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梁褚

梁子都(公元前109—前52年),名褚,身为儒家后代,谥号“”。所处西汉时代。

人生经历

梁子都(公元前109—前52年),名褚,身为儒家后代、书香门第,却热衷舞枪弄棒,仗义疏财,喜爱冒险。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和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长安(今西安市)为起点,经甘肃省、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商通道,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史称丝绸之路。为了促进西域与长安的交流,使汉王朝“威德遍于四海”。刘彻通过减免税收、低价配给货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人从事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年轻的梁子都审时度势,立即抓住当时难得的商机成立了一个贸易公司。专门从事丝绸、茶叶、瓷器等利好的商品贩运买卖,经过跋山涉水、艰辛万苦,终于赚了第一桶金子。由于梁子都精明强干,善于经营,加上第一桶金子的金钱效应,几年发展成为拥有上百头骆驼运输、武装押运、内地采购、西域连锁经销、货栈商场等分支机构的贸易集团。

公元前70年左右,梁子都公决定将贸易集团总部及全家搬到“丝绸之路”的要隘重镇——北地郡治所宁州。古北地郡所辖区域地处通向漠北的咽喉地带,是丝绸之路开通后由长安向西域进发的必经之地,在丝绸之路的东西方贸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控扼作用。梁子都很快就在北地郡站稳脚跟,打出了一片天地;又大约在公元前60年,又把他的根据地沿茹河向前推进到“丝绸之路”的另一个要隘--安定郡高平(今宁夏原州区),派儿子梁桥(公元前79——公元9年)坐镇此地。由于天时地利人和,梁子都、梁桥父子的财富迅速膨胀。到汉宣帝年间,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上千万家产、闻名西北的超级富豪。

梁褚父子成为巨商大贾之后,时刻不忘造福一方,以保境安民、振兴地方为己任。由于当时北地、安定两郡地处偏远边境地区,人烟稀少,治安很差,强盗横行。于是,梁褚父子出资建立民团,强化地方治安保卫工作;同时还出资修建了宁州、高平城墙和通往西域的道路。在梁褚父子的不懈努力下,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进入了鼎盛黄金时代。

刘衎元年,朝廷任命梁桥和他儿子梁溥同为军司马(大将军属官,相当于国防部司局级干部),调他们到京城来做官。公元前9年,梁桥把家族产业从北地郡又搬至京城长安附近的凤翔府扶风县县茂陵地区购地置田立业,这支称为扶风梁氏

家族

元朔年间(约公元前130年),刘彻因感梁鱣公传播和发展儒家思想和文化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封其父梁睦,号六壬(公元前150——79年)为迪国侯,谥儒宗。有三子:梁袍、梁褚、梁礼。梁褚随父自河东区迁居北地;

梁褚被尊为安定郡梁氏开基祖;有五子:梁桓、梁柔、梁梓、梁樟、梁桥;孙:梁汉、梁溥、梁汶等;

嫡孙梁统东汉高山侯。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