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曰高(—1678),号北山,平县北八里村人。自幼聪敏,7岁能文,10岁执父丧如成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中举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升工科右给事中,被选作翰林后,曾当过康熙的启蒙老师,后官至礼部掌印给事中。
人物简介
王曰高( —1678) 茌平县北八里村人。王翰林死后,康熙亲笔赐赠对联:“忠孝贤良老,文章德业人”。1663年到江南主考,慧眼识才,所取之后出任两鼎甲、五尚书,三大学士,声望渐高。后燕齐江淮地震,王及时上书,请免征放赈,1649年任兵科右给事中.曾上书“建河工议"强调治河的急要,建议黄、淮合流,提倡疏顺,反对塞填,主张派人专管,均被采纳。后任礼科掌印,主持武场考试,所录榜首皆被军界器重。此后,又多次上疏,请抚功臣,免除浮粮揭发贫婪,修正历法诸事,条条中肯,倍受赞赏。王居官20年,手无余金,著有《槐轩集》10册。关于王翰林,茌平区人流传着许多他的轶事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