善任,尤其亲信重用。此后,施文庆一党转相引荐,达五十人之多。陈叔宝为太子时,北地人傅縡在东宫任庶子(侍从官),陈叔宝即位之后,傅升任秘书监右卫将军中书通事舍人,因为人刚直,招致施文庆、沈客卿等嫉恨,被诬陷下狱。南陈至德三年(公元585年),傅縡在狱中直书陈叔宝怠于政事,被赐死狱中。而大市令章华也因为直言不讳指责陈叔宝沉迷酒色被杀。自此,对陈叔宝的行径,朝臣无人敢于劝谏。

隋朝兴兵

突厥降隋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九月,宇文阐宇文阐下诏杨坚都督诸军事,封隋国公,不久后又晋升杨坚为相国,加九锡之礼,再封隋王。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宇文阐将皇位禅让给杨坚,杨坚成为大隋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隋文帝。隋文帝采取“先北后南”的策略,先派将领长孙晟出使突厥,对其施行分化。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隋文帝一边对突厥各大部族实施远交近攻、离强合弱,一边调兵遣将,迎战沙钵略可汗。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突厥达头可汗向隋朝投降。隋军攻击沙钵略可汗,沙钵略屡遭惨败,是年也遣使入朝求和。对南陈杨坚采取安抚策略,他给陈叔宝写信,署名为“杨坚顿首”,凸显谦恭,陈叔宝则回信“想彼统内如宜,此宇宙清泰”,言语傲慢,并不防备隋朝,期间两国多有使节来往。

公元587年正月初三,陈叔宝颁《改元大赦诏》,改年号为祯明,大赦天下。同年八月,隋文帝征西梁皇帝萧琮入朝,萧琮到达大兴城后,被宣布剥夺皇帝之位,改封莒国公,后梁就此灭亡。南陈祯明二年(公元588年),陈叔宝废掉陈胤的太子之位,立张丽华的大儿子陈深做皇太子,但仍封陈胤为吴兴王,加侍中、中卫将军,妥善安置。

隋军伐陈

随着隋朝国力和军力显著增强,杨坚遂加紧筹划准备伐陈,他听从高颎建议,不断派小股兵力在长江沿线对南陈予以骚扰,误其农时。南陈祯明二年(公元588年)三月九日,隋文帝下诏列举陈叔宝的二十大罪状,然后散写诏书三十万份,暗中送往江南各地四处分发,以瓦解南陈军心。隋文帝下令在寿县(今安徽寿县)设置淮南行台省,任命李克用隋炀帝为行台尚书令,总管灭陈之事。以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并为行军元帅,负责长江上、中、下游的作战指挥。左仆射高为朱棡元帅长史,决断军务。十月二十八日,杨坚正式宣布出征伐陈。

南陈亡国

隋文帝令杨广率兵五十余万大举伐陈,南陈沿江守军频频告急,但中书舍人施文庆扣压告急文书,大肆筹办新年庆典。为使庆典威风热闹,施文庆命前线统帅率战舰入京助兴,致使江防前线空虚,隋军趁机长驱直入。此时,南陈朝廷上下不以为然,陈叔宝认为长江天险足可保其永远歌舞升平,依旧与狎臣宠妃奏乐酒、赋诗行令。南陈祯明三年(公元589年)正月,陈叔宝在朝中大会群臣,举行盛大新年庆典。隋将韩擒虎渡过采石,贺若弼统兵过江,直取建康。直到正月初四,陈叔宝才紧急下诏在建康实施戒严,并声称自己要御驾亲征。又以骠骑将军萧摩诃、护军将军樊毅、中领军鲁广达并为都督司空司马消难、湘州刺史施文庆并为大监军,分兵扼守要害;又命大将樊猛率师出白下(今江苏南京北剑门外幕府山南麓,北临长江),皋文奏镇守南豫州(今安徽宣城),同时大肆扩兵,连僧尼道士也悉数征召入伍。

