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朱传榘

朱传(1919年7月14日-2011年6月6日),中国天津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发明人之一,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委员,顾问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师活动中心捐建人,美籍华裔科学家,社会活动家。

1939年,朱传榘赴美留学,在明尼苏达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与其他五人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部计算机(ENIAC)。1978年,朱传榘回到中国。1980年,朱传榘受到邓小平接见。1985年,朱传榘在上海交通大学设立英语奖学金。1990年起,朱传榘捐款在上海交通大学设立“精神文明奖”。2011年6月,朱传榘因病逝世,享年92岁。

朱传榘曾先后获得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的“计算机先驱奖”(IEEE Computer Pioneer Award)、首届IEEE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先锋奖等奖项。

人物经历

1919年,朱传榘出生于天津市,1939年赴美留学,在明尼苏达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与其他五人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部计算机(ENIAC),获得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的“计算机先驱奖”(IEEEComputer Pioneer Award)。

1978年,朱传榘回到中国,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言献策,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独特的卓越贡献,先后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王震、万里、朱镕基、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同年,朱传榘与其夫人荣智珍来访上海交通大学,为交大管理学院复院和管理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促成交大与宾大沃顿商学院的教授合作项目。1980年,朱传榘受到邓小平接见。与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一席谈话,让朱传榘兴奋不已,他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从此开始将自己的全部智慧奉献给祖国。1985年,朱传榘在上海交通大学设立英语奖学金,以普及和提高学生对外交流语言能力。1990年起,朱传榘为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又捐款专门设立“精神文明奖”,并数次出席颁奖活动,座谈精神文明对于学生成才的重大意义。

2008年4月27日,朱传榘校园精神文明奖座谈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铁生馆一楼会议室举行。朱传榘及其夫人荣智珍、校基金办主任张伟和校海外校友联络处黄新昌等出席了此次座谈会。2011年4月,马德秀书记在访美期间,专程前往朱传榘家,探望病中的朱传榘。同年6月,朱传榘因病逝世,享年92岁。

个人生活

1970年,朱传榘与荣智珍再婚。荣智珍是大实业家荣鸿元先生的长女。

社会任职

主要成果

1946年,朱传榘与5个美国人共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朱传榘在上海交大设立朱传榘英文奖,让中国人学英文。1980年,朱传榘帮助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管理学院。还设立了精神文明奖,鼓励大学生爱惜社会、回报社会,讲社会公益和公德。直到2011年,朱传榘仍为中国发展及推进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心力财力,倡导公益精神,大力推进社会公共事业和慈善事业发展,在许多大学设立了精神文明奖。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计算机处理器导论.长沙理工大学.2024-03-26

校务委员会名誉委员朱传榘先生逝世.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2024-03-26

朱传榘:从计算机先驱到公益“传教士”(图).新浪网.2023-12-24

朱传榘老先生与我校朱传榘校园精神文明奖获奖者一席谈.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2025-01-30

电脑发明的核心人物,是一位中国天津人,被美国刻意隐藏35年(3).中华网热点新.2024-01-29

朱传榘:从计算机先驱到公益“传教士”(图).新浪网.2024-04-15

朱传榘与中国公益.www.pubchn.com.2024-04-15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