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奉献奖不仅发扬济世救人的崇高精神,传递杏林的良知,勉励悲天悯人的关怀,更见证了过去二十年台湾省医疗事业的发展与成就。
基本介绍
“医疗奉献奖”起源于1990年,由台湾地区行政机构卫生署与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厚生会联合举办第一届台湾地区偏远地区优良医师奉献奖”,该奖项系透过社会各界推介,经实地察访,最后评选出默默服务、优秀热心的医师。此一奖项深受医学界认同,普获各方肯定。为使此奖项更具意义,在当时卫生署长张博雅大力支持下,第二届更名为“医疗奉献奖”,此后成为厚生每年固定办理之重要活动,并扩大表扬对象,除医师外,尚包括护理及其他医事人员。第五届起,更增加团体贡献奖,使奖励对象扩及医事团体,以表彰其济世救人的伟大精神。
医疗奉献奖之宗旨为鼓励长期在基层、偏远地区及特殊医疗单位从事医疗服务的人员,藉表扬活动来彰显医护工作者悲天悯人、尊重生命的胸怀,至2014年已举办24届,历届得奖人介绍可参考承办单位厚生基金会网站http://www.hwe.org.tw/award_winners.asp 。
十九世纪以来,国外的宣教士,日据时期的助产士,都曾是台湾省医疗史上不可或缺的要角,这些在家乡或偏远地区从事医疗服务者,在医疗资源贫乏的时代,肩负起守护地方卫生、保障民众健康的重责大任,使人敬重。在这段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他们无私的奉献,反映出人性的光辉,而其服务精神,也令人感佩;这是台湾地方医疗史上值得记述的佳话,厚生基金会也忠实的记录了他们感人的生涯。
时至今日,医疗技术进步,各种资源充裕,医疗分工日细,制度法规日形健全。台湾自七十年代经济起飞以来,人均GDP的世界排名稳步上升,国人平均所得提高,医疗环境改善,医疗科技不断进步,医疗资源日趋完整,医疗服务领域也日渐扩大。
因此自第十七届起,厚生基金会特地延伸奖励触角,在选拔条件中增订“境外医疗服务从业人员”一项,此一增订,显示医疗奉献奖的事迹,已随着时代的改变,从台湾走到国际。台湾医疗的进展,已从早年接受帮助的角色,转化为自给自足且有能力对外付出,许多不辞劳苦的医事人员、护理人员及卫生行政人员,已踏出他们献身医疗的脚步,以关怀医疗弱势国家的实际行动,回馈曾在台湾奉献一生的医护者,传递发扬医疗大爱的棒子。
“医疗奉献奖”不仅发扬济世救人的崇高精神,传递杏林的良知,勉励悲天悯人的关怀,更见证了过去二十年台湾医疗事业的发展与成就。医疗奉献奖对杏林影响极大,许多医学院日渐重视,纷纷开设医疗人文相关课程。\
注:“厚生会”创立于1990年二月,由秀传医疗体系总裁、时任“立法委员”的黄明和博士所发起,邀请具医疗卫生专业背景或热心民生福祉的立委共同组成,旨在推动宪法第十三章第四节“社会安全基本国策”中有关社会福利、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民生问题。当时台湾地区尚有“国民大会”,受到黄博士的感召,“国民大会”也成立了由国大代表组成的厚生会。厚生会是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历史最悠久的跨党派次级问政团体,成员结合的主要理念,就是“厚泽民生”。为了达到这一崇高又关全民福祉的创会理念,厚生会的智库“厚生基金会”多年来一直配合厚生委员及代表的问政,提供平台,举办公听会、座谈会、研讨会,并出版杂志,以汇集民意及学者专家的意见,及时提供给行政、立法机关,作为制定政策及法案的参考。“厚生基金会”并审视政策、法令及社会情势的变动,定期发行“厚生白皮书”,或不定期提出切中时弊的观点,提供问政资料,使民生议题不断注入新血,俾便确保政府施政及立法的品质。“跨党派”是厚生会另一特色;由台湾地区立法机构跨党派立委所组成的厚生会,不论会长或主要干部,均由不同党派的立委轮流出任,显示其立场的超然,亦有助凝聚多元政治动能。职此,厚生会成为各方瞩目、极力争取的政治力量,历任会长和主要干部,均有幸出任政府要职。至于扮演厚生会智库角色的厚生基金会,则网罗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学术、实务菁英,透过他们对民生议题的真知灼见,默默的付出,照顾斯土斯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