正月初六,贺若弼率部攻占镇江市(今江苏镇江),俘获南徐州刺史黄恪。进军路上,贺若弼军军令严明,秋毫无犯。贺若弼京口之战生俘六千多陈军,全部释放,还发给他们粮食,并让这些被释放的俘虏带上杨坚痛斥陈叔宝罪名的诏书,到各地散发。韩擒虎部仅半日攻取了当涂县(今安徽当涂),紧接着又夺取了新林,陈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陆续投降了韩擒虎。就贺若弼和韩擒虎从两个方向对建康形成了夹击之势。贺若弼分兵曲阿(今江苏丹阳),阻止三吴地区的陈军增援建康,他亲率主力进攻建康。韩擒虎也率部沿着长江逼近建康。此时,建康尚有十余万兵马。但此时陈叔宝无力决断,委朝中大事于施文庆。施文庆担心将领取胜功高盖己,便进谗言诋毁众将,南陈再失战机。待隋军布置完毕,陈叔宝突然命骤骑将军萧摩诃率军迎战。萧摩诃率兵出城,与隋军对峙,很快战败被俘。陈叔宝与张丽华、孔贵妃躲到景阳殿后的枯井之中,后被隋军发现,张丽华被斩杀,陈叔宝被送往长安,南陈灭亡。

亡国之君

建康陷落后,杨广令陈叔宝写信给陈军在长江中游的将领,命令他们放下武器。周罗睺陈慧纪等接到陈叔宝的旨意后,解散部队,让士卒返回故乡,然后向隋军投降。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四月二十二日,隋伐陈大军凯旋,杨坚在大兴城举行了隆重的献俘仪式。隋文帝杨坚见陈叔宝昏庸无能,只图享乐,便准许他以三品官员身份上朝,又赐给住宅,命其居住长安,后迁往洛阳市。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十一月二十日,陈叔宝病逝于洛阳,终年五十二岁,追认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殇。陈叔宝葬在洛阳的北邙山。

施政举措

内政

在内政方面,陈叔宝在位时,先后十次大赦天下,以示对民情的体恤。南陈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正月,陈叔宝登基当日即颁布诏书,称“思播遗德”“咸与惟新”,欲施革新。三月,陈叔宝又颁《课农诏》《求贤诏》《求言诏》,宣布免征租税、奖励耕种,寻求治国之贤才、采纳谏言。同时安抚在陈朝的除华夏以外的各族之民。南陈至德二年(公元584年)冬十月,陈叔宝又下诏免除望订租调。次年,丰州刺史章大宝举兵造反,陈叔宝派兵镇压,章大宝被擒,夷灭三族。南陈至德四年(公元586年),陈叔宝再次下诏,表示谏言不限于王公官吏,也包括如管理仓库之人及舆皂小吏。但此后傅縡、章华上书进谏,不仅谏言未被采纳,反而被其赐死或斩首。

外交

在对外关系方面,陈叔宝对隋国采取较为友好的政策。南陈至德元年(公元583年)二月五日,陈国派兼散骑常侍贺彻等出访隋国。十一月,又派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出使隋国。南陈至德二年(公元584年)七月六日,陈叔宝派兼散骑常侍谢泉等访隋。此后,两国多有使节互访。直至南陈祯明二年(公元588年)三月,杨坚准备伐陈,先派兼散骑常侍程尚贤出使,以麻痹陈国。十月二十三日,隋国设置淮南行省于寿春,以晋王隋炀帝尚书令。陈叔宝此时仍未察觉,又派兼散骑常侍王琬、兼通直散骑常侍许善心出使隋国,被扣留。

人物成就

宫体诗的继承和发展

陈叔宝在位期间,疏于朝政,专注诗文和音乐。今留存诗歌一百首,当代古文学史研究学者逯钦立所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录有九十九首,今人辑佚出《济江陵诗》《临终诗》和《浮梁上怀乡诗》等三首。其中《听筝诗》和《戏赠沈后》两首为后人依托之词。其中乐府诗六十九首,前人所谓的“淫丽之文”都集中在乐府诗中。代表作有《玉树后庭花》(在历史上被称为亡国之音)《三妇艳词十一首》《采桑》等。陈叔宝的乐府诗中包含着咏物、咏史、山水、边塞等内容,但大部分作品都与男女私情相关。

陈代以前,如《相逢行》一类的拟作重在模拟其创作形式,总体上与汉乐府内容基本吻合。到了陈代,这一诗题渐染香艳气息。陈叔宝创作了十一首《三妇艳》,在题材和形式上对《相逢行》做了重大的变革,以绮艳相高,极于淫荡。清代戏曲作家陈祚明著作《采菽堂古诗选》中认为陈叔宝之作“最有纤致者”。这一时期,陈叔宝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大量的宫体诗,如《临春乐》《玉台新咏》《采莲曲》等,而《黄鹂留》及《玉树后庭花》《金钗两臂垂》等曲则是陈叔宝自创新题。这些诗作多涉风花雪月,风格轻靡。

