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傻儿师长

《傻儿师长》是由束一德执导,刘德一、涂年智任编剧,刘德一、唐玉生、胡明克、刘柳等主演的一部四川方言战争题材电视剧。该剧于1992年在中国大陆首播。

该剧以抗日爱国将领范绍增作为创作原型,讲述了富家少爷樊傻儿历经艰辛,从土匪变为团长,再升为师长,并最终带领队伍走向抗日前线,成长为抗日英雄的故事。

《傻儿师长》是“傻儿”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第二部《傻儿军长》于1994年播出,第三部《傻儿司令》于2003年播出。

剧情简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川东地区出了一个富家少爷樊傻儿刘德一 饰),他从小不喜欢读书,爱吃喝玩乐、舞枪弄棒。他和贤惠的玉贞(刘柳 饰)结婚,但仍然没有改变顽劣的本性,甚至伙同大师兄等人抢夺叔公家的粮食来接济百姓。然而他们的抢粮行动被发现了,叔公在众乡绅的胁迫下以通匪罪名将樊傻儿活埋。幸运的是,樊傻儿的佣人樊宝救了他。

后来傻儿经玄机子指点,进入当地的一个土匪组织袍哥会。傻儿劫富济贫,自身又透露着一股傻气和真诚,由此深得众兄弟的喜爱。之后傻儿又杀死了无恶不作、强奸妇女的崔一洞,成为了土匪的首领。

随着袍哥会的壮大,中国国民党将其收编,樊傻儿成为国军的一员,并荣任团长。进入国军后的傻儿依旧不改自己的行事风格,屡办傻事却总是能歪打正着,深的国军将领的喜爱,由此步步高升,几年之内便成为了师长。然而成为师长后的樊傻儿不仅要面对叔公自杀和玉贞改嫁的双重打击,部队里的赌博之风也令他苦不堪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樊傻儿想出了一个独特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樊傻儿请大师兄吃了一顿麻将大餐,成功地全面禁止了军队中的赌博行为,震慑了整个军队。最终,樊傻儿带领着焕然一新的队伍奔赴抗日前线。

角色介绍

电视剧制作

创作背景

刘德一介绍,他小时候常听川剧学校老师讲述川军范绍曾将军的故事。范绍曾酷爱川剧,不仅自己爱听、爱唱,而且大量投资,培养了大量川剧人才。刘德一的老师李文杰等都曾是他的名角。这位极具性格魅力、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让刘德一深受感动,并由此产生了创作冲动。

剧本创作

1991年的夏天,刘德一和他的家人住在重庆市一间仅有19平方米的房间里,这里酷暑难耐,但刘德一却全身心地投入到《傻儿师长》的剧本创作中。为了防止稿纸被风吹飞,他不敢开大吊扇,只能依靠小风轻轻吹过;为了防止手汗打湿稿纸,他只能垫上毛巾;而为了降低温度,他还在桌面上放了一盆冷水。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刘德一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傻儿师长》的初稿。

电视剧原型人物

抗日英雄范绍增是《傻儿师长》中之一。他原本是袍哥出身的绿林,后来被地方招安成为师长。在四川军阀混战中,他投靠了蒋介石并得到蒋的青睐和器重。1938年,武汉陷入日本铁蹄之下,蒋介石给了他一个军的番号,委任其为第八十八军军长,令其出川抗战。1939年,范绍增率领最后一支出川抗日的川军部队——第八十八军奔向了抗日前线。1949年12月,范绍增在渠县起义,解放后担任西南军政委员、湖北省沙市军分区副司令、中南军区高参、河南省体委副主任,1978年去世,终年87岁。

作品评价

专业评价

《傻儿师长》只有短短四集,以“败家—落难—当土匪—被收编—整顿军纪”为主线,将一个个散列的喜剧事件串联得井井有条,使全剧结构显得紧凑严谨,绝不拖泥带水。在导演手法上,《傻儿师长》追求的是朴实简捷的风格,无论是景别的布置、色调的处理、画面的构图还是推拉摇移跟的镜语手段的运用或者镜头的转接等等,绝不追求华丽或故弄玄虚。(现代工人报-张天泽 评)

《傻儿师长》中的川剧民俗已经被当做一种重要的戏剧因素在运用了:它不但已进入情节层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作为一种宝贵的喜剧资源被开掘着,从而进入了风格层面。这又是《傻儿师长》对川剧民俗的一种创化,在这一点上比它以前的方言剧都要高明得多。(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戴伟、田义贵 评)

大众评分

相关作品

“傻儿系列”电视剧共三部,分别是由束一德执导的《傻儿师长》,于1992年播出,由宋学斌执导的《傻儿军长》,于1994年播出,由谢洪执导的《傻儿司令》,于2003年播出。

参考资料

傻儿师长 (1992).豆瓣电影.2023-11-08

“傻儿师长”原型:拥有40位妻妾的民国将军.凤凰网.2024-01-08

傻儿军长 (1994).豆瓣电影.2024-01-08

傻儿司令 (2003).豆瓣电影.2024-01-08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