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中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始建于1956年。地址在浙江省长兴县雉城街道长吕路99号。医院占地面积60余亩,总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
1956年3月,党的《农业发展纲要》颁布以后,经县卫生科决定,将联合诊所和部分游医合并组成雉城镇联合医院。1958年冬,雉城镇联合医院、下箬、新塘二乡医院等合并为雉城镇人民公社中心医院。1965年6月,改雉城联合医院为雉城镇卫生院。1979年5月,经上级政府批准,在雉城镇卫生院的基础上,建立了长兴县中医院。2008年6月28日,长兴县中医院开始整体搬迁。2010年9月28日,新院址一期完工,新的长兴县中医院顺利实现了搬迁,同时于当日开诊。2023年6月,长兴县中医院晋升“三甲”,揭牌仪式暨首届中医药文化节举行。
长兴县中医院设有临床和医技科室37个,其中病区17个(包括ICU)。医院配备了1.5T核磁共振、DSA、124层螺旋CT等先进医疗设备。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省县级龙头学科和重点学科(专科)7个,市级重点学科(专科)12个,县级重点学科和培育学科24个,县域专病中心4个。
长兴县中医院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中医院、首批全省中医名院建设单位,同时还荣获健康促进医院、平安医院等称号 。
发展历程
解放初期,雉城镇有中西医私人诊所二十多家,科别不同,业务状况各异。1952年2月,在党的合作化精神的指引下,中医事业也开始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城区各类医卫人员,组成了五家联合诊所,第一联合诊所,设在新马路,所长邱月如。医师有邱晓霜、周吾贞、陈觉民、郭国乾、邱育三、邱月如等六人。第二联合诊所,设在仓前街,所长周威南。医师有钱永贞、曹仁萁、姚叔谋、张津海、蒋友梅、叶又土、周威南等七人。第三联合诊所,设在小东门,所长陈玉鸣。医师有周慧石、高杏轩、邱传理、徐叔康、孔宪云、王仲梅、陈玉鸣等七人。第四联合诊所,设在仓桥北堍,所长王载林。医师有王长寿、金启华、蒋南歧、王载林等四人。第五联合诊所,设在望春街,所长范云飞。医师有刘鸿图、张伯锁、陈伯宜、范云飞等四人。
党的《农业发展纲要》颁布以后,医药卫生事业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经县卫生科决定,将联合诊所和部分游医并组成雉城镇联合医院。成员二十四人,在仓前街租用楼房、平房各三间作为院址。孔宪云为院长,郭过乾、张津海为副院长,分设内科、外科、化验、注射、配药、挂号六个科室,病床十五张,开始办理住院和接生业务。1957 年,按国家医卫人员工资标准,进行民主评定登记,改为固定工资制。1958年,由于农村缺医少药,医务人员分布不平衡,决定从联合医院抽调医务人员十名,支援下箬、新塘二乡开展医疗事业。
1958年冬,实现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化。雉城镇联合医院、下箬、新塘二乡医院,雉城伤牙科诊所、环卫所、国药商店等合作为雉城镇人民公社中心医院,分设下箬、新塘两个管理区保健站。1959年1月,开始在新马路新建平房七间,面积280平方米,作为住院病房。当时全院共有各类医药员工109人,分设内、外、小儿、妇产、针灸、注射、化验、药房、药库、挂号、会计、总务、办公等13个科室,拥有病床40张,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熊梅生为院长,郭国乾、张津海为副院长。
由于农村人民公社改按原管理区建立公社,范围缩小,医院重新划分,雉城镇建立联合医院,独立核算,全院工作人员44人。时在医院原址对面新建平房二间,作为科室补充用,扩充病房设备。1964年,妇产科业务扩展,开始四项非剖腹式难产手术(即内外回转式、臀位娩出术、碎胎术、产钳或头吸助产术)。
1965年6月,改雉城联合医院为雉城镇卫生院。吴永保为院长,郭国乾为副院长。医院决定在城郊的跨塘桥、高家墩分别设立医疗网点,医务人员轮流下乡蹲点,开展农村巡回医疗防治工作,日夜服务。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医院领导受到冲击,工作秩序混乱。在此影响下,全县医疗事业骤然下降。1969年11月,雉城卫生院改称为“人民卫生防治服务站”,建立“革命委员会”,蒋鸿海、吴永保为正副主任。1970年,雉城镇“革委会”建立卫生办公室,抽调防治站人员到镇协助工作。1972年,又先后派出医务人员支援安吉县赋石水库工地民工的医疗保健工作。1973年,改建门诊大楼和食堂,建筑面积达1483.5平方米。1974年1月,恢复原名雉城卫生院,由郭国钳、沈云亭、李玉鸣为正副院长。1976年秋,粉碎“四人帮”后,医院秩序开始恢复正常,全院医务人员增加到68人。县卫生局调拨30毫安X光机一台投入使用,住院部平房加建楼层并新建办公楼房648平方米,病房得到扩充,病床增加,业务日益发展。1977年,建立了手术室,添置了必要的设备,开展了下腹部手术及大隐静脉抽剥术,效果良好。
1979年5月,经上级政府批准,在雉城镇卫生院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中医临床特色、县集体所有制的中医专业性医院——长兴县中医院。承担了医疗、科研、咨询、教育等各项重要任务,业务上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以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努力发掘、整理、总结临床经验为办院主导思想,并积极开发新的服务项目,注重社会效益。2008年6月28日,长兴县中医院开始整体搬迁,新院址位于长兴县轻纺城东侧开工建设,省、市、县卫生主管部门领导,长兴县领导到场奠基。2010年9月28日,一期完工,新的长兴县中医院顺利实现了搬迁,同时于当日开诊。2017年起,与辖区7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组建“长兴县中医院医共体集团”,全面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18年底,二期工程建设完工并搬迁。新长兴县中医院的落成,是长兴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医院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开放床位730张,拥有磁共振、DSA等先进设备。2023年6月,长兴县中医院晋升“三甲”,揭牌仪式暨首届中医药文化节举行。
规模条件
医院占地面积60余亩,总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医院现有职工951名,设有临床和医技科室37个,其中病区17个(包括ICU),核定床位730张。医院配备了1.5T核磁共振、DSA、124层螺旋CT等先进医疗设备。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省县级龙头学科和重点学科(专科)7个,市级重点学科(专科)12个,县级重点学科和培育学科24个,县域专病中心4个。
科室设置
参考资料
教育科研
长兴县中医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组织架构
医院领导
数据截至2025年3月 参考资料
院内专家
以上为医院部分专家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事件
2025年2月20日,长兴县中医院护士韩用斌在医院候诊室发现名17个月大的女童突发窒息,其第一时间冲上前去,采取紧急抢救措施,抱起女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抢救室。同时,医院的医护团队迅速响应,紧随其后,一同冲向抢救室。最终,在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女童的窒息状况得到明显缓解。随后"男护士百米冲刺救人"的事情迅速火遍网络。
参考资料
医院简介.长兴县中医院.2025-03-08
三甲!揭牌!.长兴县人民政府.2025-03-08
院史回顾.长兴县中医院.2025-03-08
科室导航.长兴县中医院.2025-03-08
医院领导.长兴县中医院.2025-03-08
潘长林.官网.2025-03-08
李海峰.官网.2025-03-08
陈威.官网.2025-03-08
朱敏华.长兴县中医院.2025-03-08
吴文龙.长兴县中医院.2025-03-08
肖富欢.官网.2025-03-08
医院荣誉.长兴县中医院.2025-03-08
请完成下方验证后继续操作.百家号.2025-03-08
援手.人民网.202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