自汉代至南梁,社会女性美观念形成从“惟持德自美”到“本以容见知”的转变。如萧纲萧纲《咏内人昼眠》《美人晨妆》《春闺情》,庾肩吾《咏美人自看画应令》等,多以器物之美衬托女子的姿容之美。陈叔宝所作的宫体乐府诗扩大了诗歌审美表现领域,注重女性的外在感性之美的描写。如陈叔宝作《东飞伯劳歌》《梅花落》《紫马二首》等。当代学者马海英专著《陈代诗歌研究》中认为,陈叔宝“敏感地捕捉最能突出表现华美和明艳的事物和特征,加以热烈的烘托和渲染,产生强烈动人的效果”。

陈叔宝在太子时期以及即位后,创作了二十余首宫廷游宴诗,如《与江总书悼陆瑜》《立春日泛舟玄圃各赋一字六韵成篇》《献岁立春光风具美泛舟玄圃各赋六韵诗》《祓泛舟春日玄圃各赋七韵诗》《上巳宴丽晖殿各赋一字十韵诗》《七夕宴乐修殿各赋六韵座有》等,这些诗歌描写了四季的景致,其中着重对春景的描绘,善于刻画景物,对仗工整,声调和谐。

另外,陈叔宝乐府诗中多次写到了北方的城市与边塞。如《长安道》《洛阳道五首》和《刘生》等诗歌写到了北方的长安和洛阳。边塞诗《陇头》《陇头水二首》《关山月二首》《雨雪曲》《饮马长城窟行》等,又与梁代边塞诗中的浓郁的宫帏气不同,描绘出边地苦寒,自然环境恶劣。学者孙明君认为“从诗史上看,陈叔宝诗歌是江左诗歌过渡到隋唐诗歌的一个重要环节”。

陈叔宝文学集团

陈叔宝为太子时和继皇位后“宾礼诸公,唯寄情于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轴”,以他为中心形成了庞大的文学群体。他们切磋文义,唱和诗文,竞骋辞藻,创作了大量的赋韵诗和宫体乐府诗。这种“群相切磋”的创作方式活跃了梁陈时期的诗歌创作,促使文士们在注重修辞和讲究形式上下功夫。陈叔宝文学集团注重群体性游宴活动,把促膝举觞、宴集赏乐等作为文学创作感兴的条件,创作了一系列娱乐性情、轻艳绮靡的宫体拟乐府诗。群体集中拟作的《三妇艳》《杂曲》《长相思令》《有所思》《乌栖曲》《采桑》《日出东南隅行》等均是流传已久的题目。

南梁以前,五言诗篇无定制,主要以多于八句的长篇为主,四句的短篇较多,八句的形式极少。晋宋时期,五言诗仍以多于八句的篇制为主,但其篇幅有所缩短,趋向于十句、十二句的体制,四句、八句的体制都有所增加。在南齐、梁、陈时期发生了显著变化,更加重视五言诗创作。陈代诗人集中拟作的《陇头》《折杨柳》《关山月》《紫骝马》《雨雪》《有所思》《洛阳道》《长安道》《梅花落》《刘生》等乐府诗几乎都是以五言八句的形式出现。至南陈时期,在陈叔宝带动下,七言歌行体也基本定型。据当代学者王从仁统计,陈代七言歌行共二十二首,大多数作品均呈现出四句一单元的形式特征,如徐陵《杂曲》已是典型的七言歌行诗。此外,这一时期的杂言诗创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陈叔宝作《长相思》,三、五、七言间杂,语言通俗,从句式和声韵上都是依照南梁张率《长相思》的模式。

南北朝时期,骈文逐渐以四六句式为主,但又有变化。骈文风靡于南朝,齐梁时期的文章开始分辨清浊四声,向雕琢字句的方向发展。陈代文章受此风尚影响,这一时期的各种散文,论说文、章表、书等在整体风貌上更趋骈俪,而呈现愈加华丽的风格。孙德谦六朝丽指》曰“凡君上敕、人臣奏章,以及军国檄移,与友朋往还书疏,无不袭用斯体”,陈代骈文之风影响到了历史和哲学著作,如傅縡《明道论》、何之元《梁典总论》等均用骈体。骈文在南陈时期凝固成一种典型的文体,成为后来唐宋四六和律赋的先导。

