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旗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国旗旗面中间平行长方形为蓝色,占旗地一半,上下为红色长方形,各占旗地的四分之一,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旗由红色、蓝色和白色组成。

1975年,共产主义组织巴特推翻君主制政权,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建立,同年12月2日正式使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旗。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旗蓝色代表老挝富饶美丽的国土,以及老挝人民热爱和平安宁的生活。

产生背景

1353年,法昂建立的南掌(又称南掌国),是老挝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整个老挝地区的多民族国家,首都为琅勃拉邦,曾是中南半岛的人口、贸易与文化大国,澜沧王国存在近四个世纪,代表着老挝历史的鼎盛时期。

确立历程

1707年,澜沧王国先后分裂为北部琅勃拉邦、中部万象和南部的占巴塞三个王国,分别从属于周边地区的缅甸、泰国越南,这三个分裂的王国分别使用不同国旗。琅勃拉邦王国国旗是红色为底,三头白色大象组成的旗帜;万象王国国旗以黄色为底色,一头白色大象组成的旗帜;占巴塞王国国旗以蓝色为底色,一只带翅膀的天狗组成的旗帜。

1893年至1952年,老挝保护国,是法兰西殖民帝国中南半岛殖民地的一部分。其建立标志着老挝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和罗、越南统治时期的结束。这一时期使用的国旗以琅勃拉邦王国国旗为基础,并在左上角增加了法国国旗图案。

1953年,老挝宣布独立,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老挝王国,这一期间国旗采用旗地为红色。旗中央绘有三头白色大象的国旗,象征这个国家的古老名称—万象王国。

1975年5月,老挝人民开始在全国开展夺权斗争,共产主义组织巴特寮推翻君主制政权。同年12月2日,在万象召开的老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正式使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旗。

设计要素

规格参数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规定国旗旗面中间平行长方形为蓝色,占旗地一半,上下为红色长方形,各占旗地的四分之一,深蓝色的底,红色的边和白色的满月。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旗的宽度为长度的三分之二;蓝色长方形居中,纵向呈水平,约为红色长方形的两倍;红色长方形在国旗上下两侧边缘,内侧连接着蓝色长方形,上、下两个红色长方形高度是深蓝色长方形高度的二分之一;白色月亮在国旗的中部区域,在蓝色长方形中间,直径为深蓝色长方形高度的五分之四。

象征意义

老挝国旗以红色、蓝色及白色为主色,蓝色展开一片富饶美丽的国土,表示人民热爱和平安宁的生活。红色象征革命,表明老挝人民不惜以鲜血为代价捍卫国家尊严。白色圆形象征老挝人民在老挝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以及国家光明的未来。白色圆形也代表满月,置于蓝条之上,象征皎洁明月高悬于湄公河的上空。

老挝的国旗用三块平行的横条组成,这与它地理区城的划分有很大的关系。老挝从北到南,地势由高到低,北部称为上寮,中部称为中寮,南部称为下寮,所以用三块横条表示。老挝80%是山地和高原,国土60%覆盖着浓密的森林,尤其盛产柚木等优质木材,所以旗面中间用比较宽的蓝色横条来象征老挝富饶美丽的国土,又象征人民热爱国土,过着和平安宁的生活。蓝色之中有一个白色圆形的图案,它好似圆月,高悬于蓝色天空之中,象征着人民对光明、自由的追求。国旗上的红色象征着革命,表示老挝人民用鲜血来保卫祖国。

使用原则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第九十一条规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旗是国旗,红色长方形处于边缘,白色月亮在旗帜中间。国旗的宽度等于其长度的三分之二,即每个红色长方形的宽度只有蓝色长方形高度的一半,而白月亮的高度只有国旗的五分之四。

参考资料

老挝:中国体育“二队”_亚运版图第12期_网易亚运.网易.2021-07-27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