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瓣梦角鮟鱇,属于是辐鳍鱼纲鮟鱇目。分布在东海冲绳海槽水深423m的海域中。
分类信息
中文名称 扁瓣梦角鮟鱇
拉丁名称 Oneirodes appendixus
英文名称 \
地方名称 \
作者单位 \
中文门名 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鮟鱇目
拉丁目名 Lophiiformes
中文科名 梦角鮟鱇科
拉丁科名 Oneirodidae
中文属名 梦角鮟鱇属
拉丁属名 Oneirode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长为体高1.3倍,为体宽4倍,为头长1.8倍,为背鳍前长1.2倍,为臀鳍前长(亦等于肛门前长)1.1倍,为上颌前端与鳃盖骨后缘间距3.3倍,为蝶耳骨棘间距5.1倍,为蝶耳骨棘与方骨棘间距2.9倍。头长为吻长3.5倍,为眼径25.7倍,为眼间隔2.4倍,为上颌长2.2倍,为下颌长1.6倍,为第一背鳍棘长1.7倍,为背鳍基长3.5倍,为背鳍条长5.7倍,为臀鳍条长5倍,为胸鳍长3.8倍,为尾鳍长2.2倍,为尾柄长8.6倍,为尾柄高4倍。
体短而高,长椭圆形,侧扁,背部稍平直,腹部圆突,尾柄很短,颇侧扁。头大,在眼后上方具一蝶耳骨棘,尖而短,穿出皮肤。吻中等长,吻后背面具一凹陷,第一背鳍棘位于其后。眼很小,为皮膜所盖,上侧位,在吻端与胸鳍上部的连线上,稍近吻端。鼻管皮瓣状,近于吻端,前后鼻孔开口于鼻管上部的前端和后端。口较大,稍斜裂,口闭时后端伸达眼下方。两颌几等长,下颌缝合棘不甚发达。牙细尖,可倒伏,两颌各具一行牙,上颌右侧13牙,左侧16牙;下颌每侧各15牙;犁骨左侧3牙,右侧2牙;咽鳃骨15牙(6+9)。舌宽大,游离,无牙。鳃孔较大,位于胸鳍基下方。鳃2(1/2)个,无鳃耙,鳃丝细长。肛门后位,紧位于臀鳍前方。
全体裸露无鳞;皮肤光滑,柔软,宽松。体侧具若干黑色侧线孔。
第一背鳍具2棘,第一棘位于眼上方的吻背中央,分为2节,其长为体长33%,端部为球状拟饵体,其长为体长3.7%。拟饵体前部、中部和后部均无皮瓣突起;前部乳突甚低,端部具一黑斑,近中部具3~4根纤小丝状皮突,代替了中部皮瓣突起;中部乳突
较大,圆形,端部也具一小黑斑;在后部开孔的后下方具一较长的、单一形的、颇为侧扁的后侧皮瓣突起。后部突起低,无皮瓣,单一形。第二背鳍棘为一短小
游离皮瓣,位于吻端与背鳍基部后端间距之中央,长3.8毫米,为体长2.7%。第二背鳍、臀鳍后位,鳍条不分支,背鳍第一鳍条短小;臀鳍始于背鳍第四、五鳍条基部下方。胸鳍侧中位,基部宽约为体长9.2%。无腹鳍。尾鳍基部后端不被皮膜,中部4鳍条和下部第一鳍条分支。
全体、各鳍、鳃孔和口腔均黑褐色。拟饵体上部白色。
习性
生活习性 \
繁殖习性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