人物作品

相关评价

唐朝大臣魏徵在《陈书·后主本纪》中认为“亡国之主,多有才艺,考之梁、陈及隋,信非虚论”,肯定了其文采。《南史》作者李延寿评价陈叔宝时认为“刑政不树,加以荒淫。”唐代诗人杜牧作《泊秦淮》,写“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意指陈叔宝为亡国之君。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评价“文武解体,以至覆灭”。当代学者詹子庆在《中国古代史》书中评价认为“陈后主自幼长于深宫,称帝后只知享乐,荒于酒色,不恤政事。百姓流亡,田园荒芜。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烈,内乱频发,众叛亲离”。历史学者龚显宗先生认为“陈后主的作品将文士和酒徒、狎客合而为一,上有所好者,下必有甚焉。”学者华杉在《讲透资治通鉴》中认为“陈叔宝是个昏君,最终也成为亡国之君”。

家族成员

相关轶事

谏言贬臣

至德元年(隋开皇三年,583年)二月,陈叔宝被始兴王陈叔陵所伤,到疮伤愈合后便庆幸,置酒于后殿,令江总等人,展乐赋诗,后主酒醉后命毛喜赋诗。此时陈顼的丧事刚完毕,还不过一年,毛喜见此状况不太高兴,想要谏言,而后主此刻已醉,毛喜走上阶石,假装心脏有病,倒于阶石下,被抬出宫。后主酒醒后,怀疑此事,对江总说:“我懊悔召毛喜,知道他没有病,他只是想劝阻我的欢宴,不赞同我的所为,这是故意使奸诈罢了。”于是同司马申商谋道:“此人自负,我想请鄱阳兄弟让他们报仇,可以吗?”司马申回答说:“最终不被官府所用,愿听从圣旨。”傅纬争辩说:“不好。若允许报仇,那将置先皇于何地?”后主说:“应当给他一个小郡,不许他参预政事。”于是贬毛喜永嘉内史。

赦免叔坚

至德元年(隋开皇三年,583年)十二月,长沙王陈叔坚因被陈后主贬黜外任,心不自安,于是十分乖张,向日月祭祀以求福。有的人上书将此事报告陈后主,陈后主召陈叔坚入宫,囚于西省,准备杀他,令近侍宣敕陈述他的罪行。陈叔坚对陈后主说:"臣的本心,并不是为了其他,只是想亲近皇帝而已。如今我既然已经冒犯了皇帝,罪当万死。我死了之后,必会见到陈叔陵,希望陛下再下一道旨意,让我在九泉之下责备陈叔陵。"于是陈后主赦免了他的死罪,仅仅免官而已。

落井下石

贺若弼攻入建康宫廷时,陈叔宝带着张、孔二妃以及十来个宫人,逃出后堂景阳殿,就要往井里跳。袁宪苦苦哀求,陈后主不听。后阁舍人夏侯公韵用自己的身子遮挡井口,陈后主极力相争。争了很长时间,才得以跳进井里。

不久,有隋军士兵向井里窥视,并大声喊叫,井下无人应答。士兵扬言要落井下石,方才听到有人求救,于是抛下绳索往上拉人,觉得非常沉重,本来以为后主体胖,等到把人拉上来,才吃惊地发现,原来一根绳索,“串”着陈后主、张丽华以及孔贵嫔三人。

专宠丽华

张丽华艺貌双佳,她发长七尺,黑亮如漆,光可鉴人。并且脸若朝霞,肤如白雪,目似秋水,眉比远山,顾盼之间光彩夺目,照映左右。更难得的是,张丽华还很聪明,能言善辩,鉴貌辨色,记忆特别好。当时百官的启奏,都由宦官蔡脱儿、李善度两人初步处理后再送进来,有时连蔡、李两人都忘记了内容,张丽华却能逐条裁答,无一遗漏。起初只执掌内事,后来开始干预外政。“耽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到了国家大事也“置张贵妃于膝上共决之”的地步。后宫家属犯法,只要向张丽华乞求,无不代为开脱。王公大臣如不听从内旨,也只由张丽华一句话,便即疏斥。因此江东小朝廷,不知有陈叔宝,但知有张丽华。

结好文士

陈后主在位,内外大臣专迎合为事。尚书顾总博学多文,尤工五言七言诗,溺于浮靡。陈叔宝对他很宠信,游宴时总会叫上他。顾总好做艳诗。好事者抄传讽玩,争相效尤。山阴人孔范容止温雅,文章瑰丽。后主不喜欢听别人说他的过失,孔范在这方面善于为后主饰非,因此后主对他宠遇优渥,言听计从。孔范曾对后主说:“外间诸将,起自行伍,统不过一匹夫敌,若望他有深见远虑,怎能及此?”从此带兵的将帅微有过失,就夺他们的兵权,刀笔之吏反而得势。边备因此越加松弛。此时文武懈体,士庶离心,覆亡即不远了。当时朝廷有狎客十人,以顾总为首,孔范次之。君臣生活穷奢极欲,国力却逐渐衰弱下来。

