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南巴省藤

南巴省藤(学名:Calamus nambariensis Becc.)是曲棕榈科省藤属植物。攀援藤本,丛生,带鞘茎粗3-4厘米,裸茎粗2-3厘米。叶羽状全裂,顶端具长约1米的纤鞭,羽片部分长约3米。雌雄花序异型;雄花序三回分枝,长约1.3米,顶端具5-6厘米长的尾状附属物。果被明显梗状;果实近球形或椭圆形,边缘近干膜质,啮蚀状,具狭的内缘线。种子近球形或椭圆形,稍扁。花果期12-1月。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和中国(云南省)。生长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地或山地雨林

藤茎质地中上等,是较好的编织原料。

形态特征

攀援藤本,丛生,带鞘茎粗3-4厘米,裸茎粗2-3厘米。叶羽状全裂,顶端具长约1米的纤鞭,羽片部分长约3米;羽片2-4片成组排列(而不象原变种为近等距排列),基部及顶端单片着生,披针形或披针状剑形,最大的羽片长50-60厘米,宽(3.5-)4-5.5厘米,渐尖,具刚毛,有3-5条叶脉,中脉稍粗,边缘具紧贴的微刺;叶轴上面具小刺或爪,背面具单生或3个合生至半轮生的爪;叶柄很短,上面和边缘多少具刺;叶鞘上的囊状凸起处无刺,其余部分具与原变种相似的刺,即具单生或多少合生的长2-3厘米的近成列的水平或下弯的刺,大刺之间有许多长1-5毫米向上的微刺;托叶鞘很短。

雌雄花序异型;雄花序三回分枝,长约1.3米,顶端具5-6厘米长的尾状附属物,每侧有6-7个分枝,下部分枝长45厘米,其基部有3-4个长约12-15厘米的二级分枝,上有20个长l-2.5厘米的小穗状花序,向上部则为不分枝的20个小穗状花序;一级佛焰苞管状,具少数爪状刺;二级佛焰苞管状漏斗形;三级佛焰苞为不对称漏斗形,以上佛焰苞均具条纹脉;小佛焰苞苞片状;总苞稍伸出于小佛焰苞,近杯状;雄花阔卵形,直径约2毫米;花萼卵状,3浅裂;花冠约与花萼等长(未开放);雌花序二回分枝,长约1米,约有4-5个分枝花序,顶端具皮刺的尾状附属物;分枝花序弓形,长35-40厘米,每侧有6-7个小穗状花序,弓形,长7-8厘米,每侧约有6-7朵花,小穗轴强烈之字形曲折;一级和二级佛焰苞与雄的相似;小佛焰苞漏斗形;总苞托近杯状,半伸出于小佛焰苞;总苞杯状;中性花的小新月形。果被明显梗状;果实近球形或椭圆形,全长2.8-3厘米,直径约2.5厘米,鳞片21-24纵列,肉桂褐色,中央有深沟槽,顶端暗色,边缘近干膜质,啮蚀状,具狭的内缘线。种子近球形或椭圆形,稍扁,长1.6-1.7厘米,宽1.2-1.5厘米,厚1.1-1.2厘米,表面具明显的瘤突和洼穴,合点孔穴椭圆形,胚乳嚼烂状,胚基生稍偏离。花果期12-1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和中国(云南省)。生长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地或山地雨林

繁殖方法

种子采集

每年1-2月,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的母株,当全株2/3果实由绿变黄时选择生长良好的果实进行采收。果实及种子处理果实在室内堆放2-5天,堆放厚度不超过40厘米。当果肉软化时敲打、干搓、用水清洗,分离、去除果皮、果肉;种子水选后置于室内阴干。种子宜随采随播,若不能及时播种,宜在阴凉处用湿润的沙或锯末保存,保存时间不宜超过15天。

整地作床

10-11月对圃地全面深翻,深度20-30厘米,清除草根、石块及其他杂物,暴晒2-3个月后,敲碎、耙细。宜施腐熟农家肥,施肥量12-15吨/公顷。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于土壤中消毒,或用0.5%甲醛水溶液喷洒土壤、拌匀堆置、薄膜覆盖7-10天后撤膜,3-5天后使用。播种苗用宽1-1.2米、高20厘米的高床;容器苗用床宽1-1.2米、低于地面5厘米的低床;苗床步道宽30厘米。

种子处理

种子消毒:用0.2-0.4%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30分钟后洗净,或者用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浸种2小时后洗净。

沙床催芽:1-2月,做厚10厘米湿沙低床,将种子置于床上,密度1200-1500粒/平方米,种子覆盖2厘米的湿沙,浇水后用薄膜或草覆盖,搭遮光度60-70%的荫棚,隔日淋水保湿,露白后移植。

播种方法

播种苗培育:点播,行距15-20厘米,株距8-12厘米,覆土厚度以埋住种子为宜,淋透水。

容器育苗:

营养钵:选用直径10厘米、高15厘米、底部有孔的容器。

基质:以40%黄壤、30%赤红壤、20%火烧土和10%有机肥再加入1-2%的过磷酸钙配成混合土,经过0.5%高锰酸钾溶液消消毒后制成基质。将基质装至容器袋的3/5-4/5处。

播种:将催芽种子点入容器,用基质覆盖种子,基质离容器口1-2厘米,压实,浇透水,搭遮光度40-60%的荫棚。

1.

营养钵:选用直径10厘米、高15厘米、底部有孔的容器。

2.

基质:以40%黄壤、30%赤红壤、20%火烧土和10%有机肥再加入1-2%的普通过磷酸钙配成混合土,经过0.5%高锰酸钾溶液消消毒后制成基质。将基质装至容器袋的3/5-4/5处。

3.

播种:将催芽种子点入容器,用基质覆盖种子,基质离容器口1-2厘米,压实,浇透水,搭遮光度40-60%的荫棚。

栽培技术

苗期管理

浇水及除草:种子播入后,隔日浇水;第一片叶子展开后,2-3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进入雨季后根据情况实时浇水。水分过多时及时排涝。圃地每隔2-3周人工除草一次。

追肥:播种后3-6个月内,每隔1个月叶面喷施0.2-0.5%的尿素1次,施肥时间应避开正午高温时期,叶面施肥后二天内遇雨水失效,雨停后补喷一次。播种6个月后根部追施两次三元复合肥,每次230-300千克/公顷,雨季末期一次,次年春季一次,施后淋透水。出圃前三个月停止施肥,避免徒长。

去除遮阴:播种4-6个月后,逐渐去除遮荫物。

选地整地

选地:选择年平均气温17-22℃,年降水量≥10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70%,海拔1300米以下的区域栽植;栽植地宜选择郁闭度0.6-0.8的成林的柚木石栎台湾相思苦梓麻楝大叶相思、紫薇等林下,土壤湿润,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pH值4.5-6.5的砂壤土或壤土。

整地:块状(80厘米×80厘米)清理,穴状(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整地,在原有林分株间行间配置,初植密度不大于300株/公顷。

栽植抚育

6-9月,阴雨天栽植,每穴栽植2-3株,栽植深度以苗根茎部与地面平为宜,覆土后稍加踩实。定植后的1-5年内,每年定植穴内除杂1-2次,雨季每穴追施氮肥50克,及时培土;定植5年后,藤丛开始抽茎后,将藤茎牵引到附近的支柱树上。

主要价值

南巴省藤藤皮适宜编织精美席垫、藤器、藤工艺品,藤芯可编织沙发、椅子;藤果的假种皮味甜多汁可鲜食或制作果脯;藤茎嫩尖称“藤笋”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天然森林保健蔬菜。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