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黑色金龟子

黑色金龟子(Alissonotum impressiolle Arrow)是分布在我国台湾省南部华南和云贵高原等省区的一种昆虫,主要危害的农作物是甘蔗。成虫体壳坚硬,表面光滑,多有金属光泽。前翅坚硬,后翅膜质,多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防治在幼虫期为宜。

简介

黑色金龟子又叫黑色蔗龟。有两种,即陷纹黑金龟甲(又名突背蔗龟)和乏点黑金龟甲(又名光背蔗龟)。分布在台湾省南部华南和云贵等省区。以前者发生数量占大多数。

介绍

中文名称;黑色金龟子

英文名称:

:陷纹黑金龟甲)乏点黑金龟甲(Aliassotum pauper Burmeisten

分布区域:台湾省南部华南和云贵高原等省区

形态特征

成虫

初羽化时淡黄色,后变为有光泽的漆黑色,腹面及足黑褐色。体长15一17.5毫米,胸宽7,1-9.0毫米,前胸背板布满微细刻点,鞘翅上有深刻明显之纵线8条。卵 乳白色带光泽,初产时长椭圆形,直径长2.33毫米,宽1.5l毫米。几天后渐变成圆形,孵化前呈灰白色。

幼虫

初孵幼虫浅灰色。三龄幼虫体长19-23毫米。气门及体毛黄褐色,头及足淡黄色,腹部淡黄白色,后部呈蓝色。

裸蛹,淡黄褐色。体长18~26毫米,前足及后足末端左右相接,但中足相离开。

生活习性

体壳坚硬,表面光滑,多有金属光泽。前翅坚硬,后翅膜质,多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有的种类还有拟死现象,受惊后即落地装死。成虫一般雄大雌小,为害植物的叶、花、芽及果实等地上部分。夏季交配产卵,卵多产在树根旁土壤中。幼虫乳白色,体常弯曲呈马蹄形,背上多横皱纹,尾部有刺毛,生活于土中,一般称为“蛴螬”。啮食植物根和块茎或幼苗等地下部分,为主要的地下害虫。老熟幼虫在地下作茧化蛹。金龟子为完全变态

发病特点

成虫羽化后,常在蛹室中暂居,一般在4~5月出土活动,降雨时间下雨量是决定发生迟早和数量的主要外界因素。成虫取食甘蔗的基部,造成枯心-般枯心率在l0一30%。成虫取食为害主要在4、5月,而6-8月甚少。成虫对黑光灯和紫外光有较强的趋性,晚间话动,白天在蔗头周围停留,被潜入的地表常留有松散小土粒。成虫多在土中交配,卵散产于蔗头根际的土壤中。 1至3龄幼虫分别取食蔗头附近的腐烂有机质、蔗支根并把地下部蛀成洞,遇风易倒伏,影响第二年宿根的发株。成虫还为害玉蜀黍属、高粱及受早的稻根。

防治手段

(1)灌水驱捕成虫或淹死幼虫,5月份成虫盛发时,有条件的可放水漫过面十分钟,待成虫浮于水面再用人工捕捉或直接浸死幼虫。

(2)轮作 实行蔗与花生、甘薯、长蒴黄麻、桑等轮作,减少枯心率。

(3)探耕 当化蛹时,深耕达26-33厘米,可把蛹及幼虫暴露于泥表或直接杀人工捕捉 在蔗头附近,挖开松碎泥土3~7厘米捕捉成虫或深翻蔗头捉幼

(5)灯光诱杀成虫 4月下旬至6月上旬用黑光灯诱杀。

(6)药剂防治 播种50%辛硫磷 0.5一0.75公斤对水1000~1500公斤淋施蔗苗行间。留宿根的蔗田,蔗大培土时用上述药剂施于蔗头处再培土。

生态资料

黑色金龟子在广东省每年发生1代。成虫在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出现。8月下旬开始产卵,卵期约5天,9月中旬开始有第1龄幼虫,历期约45天,10月下旬有第2龄幼虫,历期约45天,11月下旬至翌年3月是第3龄幼虫期,历期约150天,幼虫在蔗地越冬,3月下旬开始化蛹,蛹期约20天。危害期很长,成虫自4月中旬至9月下旬达5~6月之久,均在田间取食甘蔗,幼虫危害期11月至翌年3月,亦达5个月。而卵期及蛹期却很短,因此蔗龟能严重危害甘蔗。成虫、幼虫均在土中或幼菌基部啃食。成虫羽化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间。在5~6月最活跃成虫日间静伏于甘蔗植株附近的表土中,夜间出土活动,有弱趋光性。成虫的出现急害与雨量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在早春降雨后开始出现成虫,春天降雨少的年份,往往会推延成虫的出现。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