后主作诗

陈叔宝在位是,每次饮酒,都命诸妃、嫔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诗,互相赠答,采纳其中尤其艳丽的,谱以新曲,选宫女千余人练习而歌唱,分成若干部,依次递进传唱。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略都是赞美诸妃嫔的容色,如《玉树后庭花》写道“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后主观像

南陈至德元年(公元583年)十一月,陈叔宝派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出使隋国。陈叔宝听闻隋主杨坚相貌不凡,命袁彦把他的画像带回。陈叔宝见到隋文帝画像后,大为惊骇,无意再观看,即刻下令把画像拿走。

后主戏言

宋代《平陈记》记载,陈叔宝因专宠贵妃张丽华,而疏于临幸沈皇后。某日陈叔宝到皇后沈婺华处,暂入即还,临走时他诧异于沈皇后没有出言相留,便作诗《戏赠沈后》,写“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沈皇后则回作“谁道不相忆?见罢便成羞。情知不肯住,教我若为留。”

后主荒唐

在隋将贺若弼进攻京口时,南陈都督萧摩诃曾经请求率军迎战,陈叔宝不许。等到贺若弼进至钟山时,陈叔宝又命萧摩诃出战迎击。因为陈叔宝私通萧摩诃的妻子,所以萧摩诃无心力战。贺若弼看到陈朝军队不愿再苦战,于是率军冲击,陈军溃逃,萧摩诃被擒,贺若弼对萧摩诃以礼相待。之后隋军攻到都城之下,陈叔宝对尚书仆射袁宪感叹,认为并不是自己失德无道所致,而是由于江东士大夫的气节尽失。

失净尽了。”

后主喝酒

陈叔宝投降后,杨坚赏赐给陈叔宝许多金银财物,又多次接见他,让他和三品以上公卿大臣同班站立,每当陈叔宝参加宴会时,隋文帝恐怕引起他的亡国之悲,就禁止在宴会上演奏吴地音乐。陈叔宝认为自己没有官秩品位,却得经常参加朝会宴集,希望能得到一个官品,隋文帝帝听闻后,遂感叹其毫无心肝。陈叔宝经常喝得大醉,很少有清醒的时候,每天和他的子弟家人能喝一石酒,隋文帝大惊,但并未对陈叔宝的狂饮滥喝加以限制。之后,隋文帝因为陈氏宗室子弟很多,恐怕他们在京城长安惹事生非,于是下令把他们分散安置在边远州郡,分配给他们田地产业使他们得以为生,并且每年都派人去赏赐给他们一些衣服以使他们安然度日。

研究书目

陈书

《南史·卷十》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五》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

相关作品

书籍

影视

参考资料

陈朝的文化认同与江左王朝的政治存续.中国历史研究院.2024-04-24

南陈最后一位皇帝:城破投降后 受到隋朝厚待得善终.川北在线 .2024-04-24

诗画河洛:陈后主 爱洛阳.洛阳网 .2024-04-24

土厚水低的北邙山----中国最佳的风水宝地.洛阳殡葬网.2024-04-25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五“陈纪九”.识典古籍.2024-06-19

《陈书》卷六‘‘后主”.识典古籍.2024-06-19

近在远方(13)丨陈武帝故宫背后的陈朝往事....长兴县人民政府.2024-06-19

南史·卷十.ctext.org.2024-04-29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五.ctext.org.2024-04-29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ctext.org.2024-04-29

陈书(全二册).豆瓣读书.2023-09-05

南朝陈会要.豆瓣读书.2023-09-05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豆瓣读书.2023-09-05

陈后主叔宝传-毛泽东评点的帝王大传.豆瓣读书.2023-09-05

《陈亡隋兴录》.中国作家网.2023-09-05

易中天中华史:南朝,北朝.豆瓣读书.2023-09-05

唐太宗李世民 (1994).豆瓣电影.2024-05-09

隋唐演义 (1996).豆瓣电影.2023-09-05

尝试 探索 体会——戏曲电视剧《乐昌公主》导演札记.掌桥科研.2024-05-09

乐昌公主 (1996).豆瓣电影.2024-05-09

开创盛世 (2006).豆瓣电影.2023-09-05

隋唐英雄 (2012).豆瓣电影.2024-05-09

隋唐演义 (2013).豆瓣电影.2023-09-05

《中国通史》 20130126 再造统一.央视网.2023-09-05

独孤皇后 (2019).豆瓣电影.2023-09-05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