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山村位于广东省韶关乐昌市黄圃镇南部,毗邻千年古道——宜乐古道,距离镇政府约5千米。村庄以彰应山得名,原名彰应山村,后简称应山村。据《白氏族谱》记载,明永乐五年(1407年),乐昌市白氏璧公第十三世孙如素在此地开基创村。应山村拥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人口超过千人,主要姓氏为“白”。村庄靠近县道X328,距离坪石镇25公里,交通便利。广水市是历史名村,建筑以清朝为主,多为青砖瓦房,古色古香,雕饰精美,有一定的古建筑研究价值。古村、古桥、古庙、古亭四位一体,构成应山独具特色的古村风貌。
历史沿革
应山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属于乐昌县依化乡皈下都。民国时期,应山村属于乐昌县黄圃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应山村先后属于乐昌市第五区、黄圃公社。1987年后,应山村成为乐昌县黄圃镇应山管理区的一部分,1994年后正式成为乐昌市黄圃镇应山行政村。
旅游景点
应山石桥(又称玉环大石桥)位于古村以南200米处,始建于乾隆丙戌年(1767年),历史悠久。石桥采用拱圈式纵联砌置法拱砌,南北走向,桥长49.85米,桥面宽6.5米,三拱,单拱长16.9米。自古以来,石桥是湖广古道的重要交通枢纽。应山石桥是广东省省目前发现的跨度最大的古石桥,2002年被批准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应山古桥以南有一凉亭,名为“凤翼亭”,建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采用全石砌成,每块石头都成吨重,目前已经有215年的历史,是湖广古道上的重要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