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科尔鳄

科尔鳄(学名:Koolasuchus cleelandi),又称酷拉螈、科氏酷拉龙,是已灭绝的大型离片椎目两栖动物,模式种科氏酷拉龙于1997年命名。化石发现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年代可追溯至1.2亿年前的白垩纪阿普第期,是已知的离片椎目中存活到最后的种类。2022年1月13日,科氏酷拉龙被认定为维多利亚州的州级化石。

形态特征

科尔鳄是大型的水生离片椎目物种,体长可达5米,体重超过半吨。它们的头部宽而浑圆,颅骨后方的板状骨上有角状的突出,头颅长度可达65厘米,宽度达到50厘米。虽然并未挖掘到完整的颅骨,但根据已发现的样本推测,它们的头骨巨大且有力。

栖息环境

科尔鳄生活在白垩纪早期澳洲南部的裂谷地区,当时的南澳大利亚州位于南极洲圈内,属于中生代气温较低的地区。它们可能生活在水流急湍的溪流当中,生活模式类似现存的鳄鱼或大鲵属。在1.1亿年前,根据恐龙湾的化石纪录推测,该地的气温上升使鳄鱼得以进驻南澳岛的水域,进而导致科尔鳄绝种。

饮食习性

科尔鳄是巨型食肉,主要以鱼类、螯虾软体动物门为食,凡是能被它们大嘴吞下的水生生物都可能成为它们的食物。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