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李南华

李南华(1834年-1903年),字梦庄,安徽省蒙城县城东李圩人。他家境殷实,早年聪明过人,1855年散家产,组织团练,招募300余人,成立“义勇”,成功击退捻军,破捻圩20余处,杀戳甚多。因战功,被任命为保都指挥使司,加游击衔,赏戴花及猛勇巴图鲁号。1860年,苗沛霖发动反清,与李南华反目为仇。1861年4月,李南华成功击退苗沛霖联合捻军攻城,1863年3月,苗沛霖再次围城,城中粮绝,人相食。李南华带伤日夜防守,最终在10月26日,僧格林沁率部援救,苗沛霖战败身亡,围城解除。因战功,被授予清代卫士,奏保记名总兵,改练成军。后率振威各营,驻守长淮。1870年,奉命赴陕甘镇压回族起义,伤发回里,退役居乡20余年。1898年,牛士修于涡阳曹市集率饥民起义,李南华率军平叛。后任办皖北团务,统领威清营,后调河南统豫正右军。1902年,应诏进京,授汀州镇总兵。后因旧伤感染,暴卒。

正文

抗捻

咸丰五年(1855年)九月,捻军攻破县城,没收富人财产,分给贫民,广大农民纷纷参加捻军,声势日盛。李南华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办起团练,募勇300人,入保县城。后多次攻捻,破捻圩20余处,杀戮无辜。保都指挥使司、加游击衔,赏戴花翎及猛勇巴图鲁称号。

咸丰八年,苗沛霖部地主团练进驻县城,设苗公馆,曲意结交.拉拢李南华。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打北京.李劝苗率部入都勤王。苗欲独创基业,却劝李蓄发反清,从此,各怀戒心。

咸丰十一年正月.李南华突袭苗公馆,杀其头领,苗、李自此结仇。同年四月,苗沛霖联合捻军攻城.被李击退。

退役

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苗沛霖部围城。李率部坚守待援,乘间杀出.双方死伤甚众,李南华亦负饬数十处。后城中断粮,罗雀掘鼠,甚至易于而食。同年十月二十六日,僧格林沁部来援,苗兵败为其下属所杀。解围后,僧格林沁见李周身是伤,嘉为满清卫士。奏保记名总兵,改练成军,赏死伤练勇抚恤银2万两。此后,李率振威各营、驻守长淮。同治七年,奉调陕、甘,镇压回族起义,伤发退役。

李南华回乡20余年,常读兵书,希图东山再起。

复起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牛士修在涡阳曹市集率饥民起义,众至万人,淮北市震动。清廷再次启用李南华,会集练丁往剿。胜后.命办淮北团练,统领振威各营,后调河南统豫正右军。

卒殁

光绪二十八年,应召进京,陈述守蒙情形,授汀州镇总兵。李到镇不久,旧伤感染暴卒。

李公祠

李卒后,蒙城县奉旨在县城建李公祠。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