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疏松卷柏

疏松卷柏

疏松卷柏(学名:卷柏属 effusa)是一种矮小症的蕨类植物,属于卷柏科卷柏属。其枝叶很像柏树,却有着异乎寻常的生命力。它生在怪石嶙峥的岩石缝中,旱季里会卷曲、枯萎成一团,看似毫无生机,但只要一场雨露,就会伸展开枝叶,流露出醉人的绿色。人们曾遇到这样的怪事:压制成标本、保藏在橱中的卷柏,几年后再放入水中,竟然又“复活”了。因此,它又有九死还魂草、万年青长生草等美名。不过,疏松卷柏只宜生活在远离尘嚣、空气清新的大山上,如果周围的自然环境受到工业污染就会真的死去,永远不再还魂。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土生或石生,直立,高10-45厘米,无匍匐根状茎或游走茎。

根托在主茎的上部下部均有着生,自主茎分叉处下方生出,长3-10厘米,纤细或较直径,长0.3-1毫米,根多分叉,被毛。

主茎自下部开始羽状分枝,不呈“之”字形或多少“之”字形,禾秆色,茎近方形,具沟槽,无毛,维管束1条;侧枝3-10对,2-3回羽状分枝,小枝规则,主茎上相邻分枝相距2-4厘米,分枝无毛,背腹压扁,主茎在分枝部分中部连叶宽0.4-0.7毫米,末回分枝连叶宽3.3-6毫米。

叶全部交互排列,二形,膜质,表面光滑,边缘非全缘,不具白边。

主茎上的腋叶较分枝上的大,卵圆形,基部钝,分枝上的腋叶对称,卵状三角形到卵圆形,2.0-3.5毫米× 1.2-2.8毫米,边缘具短睫毛。

中叶不对称,主茎上的叶略大于分枝上的,分枝上的中叶斜卵状椭圆形,1.5-3.2毫米×0.6-1.0毫米,接近,叶背呈龙骨状,先端的芒弯曲,先端具芒,芒长0.8-1.6毫米,基部近心形或楔形,非盾状,边缘具睫毛。

侧叶不对称,主茎上的较侧枝上的大,侧枝上的侧叶长圆状卵圆形,外展,排列疏或密,2.2-5.0毫米×1.0-2.2毫米,先端近尖,边缘具细齿,下侧基部扩大,强烈覆盖小枝,上侧边缘基部具睫毛,先端具细齿,下侧基部下延,具睫毛,其余部分近全缘。

孢子叶穗紧密,背腹压扁,单生于小枝末端,6.0-12毫米×1.5-3.0毫米;孢子叶明显二形,倒置,不具白边,上侧的孢子叶镰形,边缘疏具短睫毛,锐龙骨状,先端急尖。上侧的孢子叶具孢子叶翼,孢子叶翼达叶尖,边缘疏具短睫毛,下侧的孢子叶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短睫毛,龙骨状;大孢子叶分布于孢子叶穗下部的下侧。大孢子黄白色;小孢子浅黄色。

栖息环境

生于荫处岩石上或林下土生,海拔200-1450米。

分布范围

广东省 (封开县怀集县乐昌市肇庆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 (大新县桂平市横州市金秀瑶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马山县南宁市容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上思县武鸣区、阳溯) 、贵州省 (雷山县三都水族自治县、贞丰) 、西藏自治区 (墨脱) 、云南省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景洪) 。模式标本采自广东。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