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七台八景”中八景之一,“弦歌夜读”指的是弦歌台三进院的弦歌书院,这里是孔子绝粮时讲学的地方,也是中国春秋时代最著名的三大古书院之一。
弦歌书院是儒学先师孔子三次来陈讲学的纪念地。春秋时期,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并亲自整理古代典籍,用作教育弟子的教材。孔子在陈国四年,在弦歌台上讲学时,收了很多弟子,其中在孔门七十二贤之列的有就四个,即子禽、颛孙师、锺子期、公良孺。在整理《诗经》时,孔子还选入了“陈风”十首。可见当时陈地文化的繁荣景象。这也足以说明当时的弦歌台已经初具了书院的雏形。遥想当年,那里一定是弦歌悠扬,书声朗朗,儒风四溢。“书院”一词最早出现于李世民时期,相传即大将军李靖在山东省读书和研习兵法的书院。而从官方的文献记载看,它则始于李隆基时期开设的东西二都丽正、集贤书院。书院的出现,是隋唐推行新的印刷技术使书籍大量流传于社会之后,中国士人围绕着书,包括藏书、校书、修书、著书、刻书、读书、教书等进行文化研究、积累、创造、传播等活动的必然结果,它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新的文化教育组织。宋代是书院获取显赫声名并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全国创建书院720所。北宋立国之初,一方面扩大科举名额,一方面利用唐代以来出现的书院,通过赐书、赐额、赐田、召见山长等方式进行扶持,使其替代官学教育之职而运行。经此一期,书院教育教学功能得到了强化,其声名也彰显天下。陈州的弦歌书院即为宋代所建,据说曾是中国三大古书院之一。弦歌书院三面临水,自然风光秀美,夏来荷香袭人,秋来满湖蒲苇。因为孔子讲学的典故和传说,这里曾经十分显赫辉煌。有宋一代,文化艺术极为繁荣,陈地的弦歌书院也曾吸引过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辙、晏殊、王禹偁、陆游、张耒等都来过淮阳区,并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著名诗人张咏还在这里做过七年知州,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淮阳当地文化艺术的发展。“北窗每见三更火,雪峰常披万卷吟。”莘莘学子们星夜下掩卷夜读的不朽身影,早已定格在千年的沧桑历史画卷中。“最爱清风明月夜,书声朗朗出疏林。”每每听到朗朗的书声,总会想起那千年的弦歌逸韵,特别是在明月之夜,在溶溶的月光下,更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弦歌书院一直维持到清代,一直是传播儒学的神圣殿堂。而“弦歌夜读”也作为一景列入了淮阳名胜“八景”之列。这其中,无不饱含着陈人对至圣先师孔子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弦歌书院的原建筑因年代久远,建国后已经坍塌。近年来,淮阳县委县政府在弦歌书院旧址投资重建了弦歌书院,以重现当年“弦歌夜读”的景象。
随机推荐
淮阳“七台八景”中八景之一,“弦歌夜读”指的是弦歌台三进院的弦歌书院,这里是孔子绝粮时讲学的地方,也是中国春秋时代最著名的三大古书院之一。
历史沿革
弦歌书院是儒学先师孔子三次来陈讲学的纪念地。春秋时期,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并亲自整理古代典籍,用作教育弟子的教材。孔子在陈国四年,在弦歌台上讲学时,收了很多弟子,其中在孔门七十二贤之列的有就四个,即子禽、颛孙师、锺子期、公良孺。在整理《诗经》时,孔子还选入了“陈风”十首。可见当时陈地文化的繁荣景象。这也足以说明当时的弦歌台已经初具了书院的雏形。遥想当年,那里一定是弦歌悠扬,书声朗朗,儒风四溢。“书院”一词最早出现于李世民时期,相传即大将军李靖在山东省读书和研习兵法的书院。而从官方的文献记载看,它则始于李隆基时期开设的东西二都丽正、集贤书院。书院的出现,是隋唐推行新的印刷技术使书籍大量流传于社会之后,中国士人围绕着书,包括藏书、校书、修书、著书、刻书、读书、教书等进行文化研究、积累、创造、传播等活动的必然结果,它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新的文化教育组织。宋代是书院获取显赫声名并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全国创建书院720所。北宋立国之初,一方面扩大科举名额,一方面利用唐代以来出现的书院,通过赐书、赐额、赐田、召见山长等方式进行扶持,使其替代官学教育之职而运行。经此一期,书院教育教学功能得到了强化,其声名也彰显天下。陈州的弦歌书院即为宋代所建,据说曾是中国三大古书院之一。弦歌书院三面临水,自然风光秀美,夏来荷香袭人,秋来满湖蒲苇。因为孔子讲学的典故和传说,这里曾经十分显赫辉煌。有宋一代,文化艺术极为繁荣,陈地的弦歌书院也曾吸引过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辙、晏殊、王禹偁、陆游、张耒等都来过淮阳区,并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著名诗人张咏还在这里做过七年知州,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淮阳当地文化艺术的发展。“北窗每见三更火,雪峰常披万卷吟。”莘莘学子们星夜下掩卷夜读的不朽身影,早已定格在千年的沧桑历史画卷中。“最爱清风明月夜,书声朗朗出疏林。”每每听到朗朗的书声,总会想起那千年的弦歌逸韵,特别是在明月之夜,在溶溶的月光下,更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弦歌书院一直维持到清代,一直是传播儒学的神圣殿堂。而“弦歌夜读”也作为一景列入了淮阳名胜“八景”之列。这其中,无不饱含着陈人对至圣先师孔子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近代发展
弦歌书院的原建筑因年代久远,建国后已经坍塌。近年来,淮阳县委县政府在弦歌书院旧址投资重建了弦歌书院,以重现当年“弦歌夜读”的景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